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拉面哥吗!乡村网红故事,如何不烂尾?

还记得拉面哥吗!乡村网红故事,如何不烂尾?

首页角色扮演天仙月怀旧版更新时间:2024-05-09

编辑导语:近年来,乡村网红零星冒出,但却未看到续集。自丁真、拉面哥之后,张同学成为乡村顶流网红的又一人,这场流量盛宴,或许红极一时,现实版《乡村网红故事》能否演出不一样的戏码,还需要不断努力。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一起来看看。

整整一年,自丁真、拉面哥之后,出自乡村的顶流网红也就5天涨粉300万的张同学一人而已。

甚至于时至2022年3月,张同学的故事也都成了往事,遑论一年前的拉面哥,又或者偶尔出来冒个泡的丁真。

为何乡村网红故事不再红火呢?

不能像《乡村爱情故事》那样不断续集吗?

2021年3月间,因为15年来坚持卖3块钱一碗的拉面,来自山东临沂市费县的农民程运付火了。

与此前各种意外蹿红的乡村网红主动拥抱流量不同,拉面哥在经历了一夜成名的喜悦和来自各种镜头的围追堵截后,却对着镜头的哭诉“我只想做个普通人。”

这场流量的盛宴,并不会因为他的哭诉而终止,就如同之前一些乡村网红即使主动去迎合,也未必能够为自己“流星”一般的星途延时一般。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的现实版《乡村网红故事》能否演出不一样的戏码呢?

一、乡村网红崛起,与“土味”无关

土味是近年来弥漫在短视频领域的一道锋味,穿透力强、受众出奇的广,但也往往和格调不高、质量较低乃至屌丝二字划上了等号。

在拉面哥和此前的丁真身上,似乎都能看到土味的影子。

拉面哥的摊位在费县梁邱镇,视频上给人的感觉可能就是路过也不会有太多的留意。

这样的乡村在中国遍地都市,人来人往、互相熟悉,往往还遗留有许多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物件或更早以前的标语口号遗迹。

这样的短视频很容易让人出戏、自动添加上时代滤镜。

但真正让拉面哥出名的并非土味,而是标签,“3元拉面15年不涨价”是拉面哥的初心,也成为了这个手艺人的流量买点。

毕竟,拉面这个活,并不罕见;比他手艺高超的师傅,也是常见。

至于一个略显老态的80后农民形象,或许更应该用沧桑来说事。

于是,多重元素加于一身的拉面哥红了,时点在2月底,某种意义上和随后几天开启的学雷锋流量热点,不谋而合。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拉面哥并非没有被短视频化。

据媒体报道,一位名叫“我的农村梦”的美食博主,从去年10月23日开始,连续发布了30余条“拉面哥”的视频,十多条点赞数过万,最多的一条超过33万。不过,2月让拉面哥爆红的短视频却并非出自他手。

时也运也,恰到好处的碰对了时间和潮流,才是拉面哥红火的起源,此处似乎和土味并无实质关联。

同样的状态,也可以在丁真身上找到。

二、天然去雕饰,这里网红不“屌丝”

和拉面哥相似,丁真的走红也有些意外。

2020年11月11日,“微笑收藏家·波哥”一条10秒钟的短视频迅速获赞276万,留言及转发达到13万。

这条视频的主人公就是火遍全网的丁真,当时一个家在四川甘孜、正打算出去买泡面的藏族少年。

媒体对于丁真走红的起因,存在两种说法,其一是拍摄者胡波镜头原本的主角是丁真的舅舅,其二则是说主角是丁真的弟弟,但遇见了丁真就拍了他。

当然,这并不是带有明显套路意味的传奇开始,拍摄丁真也不过是摄影师用作其微笑系列视频中的一个,却意外的红了。

眼里闪着清澈的光,脸上带着腼腆的笑,以一种工业化时代少见的纯真与自然攫住了人们的心……

这是官媒对丁真走红现象给予的评语。

由此,丁真与拉面哥的走红,其骨子里的原因也就呼之欲出,一个字:真。

这就形成了早前如某些短视频平台带动的土味乡村内容的区别,在土味短视频中,更多的是以自爆的方式来展示一些猎奇甚至奇葩的行为,只是用乡村或类似八十年代村干部的着装来进行包装,风格上偏重于低俗版的二人转,走的是三俗路线,也就失去了真的本色,反而包裹上了一层不真实的土顽味道。

这种土味的灵感,或许来自昔日某位一味冲击奥斯卡而刻意在影片里展现中国旧风俗里的各种糟粕,用畸形怪诞的似是而非的中国风去吸引外国人的注目,却由于和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反而被国人所不喜。

反之,丁真也好、拉面哥也罢,关于他们的短视频走的是天然去雕饰的路线,是脱贫之后的家乡,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如同纪录片一样真实可信。

真实人物、真实故事、真实情感,成为了乡村网红的当红本色。

至于那些只是带着剧本去上演尬舞风《乡村爱情故事》的土味网红们,则除了矫揉造作的不真实外,还用所谓怀旧滤镜的路数,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屌丝。

此刻,新的问题出现,红了,能干什么?

三、助力乡村振兴,先拒作“工具人”

带货,似乎成为了一个快捷方式,尤其是乡村网红之于乡村振兴,本就有反哺家乡的意味。

于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理塘的丁真,很快就被安排进入理塘旅投,担任当地的旅游形象大使。

而早前,靠“阿木爷爷玩木头”视频走红海外、累计播放量约2亿次、单个视频播放量高达4200多万次的老木匠王德文,在爆红后,其居住地、儿媳妇家乡的当地政府火速开发出了带有“阿木爷爷”元素的文化长廊和拍摄试点基地……

这是带有文旅气质的带货模式,也属于针对顶流网红的一种解法。而更多的乡村网红,则普遍使用更为直接的直播带货模式。

“猪哥”直播高山放养藏香猪,一小时打赏收入近500元;“虾子哥”直播下河捞虾米,时不时唱上一曲与粉丝互动;漂亮的“辣妈”掌着大勺制作麻辣小吃,月营业额达到5万元……

在《光明日报》一则《农民“网红”,“圈粉”无数》的报道中,用非常生活化的图景将乡村网红用短视频或直播的方式,展现自己的生活,顺便唱出“谁不说咱家乡好”的乡村振兴主旋律,且带上了货。

这样的状态之中,可操作性有了,持续性如何达成?

或者说,想要有延续性,首先应该拒当“工具人”。

在拉面哥的故事里,他对流量的厌恶感,或许也来自这种将其作为“工具人”的喧哗。

表面上,各地网友们的到来带动了村里的经济,“拉面哥”家门口成了熙熙攘攘的大集市,村民们纷纷开始摆摊,既有饺子、板面,也有“拉面哥家门口的羊肉串”、“拉面哥家乡特产食品”,还有人用三轮车拉游客、做民宿。

但这只是暂时现象,还不构成乡村振兴的持续性路径。

更多的时候的场景是这样的——每天都有上百号人围堵在拉面哥的家门口,“长枪短炮”日夜蹲守,都是因为只要蹭上拉面哥就一定能火。在这个“超级流量池”里,有人强行搂着拉面哥认亲戚拍照,有人让拉面哥帮忙念广告,有人在摊位前摆起杂耍舞台做很多奇葩行为搞直播。

无论是前者的村民自发,还是后者的外人乱斗,拉面哥都被带离了“老百姓们钱来得没那么容易,所以不涨价”的初衷,反而演变成“现在父老乡亲都不敢上我的摊来喝拉面了”的窘境,以至于拉面哥多次表示自己不想再被利用赚钱。

如何破?

答案不复杂:做自己。

阿木爷爷的成功,其实不算偶然,他的儿子、儿媳此前一直在做乡村风味的功夫美食短视频,有些亦步亦趋学习李子柒,但不少视频的播放量只有几千次。

原因或许仅仅是为了功夫而美食,结果就失真了。

而某次一段拍摄阿木爷爷制作鲁班凳的视频却火了,给王保成带来了数千元收益。

自此,整个拍摄方向便从农村功夫美食逐渐转向木工这一传统技艺和文化上。

原因同样不复杂,阿木爷爷有50年的木匠生涯,不用一根钉子、仅用卯榫就完成一件木器的手艺。

尽管在木匠里阿木爷爷的手艺并不算顶尖,但在短视频特别是海外平台上展示木器活的网红稀缺,结果这个“做自己”就成功了。

有学者曾对某短视频平台进行抽样研究,其中所抽取的124条短视频中,38条为乡村类短视频,所占比例最大。此类短视频往往都是乡村民众在日常生活中随手拍摄的,内容主要涉及干农活、记录日常、才艺展示、民俗文化、乡村风光等。

四、拍出连续剧,此处必须有“绝活”

正如白岩松在谈论丁真时给予的点评那样:但愿他的家人,当地的政府,能够替丁真更长远地考虑,不仅是用好他,更能让他的笑容一直纯真!

当越来越多的乡村网红短视频开始选择做自己式的纪录片时,初期的拉面哥、丁真或阿木爷爷都将难以被效仿,就如初代网红的天仙妹妹、芙蓉姐姐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一般。

绝活必须有,但未必一定要是大隐隐于市的绝世高手,关键在于角度。

2018年3月,雷芳尝试发了人生第一条短视频。

4分14秒,雷芳展示了稀松平常的渔民捕鱼生活,没想到积累了十多万点击量。

这让雷芳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她辞去了公司文员的固定工作,成为广东珠海渔民一个专业的出海人、赶海人,和丈夫运营着视频账号“渔小仙”,以分享渔民生活日常与科普海产知识为主,在抖音等平台上收获数百万粉丝。

这是角度,赶海人的角度。

而在连云港海头镇,雷芳式样的渔民更多。

遇到退潮,还有三五成群的附近村民在沙滩上进行赶海直播。

2020年3月,快手大数据发布“快手上的幸福乡村”报告中显示,2018年快手上播放量前十强乡镇中,连云港海头镇名列快手播放量首位,播放量为165亿。

于是乎,一个乡村振兴的乡村网红样板,就完成了从0到1且为N的蜕变。

绝活的角度还可以是“特长”。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徐蒲坦村,被业内称为中国最大二手农机交易市场,村里上百家二手农机商户,村民可以在一天内通过短视频 直播卖出十几台拖拉机。

“进来来个小红心,免费的爱心点一下,咱这边大小马力都有,沃德854、凯特2104、时风1304、萨丁1404。”这样接地气的网络话语在徐蒲坦村民视频里各种出没,而辅之以的则是村民们对农机细致入微的解析和解读。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最终不失真于生活,这成为了乡村网红们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的用最质朴的农家话、最精彩的农家活和最网络的农家味打开的一条金光大道。

或许,曾在安徽省太湖县挂职,却用家乡短视频带动当地产品销售1000多万元、意外成为网红的80后女副县长唐翔那句本不用于此的话语,反而恰如其分的给出《乡村网红故事》如何不烂尾一个答案:

我是用抖音,不是玩抖音……

#专栏作家#

张书乐,*zsl13973399819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互联网和游戏产业观察者;关注互联网和游戏产业,专注产业分析与网络营销,著有《实战网络营销》《榜样魔兽》等书。

本文由@张书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alsh, 基于CC0协议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