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
客中常欠尊中酒,马上时看檐上花。
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
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
偶不是大神,只是喽啰,解得不一定对,权当胡言
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
奔,指急走或急跑,用在此处,指急,快,迅速,如贾岛“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如太白“奔流到海不复回
”遮,指隐藏或掩盖,如稼轩“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如乐天“犹抱琵琶半遮面”,
即今,指现在,此时,如杜公“即今飘泊干戈际,屡貌寻常行路人
”,如板桥“即今湖柳如烟,湖云似梦
”,藏鸦,一般与柳相配合,指柳树长得繁密。如“池畔花深斗鸭栏,桥边雨洗藏鸦柳
”,如孟效“梅芳已流管,柳色未藏鸦。
”,如义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诗名谑柳)此句译为:岁月飞逝,自是无可阻藏,(当年)杨柳,已是繁密成行
客中常欠尊中酒,马上时看檐上花。
此句个人认为是用典,典出自李白诗《赠崔秋浦》
“檐花落酒中”
之诗意,
客中,即异乡做客,欠,一指不足,不够。二指拖欠,个人倾向于不足或不够之意,毕竟前两字是客中,而不是官中或朝中,再者拖欠酒债在这里这个总感觉有些不妥,当然,可能这里也隐藏了一个典故,是杜公《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那么,如果是这样,这个欠指的就是拖欠,而且此句倍显神妙。马上,指旅途之中,檐花,原指开在檐下面的花,太白诗杜诗都有这个词,但并不明确,曾经有人说是檐花实际上是指雨从檐上落下的景象,但从这一句看,这个檐花仅仅是指开在檐上面的花,比如屋边有高树,树上开花,远远望去,仿佛檐上开花一般。此句大意为为:他乡作客,饮酒常无心情。路见檐花,总是心有所感。
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
末路,指最后一段落,在这一首诗里,指的是晚年。比如放翁另一首“
末路萧条客子心,不堪徂岁更沉阴
”“少年醉眼傲王侯,末路悲歌夜饭牛
”,巴蜀,当时陆游正好在四川任职。照应颌联的即今。豪举,指行为豪爽不羁,意气风发。京华,指长安。这一句在陆游的其它作品中也有体现,比如“家住东吴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这一联形容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方,毕竟有末路一词,因此,这一句可理解为自嘲之意,应当是反过来读。即,少年豪举京华动,末路凄凉巴蜀行。要知道,陆游是书香世家,自幼也是聪慧好学,还得遇名师,说是少年飞扬,并不为过。而中年之后,郁郁不得志,在巴蜀就任一个闲职,参议官或通判,哪怕这样都不消停,被调来调去,最后还是被免职了。与当年的意气风发相比,用末路来形容,也算贴切。此联大意为:少年豪爽不羁,名动京华,如今仕途黯淡,闲职在家。
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
天魔是佛教名词,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这个魔总是喜欢干扰别人修行佛学,古诗中也常用。如范成大“
病後天魔不战降,梦中千顷白鸥江
”,如刘克庄“疑是毗耶城里,那天魔、变作散花人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取笑,因为陆游他总是上书说要恢复河山,还有时讥讽时政,按正统观点来说,他是那么的不和时宜,所以他在别人眼里,算是不务正业的“天魔”,先成佛,指不被重用,不被重视,甚至可以理解为被免职了,赋闲在家,无职在身,你还上什么奏折,表达什么爱国呢?维摩,也是佛教人物,多病,指的是在他得病(装病)期间,文殊与他斗佛法的故事,这个典故在古诗中也是多见,如“假使文殊,携诸菩萨,来问维摩病
”,如义山“维摩一室虽多病,亦要天花作道场
”这一句,充满着斗志,以这个典故暗示自己虽然不被重要,但爱国之心没有任何减少,只是需要一个机会罢了。这一句直译有些难度,可以理解为:梦想收复河山,已成执念,朝廷但有驱使,万死不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