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声明:本文为九州原创图文,欢迎关注 带给你别的平台所没有的历史哲思。文章虽长,但精华在后面!
九州配图:霸王别姬影视剧照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在垓下决战失败之后,率领八百余随从骑兵突破重重包围向南奔逃,直至来到乌江渡口刎颈而亡,留下了一曲千古悲歌。
然而,从垓下到乌江渡口的四百华里逃亡路,其实际的突围逃亡路线是怎样的很多人并不清楚,即便是通过史料记载对项羽中途所经之地有所了解的,也并不清楚例如钟离、阴陵、东城等古地名现今的实际所在地。
本文就来为大家具体考究和呈现其真实的溃围南驰路线。
九州配图:项羽悲壮突围逃亡
起始点:垓下战场众所周知,项羽领导的楚军在兵败山倒之际,被汉军团团围困于垓下,深知大势已去的他八百骑兵趁着夜幕成功突破重重包围圈向南奔逃。然而,因为垓下毕竟是先秦时期的古地名,作为西楚霸王奔逃的起始点,彼时的真实战场是在现今的哪个地界呢?
据历史和考古专家的多方考证,这个答案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争议。垓下古战场,也就是霸王遗址,现如今就在安徽境内的霸王城,当年楚汉决战的这个古战场的核心位置就位于现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城东南沱河北岸的韦集镇垓下村一带,现实中的“垓下村”就是历史上的“垓下”。
九州配图:灵璧县韦集镇垓下村(位置在图中箭头所指)
今天的垓下村便是两千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霸王城地处濠城镇北侧,紧临着沱河(古代称为洨水),现如今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从目前的古城遗迹来看,这是一座椭圆形的土筑城池,占地约30万平方米,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摧蚀,显露地面上的残存城垣仍超出地面达2.5-4米。这座古城的北面紧邻沱河,而东、南、西三面均开掘有护城河,典型的四面环水、易守难攻的军事堡垒。
九州配图:霸王古城
据学者走访了解,当地百姓介绍他们祖祖辈辈都流传着一个说法:每当大雨过后,霸王古城的周围时常会有残剑或箭簇露出地面。此外,以“垓下村”为中心点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内的灵璧、泗县、五河、固镇等县境内都有“霸王城”,且每个县的县志中均有垓下之战的相关记载,其中灵璧县境内除了“霸王城”外,还有”韩信吹箫台”和“虞姬墓”等,足以想见,当年垓下一战的所跨地界和战斗规模是多么的宏大。
第二站:钟离《史记》记载,项羽率领800骑溃围南驰到了淮河边准备渡河继续南逃,最后因为是星夜至此很难找到足够的渡船,等到渡过淮河之后,身边只剩下了百余骑。从垓下到淮河边的这段距离,汉军的追兵并未赶上,自然也没有发生战斗,因此项羽的800随从到了河对岸仅剩下100余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渡口无足够的渡船,又怕在此耽搁太长时间被追兵赶上,根本等不及全部人都慢慢过河便又开始继续南遁。
那么项羽渡河的具体地点在哪呢?
《史记》没有说明,史学界根据项羽当时的处境以及当时双方的势力范围比对并借助其他史料作为考证依据推断出:项羽统率麾下随行壮士直夜溃围,南驰乌江,必定只能走南线(东线途径江苏再南下的路线已经被汉军占领),而从灵璧南下的路线想要渡过淮河,必定会奔向大概率有船只的钟离(古地名)附近的老渡口。根据《梁书.韦睿列传》及《资治通鉴.梁纪二》记载,钟离东北向十八里的淮水段有邵阳洲和道人洲两个洲渚,皆可屯兵十数万。因此项王一行疾行百里,“鸡鸣”即至,来到了淮河钟离段的古渡口,而钟离今天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与蚌埠市交界处凤阳县东。
九州配图:钟离所在地——凤阳县东
九州配图:垓下----钟离示意图
第三站:阴陵根据史料,项羽渡淮河后率领仅存的100余骑快马加鞭继续向南奔逃,最后来到了一个叫“阴陵”的地方,结果迷了路,当时天已经蒙蒙亮了,便向田中一位老农问路,结果被老农所骗,陷入了一片“阴陵大泽”进退两难。最后这一伙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摆脱了沼泽地的围困,继续向南进发,结果离被追兵追上已经很接近了。
那么,这里所说的“阴陵”究竟是在何处呢?这一点《史记》中也没有明确描述。
九州配图:阴陵所在地——定远县西北
不过,我们根据其他史料可知,秦王政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223年,秦国灭楚后,在今天的安徽省定远县西北六十里附近设置了阴陵县,其治所大致在今天的定远县靠山乡古城村,当时属于九江郡(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城区)。也就说,项王一行人从钟离渡口艰难渡过淮河后,随从减少了七八成,因追兵渐进,无奈只能继续向南奔逃,来到了今天定远县西北靠山乡附近一带,并被田中老农所误陷入了附近的沼泽地,而有关这个“阴陵大泽”的具体所在地,历来史学界的看法多有争议,最大的可能性是经过历史变迁,当年的那片沼泽地早已沧海桑田不复存在,极有可能已变成了耕田,难以考证。
九州配图:阴陵古城遗址
九州配图:垓下---钟离---阴陵 示意图
第四站:东城如前文所述,项羽一伙人被田中老农给坑了,最后无比艰难的逃出沼泽地继续向南进发,“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也就是说他们随后很快便来到了一个叫“东城”的地方,其随行的骑兵已经只剩下了“二十八骑”,又损失了近七成的随从。据《史记》载:“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说明项羽到了东城终于被数千汉军追兵追上了,并在这里与汉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快战,史称“东城快战”,项羽将队伍分成三小队分开冲*,几个回合*敌百余,自己只损失了两骑,相当彪悍。
秦汉时期的“东城”到底在现今的哪个位置呢?
九州配图:东城古城县治所示意图
据《括地志》记载:“东城县故城在濠州定远县东南五十里。”《地理志》云:“东城县属九江郡。”秦汉时期,设有九江郡,下有东城县,大致地跨现今的定远县到和县之间的区域,现存的东城古城实际上是当年东城县的行政治所所在地,大约在现今定远县东南方向五十里附近。《史记》上说的“至东城”、“身死东城”并不是说“项羽跑到了东城古城内”,而是说他跑到了东城县境内,这是典型的一种泛指。至于说“东城快战”的具体地点已经无法考证了。
九州配图:东城快战 大致位置示意图
终结点:乌江亭经过“东城快战”之后,项羽带领剩下的26骑继续逃奔,来到了乌江亭境内的乌江渡口,只见一位老者撑着小舟在渡口等候,项羽与乌江亭长之间一番对话之后,项羽悲从中来,苦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最后在追来的汉军面前,引剑自刎!一段传奇自此谢幕,令人戚戚然动容不已。
九州配图:项羽乌江自刎
作为项羽逃亡的最后一站,彼时的乌江亭究竟在现今的何处呢?
九州配图:乌江亭所在地示意图
据《括地志》载:“乌江亭即和州乌江县是也。”宋代《太平寰宇记》也有记载:“乌江本秦乌江亭,汉东城县地,项羽败于垓下,东走至乌江,亭长舣舟待羽处也。”根据秦汉时期的地理考证,当时的乌江亭是东城县的一个小行政单位(每个县大致有19个亭,乌江亭是在东城县境内最靠近长江的一个亭),而乌江亭就是现今的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一带,参加下图。
九州配图:乌江亭渡口
总结项羽率领八百精锐骑兵从垓下溃围南驰,一路艰难险阻,最后只剩下二十六骑来到乌江亭渡口,遇见了等候已久的乌江亭长,亭长延迟恳请力劝项羽应当东渡乌江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慨然悲叹,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婉拒,并将自己那日行千里的坐骑赠予了乌江亭长。之后,项羽率领随从下马与追逼步战,一口气怒*汉兵数百人,自己也身受十几处伤,最后挥刀自刎,总结了自己一世的传奇人生。
从垓下到乌江的四百三十华里的逃亡路,可谓几经波折,途经钟离——阴陵——东城三处关键转折,如果用现今的地理进行对照的话,那项羽的难逃的详细路线,简单说来,就是从现今的灵璧县起始,经凤阳县过淮河来到定远县境内,几乎从北至南贯穿整个定远县境,最后来到了位于和县的乌江,参见下图。
九州配图:项羽完整逃亡路线图
看完了本文,各位条友是否已经对项羽的逃亡路线了然于胸了呢?码字不易,如果喜欢,欢迎关注,留言交流探讨历史知识。
参考资料1.《史记.项羽本纪》
2.《括地志》
3.《太平寰宇记》
4.《地理志》
声明1.图片多源于网络,首先感谢图片原作者,其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本文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或观点不一,请留言探讨,谢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