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9年初,秦始皇二十八年,秦始皇发动了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的战争。
天下各国的君王都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但事与愿违,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因某种原因总是频繁发生。秦始皇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认为要想天下太平,就要一统六国,天下只有一个国家了,那还有什么战争呢?
如今秦始皇扫平六国,天下一统,也没有什么战争了,百姓已安居乐业了。可秦始皇却还有更远大抱负,他说道:“是从华夏、商周以来,所谓天下,东不过滨海,南不过五岭,西不过流沙,北不过大漠。争来斗去,也就是这么大块地方,东海之外还有没有土地,所谓仙岛琼阁,也许住的化外之民,五岭之南,尚有百越,民风强悍,披发纹身,却是鱼米之乡,还有北方匈奴,水满草丰,牛羊遍地,这一切不该归入大秦的版图吗?!”
从华夏上古圣人开始,就没有单纯的领土扩张行为,他们的思想和胆略一直有着担负教化异族的文化使命感,即通过武力和领土的扩张将华夏文化传播到力所能及的地方。
因为华夏文明确实是当时最先进的文明,而以华夏文明来“王天下”的观念是华夏先贤的精神和思想的核心,这种精神和思想的传承促进了历史由分而走向合的进步。
华夏朝大禹的霸业是“据九州、传声教,广播于四海”。周商朝的一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到了嬴政为始皇帝,他不满足于占有六国故地,他的*远在四海而超过上古任何一位圣人。

“陛下的意思是?” 廷尉李斯不解秦始皇之意问道。
“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直到天涯海角!”秦始皇斩钉截铁地说道。
“陛下高瞻远瞩,臣等万不能及啊。”李斯敬佩地说道。
“扶苏你想到过吗?”秦始皇问身边长子扶苏道。
“百越路途遥远,听说还有崇山峻岭,瘴气弥漫,猛兽横行,我军远途征伐,人地两生,只怕后果会......?”扶苏回答道。
“不去,怎么会知道后果如何呢?平定六国以来,我军休整至今,兵强马壮,早就该一显身手了。” 秦始皇说道。
“李斯你意下如何?”秦始皇问道。
“陛下要一展宏图,乃我大秦万民之福啊。”李斯恭维地说道。
“不过,朕担心的是倒是北伐匈奴,北极是千里大漠,胡兵逐水草而出没,居无定所,行踪飘忽不定,一旦真正用起兵来,战线会拉得很长,给养供应就是个大难题啊。你们想过没有?”秦始皇说道。
没人回话,秦始皇接着又说道:“还有,修驰道,建陵墓,已经超过五十万人,如果北地再用兵,至少要三十万人马,随军后勤粮草供应的劳役就得十五万人才够啊。现在已经有人上奏于朕,说民间已经不堪疾苦了。这种情势下,各位大臣说说,还用不用兵?”
“陛下,臣以为,北方蛮胡烧*掠抢,扰我边民已是多年了,近来是有增无减,他们的马蹄已经踏过了大河,连帝都咸阳都已经闻到腥膻味了。臣主战!”蒙恬将军回话道。
“陛下,臣以为,万事可区分轻重缓急,均衡使用民力。目前,北部用兵之事应为当务之急,相比之下,修驰道、建陵墓之事,可以暂缓,从此工地抽调些劳役前往北方。”李斯也回话道。
“当年,在攻破燕国之后,朕就想一鼓作气,挥师北上,扫平胡人,怎奈当时攻楚伐魏都需要用兵,让他们喘息了一时,我想现在,该是一劳永逸的时侯了。”秦始皇下定决心地说道。
“蒙恬,杨熊!”秦始皇叫诏道,蒙恬为名将蒙武之子,杨熊为名将杨端和之子。
“臣在!”蒙恬、杨熊异口同声地应道。
“令蒙恬为主帅,杨熊为副帅,平定北方的战事交给你们了,朕给你精兵三十万,你要替朕把胡人彻底赶回大漠里去,要打得他们再也不敢犯我大秦。”
“臣遵旨!”蒙恬、杨熊异口同声地应道。
“屠睢,任嚣!”秦始皇叫诏道,屠睢曾为王翦灭楚大军的副帅,伐楚西南路线军统领,攻至楚国西南端的苍梧郡后,其军仍留在苍梧郡边境未归。
“臣在!”屠睢、任嚣异口同声地应道。
“征讨岭南百越的战事,由屠睢为主帅,任嚣为副帅,朕给你精兵二十万,再从楚地筹集兵役三十万,随军南下,你要把岭南化外之地全部荡平。”
“臣遵旨!”屠睢、任嚣异口同声地应道。

秦始皇策划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的战争地图
临出发北漠之前,秦始皇特意来看望蒙恬将军,有话要交待。
“你这次趁北伐匈奴之机,也把长城的情况给朕勘察一下。北部边陲曾有燕赵修的长城,也有我先秦修的,都是为了防匈奴用的。”秦始皇说道。
“陛下,打算修长城吗?”蒙恬将军吃惊地问道。
“朕想把那些旧的长城都连接起来,加固加高,形成一道万里防线,就让胡兵的马跑的再快,总跑不过朕的烽火狼烟吧。这样,朕就可以在几处重镇屯兵,就可以保北方领土的安宁了。”秦始皇道出自己的想法。
“陛下圣明,有条这长城,北方的黔首就会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了。只是,不知修长城需要多少人力啊?”蒙恬将军虽然赞同秦始皇的想法,但又担心人力不够啊。
“朕要你勘察的正是为了这个事啊,一动又是几十万的劳役,大秦的国力再强,毕竟也是有限的,不过,如果朕的决心下了,就是再难也要把它做成。这样,等战事一完,朕就把所需劳役派过去。”
“喏!”
“蒙将军,那你就准备在北方多辛苦几年了。”
“陛下指到哪里,蒙恬就打到哪里。绝不辜负陛下的厚望。”
秦王欣赏着点点头。

北伐匈奴,修建长城
赢成将军乃王宗国戚,主守帝都咸阳多年没打仗了,心痒痒的想去江南看看。于是向秦始皇请缨,随军南征。
“赢成将军,你知道朕此次南征百越的真正用意吗?”秦始皇问道。
“不就是五岭之南的那几千里的百越之地嘛,当然还有那百越之特产犀角、象齿、翡翠、珠玑、越女等宝物吧。” 赢成将军很直接地回答道。
“这次南征岭南百越,朕是用了五十万人马,可五十万人当中,秦兵多少,楚民多少?你们知道吗?”秦始皇又问道。
“秦精兵二十万人马,筹集楚兵楚民随军三十万。” 赢成将军问答道。
“南方那些蛮荒部落只是乌合之众,经得起我五十万大军一击吗?此大军南下,名叫征伐,实为戍边,意义就在于出兵根本不是为了打仗,南方需要的是方略,治理,朕要在哪里设郡县,行律法,开阡陌,传教法,朕要把这五十万人全部留在岭南,在那里生根安家。朕不但要用刀枪征服他们,更要用铁器农具,种植法、养殖法,把那里永远变成我大秦的沃土。赢成将军,你明白吗?”秦始皇推心置腹地说了此次南征百越的真正用意。

南征百越桂林山水地形图
“臣明白了!” 赢成总算明白了。
“赢成将军,上马治军,你是员老将,可下马治民嘛,你恐怕还是少读了几年书啊。”秦始皇相劝地说道:“回去好好想想吧,你是朕的皇族之臣,只要有忠心在,效忠的机会有的是,何必在于一时呢。再说,大将军年纪不也老了吗。”
“喏。”赢成将军默默无言告退。以后再也没有提要南征的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