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道教记载,旱魃出世,方圆百里之地尽皆滴水无存。
女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旱神。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妭。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蚩尤。妭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妭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当年蚩尤起兵攻打黄帝,黄帝令应龙进攻冀州。蚩尤请来风伯雨师,以狂风骤雨对付应龙部队。于是,黄帝令魃助战,魃成功阻止了大雨,最终助黄帝赢得战争。但是胜利后,女魃却不知为何不能回到黄帝身边,留在赤水以北,从此那里连年旱灾。
那旱魃和女魃有什么联系呢?到了今天为什么旱魃又成了僵尸的代名词了?让我们随着先贤的记载一起来了解一下。
旱魃的形象是以天女形象为代表,其形象特征为身着青衣的女子,也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女魃。她是黄帝的女儿,人们将其视为旱神,帮助黄帝打败了蚩尤。但是由于女魃施法过多,用光了体内能量,因此回不到天上了,流落人间。她所经之处赤地千里,老百姓都讨厌她,想方设法把她赶走。因此她带有神怪二重的身份,人们将其视为旱神,但又以日晒、水淹、虎食等方式对其进行驱逐,以实现驱旱求雨的目的。
从汉代中后期到明初天女形象的女魃逐渐向另一种小鬼形象的旱魃过渡。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应是由于先秦时期盛行的自然神崇拜至汉代逐渐衰退, 旱魃神性的一面逐渐被人们否定, 她的女性身份因此也遭到了质疑, 其形象遂逐渐转向另一种更为邪恶的面目。
汉代《神异经·南荒经》云:"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所之国大旱。一名格子,善行市朝众中,遇之者投著厕中乃死,旱灾消。"
唐代《文字指歸》中说“女妭,禿無髮,所居之處,天不雨也,同魃。”从这里开始将女妭和旱魃混为一谈。
宋朝时期旱魃作怪,竭盐池之水。真宗求助于张天师,天师就派关羽去降伏。关羽苦战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为"义勇武安王"。这一天恰好是农历五月十三日,后民间便多于是日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并把这天称为雨节。且以为是日必雨,所谓"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倘若不雨,则求之关帝必验。
明代中期以后小鬼形象的旱魃逐渐向僵尸形象的旱魃演变,并逐渐被僵尸形象的旱魃所取代。
《明史》中记载的民俗说,每遇干旱,人们便发掘新葬墓冢,将尸体拖出,残其肢体,称作"打旱骨桩"。虽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风,但直至清代,此风在民间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桩"进而发展为焚烧尸骨。杜甫《七月三日》诗:"退藏恨雨师,健步闻旱魃。"值得一提的是,"魃"多与"旱"组合,极少单用。即使单用,还是"魃"不离"旱"。
清末清时期,以僵尸为旱魃的观念十分流行,由此派生出"打旱骨桩"、"焚旱魃"等求雨习俗。
而且旱魃化犼之说的出现。
袁枚《续子不语》又说:"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
相声界郭德纲曾经在济公传里讲过“金毛吼”,人死之后筋骨不腐,吸收日月精华成僵尸,僵尸最后修炼成旱魃,经历劫难后练成“犼”,大体上是这个意思。老郭讲的“金毛犼”乃是如来坐骑,背有双翅,飞在天上就能吸食人脑了,连降龙罗汉济公都干不过它,最后还是装成如来的模样把它骗了。
今天在山东,过去每遇干旱,把新埋的尸体当旱魃打的风俗十分普遍。而且这种习俗也在外国出现,如俄罗斯有些地区的农民,一旦遇到旱灾,常去挖出醉酒致死者的尸体,将其沉入最近的沼泽或湖泊之中,甚至也有残其肢体的行为,以此来求得雨水。
翻开一页页书籍,翻开一段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概念和事物都在不断的演变,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对这些流传下来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解读。那么什么是真?心经给了我们答案: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和真,真也在我们的生活中。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