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风雨沧桑话毘沙,文/马琦

「语音版」风雨沧桑话毘沙,文/马琦

首页角色扮演沙城遗迹更新时间:2024-06-20

  毘沙城遗迹 陶浒 绘

  残存的土崖断面 作者供图

  经幢残石 作者供图

  传说的卧牛城拴牛桩遗迹 作者供图

传统民居 作者供图

  近日读到张笃龙先生在《西安晚报》西安地理版刊发的文章《毗沙堡与隆昌寺》,引起了我的兴趣,也勾起了一个土生土长的公式(音pi,二声,同毗)沙人对公式沙这方水土物事的诸多回忆。

  毘沙名称与地理范围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毗沙”二字一直写作“毘沙”,以至于很多外地人将“毘”误读为“昆”,甚至仅凭读音而写成“皮沙”,经常为此闹出笑话。后来为方便识读,才将“毘”写作“毗”。这一变化,现今三十岁以上的毘沙人都有深刻记忆。当时小学校牌、村委会公章、红头稿纸都有“毘沙”二字。

  高陵区民政局编修第二轮《高陵区地名志》时,我有幸参与其中,对许多地名、村名进行过调查考证,其中就包括“毘沙”。毘沙村位于高陵区西境,北部为奉正原尾,高约十余米,南部为泾河北部平原,包括毘沙一、二队,巷里、湾雷、染房王、马窑、西城坊、孟村,共八个村民小组。

  据我掌握的方志、古代碑石、墓志铭资料显示,毘沙在宋金元时为镇一级建制,称为毘沙镇。明清时改设为毘沙里,其所辖范围北接萧家村、东至邓家塬、南至泾河北岸,西与泾阳县接壤,基本囊括了今姬家街办的中南部,还包括崇皇街办的坡底任村。可以说,历史上的毘沙镇、毘沙里要比现在的毘沙村大得多,奠定了高陵辖区西南境的基本格局。

  二河滩与卧牛城

  毘沙当地老辈人口耳相传,说此地原叫“二河滩”,所谓二河,指的是泾河北支流和南支流。据说在上古时期,发源于宁夏六盘山的泾河从泾阳县张家山向东南流,过泾阳县城南后分为两支,南北支流进高陵境内后受奉正原阻挡,在毘沙一带形成滩地。

  虽然二河滩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但从毘沙一带地貌成因来看,确属古泾河冲刷而形成的台原漫滩。上世纪80年代,文物工作者曾在此地发现过仰韶文化遗存的陶器残片,足见此处在远古就有先民活动。

  毘沙旧有土夯城墙,呈方形,一半在原上,一半在原下,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北面为聚气,不开门。方城坐北朝南,依原而建,街巷交错,房舍层叠,远远望去,像一头卧牛,被形象地称为卧牛城。据说,明代中期前,毘沙城居民以蔡姓为主,蔡姓善经商,发家后请风水先生查勘城内地形,取其地脉旺处大兴土木广盖房舍。可好景不长,蔡姓就因得罪官府而祸及满门,最终落得个绝户下场。后来,人们说是因为蔡家盖银窖时未听风水先生的劝诫,挖到了牛蛋的位置。

  前几年,我回乡走访采写地方文史资料,还有热心老人带我去看毘沙卧牛城拴牛桩所在地。那个地方距离毘沙城老东门旧址约二里,一座孤零零的黄土遗迹,呈柱状,高七八米,占地足有十多平方米。

  看拴牛桩时,又遇到在土塄上晒太阳的东城坊村黄群羊老人,他说小时听他婆说过,毘沙西门外有个大庙,庙里落过两个凤凰,本来皇上就要定都毘沙城的,但两个娃娃淘气学坏,用胡基疙瘩打凤凰,没打上,但把凤凰吓飞了,凤凰朝南飞,后来皇上就定都在了毘沙南边的西安。老人都知道“先有毘沙堡,后有西安府”。讲这些故事时,他脸上满是自豪。

  黄群羊老人讲的飞凤凰故事,也正是志*载汉文帝由代州到长安继位留居毘沙的一种民间变体。无论是二河滩传说,还是卧牛城、飞凤凰的故事,都印证了毘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已浸润到当地人的血液中。

  我小时经常上毘沙原,记得三岔口有一个石狮子,大部分被埋在土里,只剩一个头留在地面上,巷里村南口水渠边还有一个大赑屃碑座。在老东门旧址有一片大场畔,场畔东的程姓人家门外有一人高的抱鼓石,据说原来立在东城门下。

  关于毘沙土城的消亡,奶奶在世时曾说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毘沙土城还在,由于年久,墙体坍塌较多,已经无法连通。合作化时,交九后天气寒冷,小麦过冬艰难,毘沙大队下辖的八个生产队,都派劳力挖城墙土进行冬苫,没几年,土城就被挖完了。

  寺庙旧址传来琅琅书声

  毘沙城西门外原有寺庙一所,据古碑记载,原名毘沙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朝廷改赐名额为隆昌寺。寺院在宋金时规模达到最大,南北长33丈,南面东西宽15丈,北面东西宽13丈,分四院,为慈氏院、经藏院、天王院、下生院。明代嘉靖年间,规模缩小,有上佛殿三楹,下佛殿五楹、东西伽蓝各一楹,天王殿三楹,山门一楹,东廊八楹,依北塬开凿窑洞若干。“隆昌夜月”成为明清时期高陵四景之一,文人墨客吟咏不断。

  民国九年,在这座野狐出没,荒草丛生的寺院旧址上,生出了一种与往昔楼台层叠佛光塔影迥异的建筑群。这座建筑的主体是几孔依傍原体开凿的窑洞,外围是用寺院旧砖石垒砌的墙垣。琅琅书声渲染着每一片带有伤痕的砖瓦,浸润着草叶间的葳蕤繁华,昭示了一座教育乐土的横空出世。这所学校因处在隆昌寺的旧址上,得名“隆昌寺小学”。民国中期,连年战乱,军匪横行,捐办隆昌寺小学的大户也捉襟见肘,办学经费时有时无,艰难状况一直延续到1943年。

  1943至1944年间,世居毘沙原的萧屏山首倡重办隆昌寺小学,与地方名流赵伯周、萧杰三、马生春、王国法等相偕,沿村逐户劝捐集资建校,拆毁毘沙三官庙及城门楼,利用砖瓦建造校舍。砍伐毗沙至萧家桥南泾惠渠大柳树,为学校做桌凳。重办的学校,窑院齐整,校舍俨然,学风纯正,教师优良,在高陵西境享有盛誉。解放后,更名为高陵县第八完全小学。1974年,孟村、西城坊、隆昌寺三校合一,搬迁至染坊王村北今址,定名为毘沙小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