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谈论到文艺复兴,我们提到的往往是当时艺术文化的繁荣,是艺术家、文学家、思想家创造的瑰宝。
然而,实际上文艺复兴发生在15-16世纪,离我们现在足足有600余年,当时的人们,生活条件,科技状况都远远不如现在的我们。
但当时的画家,却能创造出如此令人赞叹的画作。
柯勒乔 《牧羊人的朝拜》
乔尔乔内 《圣母子在帕多瓦圣安东尼和圣偌史》
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时,你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自己穿越到文艺复兴,该如何“升级打怪”,成为一名职业画家?又需要什么条件、努力和机遇,才能成为一代大师呢?
我今天会从四个步骤:学会画画、独自接单、画张好画、赚钱扬名,来一一向大家介绍。
(这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涵盖了文艺复兴时期多方面的背景介绍,能力有限,偶有遗漏或疏忽的地方,还请大家耐心阅读,多多见谅。)
第一步:学会画画
在2020年,你想学画画不算太难,不仅有各式各样的线下线上班,还能在视频网站上搜索到绘画教程的视频,书店里有绘画相关的书籍,画材也非常容易就能买到。
现代的画室(图片取自网络)
点击淘宝就有大把绘画教程书籍
可以说,现代人的“学习成本”其实并不高。
然而,放在六百年前,学个画画就没这么简单了。
当时生活条件,科技水平各方面都跟不上,学习成本太高,当时人的一生,学会一门手艺已经非常不错了。而画画,也被当作了一门吃饭的手艺,在中世纪晚期与文艺复兴早期,这个职业被统称为“艺术工匠”。(内含雕塑,绘画,器皿,建筑等细分的手工艺作坊,在文艺复兴之前被当做纯粹的手工劳动)
可以说,当时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将画画当消遣的待遇。但是,喜欢画画的贵族,在当时也可以算一个“奇葩”,毕竟,贵族怎么会降格当工匠呢?
而文艺复兴,最大的一个作用,也是将“创作艺术品”变成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事情”,将“艺术工匠”变成了“艺术家”。
达·芬奇 《圣母子与圣安娜》
是达芬奇较晚时期的作品,50多岁的他重返佛罗伦萨,已经成为了一名拥有众多粉丝的大艺术家,他和米开朗基罗一起开启了属于“艺术家”的时代
因此,接下来我会以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普通人”作为主角,来讲述一位穿越并重生于文艺复兴早期的画渣,介绍关于他的奋斗历程。
①拜师
我们的主角,可能穿越到文艺复兴时期,重生到普通农家或者手工艺家族中,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普通人。
当时当然没有什么“通识教育”,如果没有有钱到可以上大学,读神学,那么主角接下来只有两条路:继承家业,或者去作坊学习一门手艺。
文艺复兴的绘画行业传承于中世纪的“工坊”制度,也就是“作坊”。
当时的人们因为生产能力较低,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物品,为了更好的赚钱,有人会将能力相同的工匠聚集在一起,这样比起一个人,能完成更大的订单,做更多的事情。这就是“作坊”的形成。
在当时,作坊不仅仅是生产单位,也是学习场所,相当于古代一对一的“技术学院”。作坊主或作坊里经验充足的老师傅,会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作坊里的新人,通过这种相传的方法,将知识传承下去。
事实上,现在依旧存在大量的,沿用古时作坊制度,师父带弟子的“现代作坊”
当然现代手工作坊,条件会比古代好上不少
中世纪后期到文艺复兴,因为经济复苏,因此大量工坊随之产生,其中也有专门生产艺术品的“艺术工坊”,而艺术工坊的作坊主,多半是当时有名的艺术工匠。
这是当时的饰品作坊,米开朗基罗的师父-基兰达约一开始就是一名金匠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著名师徒,比如韦罗基奥与达芬奇,吉兰达约与米开朗基罗,佩鲁吉诺与拉斐尔,贝利尼与缇香、乔尔乔内。前者在当时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有名的作坊主或作坊师傅,而作坊拥有的“精英作坊师傅”越多,也就越容易吸纳学徒与助手,越容易做大。
韦罗基奥 《圣母与圣婴》 木板蛋彩
吉兰达约的圣母子题材 木板蛋彩
佩鲁吉诺 《交付天国的钥匙》 湿壁画
三巨头的师父虽然没有三巨头那么有名,但画作水准依旧是超一流的
因此,想成为画家的主角,首先需要找到当时比较大型的艺术作坊,并且找个熟人或者名人推荐,拜其中有名的作坊师傅为师。
并且,时间不能太晚,在当时也没有什么“义务教育”和“未成年”的概念,一旦人有了工作能力,就要自己去讨口饭吃。
因此,主角在十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必须走出家门,进入作坊,跟着师父开始学习了。(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学徒的普遍年龄)
②学徒生涯
拜好师父后,主角就成为了“艺术作坊”里的学徒。
学徒首先不会参与作画工作,而是打杂,通过准备画材,收拾工坊,打扫卫生来学习各种材料的制备和使用。虽然学徒包吃包住,少数作坊还会给学徒一些补贴,在这个阶段,主角基本就是……小黑工。
黑漆漆的环境,在角落里默默研磨矿石,制备画板,这就是文艺复兴作坊学徒的普遍生存状态
主角每天起早贪黑,无偿干活,还没法参与到真正的作画工作中去。
不过,师父会教授学徒一些简单的绘画知识,或者准许自己作画时学徒在旁边观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徒弟掌握基础知识。
③助手生涯
经过三年的学徒生涯(具体时间会根据当时的作坊主规定,比如贝利尼就坚持学徒必须要过三年以上的学习才能晋升),主角终于从“学徒”变成了“助手”。
漫画《ARTE》节选,“见习生”即“学徒”
成为助手之后,主角终于可以开始画画啦!
但首先,作坊也不会给助手太重要的工作,通常是协助自己的师傅完成作品,绘制画面细节,背景等。
比如韦罗基奥的《基督受洗》,其中达芬奇作为助手,就绘制了耶稣基督身旁的小天使,结果画得太好,让作为师父的韦罗基奥自闭了。
韦罗基奥 《基督受洗》
非常著名的一张师徒合作而完成的作品,而这个徒弟,正是达·芬奇
这两个小天使,就是由达·芬奇独立完成
在助手阶段的主角,能够通过实际作画进一步累积经验,学习技法,但作坊依旧不会让“助手”单独接单,并且助手画下的作品极少留名。因此,我们的主角,也只是从“小黑工”变成了“实习生”,但何时从“实习生”毕业,则要看他自己的造化。
事实上,我们常看到的大型壁画,比较大规模的木板画,都是通过一名画家和许多位助手的合作得以完成,但人们只记住了画家的名字,助手早已遗忘在冥冥众生之中。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
大型壁画经常需要非常多的助手一起完成,达芬奇喜爱进行手法创新,作画时也需要助手进行协助
米开朗基罗 西斯廷教堂系列壁画
固执如米开朗基罗,即便坚持单人创作的原则,绘制西斯廷天顶画时,也不得不留下一两个帮自己调制颜料的帮手。
文艺复兴时期,一位助手可能因为自己的才华马上就得到了师父或者大客户的认同,成为独立画家,也有可能一辈子就是一个助手,永远都在当着“实习生”。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第二步:独自接单
当然,如果是主角,那么这个时候一定会遇到自己的奇遇,不然这剧情没法往下推进了。
我们就假装作为助手的主角,在师父门下勤奋刻苦,努力学习,其天赋终于开花结果,我们的主角也终于遇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客户。
诶,等等。
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客户”,也是有几个主要来源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作为穿越重生系的主角,也要知道客户们的类型和喜好,才能“看人下菜”。
①了解你的客户
艺术品这种不能吃不能用的生活调剂品,来下单的也一定是早就脱离生存困境的有钱人。
而文艺复兴时期,喜欢给画作下订单的,通常由四类人员组成。
1、以教会为主的宗教方
从艺术诞生开始,它就离不开信仰、神话与宗教。
14世纪开始,围绕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三个地区的教会,整个欧洲开始兴建教堂,而教堂里自然要有装饰,提到装饰就会想到最开始基督教堂里会有的壁画。
美好的画作能帮助基督徒们坚定信仰,装点教堂与宗教集会所,彰显宗教威严,教会当然乐于掏钱。
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大订单,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教会。教会订单不仅钱多,而且几乎都是大工程。
“承包”下西斯廷天顶画的西斯廷教堂
而15世纪开始,定制画作逐渐从教会集体转向了单个组织,甚至是个人。教堂,修道会,教皇,红衣主教,甚至某些有钱的僧侣,都会邀请画家来为他们定制宗教画,这也就是祭坛画与三连画的流行。
摆放在祭坛前的大型画作被称作祭坛画
上图为凡·艾克兄弟创作的《根特祭坛画》
祭坛画与三联画可是北方尼德兰画派的“拿手好戏”
因此,我们的主角想要在宗教势力中吃得开,必须会画宗教题材,各种著名的圣经故事要掌握,而且典型的宗教人物形象与暗示也要明了。
2、以宫廷为主的贵族房
提到贵族,就不得不提到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的“赞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宫廷赞助人”。
因为当时,欣赏艺术品被当做上流阶级的高雅享受,他们经常会在聚会上进行艺术品收藏的交流。并且一个贵族如果经常定制艺术品,就能建立起兴趣高雅,跟进潮流,勇于尝试等等良好的正面形象,因此,只要是贵族,不是特别穷,总会找画家来定制画作。
其中的翘楚当属当时的美第奇家族,他们家族的赞助,可谓是养活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并且挖掘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师。
当时的美第奇宴会,经常会邀请当时有名的画家与雕塑家
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打造的礼拜堂雕塑
关于美第奇家族的故事,我们有时间再展开说。
总之,来自贵族的订单,都是根据雇主个人的要求作画,完成后作为房间中的装饰,或者聚会时用来显摆的素材。
博斯的《人间乐园》,曾被多个贵族转手买入。
它的主人在聚会中拿出这张奇画,一定会成为当时最吸引眼球的作品之一
因此,主角想要在贵族势力中吃得开,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防止你的雇主给你提出奇怪要求后无法动笔,也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贵族们推荐画师,往往口口相传,如果你在一个贵族那儿得到了良好声誉,那么马上就会有其他贵族慕名而来。
3、以富商为主的新兴阶级
中世纪晚期,也就是所谓的“中世纪并不黑暗的黄金期”,即便有鼠疫与灾祸的冲击,但欧洲范围经济依旧发展迅速,工商业逐渐兴起,在以意大利为核心的周边城市,商人阶级已经开始逐步登上台面。
钱,让他们获得了地位,让他们能够与曾经高不可攀的贵族与教会有了更多的交往。因此,他们也会想要获得与地位符合的高雅艺术品。
这就是从文艺复兴中期开始的商人赞助活动。
商人给画家下订单的理由,并不一定因为他们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有着更加实际的需求:一部分是模仿当时贵族,体现自身地位的行为,另一部分是单纯的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容貌记录。
因此,肖像画是大热门,商人们渴望让画家用画作记录下自己的容貌,我们熟知的《蒙娜丽莎》,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一位丝绸商人给自己的妻子定制的肖像画。
传奇的《蒙娜丽莎》
有一说,这是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给自己妻子定制的肖像画
而米开朗基罗的师父,吉兰达约,更是画过多张普通商人定制的肖像画。
吉兰达约的肖像画,图中很可能是一位当时的普通商人
主角想要多接商人订单,那么他必须获得一定的名气,或者获得其他人的推荐,自闭画画不可取,我们的主角想要多拿订单,就需要广交朋友。
4、以政府为主的公共团体
最后,简单说说社会团体的订单,这种订单可遇不可求,只有在某些公共团体,比如当地政府想要进行某些工程的时候,才会将某些工作分发给画家、建筑家,雕塑家。
还好,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修复和扩建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让城市显得更加繁荣,不仅是政府,各大工会也会邀请艺术家过来创作艺术品,其中以雕塑为多。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就是在佛罗伦萨市政府的委托下创作,并最终摆放在市政府正门广场的雕塑(现在摆在广场上的《大卫》是复制品)
这类订单,多数靠运气,少数靠实力(米开朗基罗当时就是一大热门),我们主角也只能慢慢磨炼自己的技艺,逐步完善自己的人脉,等待一个这样的大订单找上门来。
②知晓“下单”流程
那么,知道了以上这么多的客户来源,我们主角作为一个刚出师的小画家,被师父亲自推荐给客户的机会还是不小的。
惜才的大师们,往往会将一部分自己常有往来的客户,推荐给有实力的新人。
这个时候,雇主们会找个时间邀请与画家们见面,详谈作画内容,包含作画的主题,背景,细节的要求,甚至可能会要求用多少的金色与群青色(这两种颜色的颜料在当时比较贵重)。
当时的颜料粉末,都是用天然矿物捣碎而成,群青色的来源则是比较贵重的天青石,当时的作品能使用大量明亮蓝色的,都属于有钱人的“约稿”
当然,作为画家的主角,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但作画内容必须得到双方认同后,雇主才会给“定金”。
没错,当时就有“定金”的概念了。
雇主会先预付一部分钱,作为画家购买画材颜料的资金,也可以承担画家一段时间的生活需求。
“约稿”的大致流程
拿到钱之后的主角,就可以回去,开始进行自己真正擅长的部分——作画。
第三步:画张好画
当然,怎么去画一幅画,这种知识主角早就在作为学徒与助手的阶段,就已经完全的掌握了。我们这里仅仅介绍几种当时比较流行的作画载体以及画材。具体的作画流程,我们有时间再讲。
①在什么的上面画画?
文艺复兴时期比较流行的三个绘画载体,分别是木头,布,和墙壁。
对应起来,就是木版画,布面画,以及壁画。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中前期,以木版画为多,在木头上预先刷上带填料(多为石灰粉)的底色,等干燥后才能作画。
这张吉兰达约肖像画,也是典型的木板画(注意画面底层比周边木板要稍厚一点)
布面画则需要预先在亚麻布上刷上一层填料,一层底色,到了17世纪后,布面作画已经成为了主流之一。
到了伦勃朗的17世纪,布面与油画的组合就成为了标配
上图为伦勃朗的肖像画
壁画自然是画在建筑物上,根据建筑物的不同,作画题材也不一样。
拉斐尔 《帕纳塞斯山》 壁画
②用什么东西画画?
对于当时的画家们来说,没有这么多杂七杂八的辅助工具,他们作画主要靠木炭条(草稿),用动物毛发制成的画笔(上色),以及将有色矿石的粉末与各种介质调和而成的颜料。
研钵,矿石粉末与调和介质,画笔,这是当时画家手里最常用的工具
而调和颜料的介质不同,就有了蛋彩与油彩的区别。
蛋彩,也就是坦培拉(tempera),在古意大利语中是调和的意思,是一种用蛋清,矿石粉末,以及少许水混合在一起的颜料。坦培拉的出现比油彩更早,调和而成的颜料较透明,颜色明亮,易干,容易重复上色,因此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
淡彩画的底层,需要用填料形成一层易于上色和保存颜色的基底,因此多在石灰墙面与木板上作画。
波提切利 《春》 木板蛋彩
吉兰达约 《老人与他的孙子》 木板蛋彩
然而,蛋彩画的颜料制备程序很麻烦,作画因为要反复上色也很麻烦,相传凡·艾克改进了从拜占庭传入的技巧,用亚麻油代替鸡蛋清调和矿石粉末,得到了一种更容易调制、保存和上色的新型颜料,也就是油彩。
用油彩画出来的画,我们才称之为油画。
扬·凡·艾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木板油画
油画的描绘对象更加精准,细节也更为丰富,因此,16世纪后,油彩逐渐取代了蛋彩,成为了主流。
贝利尼 《圣方济各的狂喜》
这张画同时运用了蛋彩与油彩,因此具有蛋彩的层次感的同时,也具有油彩的精细刻画
如果我们的主角想要画一张好画,不仅仅需要自身对于创作的深层理解以及扎实的绘画技巧,还需要知道前期准备如何进行,为了画面效果应要选取什么样的材料,如何精确的完成每一道工序。
这都需要学习和不断作画来积累经验,在文艺复兴时期,成为一名好的画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第四步:赚钱扬名
一张画,从“接单”开始,什么时候画完,什么时候“出货”,时间完全看画家本人的作画速度。
拖延如达芬奇,经常好几年画一张画,但也有勃鲁盖尔这样一年内能画好几张画的勤奋画家。
达·芬奇的《安吉里之战》壁画草稿,拖到最后甚至没有完成
彼得·勃鲁盖尔 《谷物的收获》
然而我们最自由的勃鲁盖尔,一年却可以画上好几张
等到第一个订单画完成,我们的主角也就正式成为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开始接单画画的新的人生历程。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已经有一个疑问,出名先不论,但,画画到底赚钱吗?
我们的主角会不会还没出名就饿死了?
这个,得从头说起。
在文艺复兴之前,画家,也不过是个“艺术工匠”,如同所有的工匠一样,出卖的是自己的体力,而不是自己的思想与创作能力。
十四世纪之前,一个建筑家或者画家,拿的是日薪,也就是说你工作多少天,就能拿多少天的薪水。
这对那些有实力的画家非常不公平,因为你只要拖够时间,就能获得和花费了更多精力,细致作画的画家同等数量的钱。
因此,中世纪晚期,直到文艺复兴前期,画家们大多只是能够果腹而已,甚至在十五世纪的北方,因为艺术品小市场流行,大量仿照(也就是抄袭)的画作在市面流通,这让正儿八经画画搞创作的人,不得不用更高的水准画画,但用更低的价格出售。
可谓是惨的不行。
还好,我们的主角,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
从文艺复兴中期开始,画家地位得到了改善,画家不仅开始赚钱,而且艺术领域的大师在赚钱的同时还能出名,赚钱与扬名,是当时艺术家最想要达成的两个要素。
米开朗基罗 《哀悼基督》
在这之前的雕塑作品少有署名,但年轻气盛的米开朗基罗,连夜在圣母的绶带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早期勇于宣称作品创作归属的大师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先驱者,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艺术品不是单纯的手工艺品,而是表达自我,传递人文精神的一种媒介,是让人享受美,享受和谐的艺术结晶。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赞助开始出现,私人订制也开始出现,那些雇主们开始正视那些“艺术工匠”,将他们当做了“艺术家”,希望艺术家们能为自己创造美。
当达芬奇在晚年回到佛罗伦萨,他早已成为人尽皆知的大画家,拥有无数“粉丝”,连侯爵夫人都得谦卑的邀请他来给自己画肖像画。
达·芬奇 《施洗者圣约翰》
这是达芬奇在63岁时,觐见教皇与法国国王的同时创作的画作
受尽宠爱的拉斐尔,与当时的教皇,红衣主教,多位王侯关系颇好,虽然青年早夭。但过世前的拉斐尔一直过着豪华的生活,遗产包含大量房产,土地,还有一座宫殿,以及葡萄园。
拉斐尔 《雅典学院》
这是当时的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亲自下的订单,而当时拉斐尔才26岁
贝利尼在当时就已经是著名的大师,一尊大理石雕像获得了公爵给的三千金币,加上各种宝石与奢侈品。而他的徒弟,提香,更是被无数王侯追捧,被国王亲赐成为贵族,甚至教皇都愿意弯腰为他捡起画笔。
提香 《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涅》
这个时候的提香,已经成为了当时王侯贵族中的宠儿
我们之前提到过群青是当时最贵的颜料之一,画面中那些明亮的蓝色,都是小钱钱啊
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只要实力过硬,拥有一定名气,他就能得到越来越多的赞助,得到越来越高的酬金,彻底摆脱家里揭不开锅,没钱买颜料的惨况。
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如果能画出好画,就可能出名;只要可以出名,就能赚钱;如果非常出名,就能赚大钱,认识上流阶级的人物,得到众人的尊敬,获得优渥的生活。
这对我们的主角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
然而,要成为大师,要能出名,流芳百世,还需要主角继续努力,磨炼自己的技巧,探索更多的风格,不断精进,画出更多好画才行。有精彩的作品,才能获得更好的口碑。
因此,主角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学习,探索,钻研,精进,缺一不可。在这样一条路上,捷径可能很少。
我们比较熟悉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除了有自身的天赋,有扎实的功底,大部分人还有一颗热于学习与探索的精神,一个作为创作者的永不放弃的热忱之心。
达芬奇不仅是绘画方面的大师,并且将解剖学引入绘画,开创了将科学引入绘画的先河
以上都是达·芬奇关于人体比例与结构的草稿
提香,晚年开始探索全新的风格,粗重的笔触开始出现,这一转变影响了后期的巴洛克甚至浪漫主义。
提香 《劫夺欧罗巴》
即便是早夭的拉斐尔,一生创作了大量且高质量的作品,其精力与才华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
因此,看到这里,大家已经知道了,在文艺复兴,当一个画家不容易,而成为一名大师,赚钱扬名,更是要有与现实抗争,突破自己瓶颈,不断精进的勇气与毅力。
主角,从学习画画,成长到能独立接单的刚出师的画家;再到画出好画,逐渐训练自己的实力,获得良好的口碑,一步步拓展人脉;最后成为一名独立的绘画大师,去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穿越至文艺复兴的成长道路,不可谓不艰难。
但至少,这是文艺复兴,是艺术得到重视,艺术家地位提升的阶段,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在主角面前徐徐展开,既然有挑战,那么也就拥有希望。
最后,虽然我们不知道主角会如何发展,如何成长,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思考一下:
如果你重生至文艺复兴时期,你有勇气成为一名画家,有信心成为绘画领域的大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