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秘藏 图画相传——何为曼荼罗

真言秘藏 图画相传——何为曼荼罗

首页角色扮演唐门六道之叫我大元帅更新时间:2024-07-30

李真绘惠果阿阇梨像

昔惠果大阿阇梨在咐嘱日本入唐学法僧空海时曾告之曰:“真言秘藏经疏隐密,不假图画不能相传”,即唤供奉丹青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界、金刚界大曼荼罗等十一幅以授空海。两界曼荼罗等遂以图画形式随两部密法而传入东瀛并发扬光大。秘藏因图画而弘传,图画藉秘藏而彰显。

惠果大阿阇梨所传两部密法,上承南天铁塔,下启东瀛真言,世递相传,法脉流长,为汉传密教传承体系。因其肇自大唐,更有别于西藏密法系统,故近世称之为“唐密”。

本文所述曼荼罗绘画,即以惠果大阿阇梨所传承并咐嘱之唐密系统曼荼罗绘画而言。

东寺藏两界曼荼罗

一、曼荼罗概述

曼荼罗,为梵文mandala之音译。从外在形式上,意译为“圆坛”、“坛场、“坛城”等,从内在涵义上,则意译为“轮圆”、“聚集”、“发生”以及“极无比味无过上味”等。

“圆坛”、“坛场、“坛城”等均为“坛”。《大日经·入曼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偈云:“山林多花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作圆坛事业”。“圆坛事业”即曼荼罗。

“轮圆” 义,即“以莲花喻此曼荼罗义,毗卢遮那本地常心,即是花台具体。四佛四菩萨,醍醐果德,如众实俱成,十世界微尘数金刚密慧差别智印,犹如鬓蕊,十世界微尘数大悲万行波罗密门,犹如花藏,三乘六道无量应身,犹如根茎条叶发晖相间,以如是众德轮圆周备故,名曼荼罗。” (《大日经疏》)

“聚集”义,即“以如来真实功德集在一处,乃至十世界微尘数差别智印轮圆辐凑,翼辅大日心王,使一切众生普门进趣。”(《大日经疏》)

“发生”义,即“下菩提心种子于一切智心地中,润以大悲水,照以大慧日,鼓以大方便风,不碍以大空空,能令不思议法性芽次第滋长,乃至弥满法界成佛树王,故以发生为称。”(《大日经疏》)

此外,《大日经疏》还释曰:“梵音曼荼罗,是攒摇乳酪成苏之义,曼荼罗是酥中极精醇者,浮聚在上之义,犹彼精醇不复变易,复名为坚,净妙之味共相和合,余物所不能杂,故有聚集义,是故佛言极无比味无过上味,是故说为曼荼罗也,以三种秘密方便,攒摇众生佛性之乳,乃至经历五味成妙觉醍醐,醇净融妙不可复增,一切金刚智印同共集会,于真常不变甘露味中最为第一,是为曼荼罗义也。”

古时建“坛”多与祭祀、国事等重大活动有关,世界各族先民均有各自为祭祀天地、鬼神乃至祖先而立“坛”之俗,其“坛”或方或圆,或彩或画,或有建筑或无建筑,随其民族习惯而彰显其“坛”神性与特点。中国称之曰“坛”,印度名之为“曼荼罗”。北京中山公园现存之社稷坛,为中国古代祭坛形式,以五色土呈几何形规则铺陈,寓五方、五色及五行。倘以印度“曼荼罗”注重几何形式特点而论,社稷坛亦是相对简单而特点全具之“曼荼罗”。

佛教于印度发展至密教时期,更将曼荼罗发挥至极致。阿阇梨修持密法时,严格依照经典择时、择地而建立曼荼罗,图绘诸尊圣像及精细几何图案,做工繁复庞杂,事后随即破坛弃之,以示成、住、坏、空,虽“聚集”而“本空”之理。以此风俗,致使印度曼荼罗遗址无存,所幸于大量密教经典中,后人尚能窥豹古印度密教阿阇梨建立曼荼罗之梗概。

受人文风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密教入中国而为唐密,其建立曼荼罗之方式亦随之而发生些许变化,如:改土坛为木坛,原于土坛上绘制曼荼罗也采取与坛分离悬挂之中国纸帛图画曼荼罗形式等。此外,唐密使用木坛与图画曼荼罗,事后不做破坛毁像,而是将其存留以作传承,因是之故,方有诸多唐密曼荼罗随入唐学法僧而传之东瀛。而国内大唐,则因会昌法难而失去诸多精美唐密曼荼罗绘画瑰宝,以至如今国人要研究唐密曼荼罗或唐密相关资料还要到东瀛去苦苦找寻。

二、曼荼罗绘画分类

曼荼罗绘画分类方法有多种,传统有“四曼”之说,本文则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曼荼罗进行粗略分类。

1.以地域论:

曼荼罗绘画可分为:印度曼荼罗、唐密曼荼罗、藏式曼荼罗三种。

地域不同,人文不同,其曼荼罗传承与风格亦不相同。唐密法脉传之日本,日本密教为唐密直接瓶泻,故日本密教诸曼荼罗归属唐密曼荼罗范畴而不作单列。

印度曼荼罗,为筑造土坛并于坛上绘制诸佛菩萨圣像,事后坛破像毁,以致现今无存。

平安时代 金刚界八十一尊曼荼罗图 根津美术馆藏

唐密曼荼罗与藏式曼荼罗,多以绘画形式为之,或纸帛或壁画,事后不破以便传承再用。

藏密 胜乐金刚曼荼罗

唐密曼荼罗与藏式曼荼罗两者虽均为绘画形式,但因传承体系不同而绘画风格略有区别。如在构图形式上:唐密多方,方中有圆;藏式多圆,圆中带方。在整体效果上:唐密简约平叙,整体性强;藏式繁杂叠布,装饰味浓。在人物刻画上:唐密灵动写实,造型多样;藏式循规蹈矩,无越定式。在线条用笔上:唐密讲究书法用笔,抑扬顿挫;藏式注重精描细画,不厌其烦。在施彩赋色上:唐密沉着稳重,关系和谐;藏式色彩绚丽,充满动感。此外,唐密重金胎二部完整体系之大曼荼罗,藏式则多以某部本尊为主之杂曼荼罗。

榆林窟第3窟 南壁西侧 胎藏界曼荼罗

2.以材质论:

曼荼罗绘画可分为:土坛图画曼荼罗、纸帛图画曼荼罗、壁画曼荼罗、木板曼荼罗等不同材质图画曼荼罗。

土坛图画曼荼罗即印度曼荼罗,如上所述,事后即破,现今无存。

帛图画曼荼罗,汉、藏均有,在汉为唐密曼荼罗,东传日本而广为弘扬;于藏名唐卡曼荼罗,自成体系而蔚为大观。

壁画曼荼罗、木板曼荼罗则多见于藏式曼荼罗。

如意轮曼荼罗

3.以形式论:

曼荼罗绘画可分为:都会曼荼罗、部会曼荼罗、别尊曼荼罗三种。

都会曼荼罗,亦名都门曼荼罗、普门曼荼罗,即图绘诸尊聚集之曼荼罗,如两界曼荼罗。

大佛顶曼荼罗

部会曼荼罗,即图绘某一部会诸尊聚集之曼荼罗,如佛顶曼荼罗等。

一字金轮曼荼罗

别尊曼荼罗,亦名一门曼荼罗、诸尊曼荼罗,即图绘某一本尊及其眷属之曼荼罗,如释迦曼荼罗等。

一般来讲,都会曼荼罗专指两界曼荼罗,而部会曼荼罗、别尊曼荼罗则合称为杂曼荼罗。

此外,以绘画形式论,传统所谓“四曼”者,仅就唐密曼荼罗而言,亦即现图曼荼罗有“四曼”之分。“四曼”,即:大曼荼罗、三昧耶曼荼罗、法曼荼罗、羯磨曼荼罗。

大曼荼罗,亦名尊形曼荼罗,即图绘诸尊具足相好容貌之曼荼罗。如“两界大曼荼罗”“法华大曼荼罗”等。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大曼荼罗特指成身会。

三昧耶曼荼罗,即图绘诸尊本誓印契或所持器杖等三昧耶形之曼荼罗,如:“两界敷曼荼罗”等。于金刚界曼荼罗中,三昧耶曼荼罗特指三昧耶会。

法曼荼罗,亦名种子曼荼罗,即图绘诸尊种子梵字之曼荼罗。如:“两界种子曼荼罗”等诸多种子曼荼罗。于金刚界曼荼罗中,法曼荼罗特指微细会。

羯磨曼荼罗,即图绘诸尊威仪事业之曼荼罗,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羯磨曼荼罗特指供养会。另,羯磨曼荼罗还指以铸捏等形式建立之立体曼荼罗,非本文范畴,故不论。 

三、唐密现图曼荼罗、两界曼荼罗、杂曼荼罗

现图曼荼罗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现图曼荼罗,即惠果阿阇梨传授于空海,及圆珍、宗睿等请回日本且流传至今之大量纸帛曼荼罗,亦即唐密曼荼罗。其有别于《大日经》及《大日经疏》所说图位之“经疏曼荼罗”,亦有别于善无畏三藏所著仪轨图位之“阿阇梨所传曼荼罗”。狭义现图曼荼罗,特指惠果阿阇梨所授空海之两界曼荼罗,或专指其胎藏界曼荼罗。故无论广义狭义,现图曼荼罗均为唐密曼荼罗,亦名唐密现图曼荼罗。

关于现图曼荼罗之始作者,一说均系龙智菩萨蒙龙猛菩萨所指授而绘制;一说为善无畏三藏于金粟王塔下请圣加持,两界曼荼罗于空中同时炳现;一说胎藏界曼荼罗为善无畏三藏所感得,金刚界曼荼罗为金刚智三藏所感得。而最具说服力之说法,即:两界现图曼荼罗均为惠果阿阇梨依据经疏及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而始以众色图画之。

因为:一者、善无畏三藏说《大日经疏》中,只说(龙智)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而不举示现图胎藏曼荼罗;二者、金刚智三藏、不空阿阇梨所作诸仪轨及所译经轨中,不见有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之建;三者、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与经疏曼荼罗、阿阇梨所传曼荼罗所列图位有异。此外,惠果阿阇梨唤李真等图画现图曼荼罗时,还嘱供奉铸博士赵吴等新造道具以授空海,其新造道具为金属材质,不同于以往盛水瓦器。以上诸多不同及更张之事充分表明,现图曼荼罗作者为惠果阿阇梨无疑。

现图曼荼罗包括两界曼荼罗与杂曼荼罗,两界曼荼罗即胎藏界曼荼罗与金刚界曼荼罗,杂曼荼罗即两界曼荼罗之外其它部会或别尊曼荼罗。

胎蔵界曼荼羅

胎藏界曼荼罗,依《大日经》而图绘出,全称为大悲胎藏生曼荼罗,亦名理曼荼罗、因曼荼罗、东曼荼罗。为与金刚界曼荼罗相对应,而名胎藏界曼荼罗。

所谓“胎藏”,《大日经疏》以二喻释之,一者胞胎喻,即行者初发一切智心,如种子初托胎中,渐次增长。及至诞育,渐具人法,习诸伎艺。于净心中,发起方便修治自地,随缘利物济度众生,而至如来一切智地;二者莲花喻,即莲种在坚壳中,枝条花叶之性已宛然具足,渐次增长,乃至花疱初生,莲台果实隐于叶藏之内,如出世间心尚在蕴中,不为风寒所伤,日夜滋荣,于日光中显照开敷,而方便满足。故大悲胎藏者,即本有本觉之菩提心,虽具足无量功德圆满无缺,而如覆于母体之胞胎未得显现,故云胎藏。

若依经疏曼荼罗及阿阇梨所传曼荼罗,胎藏界曼荼罗分为四重(含中台)十三大院,四重即:一、中台八叶。二、初重上方遍知院佛部、左方金刚手院金部、右方观音院莲部、下方五大院金部等。三、第二重上方文殊、左方除盖障、右方地藏、下方虚空藏院等。四、第三重释迦生身眷属等。十三院为:中台八叶院、遍知院、观音院、金刚手院、明王院、四大护院、释迦院、文殊院,除盖障院、地藏院、虚空藏院、苏悉地院、护世天院等。

现图胎藏界曼荼罗却与之不同,惠果阿阇梨依据《大日经》具缘品:“次往第二院,东方初门中,画释迦牟尼”偈文,于遍知院与文殊院间,增设释迦院。与之相应,西方虚空藏院亦开出苏悉地院,故中台而外,上下(东西)各为四重,左右(南北)各为三重。而十三大院亦省去四大护院,而为十二大院。

现图胎藏界曼荼罗中,中台八叶院九尊,遍知院七尊,释迦院三十九尊,持明院五尊,虚空藏院二十八尊,金刚手院三十三尊,除盖障院九尊,观音院主三十七尊,地藏院九尊,文殊院二十五尊,苏悉地院八尊,外金刚部院二百零五尊,合计四百一十四尊。

金刚界曼荼羅

金刚界曼荼罗,依不空阿阇梨所译《金刚顶经》等而图绘出,为《金刚顶经》中九种曼荼罗之合集,亦称金刚界九会曼荼罗。与胎藏界曼荼罗相对应,金刚界曼荼罗亦名为:智曼荼罗、果曼荼罗、西曼荼罗。

金刚界一印会大日如来

《金刚顶经》云:所有遍满一切虚空界,一切如来身口心金刚界,以一切如来加持,悉入于萨埵金刚,则一切如来,于一切义成就菩萨摩诃萨,以金刚名,号金刚界。

金刚界-理趣会

所谓“金刚”,即以金刚喻始觉修生之法身如来大智,能催破烦恼业苦三道,证得自心本不生之真理。金刚喻者,即喻如来一切智智、法界体性等五智。界者、体性之义。五智金刚,为坚固不动之体性,故名“金刚界”。

原梵本《金刚顶经》有十八会、十万颂之多。不空阿阇梨所译《金刚顶经》仅为梵本《金刚顶经》中初会之第一品,其余诸会解题见于其所译之《金刚顶瑜伽十八会指归》。至宋,施护、法贤诸师等再将梵本《金刚顶经》十八会中之初会、六会、十五会译出。

金刚界-四印会

故现图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并不是梵本《金刚顶经》十八会中之九会,而为初会《金刚界品》中所说之六种曼荼罗,即金刚界大曼茶罗、陀罗尼曼荼罗、微细金刚曼荼罗、一切如来广大供养羯磨曼荼罗、四印曼荼罗、一印曼荼罗。此六种曼荼罗,加之依第六会所译《理趣经》之理趣曼荼罗,再加《金刚顶经》初会中降三世大品之曼荼罗仪则、秘密曼荼罗等二种,而合为现图金刚界九会曼荼罗。此种组合,印度所无。而现存善无畏三藏所传金刚界曼荼罗之《五部心观》古本(藏日本滋贺园城寺),亦仅图绘前六种曼荼罗。又惠果阿阇梨为弟子拼布金刚界大曼荼罗尊位时,曾言:若使我今所置尊位与法相应者,天忽降雨。咒誓毕而雨滂沱。由此可知现图金刚界曼荼罗其始作者亦为传承两部密法之惠果阿阇梨。

金刚界-成身会

现图金刚界曼荼罗以成身会为中心,即初会《金刚界》品中之金刚界大曼荼罗,其开示行者五相成身及三密观行而成佛之相,是以下诸会之总体根本,故亦名根本会。现图金刚界曼荼罗之九会依次为:成身会、三昧耶会、微细会、供养会、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降三世会、降三世三昧耶会。此顺序为自果向因之下转门,谓诸佛垂迹,教化众生;反之则是自因向果之上转门,即众生依法修行乃至成佛。

金刚界八十一尊曼荼罗图

现图金刚界曼荼罗中,成身会一千零六十一尊,三昧耶会七十三尊,微细会七十三尊、供养会七十三尊,四印会十三尊,一印会一尊,理趣会十七尊,降三世会七十七尊,降三世三昧耶会七十三尊,合计一千四百六十一尊。

镰仓时代弥勒曼荼罗

杂曼荼罗,为部会曼荼罗及别尊曼荼罗之合称,为两界曼荼罗外依某部会密教经典而建立、或以某尊为本尊所图绘之曼荼罗,并图绘其部族眷属等,以彰显其殊胜果德。依诸尊密类,杂曼荼罗又分为:如来部、佛顶部、诸经部、观音部、菩萨部、明王部、诸天部等曼荼罗。杂曼荼罗中,如来部有释迦曼荼罗、阿弥陀曼荼罗等;佛顶部有尊胜曼荼罗、摄一切佛顶曼荼罗等;诸经部有法华经曼荼罗、仁王经曼荼罗等;观音部有如意轮曼荼罗、千手曼荼罗等;菩萨部有虚空藏曼荼罗、五秘密曼荼罗等;明王部有大元帅曼荼罗、爱染明王曼荼罗等;诸天部有北斗曼荼罗、焰魔天曼荼罗等。

四、唐密曼荼罗绘制要求、次第步骤及相关法则

绘制唐密曼荼罗有诸多详细规则,几乎每部密教经典中都记载有“画像法”或“画像品”等专门章节,详述绘制该部经典曼荼罗要求、次第及法则。除专门章节外,其它章节中也有相关绘制曼荼罗之补充描述,故说每部密教经典亦是如何绘制该部经典曼荼罗之重要指导书。

以下仅依《大日经》等密教经典来略述唐密曼荼罗绘制要求、次第步骤及相关法则。 

(一)对画师要求

绘制曼荼罗首先对画师要求极为严格,信仰等内在要求居于首位,其次是技术方面等外在要求,两者缺一不可,而画师其它综合性素质等要求亦不容忽视。

1.发菩提心

发决定誓愿,一向志求一切智智,必当普度法界众生。此心犹如幢旗,是众行之导首,犹如种子,为万德之根本。

2.深具妙慧慈悲

深具般若智慧,能善知通塞判决是非,于曼荼罗一切事业中,动合规矩心无疑滞。同时,慈悲怜愍之心彻于骨髓,诸有所作,皆为建立众生而作,必使成就无尽法界之乐,度脱无余众生界之苦。

3.兼综众艺

妙善世间种种伎艺,声论因论、十八明处六十四能、算数方药观相工巧之类,缘曼荼罗所要皆不假于人,则造次施为无阙乏之过。行如是法中,尽与实相不相违背,于一切总持三昧门道品,诸度四辨四摄力无畏等,皆得善巧,则能随意造作秘密曼荼罗。

4.善巧修行般若波罗蜜

即是深修观察十缘生句,见甚深中道,照不可得空,是事如摩诃般若中广说,于文字及观心中,善得通达,离于见著。

5.通达三乘

于大小乘三藏教中,善其文义也,能难能答,堪可匠成三学拔除恶邪。于种种圣言,无不统其精要,若能持是心印,广开一切法门,更于真言门中,乘三密印至佛三平等地,名为通达三乘。

6.善解真言实义

于种种真言、种种身印、种种本尊,乃至具缘供物等,声字形色诸相不同,随事分别识其性类,即是通达真言实义。

7.知众生心

知三部上中下用,种种性类差别,及住瑜伽故,以加持方便,能了知众生心行。

8.信诸佛菩萨

一切善法以信为首,于此众缘事相,皆以谛信行之。

9.得法灌顶善解曼荼罗画

于法中得灌顶已,渐次进修,乃至成就众德。须解曼荼罗图像,一一方位相貌,调布众色缋画庄严,皆应自善其事不看他面。更能于净菩提心,以慧方便,画作无尽庄严大曼荼罗王。

10.其性调柔离于我执

其性调柔,即是安住传教威仪住忍辱地,柔和善顺而不卒暴,亦不生高慢之心,能慈心下济诱诲新学,乃至卑小姓等,亦不怀下劣之想嫉妒之心,但一心以法自调,依法而住,如是调柔,即是离于我执。百练纯腊以调柔故,随工巧之手无所不为,一切粗矿尽故,随巧慧之手无所不为,故能住忍辱地随缘应物。

11.于真言行善得决定

调于造立曼荼罗种种方便中,心得决定离诸疑网。所谓如是护身、如是结界、如是迎请,如是净诸供具而以奉献,以如是真言手印加持,乃至持诵进修以至悉地。

12.究习瑜伽

善修相应法,于三部真言上中下成就等事,一一通达,皆与正理相应,名善修瑜伽。

13.住勇健菩提心

勇健是雄猛无怯弱义,未见真谛时有种种违顺境界现前,或可畏形色,或作异声,或大地震动,或大力毗那野迦留难,须安心不动,无有退屈,依于法教而净除之,出生入死无怖畏想,彼魔事即不能留碍。及至见心明道时,即于无尽大愿得坚固力,乃至毗卢遮那金翅鸟王,俯观法界大海如视明镜,奋止观翅搏天人龙,是乃勇健菩提心。

另,画师须是三归五戒八戒之士,绘制期间澡浴斋戒,著洁净衣,持诵经咒,断诸谈论,心无他想,断除荤腥酒色等,尤以一念守斋种子心地平正,如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平正心地,择去心中无明父母极细之垢,便能于此中开出万德之曼荼罗。

(二)对环境要求

绘制曼荼罗时,周围环境还需:清净、愉悦、神圣、端严。

1.首先当择治平地

择取平正端严之处,辄便动作施为,剔除诸多不净,致无所妨碍,便可充事。

2.依于山川意乐胜地

“山林多华果,悦意诸清泉,诸佛所称叹,应作圆坛事。或在河流处,鹅雁等庄严,彼应作慧解,悲生曼荼罗”。诸胜处中,以山林为上,种种名花甘实,兼有清净泉池情所爱悦之处,为佛所称叹,可作曼荼罗事业。若无名山可依,即泉水河流常无断绝,妙音好鸟翔集游咏,端严清洁远离嚣烦之处亦可。

3.或依声闻缘觉游化圣地

诸佛缘觉及声闻弟子等常住、游化、得道、涅槃之处,皆是大威德诸天常所护持瞻礼之圣地,犹如般若经所在之处,诸小鬼辈不敢停留,故法验易成。

4.住于楼阁兰若清净居所。

楼阁为重屋上高显平露处,萧然幽静可屏喧烦。兰若名为意乐处,谓空寂,行者所乐之处。凡清净端严,远离喧嚣,能为利益之处,皆可于中图画曼荼罗。

(三)对时间要求

日有阴晴,月有圆缺,选取良辰吉日开笔,为绘制曼荼罗重要前提。

《大日经》有云:遇良日晨,定日时分,宿直诸执,皆悉相应。于食前时值吉祥相。

良日晨者,即当用白分月。白分月即入月一日至十五日。其一、三、五、七、十三日皆为吉祥,堪作曼荼罗,而八、十四、十五日为最胜。若小月在白内分者,其月十五日则属黑分而不堪用,以此约之即得定日。时分者,昼夜三十时,某时吉、某时凶、某时中平,各时皆有像类名号。宿直即二十七宿,天竺无牛宿,故称二十七宿。宿有上中下,性有刚柔躁静不同。诸执即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与罗睺计都合为九执,除罗睺计都二执外,其余七曜相次直日,性类各具善恶。故均宜选用吉祥时分宿直诸执之日时,其所作诸曼荼罗亦宜相顺。

食前时者,初日分如净心显现,中日分如发起众行,后日分如万德已圆功用渐息。初夜分如自证之地住大涅槃,后夜分如念本誓愿起加持力,周则复始巡转无穷,日体是一而四洲时分各异。今此曼荼罗意,欲开发菩提心日故,取食前时。另,昼夜各有三时,食前可作息灾,暮间可作增益,夜可作降伏,入曼荼罗灌顶与息灾相应,故云食前。值吉祥相者,谓其时或地上或空中,而现种种吉祥异相。

此外,其它密教经典中亦相应有该部经典对绘制时间之相关明确要求。

(四)对绘画材料要求

用什么材料绘制、在什么材质上绘制,密教经典中均有明确说明,然不外乎绢毡、颜色、器物、用胶等。综合记之,即用上好白毡或素绢,即今而论,则用上等优质宣纸亦可,需无有瑕疵,质地纯净无杂。绘制颜色需用上好及精细优质矿物质颜料,并以新器盛之。调和颜色所用胶类需用香胶木胶等植物胶,而不得使用皮胶等动物胶类。

(五)绘制唐密曼荼罗次第步骤

与密教注重繁缛仪轨一样,绘制曼荼罗亦有相应严密仪轨。在诸多密教经典中,均有关于绘制该部经典曼荼罗之次第步骤,虽不尽相同,但大体无差,故综合如下。

1.净心观想

先需涤尘净虑,运心思惟,观想大日如来无尽庄严身周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如来,亦复如是,一一无尽庄严身周遍法界,从十住地乃至初地诸菩萨,分证庄严身,无量无边满于法界无有间隙。

2.礼佛诵偈

于佛像尊前,以清净三业至诚遍礼十方诸佛圣众,愿无障难速成无上菩提,长跪舒手按地,诵偈警发地神七遍,偈曰:

汝天亲护者,于诸佛导师;修行殊胜行,净地波罗蜜。

如破魔军众,释师子救世;我亦降伏魔,我画漫荼罗。

3.香花供养

以种种香花灯明等供养十方诸佛及地神。以净菩提心种种功德,回向一切智智印,即是供养自法界中一切诸佛及持地者。以此功德回向,资助成佛因缘,即是供养心法界中一切诸佛及持地者。若用庄严此金刚道场,即是以法供养十方世界中一切诸佛。供养已,复应归命一切如来。

4.诵咒洒净

念诵降三世真言、不动真言、香水真言等各一百八遍乃至千遍,然后洒净。

5.核定圣位

礼敬十方诸佛,准定曼荼罗大小方位。诸尊圣位,皆用白檀点记之。香水洒净后,用白檀涂作圆坛,剂十二指量,最初置中胎藏大日世尊位,其后依经典所述依次定位。

6.持诵真言

次第具诸法则,好自严身观入曼荼罗位,奉请结护等一一周备,诵不动明王或降三世尊,与密印相应,满一百八遍加持此地。以大日如来身,诵持地真言及作三昧耶印。

7.三昧耶戒

澡浴清净,著新洁衣赍持供物,诣白檀漫荼罗处,如次第法则具修供养,观白檀位诸尊,与密印相应持彼真言。手按中胎曼荼罗诵真言一遍,如是一诵一按乃至七遍,余位亦尔。次三归忏悔已,身心清净犹如明珠,发苦提心。以涂香花等,运心供养诸尊,受三世无障碍智戒。

8.运心作观

用金刚萨埵加持自身,观自身即是执金刚,以此秘密加持故,诸有所作无能阻坏之者。次当如前运心,为大日如来作礼,然后持诵降三世真言加持净瓶,加持竟,当置在白檀以此洒之,令彼宿障净除。又于别器调和香水,以郁金龙脑旃檀等种种妙香,亦以真言加持,名金刚水,即饮少许。

9.次第图绘

于昼日分,即当规画界域,以白檀等,草定诸尊形位分段。至日将夕,预备香花灯烛等,皆合素办。中胎藏三重界域,皆以预为标志,使方隅均等,图位素定,要令大日之位当五宝心。诚心以殷重运布众圣尊者,谓图画时先住瑜伽观此曼荼罗大会一一形色相貌威仪性类座位诸印皆悉现前具足明了,然后以殷重心而彩画之,乃至小大疏密之处亦令均停相称,如是造众相均调善分别。

如是次第图绘,及至四周边缘,则胎藏界曼荼罗绘牡丹草,金刚界曼荼罗绘宝生草。牡丹华丽富贵,与胎藏界曼荼罗相应,表福德圆满之义;宝生草蔓延长寿,与金刚界曼荼罗相应,表金刚不坏之义。

(六)绘制唐密曼荼罗相关法则

有谓唐卡曼荼罗依《造像量度经》绘制,法则严密,无出右者,实则不然!唐密亦有绘制曼荼罗之经疏度量法则,虽然《造像量度经》晚出,但唐密曼荼罗依诸经疏所载度量法则,亦绘制出大量准确精美之传世之作。相关绘制唐密曼荼罗经疏量度法则,试举二例:

《大日经疏》云:“凡图画法,当先建立内心秘密莲花藏竟,次造第一重伊字三点诸内眷属,次造第二重四菩萨等诸大眷属,以及第三重一切世天眷属。又诸界道,中央及第一重当具五色,先以白色为周界竟,次于其外布赤色界,次外又布黄色,次外又布青色,最外次布黑色。其第二重,亦依如上次第布白赤黄三色。第三重周界,但布纯白一色,皆极令均调正直,渐次右旋布之,其行道及供养处外缘等,随作一纯色界。瞿醯云,但用白色也。所以先白色从中向外者,明此菩提心五种根力渐次增广,乃至住于大般涅槃,则遍一切处无所不在故,黑色最居外也,若从浅至深自迹归本,则世尊俯同六趣为初门眷属开发净菩提心,若众生入此明门超百六十心时,则已出过世间上菩萨位,故第三曼荼罗,唯以白色为界也。

第二曼荼罗,于白之上更加赤色黄色者,赤是勤勇菩提心中进修万行,黄是如来念处万德开敷,尔时即入重玄门居寂光土,乃至近居补处犹故不识一人,故于第二重,但以三色为界也。第一重曼荼罗,于三色之上更加青色黑色者,青是大空三昧,所谓如来身口意密无尽加持故,作大虚空色,黑谓如来寿量常住之身,如是妙身毕竟无像,故作深玄色,此二句是如来秘藏,非普为一切众生,故名眷属也。又入此深玄色者,即是如来自证中胎花藏,尔时见五智色,皆同一法界色,何有浅深之殊,而诸众生,有渐入者有超升者有顿入者,然其所趣毕竟同归,故云一切内深玄也”。

《撰定事业灌顶具足支分》云:“其正四方十字界道,右旋相对絣定,次当入中先定中胎外界,亦如前旋转絣作四方相,其八方相已定更不复作。次定第一重外界,亦同中胎法则,其广狭量皆当展转相半,假令中胎藏纵广八尺,第一重当广四尺,第二重当广二尺,第三重当广一尺,若恐大小相悬不相称者稍以意均调之,于理无失”。“方等有四门者谓重重院皆设四门,使中正均等。凡诸方开门皆随彼方隅广狭准为九分,取中一分为门,其余八分则于门之左右各得四分,所出入门稍令阔作,自余诸门以白色末作画闭之”。

“曼荼罗夹门皆竖幢旗以为标志谓之门,二标相距尺量,令与中胎正等。上置横括其广亦然,幢竿上皆置偃月,月下置旗帜像,取缯帛裁令正方,可隅角破之以为两帜,各附幢竿之外,上锐下垂也。四维际亦置幢竿偃月,其标帜两向置之,于大勤勇门偃月上各置如意宝,金刚手门偃月上各置拔折罗,莲华手门偃月上各置商佉,其四维上皆置宝也。夹门厢卫处如亚字形,而于中间通道,每于曲际皆置金刚撅,撅首如一股拔折罗,其下铦锐,一厢六撅两边总十二撅,四门并四角,总五十二枚,三重例尔。”

绘制唐密曼荼罗相关量度法则,密典详载,不胜枚举。其它如诸尊身量、肤色、手印、法器等,经疏论说中亦有大量详细法则规定,亦恕不例出。

由上述引文可知,绘制唐密曼荼罗,其量度法则毫不逊色于唐卡曼荼罗,故无需自感形秽而邯郸学步,以致迷失自己。

五、结语

唐密曼荼罗绘画,源起于印度,创制于大唐,繁盛于东瀛,体系庞大,品类繁多,为汉传佛教绘画艺术之首善重镇,非他宗绘画可堪比肩。而真言秘藏经书隐秘之大唐密教,其法脉更藉唐密曼荼罗图画形式而枝叶茂盛,蔚然大宗。然坊间相关论述曼荼罗诸图书,或汉藏不分,交叉纷杂;或以藏为主,唐密微少,良可叹者!故我唐密学子及唐密绘画同仁,当返视内观,专心专务,深入研究我唐密奥旨,挖掘、梳理、再现并重振我唐密曼荼罗绘画,是当务之职分!倘能藉图画形式,而佐大唐密教再度弘传,则更为心底宿愿,圆满惠果阿阇梨所授明示者也!

——真言秘藏经疏隐秘,必假图画乃得相传!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