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
1、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
2、喝腊八粥 到了宋代,民间逐渐形成在“腊八”当天熬粥和喝粥的习俗,并延续至今。
3、腊八醋、腊八蒜 其实,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4、吃冰 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
6、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
腊八节的习俗很多,尤其体现在饮食上,我国各地的腊八节所吃的传统食物各有不同,不过,大多数都会吃腊八粥,除了腊八粥还有腊八蒜、吃冰等等。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人们常说的腊八节。腊八节自古就有,其起源是人们在腊八这一天祭祀神灵和祖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家人平安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