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还不到一周的《神奇女侠1984》在DC电影宇宙的热度下很快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目前为止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却是两极化的,豆瓣6.6分的成绩,更是证明这部电影并没有得到观众的认可。
理性地说,这部电影确实有一些缺点。比如堪称体育竞技类的宣传片画风,比如男主史蒂夫的重生又牺牲。对于很多不了解DC电影宇宙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的情节上也有很多的漏洞。但是笔者想说,电影的确不够好,但是也不至于只值一星。
首先对于热衷于DC电影宇宙的观众来说,这部电影本身就因为情怀有着很高的附加值,另外电影其实区别于普通的爆米花爽片,而是一部想要提高文戏水准但是没能做到极致的电影。说遗憾是有的,但是“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其实还不至于。
2017年《神奇女侠》横空出世,成功将DC电影宇宙创建之初的问题横扫。更重要的是,在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泛滥下,这部系列作品给了一个女权发声的机会。
在电影中的主人公是完美的,她有美貌、身材、力量、智慧,她的存在是一个有力否认“女人依存男人”的证据。
电影的主演盖尔·加多因为这部电影得到认可,展现了自己极致的个人的魅力,而除了演员本身对角色的塑造之外,电影导演派蒂·杰金斯在整个情节上,人物设定上,甚至电影呈现的价值观上都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角度。
在以往的英雄主义电影中,比如漫威电影都将笔墨着重于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光环上,除此之外女性角色也是漫威电影中相当较薄弱的人物设定。但是在《神奇女侠》的系列电影中将女性这个群体特征放大不说,还融入了更多的现实主义色彩。
看得出导演派蒂·杰金斯在努力为电影的文戏多加描写,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了打戏的戏份,将光环放在了神奇女侠这个角色上。
相应的电影中的氛围感或许会让观众觉得女主光环过于强烈,但是事实上这只是导演女性视角尝试的一次完善,说不上成功,但是绝对有意义。
当然抛开性别之后,也能发现导演的巧思。电影中的主人公是完美的,但是她在成长的过程中真的历经了不完美。小时候的愿望在长大之后的确是实现了,但是为此她也付出了代价。
导演是有想要探讨“有遗憾的人生才是完美”的观点,只是在短暂的时间里加入超级英雄的故事情节上,探讨的不够深入。
戴安娜是一个绝对没有标签的女性,甚至你可以说她好像不止是一个“女性”,笔者一直认为《神奇女侠》的受欢迎,从来不是因为她在电影里,穿着衣不蔽体的服装,从来不是因为她肤白貌美的外在属性,而是这个角色身上的成长与蜕变。
在一部作品中,拯救世界的这项工作,成功让戴安娜放弃自己对理想主义的追求,成功蜕变成一个为拯救世界身体力行的英雄。但是在这部作品中,戴安娜不仅不再惧怕牺牲,也终于学会了释然自己的牺牲。
2017年的版本中戴安娜失去了自己的爱人,而在这一次的版本中戴安娜再次失去了爱人以及很多和她同行的朋友,伤心是真的,但是释然也是真的。
她无法因为失去,放弃自己的使命,她也终于走出了牺牲带来的阴影,客观冷静地看待身边人的必须离开。
影片的开始,戴安娜就在参加亚马逊族的运动会,赢得胜利对于女主戴安娜来说好像是必然的,但是女王却制止她通过捷径赢得胜利。光是最开始的剧情,就在告诉观众电影中的戴安娜,必须学会等价交换。赢得胜利需要付出努力,拯救世界就必然有所牺牲。
在这个剧情的指导下,这一步电影相比较上一部电影,其实少了太多的打戏,但是也没有带给观众拖沓的感受。
另一方面,很多观众质疑电影中如此完美,甚至女性外在形象如此明显的戴安娜就是在给女性这个观众贴标签,但是笔者认为电影中那个因爱生恨,想要成为戴安娜的芭芭拉证明,女性的自我实现从来不是外形。
最终芭芭拉确实成为了戴安娜,她有了让人惊艳的外形,有了和任何男人勾搭在一起的魅力,但是她依旧不开心。
光是从这一点就能得出,电影虽然给女性外在过分的描述,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告诉女性,追求美的同时也别忘了做自己。
这是戴安娜和芭芭拉的区别,也是电影想要传达的女性独立的观点。
其实从神奇女侠的故事中还是能品出80年的复古风,电影中的情节有些老套复古,作为女主的服装也是停留在那个时期。
当然这样的风格,主要是为了贴合美苏冷战特殊时期的时代背景,不过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还是能看到现代技术给这部电影带来的质感提升。
在漫画中,神奇女侠的战甲装备算是相当完备的了,在这部电影中也出现了惊艳登场的黄金战甲,一出场就把逼格拉满,除了战甲之外变形盘、星光飞冕等等装备更是高级感十足。
在系列漫画中出现的变形盘就是电影中隐形飞机的飞机,装备一登场就科技感十足,服化道上不逊色任何一部欧美大片。
服化道的加持加上演员的给力,这部在大荧幕绝对占尽优势的电影描绘了险象环生的故事,看到观众紧张发汗。
电影中值得一提的是天堂岛上女性魅力的呈现,力量和激情在电影中几近拉满。不过这部电影对于恐高的观众其实是一次挑战,观影过后,电影真实的质感说不定会有绝佳的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这部电影算是对神奇女侠这位英雄人物的全方位展现,从最开始幼年时期,到后来真正成为女侠的成长之路。电影的故事是绝对完整的,只能说在文戏和打戏的衔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在《蝙蝠侠大战超人》里,戴安娜选择离开,她用了100年的时间沉淀自己,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而在这部《神奇女侠1984》中,戴安娜显然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扛起了身为超级英雄的责任。
而这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魅力,在电影的开场神奇女侠也并未拯救世界,她只是做着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解决一下小小的意外。
除了拯救世界之外,很多观众对这部电影的喜欢更是因为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女性力量感。当然对于无法理解这些情怀的观众来说,电影的口碑翻车也并不意外。只是在笔者看来,豆瓣上大量一星的吐槽,实在是低估了这部电影中想要传递给观众的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