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合肥
合肥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镇淮角韵、梵刹钟声、藏舟草色、教弩松荫、蜀山雪霁、淮浦春融、巢湖夜月、四顶朝霞”,古“庐阳八景”在清代便颇负盛名。但随着时光的流逝,昔日“庐阳八景”现多已踪迹难觅。1995年,经市民推荐、专家甄选,“包河秀色、教弩梵钟、逍遥古津、琥珀流光、花园艺苑、环城翡翠、庐州灯火、蜀山春晓、吴王遗踪、五里飞虹”当选为“合肥十景”。转眼10多年过去,大建设大发展中的合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整合成包公园,“包河秀色”平添风采;“琥珀流光”早已不孤单……新景新貌层出不穷,2006年,“合肥新十景”评选展开,包园清风、三河古镇、李府春秋、翡翠环城、天鹅湖畔、逍遥古津、墨荷琼林、蜀山览胜、科学绿岛、瑶岗风云为庐州再添盛景。直至今日,这些美景都是合肥人心中当之无愧的“佳景”。
合肥之景盛,由春之始,在“合肥十景”“合肥新十景”中,就有很多春之盛景,为庐州城增添了许多烂漫的春光与动人的故事。
包河秀色
○包河秀色
合肥,是北宋著名清官包拯的家乡,包拯在开封府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留下了“包青天”的美誉。在合肥昔日的十景中,“包河秀色”就是由包公祠、包公墓园、清风阁、浮庄、廉泉井及包河秀水构成。
包河大家都不陌生,因是包公及其后裔居住之地而得名,清光绪年间编撰的《续修庐州府志》中称为“包公池”。庐州历史上流传着“不要庐州府一转,只取护城河一段”的故事,传说,当年宋仁宗要将庐州城赐给包拯,包拯坚辞不受,最终在皇帝的坚持之下,包拯接受了一段护城河,留给子孙。后人认为,包拯此举,是考虑到河产不比田产可分可卖,再者,依河而生,既不会穷也不会富,以表明他做官不为发财的心迹。
古代的包河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绝佳。明末时人王槩写道:“水木明瑟,凫鱼上下,颇极林野之盛也。”清代《江南通志》记载包河的风光:“蒲苇数里,鱼凫上下。长桥径度,竹树阴翳。”那时的包河看起来还像是在野外的河流。
今天的包河,是国家4A级风景区包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了一片占地30.5公顷的园区,其中水域面积就达到了15公顷。
○包公园春景
包公祠,是整片园区的核心。北宋时期,包拯中进士后任开封府尹,在开封留下一个个传奇的故事。公元1062年,病逝于开封,次年八月,葬于合肥东郊。合肥是包公的出生地和安葬处,拥有众多遗迹。据《庐州府志》记载:“香花墩,在城东南门外濠中,是包公青少年读书处,本为公祠,蒲苇数重,鱼凫上下,长桥径渡,竹树阴翳。”另据碑文记载:包河小洲上原有一座小庙,明朝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字克明)见小洲环境风景幽雅,遂将小庙拆除,改建为“包公书院”,并改洲名为“香花墩”。1539年,御史杨瞻把“包公书院”易名为“包公祠”。包公祠位于香花墩上,是包公幼年读书的地方,四面环水,始建于公元1066年,是国内外包公祠和包公庙的鼻祖,清末李鸿章捐银重修。自明代以来,无论是官员上任,还是士人游历,都会到此凭吊一番。文人墨客们除了表达对先贤名宦的敬佩之情,还要瞻仰存放在祠中的包公告身(古代授官的凭证,类似任命书)、画像和朝靴。
祠后东侧是廉泉井,这也是一处非常神奇的所在。传说,历代到合肥上任的官员,必要亲自品尝廉泉井的井中之水。凡是清廉居官者,必觉清凉宜人;而贪官污吏,喝下必定头痛难忍,直至认错悔过为止。到了清末,李鸿章的侄孙、举人李国蘅在《香花墩井亭记》一文中详细记录了这个故事,并将之刻在了石碑上,以供后世浏览。
包河中还有一处不起眼的遗迹,叫作“脚印塘”。脚印塘长近20米,宽约8米,颇似巨人留下的一个深深脚印。它与包河呈丁字形,拦腰横卧在包河当中。传说,包公小时候在香花墩读书,闲暇常到此处游玩。那时岛上并没有“玉带桥”,有一天,包公突然想到对岸去看看,水面虽不宽,但无桥无船,于是,只好猛地向前一跳。由于他本是天上文曲星下凡,所以这一跳便在小岛上留下了一个又深又大的脚印,天长日久形成一个小塘,所以人们称它为“脚印塘”。
以脚印塘的故事为代表,包河很多关于包公的故事都充满了神话色彩,而其根源正是来自于合肥人民对这位清官的由衷崇敬。
现在的包河,是合肥城南著名的景观,是合肥人休闲漫步、拜祭先贤的好去处。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尤以春日最盛。合肥包河春色新,柳绿花红竹滴翠,繁花似锦,绿柳成荫,春日融融,清风徐徐,如同一幅美景与历史交织的人文画卷,令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蜀山春晓
○蜀山春晓
列为“合肥十景”之一的“蜀山春晓”,从名字中就能窥见春季的大蜀山是多么迷人和妖娆。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坐落在合肥以西的大蜀山,海拔284米。这里风光旖旎,四季景色优美。“蜀山雪霁”曾被评为古“庐阳八景”之一景,1995年“蜀山春晓”又列为合肥十景之一。
大蜀山不仅是一座森林公园,也是一座地质公园。它是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约1.4亿年前)的一座火山,现已是死火山。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卫星拍摄的照片显示,大蜀山上有两个圆点,那就是两个火山口,主火山口位于现行的主峰处。除了卫星照片证明外,大蜀山保留了古火山应有的火山锥、火山瀑、火山岩,连难以发现的火山颈也能找到。昔文人墨客每游至此,登高远眺,触景生情,总要吟咏一番。明代诗人龚志益曾作《游大蜀山》诗句:“十年前此问岩阿,醉卧南窗共放歌。”清张祥云曾写下《蜀山》诗:“《尔雅》蜀者独,兹山因得名。孤标摩碧汉,远势壮金城。岚翠千层积,川原四望平。上方鸣法鼓,应有蛰龙惊。”《续庐州府志》曾记载它:“春山艳冶如笑,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澹如卧,惟其卧也,故雪霁神开,跃然有起色矣。”蜀山,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引人入胜。
○大蜀山春色
作为合肥近郊唯一一座绿山,这颗镶在城市边缘的绿宝石,多少年来,润泽了它脚下的这一片故土,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合肥百姓,也见证了古城庐州的源远流长。
大蜀山有过辉煌和苍凉。史载唐贞观年间山上的开福寺香火正旺,五代十国时期杨行密据庐州,在大蜀山建过行宫。1936年秋,“卫立煌,没毫长,大蜀山,办学堂”,他在这里建起了蜀山农林职业学校。1938年5月合肥沦陷后,日军炸毁了开福寺和农职校,砍光了山上所有树木,并和抗日军队在此反复胶着。战火兵燹和乱砍滥伐,致大蜀山变成荆棘丛生的荒滩秃岭,正所谓“惨淡郊原落日黄”。新中国成立后,合肥成为安徽的省会。当初的规划一度重点向西发展,因为蜀山一带风景俱佳。山麓,逐渐绿化,扶苍滴翠;水面,次第抬升,碧波荡漾。山水相依,风光宜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蜀山愈加妩媚,分外妖娆,春日的景色尤其迷人。登临山巅,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渔帆隐约;漫步山麓林园,桃红柳绿,蝶舞蜂喧,花团锦簇,竹影扶疏,令人心旷神怡。
环城翡翠
○环城翡翠
有些景致,无论过去多少年,都是合肥人心中当之无愧的“佳景”,如环城公园,就连续入选“合肥十景”“合肥新十景”。
说起合肥的环城公园,恐怕老合肥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始建于1980年、总长8.7公里、总面积137.6公顷的公园,它抱旧城于怀,又融于新城之中,绿树碧水像一条绿色环带束于其间,被誉为“一串镶嵌着数颗明珠的翡翠项链”。
合肥环城公园是在原环城林带基础上建设而形成的带状敞开式公园。1951年至1954年,合肥陆续拆除了庐州老城的旧城墙,修建环城公路并广植林木,形成了与护城河并行的环绕老城区林带。1980年,合肥园林部门在原环城绿化带的基础之上,开始修建环城公园,历经4年完成。公园总长8.7公里, 总面积137.6公顷,其中有52.6公顷的水面。这样,合肥的中心城区,就得天独厚地被环城公园所缠绕。而东西向穿城而过的主干道长江中路,把环城公园分成了“南环城”和“北环城”两个部分。人们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形成了西山、银河、包河、环东、环北、环西6个风格各异的环城景区。包河、银河景区以荷花为主体,形成夏景;其两面岗峦起伏,枫树成林,形成秋景;环西、环北连接杏花公园,构成杏花春景;环东拥有三国古战场逍遥津公园,松柏连片,寒梅绕林,构成冬景。合肥的环城公园,作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环形公园,“虽由人作,宛若天开”,以“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而闻名全国。
杏花公园位于老城区西北隅,水西门内带,为环城公园的田园风景点。“杏花”二字,源于李鸿章侄孙李国栋在此广植杏树,并建有亭台两处,春来杏花烂漫,芳菲满眼。从晚清起,这一带就被统称为“杏花村”。据《合肥县志》记载:“水西门内旧有西水关连接金斗河,经筝笛浦、藏舟浦至东关。”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合肥是一座水城,水西门一带更是蒲苇苍苍、恣肆汪洋。张辽水军曾藏匿于此,进可出津水、入巢湖,攻打东吴要寨濡须坞;退可守淝水、保合肥城。旧时庐阳八景的“藏舟草色”,即指此处。筝笛浦则相传是曹操狎妓载酒、纵情玩乐的地方,曾有渔人夜闻筝笛之声,闻香气氤氲。
以战事闻名的合肥,这样绮丽的往事,还有不少。“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笔下的赤阑桥,就在环城公园的银河景区内。今日桐城路与芜湖路交口,建有“白石知音”的大型浮雕,浮雕为长46米、高4.2米,黑白相间的花岗岩。构图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将生活场景、风景、民居与诗词相融合,配以梅兰竹石,于闹市中给人一份宁静。1176年的春夏之交,22岁的落拓词人姜夔姜白石,宿命般地来到了合肥,在某个皓月当空的夜晚,结识了弹琵筝的合肥歌女“大乔”和“小乔”。此后他们之间开始了长达20年之久的生死爱恋。这期间,姜夔至少4次来过合肥。在他一生流传下来的87首词中,有22首是为合肥姐妹所作。赤阑桥就这样横跨于中国古典文学的时空之上,成为宋词千古绝唱中的经典意象。
而今,赤阑桥头,“柳下坊陌”不再,而800年前的酒旗煦风,依然在芜湖路西缭绕。环城公园的南半环水面开阔,呈现清新秀雅的园林风光;北半环则以苍郁的乔木林为主,朴实粗犷,呈现自然浓郁的山林野趣。在环城公园的带状廊道上,枫杨、水杉、侧柏、银杏、毛白杨、杜仲、杜英、无患子、青冈栎、重阳木、栾树、盐肤木等150余种乔木广布其间,绿化覆盖率高达95%。
春日,水清林绿、莺飞草长,常有市民在环城公园如画的风景中踏青、散步,风格迥异、斑斓缤纷的景点鳞次栉比,逶迤绵延。在环城东路的东侧,有着“庐阳八景”之一的“淮浦春融”,古时,这里也是绿草如茵,风光秀丽。明清时期,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一座渡口集市,每逢赶集的日子,商贩们趁天还没亮就早早赶到这里。随着人气越来越旺,更多人来此逛街游玩。特别是春天的时候,合肥人喜欢来到淮浦渡一带游赏,官吏文人到金斗驿聚会风雅,寻常百姓到淮浦巷赶集喝茶。如今,东环风景雄浑壮丽,“九狮衔环”、“鲲鹏展翅”等巨型雕塑,巍然屹立于各自广场之中;南环景点清秀典雅,以水景为特点,依次有包河景区、银河景区、稻香游园,造型别致的廊桥亭阁,错落相间,呈现一派江南园林特色;北环繁花似锦,春光无限;西环生机勃发、神态万千的野生动物群雕塑,或昂首吼啸,或悠然闲步,或低首觅食,或跳跃嬉戏,栩栩如生,野趣盎然。环城公园的雕塑群,是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小学生被老师领着,背着小水壶,跟小朋友们一起在雕像群里玩耍。嬉戏、欢笑声永久留存在合肥几代人的回忆里。
琥珀流光
○琥珀流光
琥珀流光,是一处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以今天的眼光看,它的魅力既来自环城河的灵动,又来自黑池坝的壮阔,也来自琥珀山庄的精致。既是老城区醒目的地标,更是几代合肥人记忆中的灯塔。
琥珀山庄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建设借鉴皖南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傍水而营”的风格。此外,小区内有中心湖、假山、曲桥、亭台等,风景优美。也正因此,它是合肥的骄傲,被誉为全省第一个园林式住宅小区,曾荣获国家建设部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综合“金牌奖”和全国建筑质量最高奖“鲁班奖”。
琥珀山庄内有272栋楼,共6411户居民,常住人口达到了1.6万人。小区内不但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商业街、美食街,还有银行、邮政等生活服务设施。小区完全对外界开放,四面八方的人都可以随意进入。
○琥珀潭春光 邓飞/摄
琥珀山庄内有很多著名的景点。琥珀潭景区划分为绿化喷泉广场、水上舞台和以“琥珀潭”为中心的人工石壁群三部分,创造一个开放的具有朴野风格的城市休闲观光场所。琥珀山庄东面还有一处富含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生态风光的黑池坝风景区。
关于黑池坝,《县志·古迹志》记载:“蜃潭,旧址在城西隍内,水色黑,四时不竭,俗名黑池坝。”“阔十丈至二十丈不等,地势南高北下,设坝蓄水。”黑池坝原为西城墙外的护城河,北端起于南淝河的南岸,南至今安庆西路(早年南与琥珀潭相连,中间由一条坝埂隔开,便于百姓行走,进出城区)。当年黑池坝因地势比南淝河高而无法蓄水,为使护城河连为一体,起到防护作用,所以,在北端淝河南岸筑坝蓄水,保护西城。如今,该景区作为合肥市的重要景点,每天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休闲,成为合肥的一大亮点。
翻开老合肥人的相册,多多少少都会有几张摄于这里的照片,或立于环城河畔杨柳树边,或靠在动物雕塑旁活泼俏皮,或坐在河边翠绿草地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它就是合肥市万千家庭周末休闲游玩的选择。尤其是到了春天,“琥珀流光”在春光的映衬下姹紫嫣红、五彩缤纷,更显流光溢彩,是无数合肥人心里美好的回忆。
天鹅湖畔
○天鹅湖畔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地标,但不论是老合肥人,又或是新合肥人,对于“天鹅湖”,都有着一种情结。
1995年时,合肥评选出了十大自然和人文景观,那时榜单里是没有天鹅湖景点的。而十多年过去后,2006年,合肥推出的“新十景”中,“天鹅湖畔”成为城市新生的力量和新锐的代表成功登榜。在“合肥新十景”中,“天鹅湖畔”是特别的存在:因为她兼具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政治地位显著、商业氛围浓厚,堪称与国际化都市最匹配的景致!
把时光倒回2002年,那时政务区破土动工,十五里河的水系被引入、数百亩鱼塘挖掘修整后成了1000亩的天鹅湖。
在当地老人的回忆中,此地当年为古集镇,四周有河塘环抱,村民喜欢种植莲藕,盛夏荷花盛放,河塘里有蜻蜓流连、有荷香飘散,岁岁年年已成景致,被四乡八里赶集的乡民誉以“荷叶地里的集市”,荷叶遇到水不湿的特性,也寓意乡民平安,“荷叶地”的命名也延续至今。
眼光再回到天鹅湖,2003年蓄水、2004年正式开放的它,当年还是郊区的一个人工湖,人烟稀少、荒芜贫穷。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天鹅湖,俨然已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重要地标,是全市的中心,天鹅湖像一块宝玉镶嵌在政务区中央,周边的匡河,像金玉环绕,附近有合肥大剧院、安徽省博物院、合肥奥体中心、赖少其艺术馆等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文脉醇厚、诗意栖居。
收纳着天鹅湖的波光粼粼,坐拥最具竞争力的机构和企业,耸立着密集的摩天写字楼,甚至还拥有一流的教育、文化、生态资源,天鹅湖区域已成为合肥居住和商办心仪之地,被誉为合肥的“曼哈顿”。
天鹅湖畔的春天,别有一番美感。清新秀丽、高雅大气,湖光水色让人如痴如醉,周围鳞次栉比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倒映在湖水中,带给人们扑面而来的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之风,在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中,享受诗情画意,感受岁月静好。
科学绿岛
○科学绿岛
合肥市蜀山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横卧着一座标致的小半岛,这便是闻名遐迩的“科学岛”。小岛三面环水、树木参天、环境优雅,是安徽科研的主阵地,它的脉搏与环球科研最前沿同频共振,让国人引以为傲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和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两个“大科学装置”都诞生于此。
1956年,董铺水库兴建,1958年完成,面积达22.1平方公里,湖面坦荡。1965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正式核准接管董铺岛。
其时,中国科学院在全国研究激光的只有三个所,分别是长春、上海、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适应国防科研的需求,增强对激光的科学研究,便决议在安徽增设一个光机所,而董铺岛抓住了这一机会。
1970年12月3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复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光所),主要从事激光光谱技术、大气光学和色成技术应用等基础研究、新型激光器及应用研究。安光所不断发展,成为拥有9个研究室、1个光学机械加工场的上规模的研究所。
1973年,经中科院核准,安光所设立了“受控站”,主要从事受热核聚变受控研究,也便是人们所讲的“人造小太阳”。“人类可以制作一个太阳来发生光和热吗?”这个曾经的科学设想,从这里开端将变成现实。
1978年,改革开放使中国走进一个新的时期。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为小岛迎来了科学的春天——11月28日,中科院合肥分院正式成立了。
很快,一批批大学生、科研人员从四面八方奔赴这里,2000多名建设者在安光所的基础上又建起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和智能机械研究所,向着激光、新能源、新资料和信息技术的科学前沿进军。一座风光旖旎的科学城正突起在蜀山湖畔,从飞机鸟瞰,小岛如同一艘等候出航的舰,时刻准备驶向抱负的远方。
在这座风光秀美的岛屿上,2003年5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由科学岛上原有的4个研究所(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所、固体物理所、合肥智能机械所)与原合肥分院合并组成,成立后又陆续建立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医学物理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应用技术研究所6个科研单位,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皖江新兴产业发展中心、淮南新能源中心、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离子医学中心,与安徽省科协共建并负责管理合肥现代科技馆。
经过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建设,科学岛的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岛内莳植着香樟、法梧、广玉兰等大批植被,与碧水交相映衬,四季风景如画。“科学绿岛”成为“合肥新十景”。改建后的合肥当代科技馆也成为中小学生科普教育基地。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越来越多学者专家相继来到科学岛,这里成了他们施展拳脚、大展宏图的最佳舞台。
2017年,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2018年“人造太阳”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密集的科研院所,肥沃的创新土壤,频出的国际顶尖科技结果,让“科学岛”时时引起惊动,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多年来,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取得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国家及院部级科研成果奖50多项。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承担建设了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现在,合肥研究院正继续书写辉煌,介入创立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来,这座科技实力雄厚的“科学城”将凝集智慧与勇气,建成装置机能天下一流、运行治理开放高效的国际闻名的科研机构。
每年春夏之交,科学岛都会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大批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耄耋老人前来参观。在美丽的科学岛上,一边欣赏着旖旎的风光,一边品味着丰盛多彩的科学大餐,是合肥人每年春天都会期盼的盛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