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体验《天地劫:幽城再临》,一代经典居然靠肝续命

深度体验《天地劫:幽城再临》,一代经典居然靠肝续命

首页角色扮演天地劫幽城再临咫尺云间版更新时间:2024-04-16

说起《天地劫》系列,难免要感叹岁月如梭,毕竟这个系列的辉煌,已是将近20年前的事情了。

同样,提起战棋类游戏,与20年前各平台充斥着数量众多的战棋类游戏的情况不同,如今只剩下《火焰之纹章》这类翘楚作品活跃在市场上了。

天地劫:幽城再临

在这种情况下,《天地劫:幽城再临》采取战棋模式,重新延续经典游戏的做法,完全可以说是冒险之举,但经过深入体验后,我发现这款游戏的王牌其实不是情怀或者玩法,而是当下流行的“外在靠美工,内在靠肝氪”打法。

战棋模式

不负盛名的剧情体验

20年前的《天地劫》系列就凭借剧情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幽城再临》作为手机端的续作,剧情这招牌肯定不能砸了。

游戏界面

《幽城再临》作为养成游戏,第一批放出的主线剧情就已经可以提供十几个小时的剧情体验,并不像某些养成游戏一样,用挤牙膏的方式推进剧情,这足以看出制作方对剧情的重视程度。

《幽城再临》的故事从原作上继续发展,整体剧情表现可圈可点。

然而游戏的世界观展开及叙事方式是以主线剧情加上前作剧情重制,以及支线、奇遇、角色对白等多路推进的形式进行,这容易让玩家短时间内接受太多剧情信息,给人剧情散乱的感觉。

分支众多的剧情模式

尤其是支线任务,完全是破坏主线剧情气氛的“小能手”,主角团经常因为某些干扰就要先处理支线任务,这让主线任务断断续续,如果玩家选择跳过支线,后续再补回,则有一种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让剧情向玩家感觉非常不舒服。

奇遇任务

但瑕不掩瑜,《幽城再临》的剧情表现在手游中仍然是上乘之作。

值得称赞的音画系统

作为一款2021年推出的养成游戏,音画系统没点水平根本没办法在市场立足。

《幽城再临》的制作团队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本作的立绘整体水平很高,与市面上大红大紫的二次元游戏相比也不落下风。

精美立绘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除了美型角色以外,还有如黑龙那样的硬汉形象人物、也有相恒子这类的小老头形象人物,在过于娘化、美型化的纸片人世界里独树一帜,颇有特色。

游戏人物:解臾(黑龙)

音效上面,游戏BGM虽然不多,但确实恰到好处,剧情模式下的BGM大气磅礴,有在大漠旅行的感觉,战斗时紧张明快,能够调动玩家的情绪。

战斗动画用心了

配音虽然找了TVB专业配音演员参与演出,但这部分问题却很多,常见的就是念错台词与配角配音毫无情绪,严重出戏,虽然这些问题对游戏体验影响不大,但出现这种明显的缺点,确实让人遗憾。

集肝游之大成

丰富的剧情加上出色的音画,这样的游戏基础素质已经不会太差。

熟悉的玩法

然而,开发商最终向市场妥协,使用了页游式玩法,过分鼓励玩家氪金,关键本作还不是常规的页游玩法,而是集伤肝游戏之大成,所有玩家能想到的肝元素他们都用上了,包括但不限于每日、装备、角色星级、魂石、主线、第二主线、支线、奇遇、活动副本等等大小任务及养成系统,保证让玩家看的头晕。

万物皆可肝

本来《天地劫:幽城再临》的底子并不差,但选择用页游系统运营,让自己沦为换皮游戏,显然是个错误的选择。

也许《天地劫》还是《天地劫》,但玩家们的肝早就不是青少年时期的肝,肝痛了,也就弃坑了,毕竟玩游戏就是图个放松,谁又愿意在游戏里继续上班呢?

养成、抽卡、任务三件套

既要向老玩家卖情怀,又想收割年轻玩家的青春时间,这如意算盘打得实在太响,怕是要打了自己的脸,也许游戏厂家们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这样的运营模式是否真的适合现在的市场?

《天地劫:幽城再临》拥有不俗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成一款出色的策略战棋游戏,但开发商最终选择了把它做成披着战棋外表的“网页养成"游戏,确实让人遗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