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丨谁曾见?黄河之水“天上去”的壮观

时光相册丨谁曾见?黄河之水“天上去”的壮观

首页角色扮演时空之旅天空城更新时间:2024-04-21

唐代诗人李白曾写道

黄河之水天上来

震撼千年

但谁曾见

黄河之水“天上去”的壮观?

在我国最大的

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

黄河水“乘坐”四级“电梯”

上升约100层楼高

涌入“喊渴”的土地

让这片亘古荒原

荒滩变绿洲

看黄河“电梯”今昔样貌

1996年5月11日,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宁夏中宁县红寺堡荒原上隆重奠基。这是奠基仪式结束后数台推土机投入兴建一泵站的施工。

宁夏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2023年9月7日摄)。

宁夏西海固

曾气候恶劣、极度干旱

1972年被联合国认定为

“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二十世纪50年代,西海固地区固原县第三乡侯家磨村人民合挖水渠灌溉田地。

1997年,西海固地区同心县农民杨生林一家人正用窖水节灌技术点种地膜玉米。

2001年,西海固地区海原县高崖乡农民李富运用窖水浇灌地膜西瓜。

二十世纪末

西海固启动移民搬迁工程

部分百姓搬到靠近黄河水的平原

红寺堡成为主要迁入地之一

看移民住房“大变身”

拼版照片:上图为经过多年的生态修复,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移民旧址已逐渐被绿色覆盖;下图为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红寺堡移民新村(2018年9月8日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移民乔文生(右)与妻子高慧珍(中)、儿子乔英波在新庄集乡关口村老房子原址留影;下图为乔文生一家在移民村自家住房前留影。乔文生一家2001年从新庄集乡关口村迁出(2018年9月8日摄)。

红寺堡临近黄河

但地势较高,无法自流引水

国家启动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后

“从天而来”的黄河水“九曲飞天”

让亘古荒原蝶变

23万西海固移民

在新家园不断创造奇迹

看红寺堡耕地变化

宁夏红寺堡生态移民开发区建设之初的资料照片(2009年10月29日摄)。

2022年7月6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富阳集团千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联合收割机在收获小麦。

看移民今昔饮水变化

从固原山区迁来红寺堡的何万花(前)姐妹给家里抬水。在移民之前,水曾是家里最稀罕的“奢侈品”(2001年11月26日摄)。

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永新村村民在自家民宿里清理房间 (2018年8月21日摄)。

看移民孩子上学变化

宁夏红寺堡第二小学学生在上课,该校移民学生享受“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10月30日摄)。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中心小学学生在上音乐课(2020年7月3日摄)。

如今的红寺堡

在黄河水滋养中

处处激荡着活力

培育形成了诸多特色优势产业

枸杞

葡萄酒

黄花菜

纺织

乡村直播带货

策划:王建华 李尕

统筹:费茂华 张宋红 马丽娟 刘金海 周大庆

本期主持:尹栋逊

文案:马思嘉

记者:王鹏 冯开华 杨植森

资料照片:陈思禹 刘海峰 郭绪雷 武斌 肖潇 王平 刘泉龙

编辑:林繁晶 费茂华 尹栋逊 徐嘉懿 方欣 蔡湘鑫

老照片工作室

新华社摄影部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