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赌场里。
一个女人混迹其中。
她身形彪壮,一身腱子肉。
耳环夸张,堆着一头凌乱的卷毛。
腿上还刻着大片刺青。
来到兴头上,她将一张大钞猛地拍在桌上。
一脸匪气地大嚷:
“这把我飞你!来,一百!”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就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氓混混?
啪。
镜头一转。
她出现在警局里。
身着警服。
短发整齐干练。
她目光扫视全场,言语有力:
“我叫段迎九,大家以后一起工作,叫我老段就行。”
此时的她精神抖擞,正气凛然。
和卧底时的赌场混混判若两人。
谍战剧《对手》里,颜丙燕同时出演了两个反差极大的角色。
但没有任何跳脱感。
这归功于她强大的角色塑造能力。
为了出演这部剧,她增重二十斤,撸铁练肌,增强身材的壮实,看上去力量饱满。
达到了角色所需要的“形似”。
随后,她以赌钱时的痞气,和布局指挥时的稳重。
在角色间转换自如,毫无违和感。
实现了角色与本人合二为一的“神似”。
《对手》播出后,很多人对颜丙燕的演技津津乐道。
甚至有人说,她在《对手》里呈现了超越众多主角的成熟表现。
颜丙燕,终于被看见。
颜丙燕上一次凭演技出圈,还是10年前。
电影《万箭穿心》的李宝莉。
李宝莉发现丈夫出轨,向警察举报嫖娼。
丈夫因此下岗,在羞愤中投江自*。
此后她一个人干苦力养活儿子、婆婆,支撑起了整个家庭。
凭借这个角色,颜丙燕狂揽金鸡奖、华表奖等8个影后。
在她的演绎下,观众被沉沉带入了90年代嘈杂的武汉。
影片有一场层次丰富的哭戏。
李宝莉发现丈夫和一个女人进了旅馆。
怎么办?
要是国产狗血剧来拍,一定会冲上去大喊大叫,撒泼打滚,打小三扯头发……
但颜丙燕没有这样处理。
她先是呆呆愣了几秒。
然后无力地滑坐在地。
脸上从震惊、不相信,变幻到不知所措。
最后蜷缩成一团,无声地哭泣。
这就是一个寻常女子目睹丈夫背叛、家庭破裂,最直白的反应。
没有戏剧化冲突,但十分真实。
我们几乎立刻能共情她。
丈夫轻生后,李宝莉为了赚钱,成为了帮人挑东西的“棒棒”。
这是一个底层职业。
和演员颜丙燕的生活没有相似之处。
但她将自己打碎重铸,去扮丑,去观察,让自己沾染上粗粝的市井气息,和环境融为一体。
于是才有了一呼一吸间散发出的草根味。
无论是在路边嗑瓜子。
还是听到“扁担”就下意识抢着应声“哎来了来了!”
和现实中的棒棒无不一致。
但颜丙燕最高级的演绎,还不是这些。
而是“不演”。
何为“不演”?
在表演时收着来,不用力,没有表演痕迹。
例如李宝莉被赶出家门的一幕。
这场戏,导演本来安排了一句台词。
但颜丙燕坚持一句话都不说。
她是对的。
正因为沉默,更显示了李宝莉的决绝和失望。
还有一幕,李宝莉被儿子要求断绝关系后,独自在江边坐了一晚。
她没有动作,没有表情,没有言语。
甚至只是一个背影。
但我分明能从她被压弯的腰,读出了命运挥向她的重击。
影片里,这样的留白处处可见。
颜丙燕给与了李宝莉有血有肉真实化的形象。
在看电影时,我几乎以为她就是李宝莉。
实际上,颜丙燕和李宝莉,的确是有几分相像的。
李宝莉在丈夫出轨后,只想恢复家庭的平静。
后来再难也死撑着维持家庭。
她明明可以离婚,丈夫不在后也可以再婚。
但她只求不变。
颜丙燕也是如此。
她“一根筋”似的,死死地维护现有的秩序和安稳。
这份执念,几乎贯穿了她工作生活的全部。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矫情。
有多矫情呢?
几乎律令一般,不说谎,不骂脏话,不闯红灯,不乱扔垃圾。
同时也要求身边工作人员如此。
装修房子,她极其抠细节,反反复复推翻重来。
一套房子装修了整整三年。
当然,这些生活上的自我要求还挺正常。
但在事业上,颜丙燕的“矫情”就让经纪公司愁坏了。
首先,她不接拍摄周期少于一个半月的电影。
因为她觉得,拍摄时间太短,肯定不是什么好片。
其次,影视剧必须现场收声,不参加任何非同期声的影视剧拍摄。
后期配音几乎是行内惯例。
但颜丙燕不能接受,她觉得配音没有灵魂,包括自己配也是。
而且,绝对不跨戏。
跨戏也是行内不成文的风气。
但她每次只拍一部戏,因为不愿三心二意。
拍着A的同时拍B?名气再大的导演来请都不可能。
除此之外,不参加真人秀综艺。
许多演技类综艺频频邀请。
有曝光,有丰厚的钱。
但颜丙燕一句话打发了经纪人:“非演戏的场合,不能忍受有摄像机的存在。”
她对剧本极度挑剔。
2016年,她形容自己“翻了一万个剧本”。
但一个都没瞧上。
也不拍广告。
她对广告有洁癖般的要求。
有质量检测还不够,还会要求广告方到自己信任的机构做检测。
一般广告商哪愿意这么折腾?
渐渐地就没有什么产品找上门了。
她更是不接受任何炒作。
曾经有宣传公司给颜丙燕做了方案,表示“肯定能火”。
但需要炒绯闻。
她立马拒绝:“不要,我嫌脏。”
在演艺圈中,颜丙燕像清教徒般自我约束,极为爱惜羽毛。
多少人能做到不为钱不为利?
这种自律十分难得,也让她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但,物极必反。
首当其冲遭罪的,是与颜丙燕合作的工作人员。
有一次电影收音不好,需要补录。
别人两三小时完事。
她从早到晚,录了两三天。
她甚至没有给在场的工作人员留出休息时间。
“我知道你饿了,但录3小时跟录7小时,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演戏时更是。
颜丙燕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演绎细节,每个现场布置都要求极高。
动辄和导演争论几个小时。
摄影、灯光、录音等工作人员只能在一旁等着。
遇到不太负责任的合作演员,她甚至会翻脸吵架。
导演陈燕民形容,“没有人会像她这样演戏,演戏像拼命一样”。
有要求自然是好事。
但很多时候,颜丙燕的高要求也给身边人带来了不少压力。
其中压力最大的,要属经纪公司。
公司老板是颜丙燕的好朋友。
多年来一直宽容地对待她的要求,允许她的“不商业化”。
这是她的幸运和底气。
可这样,对她自己真的是好事吗?
颜丙燕在家养了一大缸鱼。
她为自己制定的规则,也如同一个独自运转的鱼缸。
包裹着她,滋养着她,替她挡掉了外部的风险。
这个小世界让她放松。
“你会游刃有余,你会非常自由,你会非常舒服。”
只是,鱼缸再好,终究是封闭的。
它不声不响地,将许多机会拒之门外。
姜文拍《一步之遥》时,请颜丙燕来客串个角色。
当时她正拍着戏。
经纪人建议和眼前的剧组沟通下,请几天假。
但颜丙燕直说“哎呀不行不行”,拒绝了。
冯小刚拍《唐山大地震》时,也给她留了个角色。
但因为不愿跨戏,她也没答应。
于正邀请她演《延禧攻略》。
可因为它是后期配音,颜丙燕也拒绝了这部热度极高的剧。
这些年来,这样的错过频频发生。
好剧本不多。
因为各种严苛规则,她还筛掉了其中的大部分,以至于选择越来越少。
更不用说,拒绝参加演技类综艺,让她失去了多少曝光和可能性。
于正替她担心:“不接受新的东西,很容易被淘汰。”
导演尹丽川也劝她:
“陈道明也参加综艺呀,可能性是可以扩展的。”
这些道理,颜丙燕会不明白吗?
不如说,她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局限。
她用一条又一条规定和原则,编织起一套过滤系统,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绝。
离人群越来越远。
自我封闭愈发收紧。
最终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我相信她能感受到,不时触发的碰壁感。
但待在鱼缸久了,她已经习惯了这个微型生态系统。
这种“封闭”,很多时候给了她安全感,让她不至于悬浮于空。
因而更难改变,也更难打破。
颜丙燕已是公认的影后。
但她完全可以走得更远。
该如何破局?
或许这是颜丙燕需要停下思考的问题。
她的名字里有“燕”一字。
因为父母希冀她能像燕子一样翱翔。
我也希望,颜丙燕能够破壁重生。
到那时,鲲化为鹏。
她将不再需要鱼缸的庇护,能去往更辽旷的艺术天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