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天地三界始初立 女娲巧手捏泥羊

第一回:天地三界始初立 女娲巧手捏泥羊

首页角色扮演天地三界更新时间:2024-05-01

诗曰:

混混沌沌一宙间,茫茫大水漫无边。

一旦阴尽阳极至,水中蹿出座座山。

座座火山凝烟气,化作大地万万年。

懵懵懂懂数万载,终有盘古开地天。

上古世间玄妙事,留给后人作传言。

世间尽闻,数万万年前,在茫茫世界混池期间,无天无地无人。但却有几位大仙已经经过多个混沌,也就是说在混沌之前,就已生存在世间。几位大仙在混沌之初,早就用阴阳克生之数,为避险图存用蚓性之法避过数个混沌不死。在混沌初已推算出稍安之处,当阳气升腾至极之时便潜入水中,以消炎灼。当阴气盛极之时便钻入泥土,以保其温。由此经过多个混沌,己经修炼成天界大仙。故此,天界大仙们把这个阴阳相交之神数,推定为三千六百年。故三千六百年称其为一元;曰:天元。又经过数万万个神数等到劫数已过,才有了盘古开天辟地之说。传说盘古站起身来,脚踩着烟云头顶着空间,巨手托起烟云,此时浊气慢慢下降结成了大地,大地在阳光照耀之下才有了清新之气,清新之气升入天空,才有了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从此才有了天地样和之象。天地之间阴阳二气相交相合,又派生出四隅(有称其为四仪)隅者,角也。即有四个角;这可能是上古年间,我们的先民对天圆地方之说的最早认识。四隅内化于人,人有了东西南北之分。内化于时,有了春夏秋冬,天有了日月星辰。四隅外化于象,便有了天地水火风之五形。故此大仙们算出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做为周天之说并把十二万九千六百岁分化在十二地支之中,称为十二支会。每个支会之间相交一万零八百岁,以此类推称为周天支会之元也。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每个十二地支之间相交相会各有一万零八百岁。以每日依十二地支之分,子时为阴尽阳升之始,所以以鼠为先,因为鼠前爪四个后爪五个以此表明阴阳之始称之为子夜。而丑时牛始嚼刍;寅时虎出游觅食;而卯时兔才出洞;辰时龙食而饮;而巳时蛇爬行于外;而午时中天马精正旺;未时羊啃草吃地;而申时猴攀枝摘果;而酉时鸡回其窝;而戍时狗嘶鸣守夜;亥时猪已睡昏圈中。由:仙人们利用阴阳之变数,推定出数万万个周天之元后,混沌之劫又会在某个支会中将再次发生。

且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好景不长,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之间,发生了一场大战,水神被火神打的一败涂地。他一怒之下用头撞击西方的不周山,这不周山是支撑苍天的擎天大柱。擎天大柱被水神撞断了,这好好的一个天像塌下了一样,一大块天成了个大窟窿,这个大窟窿向下喷着火,烤的大地寸草不生。其后又如倾盆大雨加带着雷电冰雹倾泄而下,大地变成了汪洋,泱及神州大地。这个时候从骊山来了一位大仙,人们称其为骊山老母,后人尊称为女娲娘娘。这位女娲娘娘要用五色彩石,焚火炼石补天。说起补天之事何其容易,女娲娘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沿着黄河滩捡来五色彩石,再把这些五色彩石运上山颠顶上。由于黄河水浑浊无比,五色彩石沾了很多泥沙。如何把五色彩石洗净呢?女娲娘娘驾着彩云来到东海,向东海龙王敖广借了个玉圣瓶儿。用这个玉圣瓶儿装了些东海清水,回到山颠之上冲洗。说超这小小玉圣瓶儿,此为海中之宝物,看上去点点的小玉圣瓶儿,却能把整个东海之水装入瓶中,被龙王敖广视为镇海之宝。女娲娘娘冲洗完五色彩石后,又用柴草焚起火来把五色彩石化成溶液,最后才补上了天。天补上了冰雹水患止住了,天气也变的气新月朗,一幅阴阳调合水绿天蓝的美景又呈现在了神州大地上。

补完天后女娲娘娘又来到黄河岸边取了些泥土,照着自己的模样捏了些男男女女小泥人儿,女娲娘娘用气一吹,这些小泥人儿就有了生命,他们便分布在黄河岸边了。女娲娘娘捏完小泥人儿,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把仅剩的一点泥捏了一 只羚羊。 只见这泥羊两只长长的犄角伸向头的后方,好一个雄伟之像。女娲娘娘把捏好的泥羊拿在手中,驾起祥云飞向天空,来到了昆仑山站在山颠之中,转了一圈找了一块灵秀之地,把泥羊放置在中央,此处真是灵秀天成。此地方有诗赞曰为证:

女娲巧手捏泥羊,泥羊仙胎灵气藏。

置于太极精华处,留作后天卜阴阳。

且说,女娲娘娘捏泥人之后,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所以把剩下的一些泥巴捏了一只泥羊。原来女娲娘娘想起一千年前一 天夜间她站在大地之上仰望星空,见八角辘辘井台的八块星石灰暗无光,心想如果让这八块青石化成玉石,看上去肯定光华秀美的很。于女娲娘娘驾着样云来到了天河边上,来到八角辘辘井旁,施展神功化青石为八块美玉。正当女娲娘娘作法化玉之时,从远处驾着祥来了两位大仙。于是女娲娘娘迎上前去,拱手道:“二位天兄请了。”二位大仙急走几步上前拱手答道:“天姑请了。 ”你道二位大仙是谁,原来一个是鸿钧老祖,另一位是原始天尊。女妈娘娘言道,“不知二位天兄何来何往?”老祖答道:“我 二人见今天星精月明,心情很是高兴,由此相约到月宫游游,走在前面见您在这八角辘轳井旁化石为玉。我二人远远望去此处似有八条彩虹飞舞又似火树银花一般甚是好看。”女娲娘娘说道: “这八块青石困在井旁,世间人看去灰暗无华,吾想把这八块青石化成润美之玉,在阳光影照之下,世间人看上去多么美丽而光彩呀。"元始天尊言道“天姑所言甚好,但这八块巨石围井旁久而不变必不和天数,不知天姑何时允其可变,几个天元可变?”女娲娘娘答道:“一个天元可变。”老祖言道:“何人施变?”元始答道:“ 既然是天姑布置,定然自有来者。”因此女娲娘娘捏完泥人之后,又捏了一只泥羊放在 了昆仑山灵秀之处。

单说这千百万年后劫数已过,混沌而终,又有盘古开天辟地,世界渐渐形成了四大部洲,即一曰:东胜神洲:;二曰: 西牛贺洲;三曰:南瞻部洲;四曰:北俱芦洲。单说这东胜神洲之地,有几位大仙历经数次混沌不死,施展神功用蚓性之术躲过了劫难。其中有位大仙被称为元始天尊,这位仙祖开山立道以一气化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三人成为同天共寿与日月同圆的三清道祖。此时,人类已经有燧火氏钻木取火,改吃熟食,有巢氏建窝于树防兽其伤。有神农氏教人植禾于田。人类步步开化最终才有了三皇定章立世,五帝立条定人伦之说。

这神洲之地自从混沌之后形成了座座大山横贯南北东西。常言道地隆成山,水聚为海。在这万山之中有条条大河,在这山水之间林木广茂好不壮观,其中有座大山纵横南北千里, 自生自化万年,此山名曰:昆仑。这座山山高势陡,山川沟坎不断,坡坡青松翠柏自然生成。这座山, 山接山岭接岭,山中有洞,岭上有崖。这座山真是:

山生怪石丹崖峭,岭生翠柏猿猴攀。

山中常有虎豹出没,翠柏常栖雀鹰成群。

山中潺潺溪水长流,水中波波野鹤闲飞。

这山生机勃勃之象着实迷人,真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后人有诗赞美此山,诗曰:

莽莽昆仑真雄伟,横贯东西与南北。

崖生怪石峭壁立,山中 麒麟溪中龟。

常听飞龙云中叫,也有彩凤空中飞.

琼花异草长秀地,玄鹤神鹿呈祥辉。

谷峰之间腾紫气,莽莽之颠显雄伟。

古人赞曰:真乃灵秀之地也。且说这昆仑大山之中, 有一个浩大场地,在这浩场周围有一个小溪环绕四周。在这四周中间,有一座圆形小山, 这座小山高十二丈九尺六寸,在这个圆形小山顶上有一块圆形巨石,这块巨石高一丈,围圆二丈四尺,在这小山顶上,四周围绕有九个穴洞,在小山外围四周分布着八个山丘。这块宝地,山高正应了周天之数,巨石高围,正应了一日十二地支,九个穴洞乃九宫神位,八个山丘乃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卦之形。在这山顶中央巨石之上有一只两腿站立,全身腾起的泥羊一只。 这只泥羊两只长长的犄角,腾起整个身子两腿跳起在空中。这只泥羊自从数千年前被女娲娘娘安放在此,历经几千个春夏秋冬,独享天地灵秀之气,又得到了日月之精华,渐渐有了精灵之气。突然有一天眼睛在夜间意放起了光华,远远望去两眼如同两只小灯笼一般。 因此山川之内,无论是虎豹狼虫,还是猿猴鹿鹤,无论是溪中鱼龟,还是仙狐神雀,这些兽群见到这只泥羊眼睛放起了光泽,知道这只泥羊定是仙胎孕成,今天又见到泥羊有了灵性默默顿首而拜。又过些时日,泥羊得到百类灵首崇拜之灵气后,在阴阳二气交合之中,突然有了生命。

只见此时这只泥羊,从头到脚脱掉泥衣,一块块泥片从身而落,竟变成了一只长着长长的犄角,满身青色毛儿的一只神羚了。 这只神羚身高五尺,体长一丈, 一对长长的犄角显的格外雄壮。这只神羚站在巨石之上,长鸣数声向四方恭身而拜,腾空跃跳下巨石,山川之内众兽见此情景无不称奇。众兽心里明白,哪个不是父母作合而成,而这只羚羊确与众不同脱泥而生,真是天生的仙胎灵孕。百兽无不稀奇一齐拥向前去, 跪在神羚面前口呼:“羊爷爷。 ”常言说的好,人有人言兽有兽语,神羚见此情景,十分高兴说道:“ 你们每位我都认识,你们的父辈祖辈无不是我看着长大的,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在一起了。 ”众兽听神羚一说越发感到亲切,虎豹这些凶兽也如同小绵羊一般慢慢走到神羚面前,跪在神羚面前说道:“我们祖辈原本在千里之外山中居住,近千年来被这里美景迷住搬到此群居,我们的祖辈常说这条大川您是最早的主人,我们都是后来的,您今天才脱掉泥衣与我们同伍,我们万分高兴,您就是我们的主子爷爷。”众善听后一齐呼唤: “主子爷爷。 ”

且说众兽有了主子,个个欢天喜地,当场搬了些石条石块做为桌椅,摆起了一个百兽酒宴。猿猴采来瓜果,狍免献上鲜菜,鸟雀叼米果米,鹿狐在桌上摆上花草,虎豹把自己洞中的酒海抬了出来,布置停当百兽拥到神羚坐前的石头凳上,一齐举杯祝贺神羚福寿永长。然后众兽你推我敬,轮杯换盏热闹非常。后人有词赋赞百兽宴事曰:仙胎孕成,纳阴阳二气,受日月精华,得百兽神拜,脱下泥装,化作青色神羚。百兽新主,与廊鹤为盟,与猿猴交好,与龟蛇作朋,好一幅祥合之景。后人有诗赞颂。诗曰:

阴阳二气融融,泥羊孕成神羚。

全凭女娲巧手,神羚自有天命。

自此昆仑增秀美,百兽群中独尊崇。

数万年前一奇事,后人自知是天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