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学校,谁又能不喜欢?

这样的学校,谁又能不喜欢?

首页角色扮演我爱上学校更新时间:2024-07-27

链接:一个十三岁男孩眼中最好的教育

昨天看了“教育三十人论坛”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十三岁男孩眼中最好的教育》。

让我从一个孩子的视角看到了与学校教育迥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模式的教育。深有所感,也有所思。我们的孩子们,从幼儿园开始,就哭着喊着不愿意去上学。看到课本和老师,就有一些厌倦和逆反的情绪。高中毕业的孩子们,高考结束之后撕书焚书,胜利逃亡,不愿意再多看一眼课本。为什么?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感觉不快乐不幸福。而当老师的,以所谓爱的名字,彼此与孩子们相爱相*、互相折磨着。焦虑与痛苦齐飞,内耗共内卷一色。难道,教育就该是这种痛苦和迷茫的形态吗?

在这篇文章里,从小作者的视角,他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感受到学校和教育带给他的痛苦和心酸体会。他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喜欢创造,喜欢老师,他在这样的学校里健康快乐成长,也收获了自己的成果和体验。因为内容比较长,受篇幅所限,我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段内容。记录的是这个小作者最喜欢的学校和教学方式。从中,我们能够领悟些什么呢?对于学校的教学方法改革,会有什么样的体会和启迪呢?为了更好地完整呈现文中的内容,我想原汁原味地展示出来。在每一段末,我再标注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和体会。这种形式可能比我长篇累牍的叙述更为直接和有效吧。原文节选如下:

2023年,我上八年级。因为妈妈的工作原因,我们和妈妈来到了日本,这就意味着我又要到一所新学校去上学了。妈妈告诉我有一个还在创办中的新学校,其实我本来对去这个学校是抗拒的,但是妈妈鼓励我和老师做一个面试。面试中,老师跟我讲了他的成长故事,告诉我这所学校计划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并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人生的成功。听到这里,我觉得这所还不存在的学校很有意思,很独特,也许去这所学校对我的未来会更好,于是我决定去这所学校上学,成了这个学校首批六个学生中的一名。(批注:这是一所新学校,所以作者有顾虑和担心是正常的,但是面试老师介绍学校的特点和亮点“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并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人生的成功”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入学的积极性)。

这所学校的创办人是一个在日本居住了17年的美国企业家。一个企业家为什么要办一所学校呢?因为他在美国长大的时候每天都厌学,他不能忍受自己如此努力只是为了老师最后的评分,然后又把学习的材料扔掉。上完大学后他就来到了日本,从一家公司的基层开始,五年的时间做到了高管。短短的时间获得如此的成功,是因为他在做自己喜欢和想要做的事。之后,他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让他开始反思学校教育,于是他开始在公司之外帮助日本的高中做项目制学习。但是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他感觉一般的学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他决定创办自己的学校,以项目制学习为主。(批注:一个讨厌学校的企业家办的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肯定不是他讨厌的样子,一定是想办成他喜欢的模样)。

这个学校和一般的学校都不一样。它没有自己的校园, 只是拥有一个公共办公区域的使用权。这个空间很大,里面有分散的办公桌椅、讨论区和会议室。没错,这里是一个很多成人工作的场所。学校希望我们能够尽早接触成人的工作环境,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像他们静静地专注地工作那样去安心地学习。所以一般学校所能见到的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在我们的“工作时间”你是不会看到的。但是在非工作时间(午休和活动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游戏、运动和欢笑。(批注:将学校布置成成人办公场所的样子,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我的理解是:其实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成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他们未来将要面临和参与的工作场景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布置成办公场所,反而比那些单纯幼稚的学校环境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一点能不能给我们很多职业院校的领导一些启发呢?将教室干脆布置成办公室、会议室和车间的样子,让他们从一开始就接受职场的训练)。

学校在有些方面也会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尤其是时间管理。学校要求我们每天 8:30 到校,每个学生一年最多只能迟到一次,要是谁迟到了,当天就不能和大家一起吃午饭,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吃饭,同时还需要在下一周的每一天早到十分钟。你可能想,一个人吃饭这也是惩罚吗?是的,对我们来说,一起吃午饭是一天当中除了学习和项目讨论之外最主要的可以和彼此交流的时间,要是迟到的话这个时间就没有了,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很严厉的惩罚。我上学时需要转地铁,有一次因为第二班地铁迟了几分钟,我急急忙忙地奔跑,还好在 8:30 准时冲进了学校。可是老师还是很严肃地把我教训了一顿。老师说任何借口也不能解释迟到,要是有特殊情况应该事先通知老师,要是地铁可能晚点就应该坐早一班的地铁,即便是准时冲进来也不行,必须在到点之前慢慢走进来。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管理也做得越来越好。(批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单纯培养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其终归成为社会主义劳动大军的一分子。所以,从一开始,就应该让他们接受企业的标准和训练。比如,很多学生迟到和缺勤形象严重,上课偷偷玩手机,这些老师发现之后会批评。但是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甚至造成逆反情绪,发生与教师的冲突。但是如果是作为企业的员工身份和角色,他们发现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迟到早退缺勤现象和在工作时间在工作岗位玩手机也是被用人单位禁止和反对的话,对于这些违规的现象就容易接受、自觉性也会增强)。

在学校,每天上午我们可以做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老师会用半个小时的时间为我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我现在做的项目是一个苹果的翻译应用程序, 希望可以实现语音的实时翻译。这个项目我已经实现了第一步的原型。我们每周基本上都会有一个讲解日,老师会邀请东京的企业家来和我们对话。我们会向他们介绍我们做的项目。他们会向我们提问,并给我们提出建议。他们会问我们一些有挑战的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为谁做的?和现有的产品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我们的项目渐渐变得完善起来(批注:本段内容涉及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从内容看,一是全过程体现的是实践性很强的项目教学,二是突出了因材施教,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从教法改革看:一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很好结合,特别是彰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每天上午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为半个小时,其他主要的时间为学生活动,而教师只是在旁边指导。二是引入了有经验的企业家和专家授课和对话,使孩子们直接接触到最前沿最先进的管理和技术经验。企业家和专家对于学生的实践作品给予必要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拨,通过问题式的教学,启发学生的思考,检视和修正自己的实践过程)。

经过项目的磨炼,我的编程水平大有长进。2023年10月,开学两个多月以后,我们去东京最大的国际学校参加一个比赛,是新加坡的Young Founders Summit (年轻创始人峰会)的日本选拔赛。我们需要在裁判面前展示我们的项目成果,要是被选中了就可以去新加坡参加亚洲比赛,并从当地的企业家那里获得更多的指导。当天,一共有三个学校的十几个团队参加比赛,大部分都是十六七岁的学生。我展示的是自己做的一个智能语音助手,处于我现在做的项目的第一阶段。你问什么问题它都能回答,因为它后面连接了ChatGPT。我展示了一个应用实例,让语音助手在我当众讲话紧张的时候,告诉我如何可以放松下来。当我问这个问题时,电脑程序可以捕捉到我的声音,并转换成文字,然后用文字ChatGPT调取答案,最后把回答转换成语音说出来。这个展示让大家印象深刻,因为其他学校的同学虽然讲得都非常好,但是他们只有想法,并没有真正做出来。所以,我们这帮十三到十五岁的孩子展示着自己做出来的成果时,现场的观众都惊讶不已,非常赞叹。最后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被选中了,成为全日本被选中的十个学生之一。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什么是“行胜于言”。(批注:此部分体现出了教学的评价和成果部分。教学评价不是依靠一张试卷,而是真刀真枪地参与到实践和比赛之中来。我们常讲知行合一,但是实际做的效果如何呢?即便是职业学校所注重的技能比赛,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其实用性、适用性具体能有多少呢?为什么我们要关门做这种技能大赛呢?何不学习一下国外的先进经验,直接将企业的生产和研究项目引入到比赛之中不好吗?让职业院校的孩子们实地实际地接触那些企业的真实生产环节和过程,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接的技术和技能迁移对接。不比学校关起门来搞纸上谈兵或者车间内的实训更加直接更加有效吗?所以,我觉得国内的职业院校的大赛内容值得商榷,比赛形式还是以企业和行业协会组织更加有利)。

白天在学校的时候,上午我们主要是做项目,下午就会利用网络在可汗学院学习数学和科学。学校没有统一的学习进度,你想学多快就可以学多快,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比如我六个星期就学完了九年级生物的课程,同时我也在学高中的代数和物理。(批注:厉害吧,信息化教学渗透到课堂和教学的过程。虽然没有提出分层次教学这个理念,但是学生自主利用可汗学院学习,而且不统一限制学习进度,而是根据学情自我掌握。这不就是很好的分层次教学形式吗?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自学,这是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良好培养啊。这种能力习惯的培养和塑造比教给孩子们多少知识和技能更要实用和管用)。

每个学期的最后几个星期,我们每个学生还需要完成一篇与自己研究项目相关的论文,所以我们每个人需要阅读跟这个项目相关的文学、历史、人文等方面的资料,这就需要我们投入较多的时间。对我们而言,做项目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而写论文则是培养了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批注:知行合一,理实一体,利用这种考核方式得到了很直接的体现。他们确实没有参加书面的统一考试。但是谁能说,这样培养的孩子的素质不高、适用性不强呢?学校如斯,其吸引力能不强吗?哪个学生不喜欢这样的学校呢?)。

也许,有的校长会说,这是个小班制的贵族学校,我们学校做不到。诚然,这里面有些做法和经验我们不宜复制转移。但是,素质教育的理念呢?基于行动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实施呢?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呢?这些,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但是实践的并不太好的理念,是不是可以结合校情学情因地制宜的借鉴一批应用一些呢?经验不好照搬照抄,但是先进的理念和思路我们可以学习参考吧。

来源:木子音教学随笔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