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向无极限

航向无极限

首页角色扮演完美冰火之篆更新时间:2024-09-22

—— 记永盛轮首航北极

■ 米军喜 胡浩帆

八字,是古人对命运规律的总结。《易·系辞传》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表示一种思维方式的进步;八字,还与方位、观念有关。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称之为八极、八维;在民间,八字又含有发达、发展之意,寓意兴旺。

如此说来,2013年8月8日这一天,对于一艘船舶——永盛轮而言,对于一家公司——中远海运特运而言,对于整个中远海运集团而言,便不再平常。不言而喻,这一天,被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历史意义。

上午,阳光携金,天地明朗。停靠在中国大连港口的中远海运特运所属船舶永盛轮,披红挂绿,凝重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码头边,锣鼓喧嚣,载歌载舞,欢乐尽显。会场上,西装革履,烫发旗袍,不失庄重。

“中远集团永盛轮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仪式暨中远集团试水北极东北航道项目”——高悬的横幅,气势磅礴;上午10点,意蕴的时辰,一目了然。来自交通运输部、辽宁省、大连市等各级政府官员,中远海运集团、大连港务集团、中远海运特运等单位领导,应邀港航单位及货主代表,面带笑容,汇聚于此。百人一心,整整齐齐,共同见证中国航海史上又一历史壮举。

此时,永盛人的心境与古时三国诸葛亮“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情景颇为相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首航现场,中远海运特运总经理韩国敏大声告知,今天是一个好日子,值得中国航海人乃至世界航海人铭记!他顿了顿语句,眼中饱含激情,大声宣告:中远海运特运永盛轮,将承载历史使命,一路北上,试水北极,穿越东北航道,前往欧洲,正式开启中国商船极地新航程!

尽管中国公众对北极知之甚少,但自古以来,国人对于北极一直有着自己的观念、好奇与困惑。

如果一路北上,我们将会抵达哪里?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迷而失途,误入终北之国,算是国人对极北之地最早的想象与神往。

古今多战事,大爱在出征。

驾舟远征,既体现着人的情感,又彰显着人的境界。今天,20位壮士将“逆流而行”,用他们的学识和才智迎难而上,用他们的航海技能和航海精神,践行先人对北极的向往与寄托,呼唤人类对北极的尊重与挑战,抟心揖志守护航海新春天,拓展北极新希望,实现中国人心中的北极梦。

如此重大活动,参与便是幸福。哪位延迟了公休,哪位提前上船,哪位放弃了新婚,哪位又申请上阵……真的无法统计。其背后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全是永盛船员们历尽艰难后的不朽功勋。

马达轰鸣,汽笛长鸣,永盛轮精神振奋,郑重开启她大半辈子“船生”后的又一个新航程。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重礼节,讲孝道。永盛人也不例外,带着20颗虔诚的心,驶向心中向往的圣地——江苏太仓,拜谒600多年前那场记忆中的一个渔港和那位影响中国人至今的七下西洋的领军人物、航海老前辈——郑和。

这一幕,在中远海运史上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周时间的装载,于一片祥和欢乐声中,永盛轮承载着囯人“驶向极地”的伟大梦想,恋恋不舍,离亲别友,准备离泊远行……

天空中,低咽的北风唱着送歌。

壮士出征,硬骨铮铮。在这场简单而不简约的欢送会上,不善言辞的永盛轮船长张玉田,虽无摔碗明志之壮举,内心却早已波澜起伏,澎湃如潮,成为聚光灯下的一个大网红。“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必将带着胜利的喜悦凯旋!”三言二句,张玉田说得举重若轻,掷地有声,落水起纹。

西出阳关无故人。甲板上,韩国敏领着大伙与20位壮士一一握手。信任、友情与关爱,在双手之间有力地传递着。

礼炮响起,盛况空前,令人感慨连连。现场有人引经据典,点头开腔:这是当年欢送郑和宝船出海时才有的场景,是最高礼遇!

永盛缓缓驶离母亲河……

一袭汉裳少年,长身玉立岸边,他仿佛告知海上曾经远航的珍宝,告知曾经旧年的富强,永盛人记下了先人的告诫,耳边清晰地听到那一句句美好的衷心祝福:祝远航顺利,一切都好!

午后,永盛轮驶过长江吴淞口第64号灯浮,15名船员(临时增加1名厨工),连同5位专家,出长江,入东海,一路踏浪,浩荡北上。

阳光西斜,秋风瑟瑟。向北,全程陌生,一切未知!

悲壮感油然而生。

永盛轮,罗马尼亚制造,2002年下水。总吨位14375吨,船长155.99米,船宽23.70米,型深11.95米,设计航速14节,中国船级社冰级Ice Class B1(俄罗斯冰级Arc 4),2006年加入中远海运特运团队,为公司冰级最高。

按年龄推算,永盛轮已是一个头童齿豁之人。大江东去叶未尽,知天命年不服老。可她并不安分,今日偏向冰山行,独自破浮冰,闯北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家不无担心!

永盛轮虽能劈波斩浪,但与冰山真刀真枪相碰,还是第一次,肢体多少显得有点单薄,弱势。虽经加固、改造、强身、健体,做到一万个确保,但其适航性与安全性,还需在实战中作进一步检验,为的是确保不出万一。

大家担心的是:永盛轮能否老当益壮,顺利完成任务,经受得住与浮冰的正面对抗?这是其一。

有一俗语,事在人为。在考验船舶航海硬件之时,考量更多的是人,是他们的航海技能和驾驭技术。资料不全,海况不清,海域不明,海图是否准确?作为中国商船,北极之行毕竟第一次,面对的海域万水千山,面对的航道千变万化。林林总总,全是难猜的“哥德巴赫”。虽然前期做足了准备,进行过深入研究,但理论总归是理论,需要手上拿着书本、脚下摸着石头、脑中想着漩涡,深一脚、浅一脚,蹚水过河,去践行理论的正确性。

大家担心的是:永盛人能否化蛹成蝶,经受得住这一历史时刻的考验?这是其二。

受船舶设计结构影响,永盛轮定编船员人数奇少。区区十几人,干着同吨位类型船舶20多人的活,大家忙得昏天暗地。天寒、地冻、浮冰、雨雪、极昼,种种可能以及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件件都是累人的活;还有连续拨钟造成的时差,以及带来的作息时间上的变动,必然给船员们的身心健康带来问题……

大家担心的是:永盛人能否艰苦卓绝,接受最大体力的消耗和心理极限的挑战?这是其三。

历史上航海人受困北极或受难北极的传说,不绝于耳。虽说精彩,却令人十分的痛心。

大家担心的还有:受困于冰山,怎么办?船体受损,怎么办?重要的是,船员生命受到威胁,又怎么办?

……

担忧的事,还真的不少,且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一家集半潜船、重吊船、木材船、沥青船、汽车船、纸浆船,18类船型门类齐全的特种运输大企业,大管家韩国敏总经理、刘书田*,以及翁继强副总经理、李宏祥副*、吴亮明副总经理等领导班子成员,心中怎能少得了牵挂。

还有具体参与行动,幕后给予支持的船舶管理部、船员管理部、技术中心、党工部、工会等陆地指挥的一线部门人员、二线保障人员,心中又怎会少了担忧。

还有身处一线的永盛轮20名壮士,心中又怎么可能舒坦。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千万个问题,必须在他们心中一一解开,得出答案;无数个问号,必须在他们手上强行拉直,圆满成一个个句号。

驶出码头的船,如同离弦后的箭,只能向前!只有向前!

20位壮士来自全国各地,地地道道的天南海北。一到永盛轮,大家的心便聚在了一起。船长张玉田告知大家,困难再大也叫困难,起决定因素的是人,还是人。

于是,船员会、工前会、领导会、自下而上,大家出谋献策,罗列出与冰山暴雪相遇的千万可能;支部会、小组会、党员会,自上而下,领导带头行动,寻找出应对千万可能后的万千对策。

一声令下,撼动三军。

在政委黄科明的指挥下,大副尹亚洲、水头屠东升带着大家对155件大小设备,按照冰区航行要求,认真绑扎,细致复查,旨在货物运输的完好无损。

在老轨余运增的领导下,工具摆放整齐有度,物料堆积井然有序,机舱净洁如明镜。透过表象,体现举重若轻的精神,展露出深层次的船舶管理水平。进入机舱,主机轰鸣有力,辅机转速平稳,设备工况完好,助力船舶动力安全。

人命为天,重中之重是安全。三副刘永伟抓重点、开小灶,马不停蹄为随船专家讲授船舶消防、救生、溢油、堵漏、弃船等知识,边学习、边培训、边演示。练为了战,战促进练。大家在一个又一个近乎苛刻的培训演练中,同进步、同提升,旨在让20位壮士平安,永盛轮平安,北极航行一路平安。

如果说,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是反复寻找短板、发现短板的两种梳理形式;那么,整改、落实,就是补齐短板的一次次总反攻。每一个项目都一清二楚,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时间、有领导负责、有船员落实;每一个项目都具可操作性,更有实用性,方便实施、方便督办、方便监管。

大家有条不紊,同心协力,兢兢业业向前推进。

有些事说说并不难,一句话或许就能骑马绕月三圈。若真动起来,就非动嘴皮子那么容易了。可永盛人就这么倔,那么犟。蚍蜉撼大树,蚂蚁啃骨头,用他们的语言来解读观点:干工作,练硬功,“倔犟”一点未尝不可。事实证明,成功闯北极,是永盛人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这是中远海运可持续发展的法宝。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回望昨日,你定会发现,永盛轮首航北极,破冰之旅,就是中远海运从沉寂走向灿烂的一段浓缩史,是中远海运发展的一部历史教科书。连5位随船专家都强烈地感受到,永盛人这样干,准行!能胜!

赶考路上必有坎。这是必然!

天降大任于斯人,须苦心空身,须劳筋饿体。这更是要求。

船上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坎深不说,事情有时偏偏像抛锚时的链,一节跟着一节,令全船人顿时陷于战斗状态。船上空间窄,小跑不起,得甩开大步子。忙碌一天下来,腰发酸,颈发硬,腿肚子发胀。回到房间,再饿再渴,不碰零食,不端茶壶,直奔沙发,一屁股坐下去,便落在了无限的乡梦中。

有人曾说过,能够超强度劳动,在永盛轮各个岗位上立住脚的船员,技术不精的,待不下去;品德不好的,干不长远;有腿有脚有门路的,脚下溜油,早走了。留下的是一群情义并重的硬汉。许多还是“船二代”。

此话实在!

为了永盛轮动起来,平安驶向彼岸,永盛人施展分身术,一人数职。机工会带缆,水手会吊缸,二副会行医,水头会起锚。数职相叠,数责相加,工作质量要保证,目标任务要确保。

张玉田,一船之长,船上的老大。在他心里,大事是大事,小事为小事,分得清,拎得明。可在日常中,工作繁忙是常事,顶替值班成小事。辛苦一下,那敢情就成了自然之事。每天早晨,就连打扫卫生、冲洗玻璃之事,张玉田都并未因“最高长官”而不屑,且工作得有板有眼。他用行动告诉大家,船上事就是我的事。船员赞言他:话不多,事不少,就像一头默默勤耕的老水牛!

黄科明,堂堂船舶政委。掌起勺子,他是大厨;拿块抹布,他是大台。只有端坐主席台,他才叫黄政委。船员政治思想工作多种多样,他说,抓住了大家的胃,也就抓住了大家的心,船员口服了,心自然就服了。在他看来,这也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种方法,高效且能出成果。谈及此,心中快乐无比,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我好乐意为大家服务。”累,并快乐着!

是的!中远海运成立以来的一甲子时光,这群与海相伴的中国男人、中国航海男人,困羁于此,勃发于此。尽管波澜起伏,连绵万里,如同囚笼般束缚在一叶小舟,但澎湃的血脉里始终流淌着郑和血液。逆流而进,踏浪而行,一直是他们抗争航海命运的高声呐喊和雷霆行动。

根据气象预报,勘察加半岛东部水域将有一个较强的低气压。受其外围影响,永盛轮必经之路将有7级大风。天刚放亮,全体船员对船上大件设备进行再次绑扎加固。同舟共济,无人置身事外。几位随船专家主动请缨,融入其中。专家判断,今年融冰时间晚,浮冰随风流漂,成为拦路虎的可能性极大。威胁自然加大。无论是否,都重在一个“防”字,必须做早做足做充分。

全船加固完毕,大家复查堵漏器材,确认堵漏岗位,再聆听责任人讲解堵漏知识,领悟堵漏要领,确保战之能胜,战之必胜。

叮铃铃,叮铃铃……上午10点多,船上警铃大作。

“不好,出事了!”睡梦中的二副曾庆忠从床上弹起,他马上打开对讲机,里面远远传来“油舱遇冰破损,马上集合”的讯息。警铃过后,广播响起。纷乱的踢踏声,随之由远至近,迅速聚拢一处,静止于船中部甲板……

原来,这是一场特殊的海上演习!任务明确,就是海上堵漏,海上救生。

事后上级在总结时谈到,说该活动针对性极强:

一是让船员尽快熟悉了船上堵漏设备的种类、存放的地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相对于常规航行,在北极海域航行,永盛轮与浮冰碰撞的概率较大。

二是测试了铱星通话、卫星通话、单边带等现代化通讯手段,保持船岸联络畅通。寻求岸基支持始终是必要的,这不仅体现在技术方面,还有船员心理方面的获得与支持。

三是提升了船员应急应变综合能力。由于救助距离比较遥远,岸基支持相对比较薄弱,万一有事,最终依靠的还是永盛轮船员。

更重要的是,要时刻树立船员环保意识。保护北极自然环境,是航海人的自然天性与无限责任。航海,行的是海洋,岂容污染?!

几分钟后,大家已站立在预先设定的船中破损区域附近的甲板上,拉开架势,展开海上溢油隔离、破损进水堵漏作业:

第一组将围油栏拉至船舷,准备围堵海面燃油;第二组将救生艇放至水面,准备下海回收燃油;第三组找到破损漏油舱位,准备进行堵漏作业。

船员,一个古老、圣洁而又平凡的名字。无论春夏秋冬,波涛汹涌,他们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他们的航海知识为我们创造了许多无限的可能。他们数年如一日,披星戴月,踏波涉涛,重复着同样的事情,陈述着同样的语言,时时演绎着各自精彩的航海故事,看似平凡,却又闪耀着伟大的光芒。

在此后的北极航行中,永盛人反反复复演绎着中华民族传统智慧的诸多成语新传说。

自从出了长江口,太阳就一直躲着船,能见度也时好时坏,只是苦了永盛人,既要防渔船,又要雾中穿,还要浪中闯。有一句航海顺口溜:中国沿海,一年四季,没有浪,就有雾。没有雾,就有雨。没有雨,就有渔船。没有渔船,肯定有大浪。

未想到,北太平洋也不太平,此时的太阳羞答答的,不知藏在何处。受低压气旋影响,六七级狂风挟着怒气,在堪察加半岛海域形成狂风巨浪。它们毫无怜惜之意,直面砸向永盛轮。马达轰鸣,波涛矗立。船左冲右突,浪前仆后继。船浪相碰,刚柔相济,激起浪花无数,怒放在船的上空。

英雄也有息争之时。永盛轮明显放慢了速度,从13.5节降到10节,再从10节降到7.5节……踉踉跄跄中,永盛轮行走了两个白昼,才抵达白令海峡。

万事开头难,永盛轮这个头开得真难。

刚刚进入白令海峡,站在北极起跑点,一口气还没喘匀,劈头又是一顿暴雨。北风聚力,风雨交加。美景没了,秋意没了,永盛人跑步进入了隆冬。

未承想,地球北极馈赠永盛人如此重礼。“佛之道难成,言之使人悲酸愁苦……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含辛茹苦,成了永盛人独闯北极征途中的真实写照。

值机舱班的,高温噪杂不说,那股子呛人的燃油味就令轮机人员脑子不够用。灵感来时,他们偶然也会学学鲸鱼,爬出机舱,闭上眼,张大嘴,给肺部狠狠灌上几口新鲜空气,再跌跌撞撞返回机舱,生怕浪泼在梯口。

值驾驶班的,硬邦邦地站着不说,还得集中精力瞭望,风云变幻莫测之际,便是危机四伏萌发之时。此刻的脑瓜子不能晕,也不敢晕。驾驶员抓住扶手不敢动,双脚恨不得把波澜踏平;水手边操舵边呕吐,吐口水,吐苦水,再吐胆汁,可就是不敢吐露心声,怕家里那位心疼,急伤了肝,哭坏了眼,再找不到上船探亲的路。

干伙头军的,别人晕了,可以不吃,但你不可以不做。人是铁饭是钢。吃不好,吃得差,在家不敢骂老婆,在船还不敢提你意见?吃饱不想家,才能开好船。厨师也在想。天南海北,众口难调,咱得拿出高超厨艺才行。

除了值班,许多人还有自己的一块“自留地”,得定期去维护、去保养。否则,坏了、锈了、到期了、无法使用了,摊上一件,不是大事,就是要事。弄不好,引起连锁反应,那就成了伤船命、毁人命的特大事。

这样的天气,别说工作在岗位上,就是坐着,或者躺下,都是一种遭罪。若没见识过晕船的滋味,晕车的感觉谁陌生?如果再让你连续晕上几天几夜,又能否扛得住?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每当听人唱起这首歌,心中就会想起昔日海上生活,波涛就会在胸腔内不停地翻滚、起伏……

摇啊摇!摇啊摇!航海人彼岸在何处,何时才能摇到彼岸,只有航海人自己心中最明白。面对大海,我们的船员,情感有时就是那么的复杂,澎湃的血脉里却始终流淌着勇毅。他们一边欣赏着大海的平静与美丽,一边又感受着大海的暴怒与狂躁。面对狂风巨浪,面对排山倒海,我们的船员身心疲倦,却立场坚定;我们的船员痛苦不堪,却又一如既往。在无边的航海生涯中,风采依旧,勇敢地站立在风口浪尖潮头,饮风吞浪,日日夜夜。

若论辛苦,还有一个。他,就是永盛轮船长张玉田。

肩负重任,他几乎通宵达旦守在驾驶室。双手,紧握望远镜;眼睛,紧盯着海面。双脚,像生了根的螺栓。船只随着他的指令,劈波斩浪,在风浪中有惊无险,匍匐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成为驾驶室内一首奋勇前行的千古绝唱。

政委黄科明说,船长许多“玩命”的小事,令人挥泪:每逢夜航、雾航,狭窄水道航行,还有台风巨浪中的航行,他常常顾不上吃饭。有时太困了,就多喝几口浓茶,不行,再来杯咖啡。实在不行,驾驶室里的沙发就是床。如此这般,身体感觉可以抗衡了,精神有了,劲头足了。只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一晃十多年的船长生涯走过,累积的海里越来越长,承载的货物越来越多,身体却熬出了越来越多的毛病、越来越多的疼痛,黑发熬成了白发、白发熬成了无发……

的确,船员身上并没有多少耀眼的事,件件事小,件件小事。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较为普通,极为常见,却让我们看到阳光下的船员所折射出来的闪闪光芒,他们身上自带着的那种信念,那种赤诚,那种坚持,那种奉献!

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人,有拼命硬*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行业主管,海上人此刻的心境,交通部领导了解,集团领导理解。指挥中心墙壁上,那只在航线上向前慢慢移动的船模,就是心中敬重航海人、跟随他们的航速一起劈波斩浪的图腾。

何建中,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时有问题,何处现困境,何时就能听到万里之外的电话声:“感谢船员!感激专家!”满腹的诚意与敬重。

李云鹏,中远集团原总经理。没有客套,开口便问:“20位壮士身体如何?困难大不大?”他的话语总能直抵船员心田,引起共鸣。人在船就在,船在货就在,人是至尊贵的财富。作为总经理,他只想知道,此刻船员心中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诉求是什么,能帮他们做些什么。

海上人此刻的心境,公司领导班子更是身同感受。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为大我。口号好喊,但做起来,却有割肉般的疼。许多作为曾经的一名船员,在船工作历境,他们历历在目。虽说如今职位不同,感受不一,如同手指上的刀伤与烫伤,疼痛感受不同样,但十指连心,那都是一个样:疼。

韩国敏,永盛轮北极破冰之旅的策划者、执行者和管理者,心中更有火炭般的灼热,他永远不会忘记集团在北京召开的那场专题会。

2012年10月17日,集团举行“海豹项目”北极破冰之旅启动会。上午9时,韩国敏进入会场,身子刚刚坐定,担子便落在了他的肩上。集团决定:永盛轮首航北极。《中庸》有云: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市场千帆竞发,如何抢夺先机……700多艘现代化商船,花落吾家,选定永盛,这不仅源于韩国敏递交的周密而严谨的工作报告,而是他几十年航海历程的积累和航运管理的经验,更是“现代管理 历史经验”融合的一次质的升华。

那一年,中俄两国在北极圈将开启亚马尔 LNG 液化天然气投资项目。开拓北极新海域,开启极地新航线。一个“敢吃螃蟹”、有着光荣传统的共和国远洋长子——广远公司新时期掌门人韩国敏,闻悉此言,怎会静如止水,无动于衷?他心中早已波澜起伏。

韩国敏喜欢海。

这并非因为他的家乡上海离大海很近,而是因为海的博大、海的雄奇,孕育了无数的生灵,蕴涵着无限的创造力。准确地说,他喜欢的是水。

同样,他就读于南京海员学校,不是因为南京离家乡近,而是逆流而上,溯源刨根,他看到了水的力量,看到了治理与治水同出一辙的历史源远,看到了生命之舟在水中的命运、责任和前途。进而言之,他深爱上了水。

怀揣志向的人,总是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格局。视野高瞻远瞩,双足精准定位,既宏阔有序,又步履缜密。韩国敏曾对《环球时报》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听这项目,我们就思考,在北极圈要拿到项目,除有实力之外,必须有北极圈的尝试和经验。这是一个考量……”事实上,正因这步妙棋,进一步拓展了中远海运特运发展新方向!

尘埃落定,余下的将是如何部署!

在航行北极这个舞台上,韩国敏亲力亲为,时时关注:极地航行政策的掌握,通航北极环境的调查,船舶硬件的加强,船员软件的提升,房间维护与改造……大到国家层面,小到个人吃喝,他总亲力亲为,劳心费力。岁月就像一把锋利的锉刀,削去了他脸上的青春光泽,那曾经的满头乌发,亦已灰白且数量在急剧下降,在头顶留恋着昔日的郁郁葱葱。虽然许多事情需从零开始,可经过他的心血打磨,总能在转角处呈现出一片美景,给大家以惊喜!

航海路上无轻舟,这是铁律!

韩国敏变得十分敏感,又万般柔情。是的!20位壮士以生命相托,出征跋涉在茫茫冰山海面、烟火稀缺极地,他心中怎能不如临深渊?不如履薄冰?韩国敏向媒体透露:“在永盛轮离开码头的那一刻,我心中好紧张。”毕竟没有走过。路不熟,摸不清海况;水太深,够不着海床。虽说给予20名壮士足够的信任,但首次行驶在浮冰满海的征途上,却让他的心始终悬浮在半空中……直到船抵港口,系好大缆绳,按下停机键,他才放下心来。

以生命相许的信任,让船员们心底燃烧起“不过北极非好汉”的雄心壮志,攻关破隘,一路扬帆。

不妨在此摘录当年8月27日《航海日记》中大副航行班时的记载,来加深永盛北极圈航行中的直观印象:0500时,阴,有雨,气温6℃,东北风5-6级。0600时,少云,气温7℃,东北风4-5级。0618时,晴,船过白令海峡,进入北极圈航行。0800时,气温9℃,东北风3-4级。晴,船继续行驶在北极圈。

凌晨5时,永盛轮还一直笼罩在薄雾之中。时而阴沉,时而风雨,天地变幻莫测。一小时后,峰回路转,久违的太阳露出笑脸,天暖地热地辐射着每一位永盛人。我相信,凡事总会有巧合,但我更愿意解读这种现象来自于上天的感动,起源于船员的心诚。

这时,天空突然闪亮起一片流动的白光,由远及近。有人感叹,航海数载,阅风浪无数,此景从未见。原来是成群的海鸟。它们聚团飞行,伴着船,乘着风,盘旋翱翔,不时发出“哦哦……”的欢叫声,像为永盛轮鼓劲加油。不远处,几条数米高的莲状水柱,气势夺目。有经验的人说,这些不时露上水面、喷着水柱的巨大黑影,就是传说中的北极大鲸鱼。更为惊奇的是,航线上偶遇一两只独行者北极熊,端坐于浮冰之上,侧头远望这群踏浪而来的使者……人也来,船也来,远方来朋,鲸不亦乐乎,熊也不亦乐乎。作为北极的主人们,它们正用各自特有的欢迎方式,为远道而来的东方客人表达着自己的特别祝福。

永盛轮顿时喧嚣起来……

一声长笛,划破时空,久久荡漾。

上午6时18分,永盛轮兴奋地向世界宣告:北极,中国船员来啦!随后,大家整整齐齐、一个不少地站成两排:红旗高高飘扬,天地人船合一,浮冰为景,阳光增色,大家神采飞扬地在北极圈地标海域留下了一幅永久的历史画面。

“历史的跨越,伟大的壮举……

“你们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向你们表示祝贺……”

无数封祝贺的信件、无数句问候的话语,在永盛轮层层荡开,久久涟漪在永盛人的心头……

笙歌喜庆争催晓。篆烟舞、龙鸾缥缈。香罗上、不画寿仙人,献一段、长生寿草。一心一意同欢笑。

难得的平静海面,罕有的航海生涯,不搞点动静,似乎对不起北极主人们的盛情,而留下一丝遗憾。下午4时,除值班船员外,大家齐聚餐厅,用航海人特有的欢庆形式,自娱自乐。擀皮、剁馅、包饺子,将疼痛包起;小炒、大肉、来两杯,将欢乐荡开;举杯、祝福、齐欢乐,将心中的期望与希望,连同心愿,齐齐撒在北极的上空。

一路平静一路畅,一程风雨一程浪。坎坷路上,永盛轮继续向西北方向跋涉挺进。

8月28日,船行驶于北极楚科奇海域,等待与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50Let Pobedy号汇合,挑战永盛人航海生涯中的第一次浮冰之路。因涌浪太大,引水员推迟上船。永盛轮按破冰船指示,紧跟其后。下午2时,永盛轮首次遭遇浮冰。大小不一的浮冰在船舷外漂移而过。冰丘并不高,3米少见,2米为多。根据浮冰比重测算,水下体积应该有8倍之大。不难想象,若碰上浮冰,能有什么好果子吃。

浮冰洁白如纸,海水碧绿苍翠。二者互叠相衬,在阳光下折射出难以描绘的海上景观。不一会,远处弥漫起团团薄雾来。驶近才发现,那是一片片雪花构成的动漫世界。洋洋洒洒的雪片,仙子般在空中舞动身姿降落人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时辰的光阴,数次反复出现的盛景,非陆地人所能偶遇。诗意的东方人,见此场景,心中怎能不潮起汐落,春暖花开?不经历风雨,怎见到彩虹?对永盛人而言,不航行北极,又怎见夏日瑞雪纷飞。有一个水手说,这是我人生中一件最值得炫耀之事!

海同岸,原本就没有路。破冰船在前逢冰劈路,如耕牛犁地。只是苦了永盛轮。为了不掉队,船舶不时调整航向,在冰缝狭道中寻找破冰船留下的一线痕迹,一步步向前突围。

首航,读不出永盛轮面临的惊涛骇浪;试水,却无穷了浮冰在北极航线上的凶险恶劣。

午后,浮冰明显增多,如雨后蘑菇,四野繁茂。抛开艰难而言,尽显壮观。

正如科考船雪龙号船长王建忠所言,遇到了“妖”——陈年浮冰。突然出现的移动冰山,自在意料之外,又在预料之中。借助浮冰围成的天然屏障,永盛轮短暂平静了一会,抓紧时机,俄罗斯引水员迅速登轮。.

傍晚6时,周边的浮冰越来越多,重度八成。根据测试,冰川移动速度为0.8节。破冰船马达轰鸣,在不远处气喘吁吁。据引水员介绍,核动力破冰船长160米,宽30米,吃水11米,船艏钢板厚45毫米,配员100多人。如此健壮之舟,在大自然面前,此刻也显得力不从心。唯有不时变换航向,寻找薄弱浮冰,慢慢迂回前行。

十一

冰是有生命的,它们封存着这个星球北极的巨大秘密和大自然的无数奥秘。然而,人类再无穷的智力预测,都无法尽谙自然的浩大与深邃,更难解其中的玄奥。人定胜天、万物灵长,或许只是我们人类自我优越意识下的恣肆膨胀,自然则不以为然,常常报以一笑。在她眼中,小小地球,只是宇宙万物中的尘埃一粒。

尖尖船艏划开茫茫冰路,浮冰在船舷两侧舞动着身姿,发出一种属于它们之间才懂的话语……驾驶室内,一身工装的张玉田船长,像一位坐镇前线的大将军,指挥永盛轮左冲右突,虔诚地领悟着自然法则与浩瀚北极,不时俯下身段与引水员交流意见。

餐桌上的饭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直到冰量减少些许,船长和引水员才敢端碗吃饭。大家狼吞虎咽。的确有点饿,张玉田的吃相有种满足感。在他看来,推后一两小时吃饭已是幸事。

船钟在墙壁上划着圆圈。当时针与分针合而为一指向天穹,天空依旧明亮。细细观看,一竿之高的太阳躲在远远的云层里。是天上的太阳跌落水中,还是水中的太阳挂在天空,相互辉映,构成水天一色。查阅天体表,日出时间为0202时。也就是说,今晚无夜,将极昼。

不知何时,天空忽然架起一座彩桥,光弧由热至冷排序,恍如仙境。“做了十多年甚至几十年的船员,都未必能遇上。”船长解释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番说辞,心生羡慕。康有为百年前登北冰洋那岌岛浮上脑海,现借用与君分享:仰观诸天阅劫余,壮观山海荡目眦。有附注一段:时五月二十四日,夜半十一时,泊舟登山,十二时至顶,如日正午。顶有亭,饮三边酒,视日稍低如暮,旋即上升,实不夜也,光景奇绝。

今晚,永盛人巧遇如此奇景,又怎能不兴奋。工作有紧张,生活要活泼。手机、相机、摄像机,大家齐齐上阵,抓拍下一张张神秘奇观的“狐狸之火”,成为他们今日电脑屏幕和微信群里炫耀的资本。

十二

8月30日,阴转多云,零下4摄氏度,永盛轮全速前进,行驶在东西伯利亚海西部。海面浮冰逐渐减少,大家的心情也愉悦了许多。又一日,进入拉普捷夫海域航行,继续向最北点78.04N驶进。

傍晚时分,浮冰不再,喧嚣不再,只有任性的雪花,零零星星飞舞在永盛轮的四周……舷窗上,一朵鲜花激情盛开。窗户下,一张脸盘极目眺望。一动一静,一红一白,疏疏密密,构成一幅今宵难忘的永恒图画。

都说船员也爱花,平日里栽树插枝,用来妆点海上枯燥的日子。只是护花心情有点特殊,比花农还痴三分。怕花盆摔了,为她隔上一块小木板;怕花枝弯了,为她绑上一根小竹竿;怕花朵折了,为她系上一根小红绳。虽然极少得到蝴蝶的抚弄、蜜蜂的亲吻,朵朵鲜花却能真切地感受到月光的纯洁、阳光的无私、海洋的辽阔、男人的心胸,深切地体会到航海男人也有一双柔情如水的大手,如同临别之夜,抚摸在女人那副娇洁的面容上,万般深情。

窗户下,小水手想起了往日事:“来啦?”嗔怪中能听出满满的爱。“来了。”温弱的话语中透出一份坚定。

这是新婚后的妻子第一次出远门来船探亲。一上船大家便称她小海嫂。

“万水千山的,出点差池怎么办?”小水手马上接过小海嫂的旅行箱,好沉。不用猜,肯定都是家乡土特产,她口中经常调侃他的那“三大件”“六小件”。

四周眼晴太多,扎身。小海嫂不敢撒娇,跟着小水手进了房,将手上这盆见证两人爱情的鲜花放在了窗台上。

临走前,小海嫂再三叮嘱,含苞欲放再相见。只是未想到,工作需要,航行北极需要,小水手未能如期公休回家……

这是永盛一位水手日记中记载的一段,让我读懂了这枝花的前世和后生。今晚,鲜花与浮冰同起伏,与北极共天地,与船员同航程。有月光点缀,有流水附和,有雪花陪伴。此刻,盛开极艳!情怀极浓!

后半夜。

风,百无禁忌,果然又刮了起来,小水手将身子往被窝里缩了缩……

十三

北极,喻言熊立此地。性情确如其熊,时而温顺,时而暴怒,变幻无常。

9月1日,永盛轮在维科基茨基海峡遭遇大面积浮冰,冰川绵延百里。晚上10时,浮冰越来越多,密密实实,再难找到一丝缝隙。政委说,取一滴海水都难。硬度再加大,强度再加大,艰难跟着再加大。2米、3米、4米……深灰色的冰丘露出水面,随着挤压在海面茁壮成长,试与永盛轮比高低。

千年老妖!专家、引水、船长、二副、水手,面面相觑。分秒之后,大家拉开架势,决战浮冰……抱团,谋计,斗法,破冰!永盛轮蛟龙摆尾,左冲右突,再次碾压,再次突破,再次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第一个拐点过去了。

没多久,狂雪突至,海面一片苍茫。海鸟,盘旋在空中,探着头,东张西望,不时发出咔咔声,似乎也在帮永盛轮寻觅前行的路……

有人插科打诨,说,刚闹腾完新人婚礼,又开始搞小孩满月酒。

下马威远不止此。

下午,海事卫星通讯中断,“C站”信号逐渐微弱,开始断断续续,永盛轮与世隔绝,成为北极冰海上真正的一叶孤舟。

此刻,永盛轮不仅要完成自我的生存救赎。更重要的是,还要把自己铸成一把挺进北极、闯出冰山的钢犁,为中远海运开创一条北极新航线,在肩负重任的漫漫寒冷中,鸣笛高歌,一路向前。

十四

船艏与浮冰的撞击、船舷与碎冰的纠缠、北风与钢丝的呐喊,十八般乐器登台弹奏,高低起伏,响遏行云,在永盛轮上演一场震撼的海上交响乐。“嘭”的一声,从船艏传来,仿佛定音鼓,响彻云霄,船速随之减了一半。外部的寒冷、内心的寒颤,形成尖锐的双重音符,不时冲撞着大家的胸腔。

肯定撞上了冰山!

不容细想,张玉田马上下达指令:“测量水舱!”

二副拔通电话……

船长把话传给二副,二副又传给水头,接下来就像400米的跨栏障碍接力,成为主题中的主题。

“屠东生像点了火的炮竹,向船艏方向直窜,测量每一个淡水舱、污水舱、压载舱。寒风狂野,嘶嘶呼呼,尽管防寒服的衣领拉链已经扯到了顶端,可风还是无孔不入地往他的脖子里钻。为加快测量速度,他脱下防冻手套,不时将手心放在嘴边,吹上一口热气……”看着日记中现场劳动场景的描述,一幅摄人心扉的画面刹那间定格于脑海,让身处夏日炎炎的我,此刻在南方都忍不住连打了几个寒战。

驾驶室仿佛凝固了起来,只有大家的喘息声在空中游动,显示着生命的强大。张玉田不时张望着手中的对讲器,欲言又止。

时间一分一秒走过,大家在焦急中等待……

“一切正常!”仿佛一道电波从远古传来。短短四字,带着无法抑制的兴奋,给人于最大的安慰。

“一切正常!”放下话筒,屠东生又轻轻复述了一遍。他随手扯下棉帽,连同额头上的汗珠,直起身子,歪歪扭扭向生活区走去……仿佛凯旋而归的一位勇士,仿佛耕耘暮归的一个农夫,将一串串“踏踏踏……”的脚步声,留给了身后长长的甲板,留给了汗水流淌的往日……

窥斑见豹,不妨在此单列这位“船二代”水头屠东生一组日常小镜头,尽力用白描手法,不加评论,不作修饰,通过船上真实的一些小细节,来赞叹永远航行在海路上的永盛人。

镜头之一:屠东升每天要对几十个油舱、水舱室进行二次测量,时间约半个多小时。为了其他工作,他将测量放在早饭前和晚饭后,相当于每天加班一个多小时,每周多劳动一天。

镜头之二:屠东升每天都要对几个货舱温度进行测量,做到通风防潮,货物安全。正因他的仔细,整个航次没有发生一票货损事故。

镜头之三:屠东升抓住天晴时机,不失时机做好船舶保养,敲铲除锈补漆,三度底单,一度面漆,整个航次他一人用掉油漆十多桶。

镜头之四:屠东升经常对货物绑扎情况巡查二次,对绑扎索具加油保养,每次作业半个多小时。舱外零下,舱内零上,在近乎50摄氏度的温差中,他用身体反复试验着冰火两重天。

这样的日常劳动镜头,何止他一个。在永盛轮究竟有多少,连新加入的厨工李建国都能说上一大串。或者说,他就是某日某处某项工作镜头中的一个大腕。

对远洋真正的爱,往往就这么朴实无华,涛声依旧,情依旧。永盛人用默默而平凡的劳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无声流淌过脸庞的汗水,为外界那些对船员纷扰的怀疑和不解一一作答。

十五

9月2日,永盛轮驶入喀拉海。

半夜0时。出于破冰需要,破冰船不断提升速度,增强冲击力,航速竟达10节。冰还是冰,虽破碎却变得更为密实。永盛轮步履蹒跚,形同蜗牛,每前进一米都颤颤巍巍。彼岸在前,目标在前,唯埋头破冰跋涉。一圈一圈又一圈,用螺旋桨舞动起永盛人不畏艰难独闯北极的豪情壮志。

凌晨1时20分,船上录像机记下永盛轮GPS船速仅有2.9节。二船距离越来越远,有时达2海里多。船长指令破冰船停车等侯。经过近半小时的艰难前行,永盛轮才慢慢接近破冰船。

凌晨5时,海面浮冰并未减少多少。永盛轮艰难行进,与浮冰作最后的较量。

早上7时30分,海面浮冰密度开始减少,破冰船航迹清晰可见。张玉田自言自语:“浮冰,再见!”阳光普照,室内增色,一张被海风巨涛涤荡的脸孔,礁石般坚毅地存在面前,让人捕捉到一股令人振奋的自信。

9月4日,薄雾弥漫,风平浪静。永盛轮驶出冰区,抵达北极一个最高点78.04N。

都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对于整天与钢铁打交道的这群“撑船人”来说,以苦为师,以苦为乐,倒成为他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积极行动和日常行为的准则。晚上,电机员和大厨主动请缨,开始加班磨豆腐,他们要利用这难得的风平浪静之机,改善大伙的口味,顺便演绎一下船员人生三苦中的另一个励志版本。

十六

民有俗语:贵人出门,自携风雨。9月5日,永盛轮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越过NSR西界报告线,向北欧进军,成为中国商船历史上的首次。太阳也投其所好,露出脸蛋,向永盛轮投射去灿烂热情的笑容。上午9时35分,永盛轮驶出北极圈,进入挪威海航行。20名壮士再一次自豪地站立在驾驶台,向着桅杆,向着船艏,向着前方,再次留下一幅勇闯北极的壮丽画面。

高高的桅杆,站立起一个钢铁身躯,它象征着坚定,象征着不屈。多少次工作往返,多少次散步往复,大家总会驻足仰望,让一股力量在体内瞬间升腾。

每当永盛人讲述起这段故事,那晶亮的黑眼睛中,总会闪烁出大海之源,生命之源。令人折服。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书写及此,忍不住起身举拳高呼,为勇闯艰难的永盛人喊出心中这句经典的兴奋!

兴奋之人,不仅有我,还有他人。一艘老旧船,一船普通货,一次平常却又特殊的北极之行,受到了世界广泛关注,成为世界众多媒体追捧的对象。美国《华尔街日报》、英国《金融时报》和《观察家报》、德国《时代》周报、法国《世界报》、俄罗斯《独立报》等报刊免费为其打广告,每天每时滚动报道永盛轮动态。摘抄一些专家与官方话语如下:

“政界人士和科学家入迷地注视着……”

“政治家和学者都在密切关注……”

“很多人希望此次航行能开辟全球航运业的新时代……”

可见永盛轮首航北极破冰之旅是多么的重要!不妨在此作三点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是永盛轮北极航线的成功开发,为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做出了应有贡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是永盛轮出长江经东海,沿西太平洋,北上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德朗海峡、拉普捷夫海、新西伯利亚群岛北部、北地群岛南维科基茨基海峡、喀拉海、新地岛北端、巴伦支海至鹿特丹港,全程7800海里。相比南下马六甲传统航线少2807海里,节约船期9.4天,减少燃油235吨。既节省了经营成本,又减少了碳排放,成为企业履行生态环保、社会责任的务实之举。

三是彰显了公司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在全球特种船市场乃至整个航运界,形成了一个极大品牌效应。欧洲、日本等地全球多家大客户和机构主动与公司联系,探讨北极航线合作事宜,为日后实施“永盛 ”项目常态化运营;非冰级船船、半潜船和重吊船常态化运营;永盛轮首航南极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当天夜晚,船舶餐厅。永盛人召开了一场特别会议,宋家慧安全总监作《豪迈与情怀》主题演讲报告。近一个月的工作接触、生活相处,与船员交流无处不在。通过耳闻目睹,他看到了永盛轮老船员的责任与担当,看到了永盛轮青年船员的抱负与追求。在会上,他鼓励永盛人一定要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继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船长同时勉励,航海是复杂的,航线是变化的,驶向彼岸的路,永远不会风平浪静。

政委再三叮嘱,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明天继续风雨闯天涯。

一个主题,折射出永盛人的智慧;一场报告,催生出永盛人的动力。

餐厅,掌声雷动。为永盛、为企业、为事业,永盛人群情激昂,不甘输后,喊出了“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神仙和皇帝”的嘹亮口号。

郑和的思想光芒,闪耀了600多年。用这种光芒照一照永盛人忙忙碌碌的事,让我对20名永盛壮士的心灵和精神,有了一个经典似的解读:一生做一事,一袭工装之下,永盛人开航拓线的初心始终跃动,以生命之名,一如既往,勇闯航海禁区。

永盛人却说,只为了心中的那片海。

十七

9月10日下午,永盛轮顺利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成为勇闯北极中国第一轮。荣誉至高无尚。正如韩国敏总经理所言,首航北极成功,必将成为中国航运史上的一个新壮举!

航运的重要目的就是将货物安全承运到目的港。海上航行接近尾声,重要的事却刚刚开始。根据本航次指令,必须在抵港前二天内完成货物解绑任务。本航次首靠港鹿特丹卸有重大件设备15880立方米,解绑的止移墩有112个,钢丝近3吨,还有100多根链条,20多套集装箱连杆,以及30多立方米的木头。即使悉数搬入仓库,都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搬运工程,何况还需大家烧割、刨平、松绑、分类、堆积。

“万米长跑”之后,永盛人开始了“百米冲刺”。

偏偏老天捣乱,一路大风,还带斜雨。风雨同舟,安全至上,工作只好终止。今天不做明天做,这意味着明天的工作量翻倍,付出的精力更大。既是矛盾,也是挑战,没办法中的办法。

第二天,工作继续。上午,尽管阴雨连绵,大家还是按照统一部署,开始割除部分止移墩。下午,天空放晴,机会难得。大家马上兵分三组,一组气割,一组电刨,一组做抵港准备,为部分货物解绑。除去驾驶值班的、机舱值班的、厨房做饭的、迎接PSC检查的,还有机舱修理项目的,三下五除二,3个组,也就那么5个人。

精神焕发力量。在中国船员面前,就没有驶不过的波涛,更没有越不过的巨浪,全体船员同心协力,哪怕有十分钟空闲,也要主动参与,全力协助,按时完成了抵港前预定的目标任务。

靠泊码头,包罗万象的PSC检查正式开始。如同职工年度体检,大家既惊又喜。谁不想体检结果正常,以便日后全身心投入工作,拥抱生活;谁又不想体检时揪出点小毛病,以便早医早治早痊愈,防止日后形成大患,酿成大祸。5个多小时的严格检查,永盛轮一次性无缺陷通过PSC检查!

苦尽甘来,这样的结局符合规律。当然令永盛人心花怒放。

开心的还有集团领导、使馆官员、欧洲公司领导,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大家齐聚永盛轮,向他们敬献鲜花,表达内心崇高的敬意!

他们是谁?永盛轮20位壮士,请大家记住他们:

交通部安全总监宋家慧、交通部海事局政法处处长何铁华、雪龙号科考船船长王建忠、中国船级社技管处副处长钟晨康、中远集团安监部原总船长赵庆爱;

永盛轮船长张玉田、政委黄科明、老轨余运增;大副尹亚洲、二副曾庆忠、三副刘永伟、水手长屠东生、厨工李建国、水手赵培根、水手贺建涛、水手段传新;电机员王善洲、二轨董宏志、三轨周新华、四轨张熠。

9月12日,夜色悄然降临。码头边,热火朝天的卸货场面渐入尾声。晚上6时10分,当最后一票重大件徐徐落地,大副尹亚洲在《航海日志》中郑重写下:第61航次结束!

本文原载于《时代报告》2021年第3期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