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空间及其中具体对象的表象总是矛盾百出,主次不明,逻辑失当。比如太阳怎么有时凉,有时热?月、星怎么有时有,有时无?它们怎么白天、黑夜互不相见?——林木有时枯,有时荣?江河有时潮,有时退?它们怎么与月亮圆缺有关联?——空气时燥,时润?麻葛时软,时硬?它们似乎也有关系……
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无限迭加,困扰一代代人。人之所以对之苦苦求索,首先因为它们与生存空间的舒适度、适宜时长息息相关。而且这些具体对象及其变化,与个人的感性体验,既具有相宜的一面,又具有不对付的一面。
相对于它们,在“依赖”与“独立”需求辩证转化着满足的过程中,人不断透过表象把握规律,升华对它们的认识,用于指导现实实践,利用、发扬、完善其相宜的一面,限制、规避、改造其令人不适的一面,创造、产出相应物质财富,提升并拓展生存空间。
现实中,遇到、思考此类问题,解决并验证了,个人增长了“现实实践经验”。把此类经验总结下来,供他人、后人学习、借鉴,就积累了“唯物教条经验”。如果想不通,验证不了,于是幻想“神灵”让太阳时凉时热,偶尔还突然消失不见,如此积累的是“唯心虚拟经验”——人的相关精神财富,如今也已蔚为大观。
依赖需求的“信息级贴合”,是人进步的根本动力之一。朝着这一方向,与生存空间及其中具体的需求对象辩证互动,推动了个人发展和人类持续进化。如果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动力的客观能动性,它则偏向体现人之主观能动性的一面。
不过,依赖需求的信息级贴合不是单向直行的内驱力,它和独立需求的“宇宙级扩张”螺旋往复,相辅相成,谁都不能脱离对方而独立存在。
首先,前述依赖对象,相对于我们的感性心验,都包含适与不适的两面。我们迎合其适宜,克服其不适,在“依赖”与“独立”需求满足拉锯式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才细化了对它们的感受,深化了对它们认识,把握了它们背后的规律和秩序,实现了对个类、时宜依赖对象的超越和扬弃。
其次,人的感觉、心验、意识一开始针对的依赖对象和独立对象,就既包括用久即损的衣服、被褥,断续即息的炉火,还包括无以计数以光年为长度单位,远近不等的日月星辰。这使人逐步形成了无限轮回的“时空观”,所向往的适宜生存空间遥无止境,还想传承万万年。
再次,对于依赖需求的信息级贴合,一开始就是人的群体行为。面对大自然神力和人对立一面的态势,群体越大,适宜的生存空间越稳定。所以由村落、乡镇至城邦再至王国,人的群体必然不断扩张至国家格局,并由一部分人抢先持久、全面地满足了他们信息级的依赖需求。
如今,人的视野已经扩及宇宙,还担心地球毁灭。有些人开始构划在月球、火星建设新型适宜的生存空间。这一人的独立需求的宇宙级扩张的阈限,未来将抵达更远。
第二篇 这对需求旋涡,卷裹人人无止境
第二章 太多伟大,只为满足人的底层需求
一学·造物论之《人性惊醒》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