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泽:最早记录白泽是在《轩辕本纪》,轩辕帝带着人们去探险,走到了东边的海边,又登上了一座山,发现了一只白泽神兽。这只神兽能说话,了解万物的情感,并知道天下神鬼的种种奇妙事情。它告诉轩辕帝,自古以来,有一千五百二十种精气化作了万物,以及鬼怪千变万化的事情。
赑屃( bì xì):赑屃曾常常驮着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兴风作浪。后来大禹降服了它,赑屃服从大禹的指挥,帮忙移山挖渠,疏通河道,为治水作出了贡献。
负屃(fù xì):龙生的九子之一,外形像龙,喜欢文学艺术,常常盘绕在石碑上。它排行老八,喜欢文学。中国的石碑有些镌刻了名家诗文,备受推崇。负屃特别喜欢欣赏这些石碑文化艺术,甘愿化身为图案文龙,为这些文学珍品增添典雅美丽的装饰。
嘲风:龙的第三子。嘲风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它的形象像一种奇特的动物,非常喜欢冒险,也充满了希望和好运的象征。它常常用来代表吉祥的象征,常常在古代建筑的屋脊尖尖上看到它的形象。
獬豸(xiè zhì):看起来像羊(或者说像鹿),毛青灰色,四条腿,头上有一根长长的独角,双眼明亮有神,卷尾巴,而且还有羊蹄子!獬豸喜欢生活在水边,它的性格忠诚可靠。如果看到两个人争斗,它会用角去撞那个理亏的一方。这是因为獬豸天生能辨别是非,具有公正不阿的本能。所以从古至今,獬豸一直被视为神兽。
蠃鱼(luǒ yú):有鱼的身体和鸟的翅膀。最特别的地方是它的声音,听起来像鸳鸯的呱呱叫声。蠃鱼生活在濛水里。蠃鱼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会警示人们,当人们看到蠃鱼出现的时候,代表着大水灾要来了,这时候大家要尽快找地方避难,保护自己的安全。
天狗:《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有一条河流叫浊浴之水,它从阴山流过,并且向南流入番泽。这条河里面有很多叫做文贝的小动物,还有一种特别的动物,叫做天狗。天狗的样子有点像狐狸,但是头部是白色的。它们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像榴榴的声音一样。人们相信天狗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可以驱赶邪恶的力量。后来也有天狗食月的说法,认为敲锣打鼓可以赶走天狗才不会月食。
狰:《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狰生活在一个叫做章莪山的地方,到处是玉石。狰的外观有点像红色的豹,但是它有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当狰发出声音时,像是有人在敲击石头一样响亮。
旋龟:一个叫怪水的地方,水从那里流出,最后汇入宪翼之水。旋龟的身体像乌龟,但是头部却像鸟,尾巴则像蛇一样。当旋龟发出声音时,则像木头被敲击的声音一样。而最令人吃惊的是,佩戴旋龟的东西则不会聋,旋龟可以成为底座,给人带来好运。
蛊雕:《山海经·南山经》里提到在一个叫做鹿吴之山的地方,没有任何植物,但是却有很多金子和宝石。山上流淌的水形成泽更湖,然后向南流入滂水。蛊雕生活在这水边,它的样子像雕,还有一对角!而且,它发出的声音像婴儿的声音,它和现在有些地方的黑鹫一样也会吃人!
梼杌(táo wù):在西边荒野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形状像虎,但有犬一样的毛发。它的身长大约两尺,有着人的脸和虎的脚,还有像猪一样的大嘴巴和锋利的牙齿。它的尾巴长约一丈八尺。这种动物在荒野中制造混乱,也有人称之为傲狠或者难训。
混沌:《神异经》西荒经记载,在昆仑山的西方,有一种神奇的动物,它的外观像熊一样,身上长满了毛,有四只脚,但没有爪子。它有眼睛,但无法看到东西,也无法行走。它有耳朵,但听不到声音。它有肚子但没有五脏器官,它的肠子是直的,吃下去的食物也不会被消化。混沌会与有德行的人发生冲突,并亲近那些邪恶的人。
第二篇重新编辑完成…感兴趣的话请点赞留言,再继续更新
这次有更用心考究神兽的特征和对应的环境,
不过受技术限制,不一定会完全按古文的描述生成,谢谢关注!
第一篇山海经神兽:
一只神兽创作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