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小时在家受父母气,结婚后受丈夫婆家的气?是性格太懦弱所导致的。
性格太懦弱又是怎么形成的?跟父母有关。“爱来自父母,令人悲哀的是,伤害也往往来自父母,而这爱与伤害,总会被孩子继承下来。”
1.自恋的母亲感受不到女孩的需要,会对女孩造成伤害
一个女孩的幸福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她和她母亲的关系。
“自恋型母亲”,她们在情感上过度的贫乏和强烈的自我关注,使得她们无法为女儿提供无条件的爱和情感支持。
女儿强烈渴望从母亲那儿得到爱与肯定,自恋的母亲却极少给予女儿全然的接纳与赞美,这就很难让女儿建立起自信。为了赢得母亲的爱与支持,女儿一直艰难地努力来讨好取悦母亲。
自恋型母亲之所以不能用正确的方式来爱女儿,很可能是因为她们也没有在她们的母亲那得到全然的接纳和正确的爱,这种扭曲的爱作为一种遗产被一代代继承了下来。
少年时候,母亲为生计恶言相向。对于此,张爱玲心中有痛,但始终不曾怀疑过母亲对她的爱。
一次,张爱玲的老师弗朗士破格奖励了张爱玲800元。这800元是张爱玲的奖学金,也是足够她的学费,更是她与母亲黄逸梵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费。
但就在她将钱交给母亲两天之后,母亲在牌桌上将这800元钱输个精光。张爱玲心寒了,直到黄逸梵去世,张爱玲都不曾原谅她。
张爱玲与母亲决裂,并放话要将母亲多年为她付出的养育费用,悉数奉还,但是生命怎么奉还,被逼迫出来的本领又怎么返还。
2.为获得母亲认可总顺从讨好母亲,习惯了逆来顺受
卡瑞尔·麦克布莱德,美国注册婚姻和家庭治疗学家,《母爱的羁绊》里写到:
许多父母来自一个遭受过多剥夺的时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内心里留下隐而未察的缺乏与创伤,以至于他们后来会不自觉地在孩子身上寻求补偿:一方面,他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和溺爱;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业上对孩子(往往又是唯一的孩子)过高期待与强求。
许多女孩的自卑是从小到大被母亲打骂出来的,她觉得女儿不值钱,以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所以,一直没有安全感。
是母亲对于女孩子的压制打击,不让你反抗,不让你发表意见,让你忍气吞声。后来能够心平气和面对妈妈的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她意识到自己是在寻找原生家庭留在她心理上的创伤。
有主见的女孩会自己选择该怎么做,成为有本事的人。
有的女孩觉得自己的母亲对自己太苛刻,她不愿意活成她妈妈的样子,也希望能疏导好她妈妈的情绪,让她妈妈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觉得妈妈是个可怜的女人,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又强化了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以至于许多父母在孩子教育上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采用极端强制的方式,用自己的经验去代替孩子的经验,用自己的“真理”压制孩子的思考,这些都挫伤了孩子的生命潜能,压抑了孩子的自我成长。
像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玉一样的女孩,有反抗精神的,受不了母亲的不公,忍受着痛苦早早离开家庭出去闯荡社会,会成为很有本事的人,但她还是想要得到认可,一直顾全着家人。
没有主见的人,只能逆来顺受而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那些不敢反抗的、忍气吞声忍受着母亲的控制,一辈子成为被家庭压榨的人,后来长大成人也受其它人的气,习惯了被家人压迫。
常言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鬼怕恶人”。结婚后受丈夫气,其根本原因是小时候在家受父母气,养成了忍气吞声的个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长大后嫁到婆家,继续受丈夫、婆婆气。
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性格是一切悲剧的根源,你懦弱,你忍让,你迁就,总想到受气的日子会过去。结婚后又让丈夫抓住弱点,你丈夫见到你就烦,你婆婆也常常欺负你,给你气受。
这样的性格会让别人,甚至至亲的人都误认为你软弱可欺,不会反抗。所以他们会动不动把你当成出气筒,来发泄他们心中觉得不愉快的情绪。
3.同时代的人都有同样的匮乏,有主见才能主宰人生
自己心中要有原则的底线,想有尊严先有要求。
与父母建立界限感会遇到阻碍,父母会气得攻击你,真的不必放心上,因为不懂的父母都这样。过去就让过去了,在父母须要时帮,做到不亲不疏就可以。
学会抓住重点讲理,讲看法、讲公平、讲情爱就不会受气。
想要改变,以前的内心深处恐惧的是妈妈,忍受着妈妈的控制,附和讨好着妈妈的一言一行。但随着知识阅历的丰富,人生经历了情感的跌宕起伏。
会努力去原生家庭找原因,努力的去处理和她妈妈的关系,面对内心深处对妈妈的恐惧,进行重塑自我心理建设。
接受妈妈一切的负面言行并从心底谅解。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和应该找寻怎么样的伴侣,该怎么对待和教育以后自己生的小孩。
多跟她沟通交流,告诉她你的感受以及怎么对你。爱你的母亲,如果她知道伤了你,会愿意改变自己的。
女人要在拥有独立人格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苦短,唯有自渡,你要明确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是什么人?要怎么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温柔的女人很多,但她有底线,你碰触到她的底线她会自卫。如果你没有底线就是懦弱,证明你的温柔没有底线,所以你在家也这样被对待,结婚后丈夫还这样对你,你的性格太懦弱。
不要以为你忍一次,下次就好了,这种事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只要自己不想受气,起来反抗,就没有人能让你受气。
你要明确自己需要怎样的对待,不要害怕反抗,要让身边人知道,什么事情你会生气,表达的次数多了,身边人自然不会无缘无故惹你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该怎么做,不惹事、不怕事,心里敞亮了,也就不用自己生闷气了。
与父母再不愉快,最后只能算了,你无法计较,毕竟他们养大了自己。
泰戈尔说:你今天受的苦,吃的亏,担的责,忍着痛,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不用去恨谁,无论何时何事对何人,都要释放善意,自己内外兼修,不怪、不恨、不放弃,你认真对待生活的酸甜苦辣,当你知道各种滋味在心头,你知道做回独立的自己时,你也会发现人间值得。
审视自己内心深处,深挖曾经的心理创伤和自己努力克制的负面情绪,哪怕心口鲜血淋漓,一定要挖开它、面对它、认识它、克服它、接受它,然后才能与它和解。
当你觉得自己的翅膀长硬了,可以自由飞翔的时候,你又反而会觉得没有必要再计较,自己的成长是经历过痛苦,但痛苦也让自己受到了磨练。当你挺直腰杆有主张了,别人就不会随意对你,你自己能说了算,别人也不能拿你怎么样了,你就会内心释然放弃抵抗。
作为关心孩子成长的母亲,作为需要自我成熟的女儿,读懂《母爱的羁绊》这本书,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母亲(女儿),也帮助治疗师了解求助者。
它可以帮助女性了解自己,还可以帮助女性重塑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