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

“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

首页角色扮演180轩辕火龙更新时间:2024-06-25

黄帝的故事随着“花”香传播

——专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

人物简介

魏兴涛,1966年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河南省高层次人才(B类),“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中原文化领军人才。兼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委会副主任、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持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方向为新石器时代考古、文明起源研究。共出版考古专著、报告6部,发表论文等120余篇。

专家观点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是中原文化区的主体文化。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从豫西晋南关中核心区强势扩张,形成黄河上、中游地区仰韶文化面貌空前一致的现象,花瓣纹彩陶流播至中国广大地区。

仰韶文化开创了中原文化空前大辐射大影响的局面,黄帝的故事也随着花瓣纹的传播在各地流传。

黄帝在上古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显赫地位,与黄帝时代大体相对应的仰韶时代亦是形成了“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时代。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整个中国的新石器文化就像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居于花心位置。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提出的‘重瓣花朵’学说形象地论述了中华早期文明的结构。”4月2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魏兴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是中原文化区的主体文化。仰韶文化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考古学文化,年代跨度约距今7000年至4700年,代表了中国新石器文化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被称为“仰韶时代”。仰韶文化在豫西地区特别是灵宝盆地分布极为密集。在11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93处,其中仰韶文化中期聚落105处。以北阳平、西坡为核心的铸鼎原遗址群,是豫西地区特征鲜明的遗址群,也是近年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的重要研究对象,不断有新的重要考古发现。

“在北阳平遗址房址内填土中以及周围遗迹内发现有‘瓦形器’,标本数量较为可观,其形制与后世所用板瓦极为相似,根据共出器物判断,年代应为仰韶文化中期,可称‘最早的瓦’。”魏兴涛向记者介绍了最新的考古发现。

北阳平遗址是铸鼎原遗址群中的一级聚落,遗址规模庞大,以3条宽13—22米的壕沟作为防御体系,现存面积约72万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多座大型房址,F2为平面呈弧角方形的半地穴式房址,含基坑建筑面积约185.4平方米,室内面积约120.34平方米。由房基垫土、墙体、火塘、门道、柱洞、室内居住面等部分组成。房内发现大量由于失火倒塌堆积形成的炭化木构件,其中可见榫卯结构,极其罕见,为研究史前建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

魏兴涛介绍,建造考究、工艺精良的特大型房址是北阳平、西坡遗址考古发现的特点之一。西坡遗址F105,回廊环绕,占地516平方米,数十根高大立柱支撑屋顶,是迄今所发现的仰韶中期最大的单体建筑,开创回廊式建筑先河。结合周边遗址的考古材料,同时期的大中型房屋形制结构、营建方式、建筑材料等基本一致,房屋建筑技术成熟,已趋于模式化。西坡遗址以F105等四座房址围绕中心广场向心布局,形成聚落中心区。在壕沟南侧发现了大型墓葬组成的贵族墓地,M8等大墓出土了玉钺、象牙器、彩陶器等大量珍贵文物。

魏兴涛认为,依据区域调查资料,豫晋陕交界一带聚落之间差异显著,区域聚落呈现出金字塔型结构,灵宝西坡墓葬显示社会成员间身份等级差异明显。说明仰韶文化中期庙底沟类型文化发展繁盛,内部统一性加强,对外辐射力强大,影响深远。正如韩建业教授所讲,这一时期事实上形成了文化上的早期中国。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从豫西晋南关中核心区强势扩张,形成黄河上、中游地区仰韶文化面貌空前一致的现象,花瓣纹彩陶流播至中国广大地区:西至甘青和四川西北部,北至内蒙古中南部,东北至西辽河流域,东达海岱、江淮,南达江湘。

魏兴涛说,铸鼎原相传因黄帝铸鼎而得名,在灵宝地区流传着诸多与黄帝有关的传说。

专家研究认为,铸鼎原周围地望与“黄帝铸鼎升天”记载最为相合。《史记·封禅书》中写“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轩辕台、黄帝陵、铸鼎原、鼎湖、荆山、池峪(蚩尤)、夸父山、太阳沟、桑园村、炉底村、三圣村、五帝村等这些古地名都与文献记载中黄帝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有关。《阌乡县志》记载,汉武帝时在原上建有黄帝庙。《山海经》把铸鼎原列入《中山经》,并对其南侧的首山、轩辕台、夸父山作了详细描述。铸鼎原存有目前发现最早的记载黄帝炼铜铸鼎的唐代石碑《轩辕黄帝铸鼎碑》,为唐贞元十七年立,唐虢州刺史王颜撰文,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书;铭并序计137字。

黄帝的故事与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变化有诸多合拍之处。《史记·五帝本纪》写道“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黄帝因战争从神农氏部落脱颖而出,开启一个新的时代。黄帝代神农这在考古学文化上也有迹可循。裴李岗文化是中原地区农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裴李岗文化富有活力且强盛,对周边文化影响强烈,后因气候变化等原因,裴李岗文化向西传播,与地方文化融合,孕育出早期仰韶文化,可以说仰韶文化是在裴李岗文化西进的基础上诞生的。黄河流域从此进入了一个伟大的时代——仰韶文化时代。仰韶文化在豫西地区进入鼎盛期——庙底沟时期。这一时期,中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加速发展,文明化特征显著,至此,文化上的早期中国形成。

魏兴涛认为,仰韶文化开创了中原文化空前大辐射大影响的局面,黄帝的故事也随着花瓣纹的传播在各地流传。千年后,春秋诸国士子借追忆黄帝功德来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从秦晋到齐鲁,在诸国知识分子中,已然形成对黄帝的文化认同。清末,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提出:“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现如今,黄帝已是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重要精神标识。

魏兴涛强调说,黄帝在上古史上占有无与伦比的显赫地位,与黄帝时代大体相对应的仰韶时代亦是形成了“文化上的早期中国”的时代。人们对黄帝文化的热切关注和尊崇,当是饱含了对民族认同、祖国统一的殷殷期盼。

当龙头 做支柱

——访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晓琪

“2022年4月,我省启动实施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在中原大地掀起新时代文化研究热潮。郑州大学以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为龙头,通过中原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中华源’考古实验室等载体,积极打造中原文明标识的文化高地,努力为河南兴文化工程作出郑大贡献。”4月28日,郑州大学副校长刘春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推进工作,专家学者立足中原大地,聚焦研究河南本地文化在阐释、传承、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方面“根”和“魂”的作用,取得了不少新成绩。

2022年,郑州大学获批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3项,截至目前,项目整体完成比例达90%。

“经过项目主持人及团队成员的持续努力,已经取得了一些较高质量的结项成果。”刘春太介绍,在著作方面,王星光教授主持的“河南科技发展史研究”、焦培民教授主持的“河南救灾史研究”、姚智辉教授主持的“河南冶铁技术发展史研究”等项目,3部书稿均已撰写完成,正与出版社对接;在论文方面,已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其中刘鹏博士主持的“创新驱动战略下河南企业创新管理的机制及路径研究”已发表论文6篇,刘吕红教授主持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已发表论文5篇,韩国河教授主持的“河南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地位和贡献研究”已发表论文5篇,张东博士主持的“基于地域分区视角的河南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研究”已发表论文4篇;在研究报告方面,各个项目组通过搜集资料、实地调研、访谈交流等形式,研究报告均已初步形成。

2023年,郑州大学获批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17项,各项目主持人正紧锣密鼓扎实开展研究。其中,刘志伟教授主持了“子产文化暨当代活态转化应用研究”,在项目研究基础上申报并获批202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产与春秋外交‘言语’研究”。

“为了确保学校获批的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高质量完成,郑州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人员建立了各年度兴文化工程项目管理微信群,在加强过程管理的同时,帮助项目主持人解决实际问题,加快项目研究进程,进一步提高研究水平和结项质量。”刘春太说,学校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到位的服务,激发出了研究人员的活力和动力。

高校作为人文社科研究的支柱力量,在河南兴文化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一步,郑州大学将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文化思想,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积极贯彻落实河南兴文化工程的安排部署,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与省社科工作中心的沟通联系,给专家提供更高水平服务、更多政策支持,推动产出更多精品力作。”刘春太表示,对于以专著形式结项的优秀成果,学校将依托“厚山文库”,择优进行出版资助,为文化强省建设不断作出新贡献。

制定“路线图” 跑出“加速度”

——访河南大学副校长薛波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建校112年来,河南大学始终将全省文化事业的发展责任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中,展现高校担当作为、躬身入局,扎实推动兴文化工程走深走实、落地生根,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4月24日,河南大学副校长薛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凡事预则立。河南大学将推进河南兴文化工程作为文科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我省启动实施兴文化工程后不久便制定“路线图”,跑出“加速度”。

薛波介绍,2022年9月,学校成立了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制定《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河南大学兴文化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不同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和相关要求,规定了项目开题、中期检查、结项预审、提交结项等内容要求,把管理与服务融入项目的全过程,为兴文化工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

《人民日报》刊发张新斌教授的《殷墟考古的主要收获和重要意义》,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卫东发表的《中原腹地承载中华文明主根主脉》……两年来,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持续涌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兴文化工程正在河南大学落地生根。

“学校共获批兴文化工程研究项目67项,其中2023年获批数量居全省第一。两年来,产出高水平论文40余篇,高质量研究报告8份,专著类书稿15部。第一批获批项目已完成预期目标的80%,其中64%的项目组提供了优质的中期成果,31%的项目组已达到结项标准,5项成果已出版。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理论文章6篇。兴文化项目主持人王洪伟、苗长虹相关成果分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薛波如数家珍。

薛波认为,这些成果充分展现了河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蓬勃生机,不断完善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阐释着河南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发掘着河南文化对河南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

河南兴文化工程的实施点燃了河南大学文科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为学科筑峰工程提供了科研新动能。

在兴文化工程的带动下,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实验室加快建设,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共建二里头夏文化研究院等,科技平台建设“大动作”不断,持续加强;青年学者彭恒礼、侯卫东、惠东等陆续登陆央视“开讲”,青年人才网络IP打造初见成效,河大学者“央品牌”越擦越亮,特色团队建设效果显著;500多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在兴文化工程项目研究带动下,深度参与科研活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不断加强,坚定文化自信的青年力量更加蓬勃。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未来,河南大学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策划和落实好相关大项目,打造文化研究高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聚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领域,产出一批质量高、影响大、效果佳的大成果。”薛波说,学校将继续面向全国,立足河南现代化建设,不断促进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凝心聚力、踔厉奋发,深入落实好兴文化工作,为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河大智慧和力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