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年话猪趣

猪年话猪趣

首页角色扮演山海经之妖巫大战更新时间:2024-05-09

“狗年已展千重锦,猪岁再登百步楼”

乙亥猪年来了!

猪是一种蕴含丰富意义的动物:在神话里参与创世,在民间象征着财富或好运,在有的地方被视为圣物,在有的地方则给人们带来乐趣⋯⋯人们举行各种与猪有关的节日或活动,也创作了不少以猪为主角的童话和卡通形象。

猪神就位

中国人自古就对猪有着特别的感情,这从汉字“家”的结构中便可见端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宀为屋也’‘豕为猪也’”。房下有猪,方可为“家”,足见猪之重要地位。据考证,我国的养猪史已有五六千年,“辞书之祖”《尔雅》在《释畜第十九》中将猪列为“六畜”之一。猪是一种温顺而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

古人把猪列入十二生肖,因为它寓意着财富或好运。《山海经·东山经》中记载,“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当康”便是猪形丰产神,它一出现,天下就会大丰收,人们自然对它十分喜爱。

在中国,猪或者说“猪神”在一些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可能是因为猪嘴突出、善拱的特征容易引发相应的想象。这类故事在一些民族文化中尤其常见,例如,在我国满族神话中,野猪神用獠牙划出了山谷和沟壑;在一则彝族神话中,是三对野猪拱出了深沟。在《庄子》中,猪神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大宗师》中写道,“豨韦氏得之(道),以挈(驾驭)天地。”“豨韦氏”就是猪神。

此外,在印度婆罗门教神话中也有天神化为野猪创世的传说。其中一个故事说道,梵天与毗湿奴是一个神,为了从宇宙之海中创造世界,便化身为野猪瓦哈拉。它看到水面上有片荷叶,心想叶梗一定长在什么东西上,便潜入海底,于是发现了下面的土地,并把一块土地带到了海面。在另一则神话中,魔鬼希兰药叉把陆地拖到他在海底的黑暗住处,毗湿奴化身为一只顶天立地的野猪,潜入海底用獠牙戳死魔鬼,释放大地,使它重新浮上海面。这类神话可能和猪喜欢水的特性有关,从而使它能够承担从水中找回大地的重任。

不过,猪在一些国家的神话中也扮演了不那么正面的角色。例如,在古埃及神话中,法老的守护神荷鲁斯(Horus)在与荒漠之神赛特(Set)争斗的过程中,赛特曾化身为黑猪去刺探情报,在被荷鲁斯发觉后,刺伤了他的一只眼睛。后来荷鲁斯取得了胜利,便禁止养猪的人进入庙宇。电影《神战:权利之眼》(Gods of Egypt)就是以这个神话为蓝本进行改编的。

可见,猪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在专著《母牛·猪·战争·妖巫》一书中,将猪作为“人类文化之谜”进行了讨论。他指出,在新几内亚和南太平洋美拉尼西亚诸岛,人们“热爱猪类”,把猪视为圣物,专门用作祭祀祖先;而对犹太教士来说,猪在《圣经》中是不洁净的动物,因而是禁食的。

不过,如同众多现象一样,“爱猪”或“恨猪”都只是文化和宗教信仰差异的一种表现。接下来,我们将走向世界,感受一些或温暖或疯狂的“爱猪”行为。

猪节快乐

在与动物有关的节日中,恐怕没有谁能在数量和花样上与猪相比。尽管在一些场合,猪会使人联想到懒惰、不洁、愚笨等负面形象,但在更多情况下,它象征着忠诚、善良、温顺,并且有研究表明,猪其实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猪要么因为其憨态可掬的模样,要么因为带有丰收、好运等美好寓意,广受大众喜爱,常常出现在各种庆祝或娱乐活动中。

在我国浙江省景宁县大漈乡的畲族中,流传着一个大型庆丰收娱乐活动——“抢猪节”。据考证,“抢猪节”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民国之前,民国之后渐趋沉寂。直到2009年,浙江省将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才予以恢复。抢猪节的起源与马氏娘娘(马天仙)显灵保佑村民有好年成的传说有关。人们为了表达对马氏娘娘的感谢,便每年在七月初七(马氏娘娘诞辰日)至七月十五之间,择日举行抢猪节。抢猪节主要由“迎神”和“抢猪”两部分构成。在“迎神”期间,村民会请来戏班子演奏七天七夜。第七日晚人们看完戏后,赶紧回到家中,连夜把猪*好洗净,绑在木架上,一直等到卯时,当听到迎神头*贡猪的第一声猪叫声,即刻抬起猪,像离弦的箭一样向马氏娘娘仙宫奔去。最先抬到宫门的猪摆在正门,称为“首猪”,其余的按先后次序排放。等所有人都到齐后,由村里推选出的董事们开始评选,最大的猪称为“驮”猪,最小的猪则称为“昌”猪。“首”“驮”“昌”三猪确定后,人们就开始鸣放鞭炮,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给三猪披红挂彩。卯时过后,*猪人家将猪各自抬回,三亲六眷们便带着红包上门来吃“*猪福”。午饭过后,主人会按照来客送红包的金额和当地市价,称一刀肉给客人带回去。至此,“抢猪节”圆满结束,留给人们无穷的欢乐和希望。

在广东省汕头市月浦村,每年正月初八都会举办“赛大猪”活动,为村里当年满24岁(即23周岁)的男子举行“贺丁头”(当地的一种成人仪式)。参赛的大猪必须由当年成年的男青年亲自饲养,比试谁家的猪饲养得最大、打扮得最漂亮。比赛结束后,还要把大猪很快搬走,并比试谁搬得最快。据说这一民俗也可以追溯到明朝,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期望。

2018年2月22日,广东省汕头市月浦村为庆祝村里新满24岁青年的成人礼而举行的赛大猪活动,现场人山人海。

台湾新北市三峡区清水祖师庙前举办的神猪祭祀大典

美国人更是把对猪的喜爱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从1972年开始,就把每年的3月1日定为“全国爱猪日”(National Pig Day)。节日的创始人是来自得克萨斯州卢博克市的埃伦·斯坦利(Ellen Stanley)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玛丽·琳妮(Mary Lynne)。她们的初衷是呼吁人们给予猪这种最聪明的家养动物之一应有的地位。“全国爱猪日”主要在美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人们会在动物园、学校、疗养院等地举行娱乐活动,也被称为“猪派对”。不过,各个地方庆祝节日的形式不尽相同。在肯塔基州莱辛顿市的一家疗养院,人们在这天集中展示和猪有关的各种收藏品,如陶瓷猪、印有小猪的垫子、小猪形状的存钱罐等,甚至还曾有人带来了一只名叫斯特拉的真猪。还有的地方会举行化装舞会,人们戴上各式各样的猪面具,进行妙趣横生的吻猪比赛等。各地猪的崇拜者还纷纷成立“猪迷俱乐部”,例如,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成立了“猪嘴协会”,旨在为了改变人们对猪的评价。协会主席说:“猪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猪在家里不是动物,而是全家特别是孩子们的朋友。”

在法国特列勒镇(Trie-sur-Baїse),每年都会举办一个十分别致而令人捧腹的比赛——“猪叫锦标赛”(La Pourcailhade)。参赛者需要模仿猪在出生、死亡等各种情形下千奇百怪的声音,其中模仿得最像的一位获得冠军。这个小镇曾是法国著名的猪肉加工地,20世纪70年代,由于猪市的转移,小镇开始衰落。人们为了扩大宣传、挽回人气而创办了这个活动,至今已举办了40多年,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围观。

法国特列勒镇的猪叫锦标赛

同样天马行空的还有日本的骑猪比赛和美国的“人猪摔跤”大赛。在日本爱媛县西予市,人们骑在光滑的猪背上,看谁坚持的时间最久谁就获胜。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曾经连续40多年举行“人猪摔跤比赛”,人和猪在用围栏围起来的泥坑里“打成一片”,目的是抓住小猪,然后把它放到桶上。不过,这两项活动都因当地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而叫停。

美国威斯康星州举行的人猪摔跤比赛

上千人聚集在美国卡尔顿露天酒吧广场,边享受美食边观看人猪摔跤比赛。

2014年6月27日,爱尔兰利默里克市,球员穿着萌萌的小猪人偶服参加带式橄球节活动。

化装舞会

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市,捉猪游戏中获胜的孩子们满脸喜悦。

2012年8月24日,美国门罗市的长青之州嘉年华举办的阿拉斯加赛猪活动。

猪的文艺范

诸多外形可爱、特点鲜明的动物一样,猪也为很多文学家、艺术家所喜爱。在书中、影视作品中被赋予新的生命和形象,并产生大量衍生的文化产品,甚至被收入博物馆。

在中国,与猪有关的文学艺术形象中最有名的自然是《西游记》里的“二师兄”猪八戒;在国外,在关于猪的经典童话中,《三只小猪》流传颇久。它最早出自约瑟夫·雅各布斯(Joseph Jacobs)于1890年代编写的《英国民间童话集》,该书是“根据早期各种口头讲述的书面材料汇编而成”。100多年来,《三只小猪》的故事演变出多个版本,但最为通行的版本讲的是:三只小猪大宝、二宝和三宝要建房子,懒惰的大宝和二宝为了省力,分别选择了用茅草和木头建房子,只有勤劳的猪小弟选择了用砖头建房子。房子建好后,大灰狼来了,结果老大和老二的房子不堪一击,大宝二宝一起逃进了三宝家。坚固的砖头房子抵挡住了大灰狼,三只小猪还通过计谋烫伤了大灰狼。1933年,迪士尼的创始人华特为纪念妻子*,将《三只小猪》拍成电影,并荣获第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

美国儿童文学家怀特(E.B.White)创作的《夏洛的网》(Charlotte's Web)讲述了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之间真挚友谊的故事。威尔伯和夏洛本来和其他动物一起快乐地生活在朱克曼家的谷仓,但有一天一个可怕的消息突然传来:由于先天发育不良,威尔伯未来的命运是被*掉做成熏肉火腿。威尔伯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但看似弱小的夏洛却说:“我救你。”于是,夏洛不停地用自己的丝在猪栏上织出文字“太棒了”“了不起”等,引起人们的好奇,从而使威尔伯避免*身之祸。最后,夏洛和朋友们一起帮威尔伯在集市的动物博览会比赛中赢得大奖,使他从此不必担惊受怕,得以安享天命。但此时,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幸运的是,在威尔伯的守护下,夏洛的三个孩子破卵而出,威尔伯从此照顾他们快乐地成长。尽管书以夏洛命名,但小猪威尔伯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他身上有着大量闪光的品质:可爱、善良、乐观、坚强。就像夏洛所说的,在认识威尔伯之前她是孤独、失落的,是威尔伯愿意主动和她做朋友,她才在谷仓每位成员的心中变得美丽起来。在威尔伯的信任和爱护下,原本自私的老鼠坦普顿也逐渐变得勇敢,愿意去帮助朋友们。正是在威尔伯的带动下,整个谷仓才不再单调和冰冷,而是越来越温馨友爱。《夏洛的网》自1952年出版以来已经在全球推出23种语言的译本,这个温暖而感人的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1973年,故事还被改编成了电影。

如今,在全球以猪为主角的卡通形象中,小猪佩奇必然名列前茅。《小猪佩奇》(Peppa Pig)本来只是英国的学前儿童动画片,2004年首播,其极简化的设计和温和的配色广受儿童甚至成人喜爱。现在已经在世界上180个国家和地区以40多种语言播放,2017年开始在中国走红,受众不仅包括儿童,还以表情包等形式活跃在成人的世界中。关于小猪佩奇的各种文化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市场上涌现。2014年,英国皇家邮政发行的12组动画主题新年邮票中,小猪佩奇就在其中。任何原本普通的产品,只要印上这个可爱的小猪形象,就不愁销路。2018年,上海市还建造了全球首家“小猪佩奇的玩趣世界”室内主题游乐园,在各游戏区分别再现了动画片中熟悉的场景。

英国汉普郡的保尔顿斯公园,将《小猪佩奇》动画片中的一些经典场景精心重现,带游客踏上一段快乐之旅。

《小猪佩奇》动画片火遍全球,有才的网友根据画面创造了多款毫无违和感的系列表情包,让人忍俊不禁。

而在不久前热映的动画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Spider-Man: Into the Spider-Verse)中,6个蜘蛛侠中混入一只“蜘猪侠”,它源自漫威恶搞自家蜘蛛侠的漫画,原是一只名叫彼得·波克的人形蜘蛛,被科学家猪小姐梅·波克咬了一口后,变异成了蜘蛛和猪的结合体。它萌萌的造型和可爱的性格给观众带来不少笑点。

.电影《蜘蛛侠:平行宇宙》中“蜘猪侠”萌萌的造型和可爱的性格给观众带来不少笑点。

当然,在现有的作品中,猪温顺、善良的形象也会被颠覆。在乔治·奥威尔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庄园》中,猪是最聪明、最有谋略的动物。为了反抗农场主的压迫,一群猪带领其他动物发动起义,3头猪斯诺鲍、拿破仑和斯奎拉在用心琢磨老麦哲的训导后,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甚至制定了法律“七诫”。但后来,猪逐渐成为新的特权阶级,走到了其他动物的对立面。拿破仑为了获取独裁统治,设计赶走了其他领头的猪,成为整个动物庄园的最高领导者,却不尽为动物们服务的义务,整日沉迷于饮酒作乐。“猪”在此时和有着无尽*的“人”无异。不过总体而言,猪还是主要以正面形象出现在文学艺术领域的。

在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斯图加特,甚至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小猪博物馆,里面收藏着逾4.2万件与猪有关的展品。博物馆的原址据说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屠宰场,大多建筑不复使用后已经推倒铲平,只有当年的行政大楼和门楼等被列入建筑文物保护范围,从而保留下来。小猪博物馆的建立是人类对猪的一次致敬。在1000平方米的展区中,专门设置了3个展馆介绍猪作为动物的发展史及其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在25间主题展厅里,从动物学、文化、艺术等不同层面对猪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其中也有专门为孩子们设计的展厅,最令人惊叹的是有间“金猪屋”,里面有只巨大的、转动着的金猪雕塑。

极具特色的斯图加特小猪博物馆

小猪博物馆内景

这就是猪,一种有点神奇的动物,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源远流长的猪文化,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亦让人兴趣盎然。

巴哈马猪岛的猪在向游客讨要食物

文章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世界知识画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