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古巴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劳尔 卡斯特罗宣布:将正式卸任党的最高*职务。五十多年前,劳尔 卡斯特罗与其兄菲德尔 卡斯特罗领导了古巴革命,并将古巴建设成为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作为地区大国,美国很早就试图独霸拉美。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就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自此,拉美也就有了"美国的后院"的称呼。卡斯特罗兄弟领导古巴革命的时候,美国已经从一个地区大国成长为世界的两极之一,那么为何拥有如此强劲实力的美国还是"允许"古巴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在自家的"后院"呢?
本期"历史微鉴"就跟您一起聊一聊这个问题。希望喜欢本内容的朋友,请动动手指点个赞,您的支持就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古巴曾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十九世纪,拉美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古巴也在这一浪潮中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战争。古巴素有"加勒比海明珠"之称,位于大西洋到太平洋、南美洲到北美洲两条航线的交叉口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正因如此,美国很早就看上了古巴。当古巴兴起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时,美国人认为插手古巴事务的机会来了。1898年,美国挑起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被迫承认古巴独立。然而这个独立并不是真正的独立,只是西班牙因为战败不得不将古巴"出让"给美国。此后,美国势力顺利侵入古巴。
美国的资本基本上控制着古巴的经济命脉;通过"普拉特修正案",美国可以随时进行军事干预古巴,实际上将古巴沦为自己的"保护国";政治上,美国在古巴寻找自己的傀儡代言人,使其成为民选总统,顺理成章地在古巴推行剥削政策。1952年,美国扶植下的巴蒂斯塔政府上台。这个政府一上台就倒行逆施,对美国俯首称臣;对国内,则实行极限的独裁专制政策,导致古巴国内民怨沸腾、社会危机日益严峻。
在这种形势下,菲德尔 卡斯特罗领导的一支起义队伍揭竿而起,经过长时间的斗争,1959年,菲德尔的队伍开进古巴首都,巴蒂斯塔被迫下台,一个以反巴蒂斯塔政权为基础的古巴临时政府建立起来。
此时的菲德尔并非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古巴建立起来的临时政府也仅仅是因反对巴蒂斯塔政府而组建起来的,并非一个社会主义的政权,菲德尔自己也声称:"古巴革命既不是资本主义的,也不是共产主义的"。而且,菲德尔认为,古巴的发展,离不开近邻美国的支持,因而在最初,菲德尔是有意向美国靠拢的。
而美国方面呢,他们支持古巴国内的任何一股力量都是因为可以借助这股力量控制古巴,为美国输送源源不断的利益。当美国看到巴蒂斯塔政府已经"不可救药"、无法再为美国服务之后,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巴蒂斯塔,转而试图拉拢意向还并不明确的古巴革命集团。
正是出于双方的这种考虑,所以尽管看起来针锋相对的古美关系,有了坐下来谈判的时机。1959年1月,美国报纸编辑协会出面邀请菲德尔访美。当年四月,菲德尔应邀前往美国。然而,这次谈判却没有达到双方的预期。面对美国诸多损害古巴利益的要求,菲德尔坚决不做任何原则性的让步。
菲德尔的拒绝,成功地惹恼了美国。美国开始利用经济手段制裁古巴,比如,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洲国家组织拒绝向古巴提供贷款。1960年10月,美国又宣布对古巴实行全面禁运。1961年1月,两国断交,双方关系走入低谷。
美国疯狂的报复行为,让菲德尔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向美国投降,从此屠龙者变恶龙,成为美国的傀儡政权;要么奋起反抗,执着求生。菲德尔选择了后者。跟美国彻底撕破了脸皮之后,古巴也没有什么好顾虑的了:他们摧毁了所有亲美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颁布了《土地改革法》,取消了外国公司在古巴占有土地的权利;此外,古巴还将美国在古巴投资的所有工业、银行企业收归国有。
菲德尔的这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让古巴革命的程度越来越深刻;另一方面也不断地刺激着美国对古巴展开更为严厉的措施。作为一个脆弱的新生政权,菲德尔必须要为自己寻找一个"靠山"。在两极对立的格局下,得罪了美国,菲德尔的"靠山"自然也就成了苏联。
而苏联的态度呢?美苏对峙,双方都在尽力地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美洲地区的强大影响力是苏联可望而不可即的。然而此时,古巴发生了驱逐亲美政权的革命,革命领导集团又与美国交恶,并开始在国内进行深刻的社会革命,这一切都让古巴成为苏联"进入"美洲的一个天赐良机。
为了抓住这个机遇,赫鲁晓夫宣称苏联有义务尽一切可能来保护古巴,务使其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存在并成为其他拉美国家的一个现实榜样。在赫鲁晓夫的大力支持下,1960年2月,苏联派遣米高扬访问古巴,双方签订了经济贸易协定,苏联并向古巴提供一亿美元的贷款。
在古巴与苏联来往密切的日子里,美国也不甘寂寞。1960年3月4日。一艘悬挂法国国旗的"勒库布尔号"轮船突然发生爆炸,而船上,装载的是为古巴政府运送的65吨武器。第二天,古巴逮捕了一位与"勒库布尔号"惨案有关的人员,经查明身份,该名人员是个美国人。尽管美国在第一时间否认他们曾参与制造轮船爆炸惨案,但古巴方面仍然认为这是美国蓄意阻止古巴向他国购买武器的行径。
也正是因为这次惨案,使古巴的*意识到,古巴时刻受到美国的威胁,所以必须进一步与苏联亲近。5月8日,古巴与苏联发布了《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根据这一公报,双方正式恢复了古巴革命之前中断下来的外交关系。
1961年4月17日,1400名古巴流亡分子在美国的支持下,从古巴的猪湾登陆,由此爆发了"猪湾事件"。赫鲁晓夫得知消息后,亲自致信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称:"在反击武装入侵古巴方面,我们将对古巴人民及其政府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
苏联的援助很快到达,苏式的坦克、大炮纷纷到达古巴海滩,入侵的"流亡者"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消灭。或许是古巴从美国接二连三的刺激中彻底绝望,或许是苏联及时的援助给了他们巨大的希望。总之,猪湾事件让菲德尔下定决心:带领古巴彻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猪湾事件不久,古巴驻苏联大使就对苏联的《共青团真理报》说到:"帝国主义者不能使古巴屈服,因为在社会主义革命旗帜下站起来的人民是战无不胜的"。
5月1日,猪湾事件过去不到半个月,菲德尔就正式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至此,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下,古巴终于彻底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将社会主义模式建立在美国的后院之中。
自此之后,至苏联解体,苏联和古巴的关系虽然难免磕磕绊绊,但总体来说,苏联的援助为古巴在美国家门口生存下去,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强霸主。老布什曾经宣称,只有把古巴变成民主国家,美古关系才能实现正常化。失去了"靠山"的古巴,重新回到了独自面对美国高压的状态下,他又将如何自保呢?
2011年,劳尔 卡斯特罗顺利接替菲德尔 卡斯特罗,执掌古巴政权。在劳尔的带领下,古巴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在经济上,积极振兴古巴经济;在政治上,释放政治犯,放宽言论空间,鼓励党员们"面对面地反对和争论"。
在劳尔的改革下,古巴的面貌日新月异,在美国的威逼下,古巴没有失序,反而在不断茁壮成长。面对这样的情况,美国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与古巴彻底的对立,是不明智的选择。2014年12月17日,奥巴马和劳尔 卡斯特罗分别在美国和古巴的首都发表讲话,宣布两国将就恢复外交关系展开磋商。经过大半年的商谈,2015年7月20日,美国和古巴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古巴革命并非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菲德尔 卡斯特罗等*最开始也并不是"共产主义者",他们甚至是将古巴的发展寄希望于美国的。然而,美国希望在古巴攫取过多的利益,反而将古巴越推越远。为了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生存下去,古巴需要依靠苏联;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也需要古巴。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然而美国无法忍受卧榻之侧,有猛虎安睡,于是变本加厉,不断威胁古巴。这个行为产生的后果,就是让古巴与苏联越走越近,不仅让双方恢复了外交关系,还最终将古巴推进社会主义阵营之中。
苏联解体以后,美国历任*都想将古巴划入"民主国家"的阵营之中,可是没想到,失去了老大哥的古巴,凭借着自力更生的改革,硬是在美国的威胁之下,没有失去社会秩序。到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也不得不开始谋求与古巴关系的正常化。可以预见的是,美古未来的关系不见得会一帆风顺,但美国已不得不正视古巴的确在美国后院中建立起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文献:
郭庆莹:《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对古巴态度转变研究》,《学习周报(教与学)》,2020年第14期
张登文、袁建敏:《美国放弃对古巴敌视政策的三个因素》,《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
赵海渊:《从美国对古巴外交实质看美国与古巴恢复外交关系》,《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
金重远:《古巴革命(1933—1935)始末》,《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杨秀丽:《浅析古巴革命对美国强权政治的冲击》,《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宋晓平:《古巴革命以来的古美关系》,《拉丁美洲研究》,1990年第5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