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国古代,有着许多忠义的刺客,他们为报答国君的知遇之恩,哪怕明知是死,也会义无反顾地站出来,如刺*秦王赢政的荆轲就是这种忠义刺客的代表,但我今天要说的这位历史人物的名字叫做——豫让,小编愿称他为古今无双的忠义刺客。
豫让是春秋时期的晋国人,他从小时候起就习文又习武,在他长大之后成为了一名文武全才。当时晋国的朝局已经被六卿掌控,这六卿指的是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魏氏和赵氏,晋国六氏互相明争暗斗已经形同水火了。
春秋时期,有势力的名门望族皆有养士为己所用的规矩,最初豫让投靠了名门之中的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由于两家关系极好,所以范氏和中行氏在世人眼中算是一家势力。
当时范氏和中行氏所养门客众多,豫让能文能武却始终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范氏和中行氏的家主根本不拿豫让当回事,他们给豫让的门客待遇是最低标准。
豫让感觉自己的才能被埋没了,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继续在范氏和中行氏家做着最低标准的门客。过了没多久,范氏与中行氏两家率先跳出来作乱,而智氏提前得到了消息,与韩、赵、魏三家,共同举兵消灭了范氏与中行氏,而两家的地盘也被其余四家瓜分了。
当时智氏的家主是智伯(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称为荀瑶,因为是智氏家主,史书上将荀瑶称为智伯),智伯听说了豫让这个人很有本事,于是就将他招到了自己麾下做门客。
豫让来到智伯府中做门客时,智伯待他很好,上来就将豫让的门客待遇提到了中级,之后智伯又分配给了豫让一些任务,豫让都完成得很好,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智伯就将豫让的门客身份提到了高级。
豫让有一次负责保护智伯,在路途上智伯遇到刺客袭击,豫让挺身而出,将刺客悉数击*。智伯看到豫让有如此本事对他更加看重了,于是吃的、穿的和用的都是府上最好的待遇,还将豫让的薪资翻了一倍,并且为他说了门亲事。
当时的豫让对着智伯感恩地说道:“大人,豫让以死士之身,视节义重于性命,今日蒙大人成全,豫让感激不尽,当今天下知豫让者唯大人是也。”
两个人虽名为主仆,但私底下关系如亲兄弟一般,但没过多久,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上演了。
当时的智氏是晋国最大的势力,朝堂上的晋国国君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而历史上著名的韩、赵、魏三家分晋,与其说是三家分晋倒不如说是三家分了智氏更为符合历史。
智氏被韩、赵、魏三家联合所灭,智伯的土地被三家瓜分,智伯因为与赵襄子有仇,于是智伯的头颅被赵襄子砍去,将头骨取出漆上黑漆做成了一个盛酒的器皿,而智氏的门客们也都树倒猢狲散式的各奔前程去了。
这个听上去很残忍,但在古时候,因为赵襄子和智伯有仇,古人认为报仇血恨是可以这么做的。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三国里马腾被曹操所*,马腾的儿子在军前叫阵时大声冲曹操喊道:“曹贼,吾要食汝肉,寝汝皮!”
这个“食汝肉,寝汝皮。”和赵襄子将智伯的头颅制成酒器是一样的,都是表示和这个人有着深仇大恨。
可在当时,豫让听说了这件事情,心里接受不了,当即立下誓言说:“我这辈子士为知己者死,大人待我如知己,哪怕丢掉性命,我也要*了赵襄子为智伯大人报仇。”
豫让自己一个人做这件事怕是成功刺*赵襄子的几率很小,于是他开始联络起曾在智伯手下做门客的人,请求他们一起为智伯复仇,可这些人都是墙头草,如今智伯和他的势力都已经不复存在了,谁又肯为了智伯的仇而白白丢掉性命呢?
因此,除了豫让没有任何一个曾经的门客愿意与他联手,豫让没办法,只得自己一个人想办法去*掉赵襄子。豫让知道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要刺*赵襄子,肯定不能硬拼,只有偷袭才有一丝机会成功。
想了许多方案,豫让最终定下了一个可行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花重金贿赂了智伯手下曾经的门客,现如今投身到赵襄子府上做门客的韩武,韩武给他出了个主意,要豫让装扮成被判刑服役的人,然后悄悄混进赵襄子宫中的茅厕内服役。
豫让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到了宫中做了一名负责打扫厕所的服役人员,等着赵襄子如厕之时趁机刺*他。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韩武在给豫让出了主意后,立马将府内混进刺客的这件事情告知了赵襄子。赵襄子听了韩武的话,当即带着许多高手护卫,陪着他去如厕。
豫让看到赵襄子前来如厕,见到仇人就在眼前,立即从身上掏出了刀子就要上前刺*赵襄子,但在赵襄子身边保护的都是一些如豫让一样的高手,豫让寡不敌众,没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被众人按在了地上。
豫让见自己行刺不成,知道自己是被韩武这个小人给出卖了,当时的韩武要*了豫让好在赵襄子面前再立一功,但赵襄子却说:“智伯已经死了,这个叫豫让的人还肯为智伯报仇,肯定是个忠义之人,要是*了他传出去名声不好听,于是将豫让给放走了。”
豫让被放走以后,面对赵襄子的厚待,豫让报仇的心却丝毫没有受到动摇,他觉得智伯这个仇非报不可。但他现在的容貌和声音已经被赵襄子身边的护卫们记住了,他只要一露面肯定会暴露自己。
豫让为了能够替智伯报仇,不惜将脸上和身上涂了生漆,生漆将脸部腐蚀后,直接毁了容貌,使人无法认出,又吞下炉火中烧红的炭,让自己的嗓子变成嘶哑的烟嗓,改变了自己原有的声音。
豫让成功改变了自己的音容,装成乞丐去街上讨饭,他的妻子从豫让身边经过时,却根本没有认出豫让。但在这时,韩武这个小人再一次出现在了豫让的身边,也不知怎么的,他一眼就认出了豫让。
而韩武那日将豫让行刺之事告知了赵襄子,本以为可以在赵襄子面前立功,到时候他就能够得到赵襄子的重用。可没想到赵襄子在放了豫让后,当天夜里便下令将韩武赶出去,因为赵襄子查出了是韩武故意放豫让进来行刺的。这下好了,韩武非但没有得到赵襄子的重用,反倒因为这件事情被赶了出来,失去了门客的身份。
韩武找到豫让对他说:“我现在恨极了赵襄子,不如你假意投靠于他,以你的忠义,赵襄子必定会器重你,到时你就可以近身*了赵襄子,替智伯报仇了,这不是比你想方设法的刺*他要容易许多吗?”
豫让立即冷声怒道:“既然投靠赵襄子,那是赵襄子信任自己,反过来又去*他,是怀有二心的表现,我为智伯复仇本就很难实现,而我选择漆身吞炭这种复仇的方式,就是要让那些不忠于自己主君的小人感到羞愧!”
说完此话,豫让冷哼一声不屑与韩武这等小人为伍,虽然在我们看来豫让做事很迂腐,但豫让重名节,不诈降欺人复仇是一个做事讲原则的人,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完全是两种境界。
豫让继续执拗地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复仇,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赵襄子进府出府都会走一条固定的路线,而这个固定路线当中有一座桥,赵襄子一旦外出和回府时都要从桥上经过,在桥的两侧都是坦荡的大道,根本无法藏人,只有桥底可以隐藏自己的身形。
一旦赵襄子从桥上经过,豫让就可以瞬间从桥底下翻上来借机行刺赵襄子,就这样豫让白天藏身于桥下,夜里回去睡觉。终于有一天豫让等到赵襄子外出公干,在经过这座桥的时候,赵襄子骑着的马忽然发出了鸣鼻的警示音。
赵襄子所骑宝马极有灵性,一旦遇到危险境地就会提前鸣鼻来警示主人。在新三国影视剧中曹操兵败赤壁逃跑后,路经埋伏区曹操大笑,曹操的坐骑忽然鸣鼻来提醒曹操有危险,这段宝马鸣鼻示警的典故正是借鉴了赵襄子桥头所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
赵襄子听到宝马鸣鼻,立即停止不前,命令手下士兵前往桥的附近查看。果然,一群士兵很快就在桥底下抓住了豫让。
赵襄子根本不认识这个行刺之人,只觉得形体有些像豫让,于是问他是谁,豫让见自己败露,索性直接报上了自己的名字。
赵襄子对于豫让屡次刺*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不解,于是指着豫让的鼻子问他:“你之前在范氏与中行氏他们手下做门客,可范氏与中行氏都是被智伯所*,为什么你不为他们复仇?反而因为我*了智伯,你反倒几次想要*我,我不明白!”
面对赵襄子的质疑,豫让直接大声反驳道:“我在范氏和中行氏那里做门客时,他们都不待见我,所以我只能像一般人那样对待他们,而我在智伯手下做门客时,智伯待我为国士,我自然要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豫让说出此话,无论是赵襄子还是身边的侍卫都非常佩服这位忠义无双的豫让。但这一次赵襄子不打算再放过豫让了,因为这种人不计生死、不为利益所动的人如果做兄弟那是自己的福气,可若是做了敌人,那就是十分危险的存在。
赵襄子之所以上次放过豫让是因为他想通过放走刺客这件事情为自己换来一个爱忠义之士的美名。于是赵襄子说道:“上次放你走,我已经宽容你一次了,这次你只能死,我不会再放你离开了,但你是个忠义之士,临死前你还有什么请求么?”
手下的兵士团团围住豫让,豫让知道自己今天必死无疑,于是说道:“我知道现在无论如何也*不了你,在我临死前,我希望可以得到你穿着的衣袍,让我以剑刺之,以解我心中之憾。”
赵襄子闻听此言,将穿着的衣袍解下,扔给了豫让,豫让对着赵襄子的衣袍连刺三剑后,便提剑自*了。
赵襄子看着如此忠义之士死在自己的面前,不禁感叹道:“豫让真乃天下第一义士也。”
结语:豫让死得极其悲壮,他的这个历史事件也被史官给记录了下来,豫让这种忠义之士,为后世人们所敬仰,而赵襄子为了感念这个忠义之士,于是下令将这座桥改名为“豫让桥”。而其他的刺客或者是侠士们在得知豫让的事迹后,都为其忠义的精神所感动。
历史典故
“漆身吞炭”是指故意毁坏自己的形貌和改变原有的声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比喻舍身忘死都要复仇的人。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指的是甘愿为欣赏自己和栽培自己的人献出生命。女人愿意为喜欢自己和自己喜欢的人而打扮。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如果君主用对待国家栋梁的待遇对待我,我就要为他做出国之栋梁应该做的贡献。
事物解析
“门客”是春秋时期豪门贵族府上养的人,平时没事时只是在府上吃喝领取薪资,到了主人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才会被临时安排做一些事情,门客通常是保镖和刺客一类的工作,但鸡鸣狗盗之辈也可成为门客。
门客的等级分为若干级,最低一级的门客只能混个温饱,而最高级别的门客,食有鱼和肉、出门有车坐,还有每个月很高的薪资。
史料原话
“漆身吞炭”:“豫让又漆身为厉(癞),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智伯,智伯宠之。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之仇矣。”出自《战国策·赵策一》。
“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中行众人畜我,我故众人事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历史文献
《史记》、《战国策》。
本文由“华夏铲史官”发布,2021年5月30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