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孙子兵法》只讨论了“伐兵”,而《鬼谷子》则被公认为“伐谋伐交”的专著。
鬼谷子
《鬼谷子》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游士的游说之道,并把士人从底层登上政治舞台的经验提升到了理论高度,所以现在也有人戏称其为“屌丝逆袭”的著作。
纵横家苏秦、张仪就是鬼谷子的学生,仅仅靠一张嘴,便从寒门出身走到宰相之位,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巨大跨越,可谓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中评价: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 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鬼谷子堪称情商高手,心理学之大师,拥有众多头衔。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谋略家尊他为谋圣,名家尊他为师祖,道教尊其为王禅老祖。
《鬼谷子》一书也被后世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
它集中了心理揣摩,演说技巧,政治谋略、军事外交、经商谈判的精华,不仅为当代政界人士,企业界人士,商业经营者,管理人员,公关人所必读,更适用于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文辞精深,涉及甚广,在如何说话的艺术上,其核心思想却围绕着一个字,我们从开头说起。
情商
《捭阖》为全书开篇,也是全书的立论基础。
何谓捭阖?
鬼谷子认为,捭阖是天地之道,捭就是开,为阳;阖就是闭,为阴。
如果言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等有利的一面,就是阳,叫做‘始’,言善以始其事;
凡是言说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等有害的一面,就是阴,叫做‘终’,言恶以终其谋。
甲骨文 口
可见,捭阖之道,不出“阴阳”二字,在具体的运用中则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鬼谷子道:“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这段话如果用一个字来表示,就是“因”,即“因势利导”。
《内揵》篇有云:“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
意思就是说,要想得人之心,必须要因其本性,或以道德,或以朋党,或以财货,或以封邑、女色。如此便能达到“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的效果。”
揵,古同“楗”。 关门的门闩,意喻紧密结合。
紧接着鬼谷子用一种昆虫“蚨”举例,来形象地说明“内揵”。
《搜神记》就记载过这种昆虫:南方有一种虫子,形状类似蝉却比蝉稍大,味道十分可口。产子时一定会依附于草叶之上,其大小如同从蚕卵。若捉取子虫,母虫即飞来,不论远近。即使偷取子虫,母虫也必然知道子虫所在之处。
以母虫之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虫之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当购物之时,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所以《淮南万毕术》上便用这种方法来还钱,名曰“青蚨”。
这便是“青蚨还钱”之说,人们也把这种钱称为“神钱”。
“内揵”就如同“蚨母之从子”,两者紧密结合,“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青蚨飞去复飞来
《谋》篇道:“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同样,韩非的《说难》也讲:“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大凡游说的困难,在于了解游说对象的心理,并使自己的言论迎合其心理。
我们用《列子》上的一则故事来阐述“因”。
战国时期的宋康王十分迷信武力,《战国策》上说他暴虐残忍。
有一次谋臣惠盎谒见康王,康王不耐烦地说:“我喜欢的是武力,而非仁义,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惠盎答道:“我有一种道术,使人虽然勇武,却能刺之不入,击之不中,大王您有兴趣吗?”
康王说:“好,说来听听。”
南阳汉画像石 击技
惠盎说:“刺之不入,击之不中,但这样已经受辱。我还有一种道术,使人虽然勇武却不敢击刺,您难道不想听听吗?”
康王听完,有了点兴致。
惠盎接着道:“不敢击刺并非没有击刺的想法,我还有一种道术,能让人连这种想法都没有。”
康王更加期待。
惠盎又道:“虽然没有击刺的想法,但也还没有爱您利您的心。我还有一种最上乘的道术,能使天下人没有不爱您利您的。”
康王表示:“这是我想要的。”
惠盎于是说:“孔子、墨子便是。孔墨没有领土,却能像君主那样被人尊敬,天下没有不祝愿他们平安的。现在您是万乘之主,如果有此志向,将远远超过孔墨二人。”
宋康王无法回答,等惠盎走了,才对身边的人说:“他已经说服我了。”
可以看出,故事中惠盎劝说的关键,正是顺着康王的心思。如果惠盎上来就大讲特讲仁义之道,完全不管康王愿不愿意听,恐怕轻则官位不保,重则非死即伤。
就像韩非《说难》中所说: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人。”
南宋 陈容 《九龙图》(局部)
我们明白了“因”的重要性,但是“因”的运用,是建立在了解对方心理的基础之上。
关于如何洞察人心,《鬼谷子》也多有论述。
比如,《反应》篇中就讲了以反求正的方法:
“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
明 《三国演义》 欲擒故纵,诸葛亮七擒孟获
《揣》篇道:“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者,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
揣摩人们内心的隐情,必要在其极为高兴时,使他的*达到极致,有了*,就不能隐藏内情;必要在其极为惧怕时,使他的憎恶达到极致,有了憎恶,就不能隐藏内情。
《摩》篇则说:“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
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明 张路 《渭滨垂钓图》
历史上,商鞅就曾用过以反求正的方法。
商鞅原在魏相国公叔痤家中当侍臣,公叔痤死后,商鞅失去政治舞台。恰逢秦孝公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贤才。商鞅听闻,便启程前往。
商鞅喜刑名法术之学,希望找到能施行此道的国君来辅佐,但他并不了解秦孝公的心思。
商鞅
好在景监是商鞅在秦国的老友,此时正得宠于秦孝公。商鞅便通过景监的引荐,引出了一段“四见秦孝公”的故事。
第一次见面,商鞅说之以尧舜帝道,孝公听的昏昏欲睡,事后更是迁怒景监:“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也埋怨了商鞅一番,商鞅说我还有别的道术,景监便请求孝公再次召见。
第二次见面,商鞅说之以文武王道,还是不合孝公心意,商鞅恳请景监再次引荐。
第三次见面,商鞅说之以春秋霸道,孝公动容道:“你有如此政见,为何不早赐教于寡人?”
商鞅答:“帝王之道在顺民情,霸道必逆民情,我是担心您没有这个魄力搞改革。”
孝公想要继续细谈,但商鞅主动请辞:“请熟思三日,三日后再谈。”
春秋五霸
第四次见面,商鞅说之以具体的强国之术,这次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连续好几天都不觉得疲倦。
《史记》上还特意描写了秦孝公的一个动作,“公与语,不自知跶之前於席也”,意思是孝公不自觉地在垫席上向前移动膝盖。
经此四次,商鞅方才确定,孝公招贤谋霸,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意志坚定,孝公就是自己想要辅佐的国君。而孝公也才明白,商鞅正是自己所求之贤能。
于是孝公拜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革,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根基。
秦灭六国
此外,鬼谷子非常重视用比喻的方法论说。
《反应》篇讲:“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
关于比喻,《说苑》上就记载了一则趣事。
有宾客对魏惠王说:“惠子论说善用比喻,大王不让他用,他就不能说什么了。”
惠王第二天便召见惠施:“希望先生有事直说就好,不要用比喻。”
惠子道:“现在如果有人不了解弹弓,他问,弹弓是什么样的?回答说弹弓就像弹弓。这样能明白吗?”
惠王说:“不能。”
惠子又说:“如果说弹弓的形状像弓,并以竹为弦。这样说能明白吗?”
惠王说:“能。”
惠子便道:“说本来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如果说不要用比喻,那是不可能的。”
明 陈洪绶 《隐居十六观图册·访庄》
纵观全书,《鬼谷子》只对谈说之道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没有明显的政治主张,但我们多少会从中嗅到权利阴谋的味道。
其思想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也大相径庭,因此历史上对其评价褒贬不一。
然而,客观来说,《鬼谷子》就像一把无形的剑,剑能*人,亦能救人。
《鬼谷子》明刻本 汉刘向注 明李言恭校
《吕氏春秋》就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韩国修筑新城的城墙,规定十五天内完成,段乔主管这件事,有一个县拖延了两天,段乔就逮捕了这个县的主管官员。
这个官员的儿子跑来告诉子高:“只有先生您能救我父亲,我想把这件事托付给先生。”子高答应了他的请求,就去拜见段乔。
子高并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登上城墙,左右张望,然后对段乔说:“这城墙修得真漂亮!绝对算得上大功一件了,您一定能得到重赏。从古至今,功劳这样大而又能不处罚*戮一个人的,这种情况还从没出现过。”
子高离开后,段乔就派人连夜释放了被囚禁的官员。
说服别人又不让人知道是在说服他,救人于无形,可谓精妙之极。
最后让我们用《文心雕龙》中的一句话,作为“说”这个主题的总结。
“说之善者:伊尹以论味隆殷,太公以辨钓兴周,及烛武行而纾郑,端木出而存鲁,亦其美也”。
清 《孔子圣迹图·命赐存鲁》 同治十三年孔宪兰刻本
延伸阅读:
命赐存鲁
田常欲作乱于齐,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等大臣的势力,就谋划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
孔子听说后,便派子贡出使齐国,以解鲁国之危。
子贡劝说田常道:“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攻打强国,忧患在国外的攻打弱国。现在,您的忧患在国内,鲁国十分弱小,战胜则主骄而臣尊,您却捞不到功劳,必定日渐疏远于齐主。以此来求成大事,难矣。
所以不如攻吴,吴国强大,伐吴不胜,百姓死在国外,朝廷内大臣的势力必定空虚。这样,您上无强臣对抗,下无百姓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就只有您了。”
田常十分心动,说:“果真不错,可是军队已经开赴鲁国,现在转攻吴国,我担心大臣们会怀疑我。”
子贡说:“无妨,您按兵不动,我将出使吴王,请他援鲁攻齐,您就趁机率兵迎击他们。”
到了吴国,子贡游说吴王道:“现在,齐欲伐鲁,如果万乘之齐加上千乘之鲁,再来与吴国一争高下,我私自替大王感到危险。
况且,救鲁能显扬名声,伐齐既能安抚北方诸侯,又能诛暴齐以镇强晋,利莫大焉。名存亡鲁,实困强齐,智者不疑也。”
吴王说:“好。但是我曾经与越国交战,越王现在苦身养士,有报复我的心思。你且待我伐越而后听之。”
子贡道:“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若搁置齐国攻伐越国,齐国早就平定鲁国了。况且,伐小越而畏强齐,并非勇敢。我听说,勇者不避艰难,智者不失良机,王者不会让一个国家灭绝。
如今,保存越国可以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可以施威于晋,各国诸侯定会竞相朝吴,霸业必定可成。您若果真忌惮越国,我将出使越王,让他出兵追随您。这样,既可空越,又可获得诸侯追随伐齐的名声。”
吴王大喜,就让子贡出使越国。
越王听闻,便清扫道路,并亲自到郊外迎接。子贡说:“我已劝说吴王救鲁伐齐,但吴王害怕越国,说要攻下越国才行。如此一来,越国是必定要被攻破了。况且想要报复别人,却提前让别人知道,越国危矣。”
勾践听罢,随即叩头到地,拜问子贡该怎么办。子贡道:“吴王为人凶残好战,百姓们怨声载道,大臣们离心离德。伍子胥因谏诤被*,太宰嚭执政当权,却只知顺从君王的过失而保存自己的私利,这些都是残害国家的表现。
您若能出兵辅助吴王,以迎其心志,用重宝来获其欢心,用卑言以示尊敬,吴国定会攻打齐国。伐齐不胜,便是大王之福,若是战胜,必定兵临晋国。我将北上出使晋国,让其准备攻打吴国。等吴国的精锐全部消耗于齐,重兵又被晋国牵制,大王就趁机攻打,吴国必定灭亡。”
越王大喜,答应照计行动,并赠子贡以重礼,子贡未受,遂行。
子贡回报吴王,越国将派兵相助,吴王便发动九个郡的人马攻打齐国。子贡于是来到晋国,劝说晋君整治兵器、休养士卒来等待吴军的到来。晋君依言而行,子贡遂返鲁。
此后,吴国与齐国大战于艾陵,大败齐军。果然,擒获七将之兵后仍不肯班师回朝,带兵逼近晋国,和晋人相遇于黄池。吴晋争强,最终吴国大败,越王便趁机渡江攻吴,*死了吴王夫差和国相。
灭吴三年后,越称霸东方。
可谓是: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