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众所期待的个性和棱角,都在昨晚这部哥特风的《睡魔》里了

上海观众所期待的个性和棱角,都在昨晚这部哥特风的《睡魔》里了

首页角色扮演万镜传说官方版更新时间:2024-04-14

在你的噩梦里,是否见过缀满大眼睛的天空?昨晚,上海大剧院的观众被美国导演兼舞美罗伯特·威尔逊的才华倾倒。鬼魅奇幻的表演衬托着几何建构的舞台空间,一部《睡魔》将上海观众带入了一个陌生而迷人的哥特世界。

图说:《睡魔》中,缀满大眼睛的天空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由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担任导演和舞美设计,携手杜塞尔多夫剧院共同推出的《睡魔》此番在上海国际艺术节做中国首演,开演之初就一票难求。猩红的魔鬼吐舌的海报是导演的宣告,本剧与百老汇40年前那种合家欢式样、充满“正能量”的音乐剧分道扬镳了。花里胡哨的音乐剧IP多数是老调常弹,无法满足上海观众的口味,充满个性,有棱有角的当代实验,才能挑动观众的神经。

《睡魔》根据德国浪漫主义和哥特式恐怖故事大师E.T.A.霍夫曼的同名短篇小说改编而成。故事以童年创伤为出发点:主人公小纳撒尼尔的父亲是一位神秘的炼金术士,死于爆炸。这个男孩相信,他母亲经常提到的那个睡魔,一定与这场悲剧有关联。传说中的这个睡魔在那些不想睡觉的孩子们的眼睛里撒沙子——直到他们的眼睛从他们的脑袋里掉出来,鲜血淋漓。

图说:《睡魔》的舞台道具营造出了一个魔幻世界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罗伯特·威尔逊融会贯通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睡前故事,在他设计的舞台里,前侧的一排白炽灯,除了勾勒出几何状的极简舞台,还有着异常的强度,在它们的照射下,难以置信的梦境突然变成了正常的环境。在无拘无束的音乐牵引下,睡魔一步步地迈向膨胀。

微妙的光线组合,迷人的眼镜,栩栩如生的木偶和神奇的火焰,集合了歌剧、芭蕾、交响、戏剧等各种舞台形式。伴随颤栗的尖叫,有意识的机械化演员表演将故事剥离了现实世界。在第三幕中,主人公纳撒尼尔和机械舞娘的跳舞场景,放置在万镜之厅一般的晕眩舞池里,昏暗而纵横交错的灯光下,玩具人的咯吱声,闹钟滴答滴答的走表……各种舞台上的技巧,让导演的创造力获得了生命。浪漫主义的哥特风表演,甚至可以和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媲美,夸张的行走、抽搐的面具表情,舞台上每一位演员所行走的每一步,都产生了妙不可言的节奏。

图说:《睡魔》中演员的表演十分有特点 新民晚报记者 郭新洋 摄

此版《睡魔》,是罗伯特·威尔逊联手了英国著名歌手、作曲家安娜·卡维和杜塞尔多夫剧院联手打造的。魔幻的哥特风演绎出了别具一格的摇滚、嘻哈说唱和踢踏。戏剧的表现手段里,最重要的舞台表现已经不再是对白或者唱腔,而是形体语言和舞台美术,通过这两者表达了有声语言所无力表达的一切。

演出方介绍,由于威尔逊对舞台布景、道具、灯光、服装等都有着要求极高,此次光道具托运就用了4个集装箱,剧组人员数量也十分庞大,仅乐队演奏员和演员就各10人。另外,为确保舞台灯光布景等都能和原版一模一样,外方团队还带来50个幕后技术员,负责布景舞美搭建以及道具维护、化妆服装等。(新民晚报记者 乐梦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