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3年,有14位初入新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从北京编辑部来到全国各地分社锻炼、实践,在新闻一线践行“四力”,裤脚沾满泥土,双手触摸大地,向前辈们学习着去凝固新闻的瞬间,去记录历史。
从2024年1月3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这14位摄影新人在2023年的摄影报道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一种年轻且蓬勃向上的力量。
2023年3月初,我踏上离开北京的列车,开启了在江苏为期一年的锻炼。
从首都向江南,一路的景色从万木复苏变化为秀气灵动,在往后一年的生活里,这样清丽秀美的窗外景色陪伴着我一次又一次探索这片土地。
残疾人事业调研行
“别害羞,来,击掌加油!”在扬州市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宝应县小天使幼儿园,篮球教练倪波这样鼓励球队里的小朋友们。
2023年8月30日,志愿教练与小朋友击掌庆祝。
看着孩子们在阳光下认真地练习篮球技巧,我几乎忘了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当我试着和其中一个小朋友打招呼时,她警惕抗拒的眼神让我识别出些许不同,但她随即转脸,向教练绽开灿烂的笑容。
2023年8月30日,志愿教练指导小朋友学习篮球。
被问到与小朋友沟通有什么特殊技巧时,倪波教练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技巧就是忽略掉他们身上的残疾标签。这些孩子从小被当成不健全的人对待,也因此受到了一些伤害。但在户外运动时,他们追求快乐成长的目标与健全小孩是一样的,所以把他们当成普通孩子对待就好了。给他们耐心和信任,课程上也设计一些小孩子都喜欢的游戏环节,他们觉得新鲜有趣,看到老师也会更有亲近感。”
在宝应县小天使幼儿园,我看到了特殊儿童像健全小孩一样快乐健康成长的可能。教室里,根据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把学生分成大班和小班,免费授课、因材施教,写字、绘画、音乐、舞蹈、拼图……课程趣味性强,孩子们也学得认真;在轮滑馆、篮球场,孩子们在专业教练的引导下进行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社交能力;康复室窗明几净,理疗师帮助肢体残疾的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2023年8月30日,小朋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肢体训练。
2023年8月30日,理疗师帮助小朋友做康复治疗。
在幼儿园教室外的长长走廊里,不少家长翘首向内望着,观察自家小孩的一举一动,为孩子一个微小的成长欣喜不已。
当我拿着相机走进教室,还在担心门口的家长会对拍摄心存芥蒂时,一些家长已经在门口呼唤孩子的名字,让小朋友主动来找我拍照。在家长的一声声鼓励中,许多以往连与陌生人眼神沟通都困难的小孩勇敢地走到我的镜头前,露出笑容。那一刻,我感到政府和社会力量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是多么重要。我原以为这一个个要背负重担行走一生的家庭,原来也可以有这么多幸福圆满的平常。
“孩子回家以后跟家人的沟通也多了,进步很大。”一个孤独症儿童家长高兴地向我介绍。
在扬州小满助残就业创业基地,我看到了残疾人士通过努力自力更生和回报社会的更多可能。
从刚来时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抹眼泪,到借助灵巧双手的天赋,在基地的培训中迅速掌握了剪纸技能,慧慧(化名)的生活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练习,慧慧的手艺得到了不少合作企业的认可。通过手艺获得稳定收入以外,她也做出原创剪纸作品,通过短视频平台宣传;在帮助助残基地吸引合作企业的同时,也让更多残疾人士了解到免费培训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慧慧还学习了公众号运营、仓库管理等知识,以期更好地匹配更多工作岗位,拓展就业渠道。
2023年8月30日,残疾人士学习手工剪纸。
在直播间,光光(化名)对着镜头自信地展示刚捏好的卡通泥塑。在发现光光有捏泥塑的本领以后,基地聘请了专业电商老师对光光进行指导。在基地,光光不仅学到了直播带货、推销产品的技巧,实现了技能变现,更是在与同事、老师和直播观众的沟通中变得更加开朗外向,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融入社会。
2023年8月30日,一名残疾人士展示刚刚制作完成的手工艺品。
这是2023年8月30日在江苏扬州小满助残就业创业基地拍摄的手工艺品展示柜。
足协杯
2023年11月25日,2023赛季中国足协杯决赛在江苏苏州举行。这是我第一次单独拍摄体育赛事,尽管提前学习了很久,同事李博也细致地提点过我拍摄时的注意事项,我仍然止不住地紧张。
比赛当天天气晴朗,为了拥有更好的拍摄视角,我提前三个小时到场边占位置,结果发现来的摄影记者没有想象中多,我内心窃喜,预想中的抢位大战没出现;比赛开始前,我在场边调试相机参数,运动员们也在场上热身、练习,突然,一颗球带着旋风飞向我,砸在离我的头只有几厘米的栏杆上,我惊呆,预想外的“生命危险”出现了。
这次拍摄也让我明白,体育摄影不仅考验记者的拍摄技巧、判断力,以及对赛事规则、运动员的熟悉程度,同时也考验着记者的体力和耐力。下半场开场十分钟,双方仍战成0比0,有效进攻都不算多,我稍微放松了点心情,结果错失进球瞬间的抓拍,只远远拍到进球运动员转身的背影,直到比赛结束,我依然止不住地反思和遗憾。
2023年11月25日,山东泰山队球员克雷桑(右)在比赛后。
2023年11月25日,上海申花队球员马莱莱(上)查看倒地的山东泰山队守门员王大雷。
2023年11月25日,上海申花队在颁奖仪式上庆祝。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
来到南京之前,我已经拜读过此前刊发的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幸存者相关稿件,但当我真的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纪念馆时,触目惊心的历史细节和堆积如山的证据资料仍然使我痛心震惊。馆内庄严肃穆,参观者在一幅幅老照片下长久驻足,有人默哀垂首,有人拭泪。志愿者们细细向观众介绍一件件文物背后的史实真相,即便是日日重复的讲解,她们仍饱含热情,语调铿锵。
1937年,三十万鲜活的生命凋零,“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铭记历史,守护和平,我意识到做好相关报道是历史赋予新华人的责任。
2023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这是2023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清晨,公祭广场上一片寂静,晨雾弥漫,此时的南京已算得上寒冷,人们却好像没有被温度困扰,伴随着礼兵整齐的脚步声,缅怀的火苗点燃着在场所有人的心。人们戴着白花,神情肃穆,垂首默哀。孩子们眼神坚毅,唱国歌时歌声嘹亮。
这是2023年12月13日拍摄的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10时,防空警报长鸣,鸣笛声响彻整个城市上空。新街口、中山码头、北极阁……在全城十几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丛葬地,人们手捧菊花,对罹难同胞献上深沉哀思。
公祭仪式现场,已故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葛凤瑾拭泪:“我希望更多人能记住这一天,记住南京,记住30万数字背后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如何消失的。”
2023年12月13日,人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烛光祭”活动。
南京永远不会忘记。
从2014年2月27日,中国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开始,新华社记者深度参与国家公祭日报道已有十个年头。2023年是新华社记者整体性关注南京大屠*幸存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第十年,经过多年的寻访记录,记者采访的年逾八旬的老人累计已有百余名。
2023南京大屠*幸存者百人群像实录。新华社记者 韩瑜庆 季春鹏 李响 摄
作为新手记者,我也切实感受到了这份守土有责的使命感。
记得2023年5月的一天,结束采访以后,我骑着共享电动车赶回酒店,途经一条静谧无人的小路,左手边是黄昏落日,右手边是一望无际的茂盛树林,周围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声,我感受到平静和幸福,也更明白“看见”这件事对记者而言是多么重要。
在江苏这一年,我看见采茶工人的笑脸,也看见高考考场外的感人瞬间;
在苏州市吴中区西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金海华碧水缘茶叶基地,采茶工在碧螺春古茶园采茶(2023年3月16日摄)。
2023年6月7日,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考点外,警察帮助一名行动不便的考生离开考场。
看见“旧庭院”里的“新场景”,也看见古老的节庆仪式流传至今;
2023年4月5日,游客在苏州网师园欣赏夜游表演。
2023年5月21日,在盛泽镇先蚕祠,演员在准备演出。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迎来一年一度的“小满戏”演出活动。
看见树山村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也在句容、沭阳、射阳等县市,看见发达的产业给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年4月6日,乡村规划师彭锐(右)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与其团队走访村民宅院,规划下一步设计。
2023年9月12日,句容市丁庄村的种植户在采摘葡萄。
2023年11月16日,在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幸福花海电商直播基地,花农在包装花卉。
2023年10月21日,在江苏射阳县洋马镇银宝菊花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菊花生产线上工作。
“看见”的力量是那么动人心魄,在一次次体验、交流、求证的过程中,我看见了百态世界,也看见了更加坚定的自己。
策划:兰红光
统筹:鱼澜、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柳文惠
编辑:王海燕、方欣、尹栋逊、徐嘉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