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70」蜈蚣岭:你可知我本名叫“仙源”,神仙居住在我这

「行走徽州70」蜈蚣岭:你可知我本名叫“仙源”,神仙居住在我这

首页角色扮演修仙界仙源更新时间:2024-08-02

【行走徽州70】蜈蚣岭:你可知我本名叫“仙源”,神仙居住在我这

司马狂/文

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若山高且密,兼有仙人,那岂不是令人心驰神往之所在?蜈蚣岭便是这样的地方,山高林密,溪水潺潺,云遮雾绕,屋舍俨然,鸡犬相吠,俨然桃花源的真实写照。乡人居深山中,怡然自得,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修真的术士,也看上此间的隐逸,择一洞穴,辟谷修身,静待羽化成仙。

君若问,歙南深山何来修真术士?其实不然,这蜈蚣岭村的本名就叫做“仙源”,有据可查的是,明初洪武年间就用了此名。一说是,蜈蚣岭村的始迁祖,是云游四方的得道之士,到了蜈蚣岭,便为这里的景致所吸引,再也不愿离去,从此定居下来。后人因其颇有仙风道骨的遗韵,便将这里唤作仙源。另一说是,村中有一村民,很早就外出学道,艺成之后,回归桑梓,因其善用草药,救死扶伤又不图金银。十里八乡得其救治者,不胜枚举,道长的盛名便传播开来,人们逐渐就把这里叫做仙源。

仙源之名,延续到解放后。一直到蜈蚣岭村因为建造千亩高山梯田,蜚声海内外,慕名而来者,数不胜数。但外人到歙南来,问路时候,操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和当地人满嘴的歙南普通话,就有些词不达意。而在附近的长标乡,有个“贤源村”,在乡人们听来,仙源、贤源傻傻分不清楚。于是,总有指错路的事情发生。后来,为了有别于贤源村,仙源就干脆以村西山形,状若蜈蚣,改名“蜈蚣岭村”。

其实,这山形如蜈蚣,村子又因为得道的仙人而得名,真的完全可以融合起来,编成一个故事。故事的梗概就是,仙人云游至此,大战蜈蚣精,最后把蜈蚣精镇住,蜈蚣精化成一座蜈蚣岭。仙人恐蜈蚣精会有复苏之日,加上喜欢这里的风景,实为修真炼道的好地方,便在此定居下来。如此仙源和蜈蚣岭,两者便能完美融合进去,至于故事的细节嘛,再稍加润色便可以。这样,蜈蚣岭的导游词,就又平添了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深山里的村落,大抵都是人口稀少的,但蜈蚣岭不同,村子蔚然壮观,数百户人家围绕着向阳的山坡,星罗棋布。入村口便是蜈蚣岭村的队址,行政机构的名称由大队换成村,不变的依旧是这些房舍。墙上的标语,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多有更迭,但不变的依旧是蜈蚣岭人那“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当代愚公精神。党旗在这里熠熠生辉,你只有走进这里,才能体会山民改变自己生存条件的不易。

因地制宜这个成语,大家都学过,但其真正的运用,在蜈蚣岭你能够完整见到。山里的人们修砌房舍,砖瓦都需从山外运来,在没有通马路的时候,运输进来费时又费力,非一般人家所能承受。于是,蜈蚣岭人就地取材,垒石为基,夯土为墙,以木为梁,以板隔层,在丛山深处营建起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渐渐的,马路通了,山外的建筑材料很容易就运进来,赚了钱的人们开始翻新自家房屋,砖瓦房也就多了起来,日子就过得更为舒坦。

山高万仞,居家不易,多因水困,有水则灵。蜈蚣岭有水,这才孕育出近千人在此生生不息。白茶母树保护园那里,山涧里的涓涓溪水,汇聚于此,形成一眼小池塘。塘边有树,因为水源充沛,加上土地肥沃的缘故,树木恣意生长,华亭如盖,遮天蔽日。这就是标准的徽州传统村落水口的模样啊。而村子中,亦有石缝里流淌出的山泉水。乡人们,因势利导,筑水为水垒。那水质清澈见底,夏日舀上一水勺,喝进去,绝对畅快无比。边上有石板,是为妇人浣洗所在。

诚如蜈蚣岭村子中,一座土楼墙壁上写的标语那样,“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蜈蚣岭的自然条件是恶劣的,进村的路虽然通了,却也是极大考验开车人的技术水平。正是因为地理条件不足,蜈蚣岭人至今不忘奋斗之本,努力发展着各式产业。这样子的精神面貌,在始终沉浸在前人光辉成就的徽州人中,属于另类的,是值得所有徽人思索和学习的。

附录:蜈蚣岭最为出名的就是上世纪60年代开始修建的高山千亩梯田,上周专门写过蜈蚣岭梯田,点击蓝色标题,就能跳转阅读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