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为什么能几句话就劝退秦师,这背后有何玄机?

烛之武为什么能几句话就劝退秦师,这背后有何玄机?

首页角色扮演武之荣耀更新时间:2024-05-11

公元前63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了两件大事,一个是狄人攻齐,这在齐国北部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另一个就是秦穆公和晋文公联合讨伐郑国,虽然说这场仗没打起来,但却成就了一个老人。

在秦晋郑这场大战一触即发之时,一个七十岁的郑国老人,悄悄地来到了秦穆公面前,只三言两语,就从战略高度指明了秦国向东发展受到晋国遏制的现实,剖析了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关系,指出了秦只有保全郑国,并将郑国作为秦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从而拆散了秦晋联盟。

这次对话,不仅让秦穆公放弃了攻打郑国,还留军帮助郑国抵抗晋国。结果是,秦晋两军的主力分别撤离,一场大战被消弭于无形,郑国的亡国危机被解除。这就是《左传》中记载的《烛之武退秦师》故事,它也被收入了高中语文课本。

看完这个故事后,掩卷而思,令人思绪万千,感叹不已。

战争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有效手段,而获取利益则是政治目的的更高追求。

烛之武为什么能够三言两语劝退秦师,这故事背后肯定会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玄机,还是值得我们大家再来细究和推敲的。我谈几点自己不成熟的认识,抛砖引玉,还请喜欢这段历史的朋友们斧正。

.

一是,烛之武这个老人不简单。

七十岁,即使是在今天,也算作是高龄之人,有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据说,盛唐时人们的平均年龄是50岁,那春秋时期呢,肯定达不到50岁。烛之武在那个战乱纷飞、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够活到七十多岁,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简单。

而他作为一个终生养马的官员,在国家遇到危难之时,还能被推到外交的第一线,只身去说服秦穆公,这就是另外一种不简单了。

最让人佩服不已的是,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的他,居然凭借自己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成功地说服了秦穆公,只言片语就解除了郑国即将遭受的战争威胁,拯救郑国于危难之际,成就了一番救国救民的功业,在历史的长卷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号。

对于这个老人来讲,他绝对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不过,这个在未来将拯救郑国于危险之际的救世主,可能因为运气不够好或者郑国历代国君对他不看好的原因,只能默默无闻地活到了七十岁;在郑文公来求他的时候,各诸侯国之间的形势对他来说已经了然于胸了,他对自己的能耐很自信,否则就不会向郑文公发“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没有能力办事情了”这样的牢*。

以三寸不烂之舌去止兵息戈,估计他想过,可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会成功,毕竟这个观点需要敌方统帅的认同。他还是努力地去做了,并且取得了成功。能有这样的成就,估计连他自己都没有想过!

二是,佚之狐这个人有识人之明。

作为郑国的大夫,在国家危难之际,不拘一格地向上级推荐了这个没有一点名气,在国内一直担任“圉(yǔ )政”(类似于孙大圣的弼马温)的烛之武,这确实需要一种勇气和担当。

不过,佚之狐因为举荐了烛之武在史册上留下名声的同时,也因为这事而被后人诟病,因为有人说他将一个老人推向了危险的境地。

三是,郑文公这个人有魄力。

国家弱并不一定会灭亡,关键是要看君主有没有立国之道。

在强敌环视的夹缝中,能够让这个已经衰落的国家生存,这原本就是一种高超的政治智慧;

能在国家危难之际,发现并破格使用烛之武,这也是一种魄力;

能将说服的突破口选择在秦国并完全信任了没有深交的烛之武,这更能说明他的远见。

可以说,郑国正是有了郑文公的胸怀魄力、佚之狐的知人善举和烛之武的急难从权,以及郑国的天命未尽,才将郑国从危难之中解救了出来。

有此类君臣,郑国当然不会亡国!

.

四是,只言片语也能抵百万兵。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不胡说,是有历史根据的,在我们国家春秋战国时期,这种靠言语来退兵的故事除过烛之武之外,还有一个,那就是通过给楚国昭阳讲“画蛇添足”故事的陈轸,一言止*退楚兵,为齐楚之间换来了暂时的和平。

话有三说,巧说为妙。

对于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关键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打动别人。

烛之武本人确实有辩才,能从秦晋之间的矛盾入手,通过晋惠公背约的事情,指出了晋国贪婪的本性,将秦晋通过和亲政策建立起来的友好关系拆散,能把对郑国有利的道理说得很圆滑自然,能把没有多少关系的秦郑之间说得生死关联,能把有姻亲关系的秦晋联军说得离心离德,最终让穆公坚信,存郑就是存秦,存郑就是仁义,存郑就是制晋,从而化解了眼前的危机。

五是,风烛残年时依然能够建功立业。

影响历史进程人物的出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关,乱世给了英雄登台表演的机会,给了他们成就威名的机遇!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历史上七十岁以后成名的老人,不止烛之武一个人,有那个帮助秦穆公称霸的百里奚和蹇叔,还有那个为信陵君设计了窃符救赵连环计的侯嬴,更有在八十岁时帮周武王伐纣的姜子牙。

“弼马温”烛之武最后名扬史册,这就是现实的鼓励,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要继续坚持。风烛残年的烛之武就等到了这一天,在国家出现危难的时候,在郑文公低声下气亲自来请自己的时候,以羸弱之身还能给国家做出这么大的贡献,让自己的荣誉走上了顶峰,不要说不一定会死,那怕就是去送死,烛之武可能也会愿意,更何况当时可能还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潜规则。

看到这里时,对于还没有达到自己预期成功目的朋友们来讲,不知有没有受到鼓舞?

活着就是最大的资本,坚持活着就有可能再造辉煌!

.

六是,秦穆公遇到了指点迷津的高人。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秦穆公肯定也明白,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容易,所以他很努力的东征西讨;

遇到几个知己不容易,所以他才能积极的给自己笼络到了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才;

他也知道能遇到一个指点迷津的高人更不容易,因而他听从了烛之武的劝说。

烛之武的一席话,或许就是让秦穆公明白了要想参与中原事务管理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并不一定非得要通过战争来实现,有时虚张声势的做些动作,同样能够获得很高的收益;

或许真的就给穆公上了一堂能三分天下的隆中讲课,让穆公对未来局势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自己功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合理的定位。

不过,此时的秦穆公可能悟的还不够,否则就没有了后面的远道袭郑和崤山兵败。

七是,理不辩不明,道理不讲不清。

当秦穆公收到晋文公联合出兵郑国的请求后,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召集大臣们商议讨论,最终形成的一致意见是:把握时机,出兵郑国。

或许穆公本人原本就不想出兵郑国,不想用牺牲秦国士兵的方式来给晋国做嫁衣,只是因为臣子们急着建功思想的助推,晋国的邀请,或者是在没有经过考虑仓促应答后的诺言履行,他已经骑虎难下了,他得给自己找一个能让众人信服的借口,得为自己的退兵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烛之武来了,这么一个须发皆白、满脸沧桑的老者说出了他的心里话,终于找到了可以堵住大家嘴的理由。

听老人劝,吃饱饭。

这个老人的一番说辞,也刚好给那些想建功的臣子们了一个交代,不是自己要退,而是复杂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是自己要退,而是烛之武舌战群儒的结果。

这一辩,在秦国的内部影响很大,结果是君臣之间、秦晋之间、秦郑之间、秦周之间、郑晋之间、郑周之间的关系慢慢的被理顺了,战与不战的利弊被认清了,与郑晋周之间未来的关系定准了,下步军事行动的思想统一了,君臣之间的异见隔阂消除了,弃晋保郑的联盟方向明确了,称霸中原的具体措施也紧跟着就被调整了。

.

八是,郑国是一个值得秦国冒险的潜力股。

看似柔弱的郑国,它也算是一个瘦死的骆驼。

郑国与周王室的关系非同一般,从平王东迁开始,郑国君主就在周王室里面担任着要职,代表着朝廷。在秦晋之开始嚣张之前,就曾出现过“庄公小霸”的鼎盛,更将周王室教训的服服帖帖。

不过,后辈的子孙们不是很给力,让郑国不断的衰落了下来,很无奈地扮演了一个出尔反尔的小人形象,最后只能在晋楚秦这些后起之秀之间徘徊犹豫。从郑国墙头草般的善变迎合倒向中,人们就能看出当时某一方实力的胜出。

公元前636年,周王室的王子带叛乱引狄人入京事件,周襄王就曾带人逃到了郑国来避难。

这或许能说明,这时的郑国依然是受周王室信赖的,和周王室依然有着直接的接触交往。

秦穆公借挑战曾经的大佬的机会与老大接近,通过郑国向周王室传递信息,向各个中原国家宣示秦国的存在,这或者就是穆公为了实现秦在中原扬名的另一步战略之棋。由此来看,秦国驻兵郑国的宣示意义可能要重于实战意义。

九是,退兵的秦穆公重塑了秦国形象。

秦穆公确实是个有为之君,他的英明就在于为了秦国利益的最大化,他可以不计较个人声誉的得失,面对悄然而来的敌方说客,在将历史上留名的机会让给烛之武这个七十岁老人的同时,也给中原人留下了一个明事理、讲道理、听人劝的形象,毕竟那时的秦国祭祀的是东夷诸神而不是华夏始祖炎黄二帝,还是被中原人认为是野蛮、不开化、不讲仁义、不好打交道,与西方戎族一样的少数民族。

秦国虽然和邻居晋国对抗了,但却和郑国结盟了,互相之间增进了了解,留下了印象,从此秦国与周王室开始发生了更加直接的关系,引起了周王室的重视,在取得成绩后能受到周王室的及时嘉奖就是明显例子。

秦晋之间的王官之战结束后,周王室沉默着,而在秦国灭戎之战后,周襄王却派人给穆公送来了金鼓当做贺礼,这就意味着周襄王已经正式承认了秦穆公的西方霸主地位。

以至于到后来,只要秦国取得稍微重大一点的胜利,周王室都会派人前来慰问和嘉奖,这样的政治意义和影响绝非凡响。

.

十是,秦郑之间到底有没有幕后交易?

利益集团之间的每一次妥协,都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雄心勃勃有称霸梦想的秦穆公,肯定也不会干亏本的事情。

烛之武作为郑文公的特使,不知道被授予了那些可以临机处置的特权,是割地、赔款、通商、开放口岸,还是结盟、联姻、海外军事存在、进行政治引荐?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肯定存在幕后的见不得人的交易和政治妥协,从之后的秦郑结盟,秦军留守郑国帮助守城,再后来的郑国背秦,气得穆公力排众议出兵远道偷袭,不难窥见一丝踪迹。

对于烛之武退秦师幕后更深的一些事情,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也就不再继续猜测了,只能期待未来历史考古的发现,看能不能给我们的解读再提供一些详实的资料。

历史大学堂官方团队作品 文:木林随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