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农历五月初五,被誉为“五月节”的端午,是仲夏时节的盛大节日。
它起源于人们对湿热时节的禁忌,但我们的先民很早就将它过成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粽子节”“龙舟节”“屈原日”“雄黄节”“诗人节”“艾节”“菖蒲节”“女儿节”等,众多节日名称让我们感受到端午的节日温度。
今天,恰逢端午,我们通过八首诗,重新认识端午节的“八大文化符号”。
要说端午节文化符号的一哥,非粽子莫属。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
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
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骊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最早的粽子只是祭祀、辟邪用物,自从和屈原联系在一起并被民间演绎传说后,原本以辟邪保健为唯一目的的端午节习俗开始出现纪念古代圣贤的因素。
龙舟节,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
《竞渡诗》
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
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
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
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
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是端午文化特别有特色的“体育文化”符号,除了娱乐性和纪念意义,也提醒我们运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端午节的国际化应该围绕屈原这个文化符号进行。
《七绝·屈原》
现代·*
屈子当年赋楚*,
手中握有*人刀。
艾萧太盛椒兰少,
一跃冲向万里涛。
*赞赏屈原作品中的“刀子”精神,以“万里涛”言其跃得远,以“冲”言其勇猛,歌颂其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惊世之举。
因此,端午节也是中国的诗人节、爱国节、英雄节,凭此才有可能让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跃冲向万里涛”,漂洋过海走出去。
雄黄被古人称“黄金石”,因“丹之雄”而命名。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
古人说它能*百毒、辟百邪,佩在身上,鬼神不敢近;入山林,虎狼伏;涉川水,毒物都不敢伤。
特别提醒大家,雄黄有毒,所以,“雄黄酒”不是喝的,是从端一(五月初一)日起,用雄黄少许泡酒,在阳光下晒熟后,涂在小孩的额头与耳根上,以辟毒。
艾,入中药可以祛寒湿,搓绳点燃可以驱蚊蝇,艾绒做成的炙条可以治病。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古人也把美女称“少艾”,一般人不知道。孟子曰:“知好色则慕少艾”,《桃花扇》中则有“积得些财帛,聚了些娇艾”。
民间通常将艾叶剪为虎形,或将艾叶帖在虎形的彩纸上,借“虎”张威,称为“艾虎”,人们佩戴或张挂,祈以辟邪驱瘴。
菖蒲,早在先秦时期就被古人崇拜为神草,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虫灭菌的药物。
《声声慢·菖蒲》
近现代·赵熙
苔礓净暑,药涧流澌,午风一道清芬。
叶叶干将,参差绿就龙文。
新芽乍吐努白,又丛丛、芳渚长春。
玉泓水,合湘兰风露,采供灵均。
岁岁京华佳节,遍家家儿女,挂艾当门。
寸蒂朱丝,香囊扣近罗裙。
芳醽至今味苦,任罗浮、山下移根。
仙梦远,一茎花、如见故人。
又因为因菖蒲形态似宝剑,被赋予特殊的文化意义,特别在日本,因为日语中,“尚武”和“菖蒲”发音相似,菖蒲叶也酷似日本刀。因此,在武士阶级看来,端午节具有特别的寓意。他们非常重视端午节,并将端午节和庆祝家族男孩成长联系起来。
下文的男孩节还会提到。
端午时,民间还有用草药或者香草沐浴的风俗。这种习俗在先秦之时就存在了。屈原在《九歌》中就有“浴兰汤兮会沐芳”的诗句,浴兰汤就是用草药洗澡或者洗手。
宋代苏轼在《浣溪沙·端午》中也提到浴兰汤: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是苏轼为侍妾朝云写的,他与朝云约定,明天端午的时候一起沐浴兰汤,驱邪避凶。在词的结尾,苏轼还表达了与朝云携手千年、不离不弃的愿望。
端午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漂亮装扮小闺女,石榴花插在发髻上,所以也称“女儿节”。《幽州土风·吟女儿节》里这样写道:
女儿节,女儿归;
要青去,送青回。
球场纷纷插杨柳,
去看击球牵裙走;
红杏单衫花满头,
彩扇香囊不离手。
谁采艾,谁拿衣?
女儿娇痴知不知?
端午节关于“男孩节”的属性,在中国并不突出,但家家也会把小男孩特别打扮一番,并通过一系列仪式感赋予美好祝福。
“男孩节”主要流行于日本。1948年,日本政府将公历5月5日定为法定节日“儿童节”。不过,日本老百姓将这个“儿童节”当作端午节演化而来的“男孩节”庆祝。
当代中国是开放的中国,端午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面向未来的节日。
端午节传递家庭温情、卫护个体生命、追念历史先贤、激扬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卓越的文化创造。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继续传承发展民族节俗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向世界奉献我们优秀的节日文化遗产。
点亮【在看】再点【赞】祝您端午快乐长安康~
素材来源:人民网、光明网、中国民俗网等。
图片:由文心一格AI和美图秀秀协助制作。
编者,福多多,优秀节日文化传播者。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