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论起有什么东西最吸引现代人,侠这个字眼总会占有一席之地。古时候的侠客,不是金庸笔下的会武功的大侠,不会打狗棒法,不会黯然销魂掌,不会轻功,甚至有的人不会武功。
但他们依然是侠客。
所谓侠客,不是街头混混斗殴,也不是逞匹夫之勇。所谓侠客,是崇尚自由的精神和道义,人生在世,自由最重要。所谓侠客,是把自由二字,刻在骨子里,藏在心坎里。所谓侠客,把自由作为呼吸的空气,以此为人生准则,一生奉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曹操就是这样一位大侠,骨子里藏着自由的精神和道义,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的真正大侠,东汉最为后一位真大侠。
少年大侠曹操,生于官宦之家,东汉末年太尉曹嵩之子。曹操的少年时期,生活条件不算苛刻,反而算得上优渥,与众多官宦子弟相交。
在这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操,机警聪慧,不务正业、不修品行,放荡不羁,却又任侠放荡,散发着自由的气息,“大侠”的气质不自觉地融入曹操的人生中。
有一次,曹操和袁绍二人,偷偷跑去别人家里看新娘,趁主人婚礼热闹,潜入院子里喝酒吃肉,打发时间,好不自在。直到半夜才被人发现,他们二人便拔刀冲进去,抢了新娘。
少年曹操就是那么自我放纵,“侠”所带来的自由之气,成为了他行事的准则,爱干啥就干啥,只要觉得对就行。
曹操和袁绍误入山贼一伙,看到山贼众人拎着明晃晃的刀砍过来,二人见势不妙,扭头就跑。二人跑累了,袁绍要休息,曹操就大喊“老子在这里”吸引山贼过来,袁绍大惊失色,才跑了出来。
少年大侠曹操,就是那么的随性,带着兄弟袁绍,想干嘛就干嘛,无乐不作,也常常坑袁绍。自由而又随性,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情,这种大侠的精神,在曹操后来的人生中,逐渐隐藏,却又深埋心底。
做官的“大侠”大侠长大了,依然是大侠。
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朝阳区的警察局长。曹操一上任,就明确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严肃法纪,造了几十根五色大棒,用来杖打违禁的人。
洛阳,是汉朝的首都,街上走着的一个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某个当朝大官或者达官贵人的亲戚。
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硕的叔父用五色棒处死。宦官蹇硕深受皇帝宠幸,但曹操不畏强权,也不惧怕蹇硕的报复,洛阳没人敢在干违禁之事。
曹操,藏不住的侠之气,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管不顾所谓人情世故,所谓达官贵人的靠山等外在因素。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父亲曹嵩官居高位保护了曹操。
刺*董卓的侠客印象中的大侠,大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荆轲刺秦王的荆轲,豫让刺*赵襄子的豫让,类似这样的才算是侠客,他们做的刺*行为才是侠客应该做的行为。
曹操也干过这样的事,刺*董卓,《三国演义》把这一回称为“谋董贼孟德献刀”。
故事发生在董卓把持朝政之后,废掉少帝,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群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从王允处得到一把七星宝刀,借献刀之名,行行刺之事。
曹操借口说自己的马老了,董卓便让吕布去给曹操牵一匹好马,借此把吕布调离了董卓身边。曹操要出刀之际,董卓发现了,吕布正要回来,曹操就推脱说要献宝刀,暂时骗过了董卓,骑上马就跑路了。
行刺之事,是一般人心目中的侠客所为。确实,曹操也是侠客,他认为董卓把持朝政,对天下不好,所以就要刺*他。
侠客的心,都是自由的心,一旦不合心意,就会去做一些“出格”之事,只为了实现心中的“对”。
“侠”与“魏晋风骨”曹操身上的侠气,逐渐演化为魏晋风骨。
所谓魏晋风骨,或称之为建安风骨,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理想化生活的理念。当今文坛对于魏晋风骨之推崇,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魏晋风骨之所以魅力无穷,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侠”之气的向往,让它流传千古。而曹操,对于建安风骨而言,占据了半壁江山。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人,引得后世无数人竞相解读。这样迷人的曹操,谁不爱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