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上海小姐”王琦瑶的长恨悲歌

《长恨歌》:“上海小姐”王琦瑶的长恨悲歌

首页角色扮演天涯长恨歌更新时间:2024-05-01

经历变了,他明白再怎么的不可一世,人都是握在一个巨手中,随时可成齑粉,这只巨手就叫命运。——王安忆《长恨歌》

王安忆的《长恨歌》获得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更是在此后十多年间被电影、电视剧、话剧等,轮番进行各式各样的诠释和演绎,几乎家喻户晓。这也让王安忆一时名声大噪,在很多读者的眼中,《长恨歌》和王安忆似乎都成为上海的一种标志,她的定位也常常会随着评论家的评论不断发生漂移,从之前的知青作家、寻根文学作家,又被划到了海派作家、上海文化的一个代言人,但无论如何去定位,她都是新时期中国文坛的重要作家。

王安忆对此颇感无奈,她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被别人定位,因为这个定位是完全由不得她个人来选择的,“并且人家也不是坏意,反而是好意。但是一个写作者,有一点你要很清楚,你到底要怎样写作?你的写作理想到底是什么?你自己还是要清楚、要明白”,王安忆如是说。

所以她一直明白自己在写什么,更明白自己要写什么,因而也就更加坚定的说出,自己从不是第二个张爱玲,虽然都是生活在上海的女作家,也都是以上海为背景进行文学创作,但是她与张爱玲却是截然不同的,用王安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和张爱玲的世界观不一样,张爱玲是冷眼看世界,我是热眼看世界。”

《长恨歌》的创作亦是如此,在风情浓郁的旧上海,在市井百态尽显的弄堂里,在上海女子王琦瑶波澜起伏的四十年中,无不是对于这座城市的一种深刻探寻,王安忆将女性主义和本土文化特色细腻地描摹,在那样的一个缠绵悱恻的背景之下,在她入木三分的刻画之中,王琦瑶的故事被凸显得更加具有悲剧性,所以她“恨”,恨这世态炎凉,恨这命运无常,而她更恨的其实是她自己。

不得长生唯长恨,归去空余长恨歌。

女人的诡计全是从爱出发,越是挚爱,越是诡计多端”——浮光之中,爱情犹如走马观花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的老上海,中学生王琦瑶从上海弄堂里走出,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小姐”,“沪上淑媛”,还做了李主任的一只“金丝雀”,包养在富丽堂皇的爱丽丝公寓之中,与此同时,王琦瑶的命运也就此改变,这也正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

“从制高点看,也是一番颇为壮观的景象,点和线恰如中国画的皴法,然而一点一划又似乎细工笔一样。老式的天窗精致乖巧,木棂窗格也是细雕细做,屋披上的瓦也是细工细排的,连窗台上的月季花也是细心细养的。”

从这样一个老上海弄堂里长大的闺中少女,精致又自有一种傲气,然而这种傲气却足以让她在光怪陆离的浮华之中不断膨胀,被虚荣不断侵蚀。

金丝雀得不出黄金笼,也再也回不到曾经的平凡质朴,无法再去做那个跟着隔壁的留声机哼唱“四季调”的单纯少女。

然而,这只美丽的“金丝雀”的主人李主任却不幸遇难,本可以回归正常轨道的王琦瑶却再也无法甘于平凡,心中依然有着那锦绣繁华之梦。

错付的青春与情感,错过的真情与流年,已经将王琦瑶身上那把无形的枷锁越锁越牢,她遇人不淑产下孩子却不能被承认,那个一直默默无闻又不离不弃的男人程先生又再次出现在了王琦瑶的生命当中,承担起了一个实际上的父亲的职责。可是王琦瑶对于程先生只有恩而并没有爱,后来竟和跟自己女儿年纪相仿的老克腊发生了一段畸形之恋,最终仍是被无情抛弃,即便她拿出金条苦苦相求,即便她彻彻底底将自己放进了尘埃之中。

四十几年的生命之中,王琦瑶前前后后经历了几段感情,她耗尽了身体、搭进了名誉、赔掉了金钱,却终是换不到一段完整的爱情。

从清新到糜烂,一切不过一场浮光掠影、纸醉金迷的梦,梦醒之时唯余下那此生长恨的悲凉。

“她是有过得失的,得失都是心上留痕;她可不敢轻举妄动”——华梦初醒,得失皆是心头之伤

王琦瑶的一生,大概都是在以寂寞做养料,又灌溉之以繁华浮光的梦,所以才让她越生长越颓靡。

她并非不坚强,也不是不能独立,只不过她不愿再回到过往的平淡之中,那时候的王琦瑶,对于曾经经历过的喧嚣,已是拿的起却放不下了。

王琦瑶的身边从不乏男人围绕,可她却是彻头彻尾的孤独,这让她怎能不恨?然而纵观她这短暂又荒唐的一生,她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一世之沧桑只为一时之虚荣,留下的只有那心头之伤。

她真的爱过哪个男人吗?又或者,她最不愿离开的是那繁华的大上海,是可以让她纸醉金迷的体面生活。就像她在唯一离开上海的那次,依然不忘感叹:“上海真是不能想,想起就心痛”,“上海真是叫人相思,怎么折腾和打击都死不了,稍一缓和便又抬头,它简直像情人对情人,化成石头也是一座望夫石,望断天涯路。”

你看,上海才是真正可以满足她演绎风花雪月传奇故事的浪漫存在啊。

王安忆就这样一笔一笔,将一个风华绝代又满是沧桑的上海魂呈现在读者眼前,既多情妖娆,又薄情寡义,一如王琦瑶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她逐渐迷失,却又渴望拯救,然而现实生活却从不是寓言童话。

多么讽刺又多么可笑,曾经如蝴蝶般破茧而出,飞进流光溢彩之中的老上海女子,竟在无限凄苦中惨死在自己床上,终其一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却早已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

王安忆的文字之中,充满着对王琦瑶这个人物的悲悯与同情,却又不乏对其目光短浅、虚荣颓靡的善意讽刺。

“这城市里的真心却唯有到流言里去找的,无论这城市的外表有多华美,心却是一颗粗鄙的心,那心是寄在流言里,流言是寄在上海弄堂的。这东方巴黎遍布远东的神奇传说,剥开壳看,其实就是流言的芯子,就好像珍珠的芯子,其实是粗糙的沙粒,流言就是这颗沙粒一样的东西。”

即便如此,王琦瑶依然选择回到上海,回到这个她口中的流言与沙粒的包裹之中,而处于如此念头之中的王琦瑶,其实已经无所谓得与失了,因为她明白,自己已经不能再轻举妄动。

王琦瑶的一生都在不停地追寻着,追寻到最后却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就和这本书的名字一样,自始至终都绕不开这一个“恨”字。波澜起伏的四十年,却在繁花凋落的一瞬间惨淡谢幕,还有什么比这更凄凉,更落寞的吗?

王安忆给予了《长恨歌》无比隽美的语言,让那生命之痛来得更加惊心动魄,让这曲由命运和选择写就的悲歌,更加哀婉动人。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