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昨日文章)
面对无法预测的市场,缠论的应对方法是:不同的视角下的当下不同分解组合,即多义性。比如:中枢和走势类型两种观察走势的方法、同级别分解和非同级别分解、结合律等等。
试举一例:中枢升级。
经常遇到有人问:这张图里面中枢升级了吗?升级后的中枢不够9段,怎么划分中枢区间?
这就是一个视角和思维固化的表现。
缠中说禅走势级别延续定理二:更大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当且仅当围绕连续两个同级别缠中说禅走势中枢产生的波动区间产生重叠。(20课)
中枢升级,就是使用中枢这种视角去观察走势。从中枢的视角看,中枢A与中枢B波动区间有重叠,级别就升级了。这里的升级指的是中枢A由原来的某个级别----假设5分钟级别----经过后面的演化,升级成为了30分钟级别的中枢。
画重点:升级的是原来的中枢A的级别,没有走势类型的概念。从原级别角度去看的两个中枢A和B,在升级后的角度就不存在了。(在本人眼中,扩展与扩张是一回事,都是指中枢升级 ,具体的以后可以做个专题研究一下)
在这里,是不考虑其内部的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的,只考虑中枢自身的运动方式。如果要寻找升级后的中枢内部由哪三段构成,就要切换到走势类型视角。毕竟,“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17课),中枢的定义就是从次级别出发的走势类型视角。
另外,从中枢的角度出发,要出现中枢B,原来的中枢A就必须先破坏。原中枢A的破坏,必然要出现3买卖点。而实际走势中,总会有一个新的分解组合方式,使得中枢B或连接段中出现这个三买卖点。所以,上图的示意图是不成立的,哪怕中间的连接段是跳空。
所以,下图才是标准的中枢升级示意图形:
考察这个中枢内部结构,采用的是走势类型视角,也就是根据中枢的定义来规划其内部的次级别结构。由此,这个升级后的中枢可以划分出三段有重叠的次级别走势类型。示意图如下:
也就是说,提及中枢升级只有上面这一个图形,没有其它的。所谓“七段升不升级”是个伪问题,因为缠论里不会存在这个概念(但这件事情在笔线段出现后,因为笔线段的定义决定了其内部不能分割,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难题,以后有机会详细说)。
理论的推导与实际图形之间存在巨大差异:逻辑推导过程只是对实际走势的理想化处理。也就是说,手绘图永远体现不出缠论真正的思维方式。
缠师说,走势是几何的,却从来没说过几何就是走势的。画线画得再漂亮,对分析走势和指导操作也没有多大作用,否则几何老师将是这个世界最富有的人。
画线只应该在三种情况下出现:
第一种是单纯地辅助理解理论和逻辑推导,就像本文涉及的几个图形。此时与实际走势无关,只考虑理想化处理之后的走势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是刚开始接触实际走势,画线辅助寻找操作规则的边界条件,比如画笔画线段就是如此。但这两种都是刚刚接触缠论,还没有对走势形成直观感受之前的基础训练,也仅仅是基础训练而已。离不开画线,就永远离不开这个基础训练阶段。
第三种是与人讨论时辅助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这种画图应该尽可能表达出各种分解组合的不同含义。单纯画线会掉入思维固化的大坑。
再举一例,另一个被广泛讨论的话题:一个趋势完成后连续三段次级别走势类型返回中枢,此时大级别中枢是否升级?此时的中枢升级是否等于大级别中枢形成?
从中枢的角度,原来趋势的最后一个中枢就升级了,这就是为什么缠师说一回拉最后一个中枢原趋势就必然结束的理由。但从走势类型的角度,大级别中枢还未形成,还要等后续的走势继续演化。这就是为什么趋势 盘整中,盘整的级别必须必趋势大的原因。
由此,就可以知道29课原文关于背驰后三种转折分类的真正含义。
甚至于在中枢这个视角内部,也可以继续细分成新的不同视角。比如中枢的延伸与破坏,指的是从走势类型视角去考察次级别走势类型围绕本级别中枢的运动。中枢的新生、延续和升级,则是从中枢视角考察本级别中枢自身的演化。这两者之间是有微妙的差别的。
这只是对缠论逻辑推导过程中一个最简单的概念进行不同视角的最简单分析,实际操作中还要加入同级别分解与不同级别分解等数种不同的视角对走势进行多重分析。这种不同视角下的不同分解组合,使得当下不可预测的走势,呈现出无数种不同的可能性。这些不同的可能性之间,在当下没有对错之分,只看哪种分解组合更容易指导操作。所有的可能性加起来就是对后续走势的完全分类。只有在走势继续演化,并把其中某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存在之后,其它的可能性才会消失。与此同时,新的可能性也在演化中不断涌现。
在这些可能性之间如何根据个人的规则进行当下取舍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较量。所谓九重乾坤大挪移,就是指在不断出现和消失的可能性之间游走的功力。从这个角度来讲,多义性这种东西,才是缠论真正的“屠龙刀”。
拥有屠龙刀不一定能号令天下,也可能招来*身之祸。是否具备把屠龙刀舞起来的能力,才是重点。
在任何一个走势的当下,无论前面是盘整还是趋势,都有一个两难的问题:究竟是继续延续还是改变。例如,原来是在一个趋势中,该趋势是否延续还是改变成相反的趋势或盘整,这样的问题在当下的层次上永远是“不患”的,无位次的。任何宣称自己能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就如同在地球上宣称自己不受地球引力影响一样无效,这是任何面对技术图形的人都必须时刻牢记的。但这个两难的“不患“,在“所有级别的走势都能分解成趋势与盘整”的“不患”下,又成了其“患”,就因此可以位次(该问题的理解,可以参考本ID关于《论语》相关章节的解释)。正因为当下的走势是两难的,也就是在不完美到完美的动态过程中,这就构成了其“不患”而位次的基础。“走势终完美”,而走势“不患”地可以分解成趋势与盘整,换言之,“趋势终完美,盘整也终完美”。(17课)
这个“静态”到“动态”的转化,是缠论有别于其它理论的根本所在,也是缠论学习必须要转变的思辨模式。试图寻找一个套子(比如画线),都是试图将走势固化成某种模式。但实际走势没有模式,只有各种规则和边界条件交织在一起的当下转化。
在能够真正做到用不同视角同时考察走势的时候,原有的某些概念也变得模糊起来。
比如趋势和盘整,这两个缠论中最基础的定义,其成立的基础真如我们下意识中认为的那么牢固吗?
(未完待续)
声明
【版权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欢迎转发、严禁抄袭。
【免责声明】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属于缠论角度的学习探讨,所有言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交易的任何建议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