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专家都是玩家 艺术如此教育亦如此

真正的专家都是玩家 艺术如此教育亦如此

首页角色扮演星辰亦更新时间:2024-06-23
1 真正的专家都是玩家

我们这一届的家长,也算是用心良苦的一届了。随便一打听,谁家要不是已经报了课外辅导班或者在报班的路上,绝对是异类呀。

对于绘画的好处,大家应该也是如数家珍。绘画不仅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启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也可以作为孩子宣泄情绪的一种最佳出口。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给孩子最好的艺术启蒙呢?

作为焦虑派家长的典型代表,我曾经也是边上网边翻书,生怕遗留了孩子艺术启蒙的哪个关键节点。最后归纳下来的结论是这样的:

涂鸦是孩子学会写字和画画的先兆,一般一岁半左右,孩子还是对涂鸦产生兴趣,在这个过程中经历随意阶段、重复阶段、圆圈阶段、命名阶段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五岁都很正常。

▲自由涂鸦

家长应该为孩子的涂鸦阶段感到高兴,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耐心,不要过多关注孩子画得像不像,不要过早教孩子画画,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正在发展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在尝试最初的想象力的表达。涂鸦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随意阶段:手持工具随意标注,多用腕力。

2、重复阶段:更好显示肌肉控制能力,精细动作变多,可重复画出竖直或者平行的线条。

3、圆圈阶段:有更好的控制能力,可画出圆圈等更复杂的线条。这个阶段孩子抓握的能力增强,而这是儿童之后学会书写的前提。

4、命名阶段:孩子开始描述自己的胡乱涂鸦,一边讲故事一边涂鸦,开始尝试用艺术元素进行初步的表达

了解到这些信息,我最怕就是孩子遇到传统的美术老师。

关于我们这一代人画画,有一个笑话:当你让一个中国人画房子时,有98%的人都会画一个三角形的屋顶;画太阳时,也是毫无意外地一个圆圈配一些散的线条。

是不是感觉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上一辈的美术老师,只教会了我们绘画的技法,却没有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创造力。而我不希望,这种悲剧继续在我的孩子身上延续。

目前为止,我遇到的关于艺术启蒙理念最契合的老师,是三极岛艺术会所的教学总监黄小宝老师。小宝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真正的专家都是玩家。

▲三极岛艺术会教学总监黄小宝老师

小宝老师认为,游戏力很多时候代表了创造力、坚持、热爱等等。很多时候,把事情做好的人,都是拥有好心态的人。一件事情,如果你感觉做起来很累、很难受,那么也许是你的打开方式不对,或许停下来重新思考一下方向会更高效。同样,在教育孩子时,一本正经苦哈哈地学习不一定有寓教于乐的效果好。

我深以为然。感恩可以遇见小宝老师,让孩子们可以快乐玩艺术。剩下的,顺其自然就好了。

2 画像即心像

和小宝老师结缘,是因为我家娃幼儿园即将举办30周年建园庆典,园方聘请小宝老师所在的三极岛艺术团队进驻幼儿园,指导孩子们艺术创作的同时,也成立了妈妈艺术会,每周四上午为妈妈们授课。

原本以为妈妈艺术会就是把我们召集起来,画一些作品以供庆典展览,没想到小宝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惊喜。在妈妈艺术会的前三节课,小宝老师除了带我们玩游戏,愣是一笔都没有让我们画过。那我们在干什么呢?小宝老师给我们这些妈妈们打开了绘画心理学的大门。

画像即心像。当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的心灵很受触动。从来没有想过,一幅幅简单的画作,既然还可以是窥探心灵的窗口。

至今还记得小宝老师带我们做了的两个小游戏。

第一个游戏叫做冥想涂鸦。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准备两张纸,一只笔,根据要求画出4张画面。

第一张画: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根据脑海浮现的画面,随意涂鸦出一幅画;

第二张画:继续闭着眼睛,用线条在纸上随意涂鸦(横竖斜都可以);

第三张画:继续闭着眼睛,用圆圈在纸上随意涂鸦(开口闭口圆圈都可以);

第四张画:继续闭着眼睛,用散点在纸上随意涂鸦(横竖斜都可以)。

张开眼睛,从中选出这四幅画中,选出你最不满意和最满意的一幅作品,并说明原因。

我最不喜欢的作画方法是自由创作,最喜欢的是散点画画。老师提到喜欢散点的人思想比较细腻,喜欢顾及别人的情绪,也比较在乎他人评价。遗憾的是,小宝老师当时的分析,我没有都记全。

参与游戏的妈妈们,都大呼真的分析得很准。这个游戏,也告诉我们要学会接受最真实的自己,也学会接受孩子真实的样子。

第二个游戏,是主题创作《昨天、今天、明天》。分别画三棵树,来诠释昨天、今天、明天的概念

▲我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随堂记录了些小技巧,喜欢的人可以画完后自测下。

1、树冠与树干:画的上多下少的人,比较情绪化;上少下多的人比较自律,忍耐力好;整体线条描笔多者对自己不满,有强迫感;圣诞树造型的画者内心有积压情绪,随时易爆炸。

2、叶子:大叶子的人粗枝大叶居多;小叶子的人较为细腻;用线条带过者多急性子;画了很多分叉树枝者是热心肠。

3、装饰:3~5颗的人目标感强;果子很多的人想法多,通常执行力不高;画秋千、动物者童心未泯,但是内心独孤;画鸭子、鸡、鸟一类的人内心压抑想释放,想出去旅行。

3 从艺术到教育

剖析完自己,你是否也跟我当时一样,有种想回家研究孩子画作的冲动呢?

有了孩子以后,感觉我们的世界再也绕不过孩子。所以,在小宝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学习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孩子的教育。

▲孩子,你慢慢画

不夸张地说,小宝老师就是一本行走的育儿书,在课堂上金句频出。来几句随堂摘录大家感受下:

家财万贯却不知如何为人父母者,犹如镀金机器人。我们是孩子的亲生父母,但未必是孩子的灵魂父母。教育是这世上最漫长的因果和时间最长的项目。人生的前10年和后10年,人对于家庭的眷恋是最大的。

上小宝老师的绘画课,还很神奇地改变了我的育儿观。最大的改变,是我真的从内心深处做到了接受孩子的一切。

当我还是一个忍不住喜欢比较的家长时,虽然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将他与别人做比较,但是私下还是会看自己家孩子是否比别人家高,是不是比别的孩子更醒目,更会社交,做事情更专注等等。这种比较心态下,经常会对孩子说:“你今天是表现得最好的哦”、“你刚才最快就举手回答问题了”……

我自认为是给予了孩子鼓励,能激励他更好地成长。后来我发现,大错特错!

上个学期有一段时间,我家孩子突然惧怕去幼儿园了。后来经过跟老师了解,发现他最近因为一些小事,被老师批评了。老师也跟我反映,我家娃比较玻璃心,有好孩子包袱。

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查,我发现就是我的那一个个所谓鼓励,将孩子推上了一个极端!当你事无巨细地关注孩子,表扬他的每一次小进步时,你以为是在帮助孩子成长,其实却无形中让孩子变成了你的傀儡。

当我真正做到接受孩子的一切时,我不再为他的一些小进步夸奖他,也不再为他的缺点头疼。让孩子做他自己,不再有期望,他的做法刚好符合你的期望固然很好;如果他有自己的选择,也学着尊重

我发现,当我的意识真的扭转过来时,我家孩子的分离焦虑莫名其妙地也好了。

其实,在小宝老师的艺术课的收获还有很多。特别感谢当我在育儿路上迷茫时,小宝老师给予的指导。

就在这个月,我家娃的一幅中秋画作让我又瞬间抑郁了。黑黑的月饼,黑黑的背景,我当时好忐忑,担心我最近态度强势,让孩子上外教课,把他搞压抑了。

▲我家熊孩子画的月饼

经过求助小宝老师,我豁然开朗。

小宝老师说:如果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即使他不愿意也要让他坚持去做。虽然他暂时感觉到有压力,但是正是这些不一样的感受,才能构建他的完整人格。


以上种种,让我不得不感叹:真正的专家果真都是玩家,艺术如此,教育亦是如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