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王莽42万大军,驱动虎豹犀象助阵,为什么却败给刘秀1.8万绿林军?靖难之役,明成祖靠什么扭转乾坤?
对于战争,古人有着很深的见解,《孙子兵法》就曾说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也就是最高明的战争是用谋略取胜,不费一兵一卒;其次是用外交手段,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兵,最次的是攻城。
而武力战争一旦开打,各种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战争结果。在古今中外,都有一些胜负完全出人意料的战争,就彷佛冥冥之中有一只神手,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昆阳之战暴雨助力发生在2000年前、王莽篡汉之后的“昆阳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事之一。而它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阵双方兵力最为悬殊的战争之一。
一方是王莽建立的新朝主力大军,主帅王邑,带兵42万。其中还有一个叫“巨毋霸”的能人。史*载他是一个巨人,身高2米3左右,他还能驱动虎、豹、犀、象之类的猛兽作战。《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记载,这样一支大军是“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
而另一方则是以刘秀等人率领的绿林军,兵力只有1.8万。其实,刚开战时,只有1万人,另外那8000人是后来的援军。
王邑一开始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前往南阳郡平叛,路过昆阳,一看这地方城小,兵少,于是决定先把它拿下。
当时驻守昆阳的绿林军一看这阵势,大多都慌了神,准备收拾包袱各自逃命算了。这时候,太常偏将军刘秀挺身而出,劝大家说:“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抗敌还有取胜的可能,如果分散撤退,敌人随后*到,大家都难以保全”。最后大家决定坚守昆阳,由刘秀等十几个突围出城,寻找救兵。
别看昆阳城虽小,但却易守难攻,王邑大军想了好多攻城的办法,始终无法把城攻破。几日之后,刘秀带着援军来了,可怜只有区区几千人,先赶回来的前锋只有1000人。为了鼓舞士气,刘秀就带着这1000人去冲击敌军大营。王邑一看,你这才多少人啊,相当轻敌随便派了几千人应战,结果被刘秀打败,刘秀乘胜追击,昆阳城里的士兵见援兵到了,也冲出城外夹击敌人。
正当双方激战的时候,一场暴雨突然而至。一时间电闪雷鸣,大雨如注。巨毋霸饲养的猛兽,如老虎、豹子、犀牛、大象等等哪里见过这样惊天动地的场面,一个个不听指挥开始乱跑乱窜。结果,由于这场暴雨。王邑率领的军士卒掉进水里淹死的,被猛兽噬咬、踩死的,自相残*、践踏而死的,可谓不计其数。
最终王邑逃回都城洛阳时,数十万大军只剩几千人。而刘秀也因这一战建立威望,为后来成为东汉开国皇帝奠定了基础。不得不说,要不是这场及时的暴雨,历史的轨迹估计就不是这样了。
靖难之役 大风定乾坤而另一场让后人觉得“天意难违”的战役,要数“靖难之役”了。其间几次重大战役,都有“风伯”助阵。
首先来说一说白沟河之战。公元1400年4月,明朝建文帝遣大将军李景隆率军60万人,号称百万大军,进抵白沟河,攻打燕王朱棣宫邸所在的北平。而朱棣这边则以十万马步军应战。
首次交战,燕王的军队在苏家桥遭遇建文帝军队先锋官平安的伏击,燕王军队死伤惨重,不得不引军而退。第二天,朱棣亲自率军渡河求战,带军击溃了由房宽统帅的燕军后翼。而朱棣这边,几次冲锋都没有斩获,于是朱棣率精锐数千人冒着箭雨突入阵中,*伤建文帝军队不少士兵。然而,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突然挥师绕到燕军背后,实施前后夹击。
此时战势对朱棣非常不利,为了逃脱夹击,他已连换了三匹马,箭囊中的箭早已射光,只能奋力挥动剑锋已缺折的宝剑作战。眼看朱棣就要被俘,靖难之役就要完结了,突然,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按《明史》记载,“会旋风起,折景隆旗,王乘风纵火奋击,斩首数万,溺死者十余万人”。就是说此时一阵旋风平地而起,还碰巧把李景隆的将旗给折断了。这可是大凶之兆啊,李景隆的士兵顿时军心涣散,这时朱棣等乘机纵火,发起猛攻。建文帝军队随之溃散,死伤无数。朱棣以少胜多,以此扭转局势,转守为攻。
如果说,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一次,也许我们可以说是巧合,但是上天似乎就是要证明支持朱棣。所以在转年三月,又发了两次威。
当时,朱棣率领的燕军与建文帝的大将盛庸战于夹河。第一天的局势对燕军不利,燕军将军谭渊战死。次日,朱棣整军再战,双方从早上打到中午仍不分胜负。就在这时,突然刮起了一阵东北风,风实在太大了,两军近在咫尺却看不清对方,燕军乘风大呼进击,盛庸军大败,只得暂退。过了几天,两军又在藁城相遇,盛庸大军列方阵于西南,燕军从四面攻击,朱棣率精锐攻其东北角,这时风神又来帮忙了。史书称“会大风起,发屋拔树,燕军乘之”于是盛庸大军兵败如山倒,朱棣乘胜追击,斩首六万余级。朱棣的燕军在白沟河、夹河和藁城三场大战中皆得风助,连朱棣自己都深感庆幸,他认为:“此天授,非人力也”
应州大捷 大雾救驾说起来,明朝还发生过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战争。就是那个自己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明武宗朱厚照偷偷出宫抵达边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和蒙古人打了一仗,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朱厚照竟然还打赢了。怎么回事呢?
根据《明武宗实录》记载,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八月,“上复夜出德胜门,趋居庸”。就是说堂堂的一个皇帝居然趁着夜色偷偷溜出宫,跑到边防重镇宣府。大同总兵王勋突然收到一封信,大意是让他忠于职守,好好练兵,不要辜负皇上对他的信任,落款是“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这封信让王勋看得一头雾水,自己为官多年,还不知道兵部有这个官职,这是谁的信啊。直到朱厚照亮出身份,他这才知道,原来是皇上来了。
然而也就在这时,有情报称蒙古鞑靼部落小王子伯颜猛可率军来犯,兵力雄厚约有5万人。这下可急坏了王勋,为什么呢?
大家想啊,没有任何通知,突然皇帝就来了。可巧,蒙古小王子伯颜猛可也不打招呼就来了,还带了5万兵力,自己这里守军也就2万人。这也就算了,只要皇帝赶紧回京避险,自己留在这里死守,就算马革裹尸也是尽了臣子的本分。可是呢,皇帝就是不肯走。不肯走也就罢了,赶紧严阵以待,严防死守吧。可是,皇帝说话了:太祖、成祖那么英勇,自己身上流着他们的血,应该也是很有军事才能的,守什么,给我进攻。
君命难违,王勋只好带兵出击。明军的战术把久经沙场的蒙古小王子搞晕了,他觉得明军要么兵力远多于自己,要么附近有援兵,不然这仗不会这么玩儿命打。这么一想,小王子倒是有些胆怯了,打得缩手缩脚。
到了第二天,刚列好阵势,突然天上下起了超级大雾,大到五米之外看不见人。第三天还是大雾。
终于等到云开雾散,蒙古小王子发现明军早乘机偷偷溜回城里去了。小王子失去耐心下令攻城,可是他们还没到城下,明军居然打开城门冲了出来,又给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原来,附近的明军接到皇帝的调令,已相继前来增援。
最后朱厚照也赶到战场身先士卒,奋力*敌,手刃一人。全军上下齐心,最终成功击退蒙古小王子。
说起来,虽然功劳不能都记在大雾上,但要是没有大雾帮忙,为明军赢得时间,最终结果如何,还真说不定了呢。这场大雾也算是成全了明武宗“威武大将军”的称号。
神奇的祈祷文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古代,现代西方战争中,也曾出现过这种堪称奇迹的战役,最著名的莫过于美国将军巴顿所经历的亚尔丁突围战。
1944年冬,这是二战时期美军一段最为难熬的日子。虽然纳粹德国已经逐渐走向败亡,但是这时美军正面临着欧洲大陆数十年以来最艰苦的寒冬,前进一步都很艰难。
12月希特勒为求最后一搏,集结30个师发动了突出部之役。驻守交通要地的美军101空降师在法国的巴斯滕被德军包围,危在旦夕。
于是,巴顿将军率第三军团急行军赶赴巴斯滕解救101空降师。当时巴斯滕地区一直被大雾和大雪笼罩,盟军无法提供任何空中火力支持。
眼见军情紧急,巴顿将军于是求助于神。他要求随军牧师奥尼尔写出一篇祈祷文,并下令将祈祷文制作成卡片发给全体25万官兵。
所有人人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后世著名的“巴顿祈祷文”:全能慈悲的天父,我们谦卑地恳求您节制这恶劣的天气,赐予我们战斗所需的好天气。请您开恩倾听我们这些军人的呼唤,以您的神力,助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粉碎邪恶敌人的压制,在人间与诸国为您伸张正义。
巴顿要求全体官兵在关键时刻专心祈祷,他说:“我们必须一起来仰望神,全力寻求主的帮助”
然而,在第三军团出发的前夜,依然是大雪纷飞。巴顿将军谦卑地跪在街头,独自向上帝祈祷,他最后说道:“主啊!我向来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我也不是向您枉求,我甚至也不苛求神迹,我全部的要求只是四天的晴天”
天亮时,奇迹发生了!雪停了,接下来的六天都是阳光明媚的晴天。于是第三军顺利北上,解救了被困在巴斯滕地区的101空降师。“巴顿的祈祷”也成了名满天下的神迹。
战后媒体不断报导称赞巴顿的英勇,不过巴顿并不贪天之功,他说:这是神帮助我完成使命,我个人微不足道。
结语我们今天仅从史书中了解古代战争的轮廓,无法了解到真实的战争细节。而史书毕竟是修前朝历史,为本朝服务,宣扬前朝之恶,夸大本朝之美的事情,在二十四史中也不少见。
不可否认的是,战争是一个特别复杂的事情,以少胜多也只是冷兵器时候的特例,大多数的时候还是人数多的一方占优势。由此可见,不管作为一个将领,还是公司老板,又或者是个人,只有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好了,你还知道哪些以少胜多的战争,欢迎评论告诉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