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解放军报
前哨排战士品读老兵来信;上图左:老兵书信手迹。粟栋 摄
一纸来信,一生牵挂
在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17连前哨排的阅览室里,静静地陈列着11封老兵来信。
第一封来信收于2005年,作者是上世纪60年代在“风雪丫口”前哨排服役的老兵李光德;最近的一封信收于2017年底,来信者是退伍战士梁忠汇。
翻看来信,内容朴实无华,却饱含思念与深情。
“战友们,你们好。我曾于上世纪60年代在‘风雪丫口’前哨排服役。当时物质条件差,丫口海拔高、风雪大……每逢大雪封山,半年都看不到报纸和书信,生活用品运不上山,水管结了冰,电话线也被风雪打断。如今边防发展日新月异,守防条件改善了,希望你们戍边卫国的初心不变,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变。”
李光德信中提到的“风雪丫口”,位于海拔3400多米的高黎贡山山巅,在过去长达30多年的时间里,那里一直是前哨排的驻地。
驻守雪山之巅,艰苦可想而知。但越是环境艰苦,越容易让人感受到战友情谊之深。
“在‘风雪丫口’守防,一到冬天最难熬,战友们个个眉毛凝着白霜、嘴唇裂出血口。每次上哨,不管风霜雪雨,大家都抢着去,每个人都想着为战友分担些任务。”老兵冯雅峰在信中回忆道。
拾柴生火做饭,喝山泉水度日,大雪封山时吃咸菜……艰苦环境中,快乐也变得简单。
在来信中,冯雅峰讲述了一个故事:“前哨排经常停电,大伙儿点煤油灯照明。一次,连续停了半个月电,煤油用完了,大家找来蜡烛点上。夜里狂风大作,被风刮倒的蜡烛,点燃了我的头发……”
老兵陈睿从小在城市长大,家境优渥。8年前,他退伍回到了浙江老家,当起了工厂老板。“驻守前哨排的经历,至今仍时常出现在梦里。”他在给哨所官兵的信中,讲述了一个温暖的故事。
“一次巡逻归队的途中,突然暴雨如注,山体发生滑坡,眼前没了路。天色渐暗,雨越下越大,泥泞的滑坡路段,不时有山石滚落。那一晚我们手牵着手前进,班长把自己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给了我这个新兵。回到哨所已经是翌日清早,大家瘫坐在地上,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老兵来信,写的大都是各自不同的经历,却也有惊人的相似——每一封信中,都记录着老兵们内心的一份感激。
“是坚守哨所的磨砺,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退伍后回到地方,靠着在部队养成的吃苦精神,我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老兵李仕超在信中反复叮嘱,要定期给哨所门口“戍边卫国,扎根片马”的标语描红,让它时刻鲜红闪亮。
“这是哨所的精神之钙、价值所在。”他说。
2003年,前哨排从“风雪丫口”,搬迁到了位于山脚下的新驻地。有一年,在新营区的旗杆旁,即将退伍的战士王凯含泪栽下一棵白杨树。返乡后,他日夜思念戍守的哨所。在信中,他关切地问:“小树长高了吗?”
那棵白杨树,早已扎下了根,如今已长到了碗口粗。离开前哨排快8年了,但王凯的心就像这棵小树一样,始终属于南陲边防。
在王凯的内心深处,“哨所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是一个想起来就温暖的地方”。
书信无言,默契无声
11封老兵来信,是激发前哨排官兵戍边豪情的无声教材。
大学生士兵罗健,入伍前毕业于西南林业大学。“从都市到边疆、从学生到军人的巨大反差,让我很不适应。”罗健说,入伍初期自己曾打过“退堂鼓”。
“下连时我23岁,刚刚大学毕业。很多训练课目跟不上,跑5公里常常落在队尾,拉单杠始终不能突破及格线。一些班长骨干开始议论,‘这就是大学生士兵吗?感觉也没有强到哪里去嘛!’看着训练场上大家矫健的身影,我常常感到自卑。”
一天傍晚,排长郑重地集合了几名战士去邮局取信。哨所地处偏远,去邮局的路,来回一趟要走一个多小时。罗健纳闷:只是一封信而已,用得着如此兴师动众?
后来罗健才了解到,那是一封老兵写来的信。每次读老兵来信,都是哨所官兵最开心的时刻。
再后来,罗健读到了同为大学生士兵的老兵张凯写来的信:“很多人觉得大学生士兵不好管理,我决定用行动改变这种看法。戍边两年来,我克服困难、刻苦训练,军事训练课目从没有掉队……我坚信只要多学多练,就一定能成功。”
信中的一字一句,令罗健感同身受,也无形中给了他激励。
罗健开始暗自加劲——军事素质差,他就加班“补差”,最终所有课目成绩达到了良好以上;他还发挥文化特长,为连队制作展板、撰写新闻稿,完成了属于自己的“士兵突击”。
战士王强来自黑龙江哈尔滨,因为有一手“好厨艺”,他担负着前哨排官兵的伙食保障任务。别看他现在乐呵呵的,初到哨所那阵子,他也曾经历了一番“阵痛”。
入伍前,王强曾在一家餐馆打工。下连后,他被推荐到炊事班当了一名炊事员,也算是“专业对口”。面对部队的“大锅灶”,他做的第一顿饭,却被战友“吐槽”了很久。
心有郁闷的王强,拨通了已经退伍的炊事班班长杨建的电话,认真“取经”。一周后,王强意外地收到了杨建寄来的包裹——两本“哨所菜谱”,以及杨建写来的一封信。
“伙食保障是大事,有时还能调节心情。有一年除夕,我们炊事班准备给大家做顿大餐,战友们都来帮厨。吃年夜饭时,大家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吃着风味不同的家乡菜,交流着各地的过年习俗,那一刻,战友们比亲人还要亲!”
老兵来信中提到的战友情谊,体现在前哨排的日常生活中。
201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列兵王坤突发急性阑尾炎,排里战友把他送至镇卫生所。由于镇卫生所医疗条件有限,只能再次将他转送到州医院接受治疗。
途中突然下起暴雨,救护车在长达两公里的塌方路段一侧无法前行。情急之下,下士李俊背起王坤,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在雨中艰难跋涉。
一个多小时后,李俊顺利将王坤送上了等候在塌方路段另一侧前来接应的救护车,汗水和雨水浸透了他的迷彩服。
去年底的一天,一批特殊的客人来到前哨排——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驻守在“风雪丫口”的老兵。如今虽已两鬓花白,但他们精神矍铄,在山路上爬上爬下,健步如飞。
老兵们说,曾经的风雪洗礼,让他们的身子骨格外硬朗,人逢喜事精神爽,到了哨所心情就更好了。
老兵黄建国说,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除夕夜,周总理曾给“风雪丫口”前哨排打来慰问电话,这是对哨所官兵最大的鼓舞。“接电话的那个战士,就是我的班长。”回忆起往事,老人的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听着前辈讲述着哨所的历史,官兵们都红了眼眶。
心中时刻装着祖国,让两代人惺惺相惜的,也正是边防军人独有的血脉传承。
字里行间,情感相连
今天,前哨排担负着长达上百公里的边境管控任务,防区内有10多座界碑。
走进前哨排监控室,眼前呈现的是现代化的电子监控设备,大屏幕上清晰显示防区内几个方向的实时情况。随着信息化巡逻装备、信息化动态监控系统相继配发使用,管边控边能力显著提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需要继承传统,继往开来。今年8月,前哨排组织守防官兵,给老兵们写回信。
列兵黄立衡这样写道:“班长您好,我是刚来哨所不久的新兵。虽然我们隔着山隔着海,但是心怀边防的感情紧紧相连。欢迎您常回家看看!”
黄立衡是刚来前哨排的新战士。他说:“最初,我不太理解老兵来信背后的深刻意义。一次周末,我在打扫阅览室的卫生时,发现了一幅退伍老兵所作的画,画中的风景就是‘风雪丫口’。”
那幅画,促使黄立衡翻开了前哨排的历史。他在阅览室里津津有味地读着老兵来信,翻阅着哨所历史资料。“原来,我遇到的所有困难和疑惑,都能在‘风雪丫口’的坚守故事中,找到答案。”
他更加坚定了扎根边防的信念。
2017年9月,前哨排迎来了新战友——一批从繁华都市转隶移防到边防的官兵,王霄便是其中一员。
来到前哨排之后,王霄的首要任务是了解防区情况、熟悉巡逻路线、掌握边防勤务。但掌握这些边防执勤本领,并不能一蹴而就。
前哨排官兵和转隶战友一起,参观“风雪丫口”前哨排旧址,了解官兵坚守“风雪丫口”的事迹;带新战友重走巡逻老路,体验前辈跋山涉水的艰辛。
业余时间,大家一起品读老兵来信,从字里行间汲取成长养分。
“老兵同志,我一定会沿着你的足迹,巡遍防区所有界碑。虽然并不相识,但心系前哨的感情是相连的。没有你们曾经的坚守,就没有边防线的安宁和平!”在给老兵的回信中,王霄这样写道。
“不要问我是谁,我是守卫祖国边疆的一棵白杨;不要问我在想什么,我在追寻先烈巡逻路上留下期望。”这是前哨排官兵自创的一首排歌。
歌声中饱含一茬茬“风雪丫口”前哨排官兵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感,也将11封老兵来信的故事代代相传。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