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它是中国哲学启蒙的内燃机,它并不是一部纯粹的神话存在。
插图出自于陈丝雨的《山海经》
路线图出自于徐客的白话彩图《山海经》
女魃
注解
大荒北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国家有三桑无枝、无肠国,它们大致分布在今天的华北地。
白话文: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魃。蚩尤制造兵器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在冀州的原野与蚩尤作战。应龙蓄积了很多水,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于是天上掀起狂风暴雨。
黄帝于是请来一位名叫魃的天女,魃从天上下来后雨就停住了,黄帝于是*了蚩尤。魃再也无法回到天上,凡是她居住的地方,就不会下雨。
叔均把这件事报告给了黄帝,黄帝就让魃住到了赤水的北面。叔均被任命为管理田地的官。魃经常跑到其它地方去,人们想要赶走她,就会说:“神啊,请你向北去吧!”并且要先清理水道,疏通沟渠。
注释:- 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祖先。
- 女魃:读音,bá。
- 蚩尤:传说中的古代九黎族首领。
- 应龙:传说中善兴云作雨的神。
- 冀州:指古代九州之一,今天河北衡水。
- 叔均:一说是舜的儿子商均。
- 田祖:指主管田地的官。
- 渎:指小沟。
清代,文人*客眼中的女魃
【清·汪绂】,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编纂的立雪斋印本《山海经存》,旱魃不长一根头发的光秃女神,只有二三尺那么高,她所居住的地方,天不下雨。
女魃
女魃,被遗弃的“功臣”,从身份演变开始
- 黄帝女魃
相传黄帝与蚩尤在冀州原野大战,蚩尤派出“风伯和雨师”掀起狂风暴雨,导致洪水泛滥,而九五之尊的黄帝不忍直视于是派出天女“女魃”,止住了暴雨,这才给黄帝制造了逐*蚩尤的机会。
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命运多舛,让她走上了一条谁都想不到的路。
女魃
- 旱魃
黄帝诛*蚩尤后,不知怎地,施展了特异功能的女魃,再也没有神力回到天上,而她所到之处接连发生旱灾。
最终黄帝安排女魃住到赤水以北,但与生俱来“止水”的神力依然在发光发热,当地人这就不乐意了,要赶她走,女魃就这么烙了“旱魃”的印记。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物尽所用,人尽其才”。只留一片空荡荡的凄凉与我同在。
旱魃
- 僵尸
袁枚《子不语》:“人之魂善而魄恶,人之魂灵而魄愚,魄主宰人身,当魄离开人体,便会沦为恶鬼僵尸。”。
这是最早提到“僵尸”二字的文学作品,林正英的僵尸片也是根据这篇作品来演绎的。而“僵尸”一词最早出现在道家的《大千录》中。
在这篇作品中,僵尸依据变尸的时限长短,以外形和行动方式划分为六个等级,依次为“白僵、黑僵、跳僵、飞僵、魃、魔”六级。
此处的“魃”,周作人先生在《文艺上的异物》中作了这样的解释:“在中国小说上出现的僵尸,计有两种。一种是尸变,新死的人忽然“感了戾气”,起来作怪,常把活人弄死;另一种是普通的僵尸,据说是久殡不葬的死人所化,性质凶残,又常被当作旱魃,能够阻止天雨。”。
“旱魃”演变成“僵尸”,这是文学家们一直努力的结果,而之所以看中了“旱魃”,是因为旱魃的会带给人们旱灾这样的历史记忆。
根据山海经原文记载,赤水之北理论上的位置在今天的贵州赤水以北一带。
大荒北经
.
欢迎继续阅读下一篇:国学《山海经》大荒西经——强良,虎头人爱上玩蛇,真是纨绔吗?
也许您接触了更多的西方文化或者是日韩文化,孰不知日韩文化来源于何处!中国文明从夏朝建立以来有3900多年的历史,中国文化就更长了,那得从伏羲、女娲算起。老祖宗们的智慧在早期就好比“咿呀学语”的婴儿到文明盛世,万国来朝,每一步都是有脚印可寻的。
此处,予以整理《山海经》基本信息,以小短片的形式供大家阅读,不当之处,愿闻其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