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剑来自外国?才不是!一口气搞懂剑的前世今生

长剑来自外国?才不是!一口气搞懂剑的前世今生

首页角色扮演轩辕剑剑之起源更新时间:2024-07-14

大家对剑都并不陌生,长期受武侠电视或者电影的影响,里面的侠客很多喜欢用剑,因为用剑看着更加的潇洒。而且武侠是我国独有的一种题材,因为别的国家根本没有这么久的历史,我们是唯一一个不断层的文明古国。

所以,当突然有学者说长剑并不是我国古代原产时,很多人会感觉错愕,但这种说法却愈演愈烈。在我国古代,写剑的典籍和诗词不计其数,而且佩剑也有着严格的礼仪,古代更是有无数传世名剑。西晋张华《博物志·异闻》中写过一个拔剑斩蛟的典故,故事是这样的:

澹台子羽渡河,赍千金之璧于河。河伯欲之,至阳侯波起,两鲛夹船。子羽左掺璧,右操剑,击鲛皆死。既渡,三投璧于河,河伯跃而归之,子羽毁而去。

当然了,剑的出现要比西晋时期要早得多,早在先秦时期,一首原作者已经不可考的童谣是这样写的:

大冠若箕,修剑拄颐。攻狄不能下,垒于梧丘。

这里用了田单攻狄三月而不克的故事,后来汉朝修订《战国策》时融合在了一起。而屈原《国殇》中这样写: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我们能看出来,这些都写于春秋战国时期,剑字反复出现,但怎么会有人说春秋战国以前用的只能称为匕首,都是十几二十厘米长而已,长剑在秦汉之际从外面传入古代中国。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春秋战国以前真的没有长剑吗?古代用剑礼仪都有什么呢?

一、关于起源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记载中,谁是第一个铸剑人呢?《广黄帝本行纪》中是这样写的:

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

这里说的剑就是轩辕剑,但从来没有人发现过这把剑,而且这个《广黄帝本行纪》的作者是晚唐王瓘,里面写的事情根本不可考,而且这个剑也无法找到,所以就是无法证实,孤证不取的情况下,这样记载似乎是无法引用的。但同时,我们在《管子·地数》中可以找到这样的记载:

修教十年,而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

这段话啥意思呢?说黄帝严禁人们开采山上的矿石,但仅仅十个年头后,葛卢山山洪过后,露出金属矿石,竟被蚩尤接管而控制起来,蚩尤制造了剑、销、矛、戟,这年与九个诸侯国发生兼并战争。

《管子》的成书年代大约在战国到秦汉时期,而这里面的记载就可靠多了。所以,我国古代用剑起源很早,至于是谁铸造的第一把剑已经不可考,就算是黄帝蚩尤时代,也不可能是他们造出来的,但平常人无法入记载,只能被他们冠以制造的名声。

那么,在秦汉以前,有没有长剑呢?我们首先得明白短剑和长剑之分,在《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玉人》中有这样的记载:

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 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

这里前面说腊氏制剑,用了换算法,大约是下制之剑四十厘米,中制之剑五十厘米,上制之剑六十厘米。这也是我国古代有关剑制最早的记载,有了这样的记载,我们再来看那个时候的剑,早期青铜剑大多在四十厘米以下,所以也就可以称之谓下制剑,这些剑多集中在商朝时期。到了周朝时,剑身开始变长,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一切都是跟随着青铜的发展而发展的,周朝的时候,青铜冶炼术已经很成熟,很多复杂的东西都能成功造出,长剑自然不在话下。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剑如井喷般出现,比如著名的越王勾践剑长五十多厘米,再比如吴王阖闾剑长达七十多厘米,阖闾就是吴王夫差的父亲。而吴王阖闾的这把长剑叫什么名字现在无法得知,但应该在鱼肠、湛卢、豪曹三把剑之间,而且是越王允常赠送的。这个越王允常就是勾践的父亲。《吴越春秋》中记载:

越王允常,聘区冶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或曰盘郢、四曰鱼肠、五曰巨阙……允常以鱼肠湛卢豪曹献吴王,后阖闾为一女……

这里说越王允常聘请铸剑名家欧冶子造了五把名剑,后来三把送给了吴王的幕僚,又转手到了吴王阖闾的手里。由此种种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剑在我国发端非常早,商朝以前多是匕首一样的短剑,周朝时开始出现三种剑制,长剑也随之开始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铸剑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各种名剑和名家也开始显现,而长剑的发源地是在古代中国吴越地区。那么,古代时都有什么名剑呢?

二、古代名剑

我国古代名剑多不胜数,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干将、莫邪,其实这是两个人名,而干将是和欧冶子同师并且同名的一位铸剑大师,《吴越春秋》中记载:

吴有干将,越有欧冶。

这充分说明他们两人的名声是一样大的,而在《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有这样的记载:

阖闾请干将铸作名剑二枚。干将者,吴人也,与欧冶子同师,俱能为剑。越前来献三枚,阖闾得而宝之,以故使剑匠作为二枚,一曰干将,二曰莫邪。

我们从这段可以看出来,是可以跟上面说越王允常献剑相对应起来,当然了,这里的描写说干将为了铸剑而把自己的老婆莫邪断发去爪投进了铸剑炉,笔者认为这是不可信的,所以这里不再讨论。

但从这些记载中我们能看出来,春秋战国时代,吴越地区的造剑术的确是独步天下,越王勾践剑出土更是震惊了世界,现在的技术都叹而观止,简直无法想象古代的人们是怎么铸造出来的。

我们看金庸先生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时,会知道这个书名说的是一把剑和一把刀,小说以元末明初为时代背景,但其实里面的倚天剑是真有的,同时也是传世神兵,传产中这把剑是曹操的佩剑,被金庸借去写在了这本小说里。《三国演义》里说曹操有上古神兵两把,一名倚天,一名青釭。但是在《三国志》中则没有这样的记载,所以曹操有没有得到这把名剑是存疑的。

不管曹操有没有得到,倚天长剑的确是上古神兵,屈原弟子,战国时期辞赋家宋玉曾经在《大言赋》中这样写过:

拔长剑兮倚长天。

唐朝大诗人李白对这把剑是心向往之。父亲有宝剑,儿子也不能没有,曹丕同样也有宝剑,名叫“飞景”。他主持编撰的我国古代最早文艺论理批评专著《典论》中是这样记载的:

建安二十四年二月壬午,魏太子丕造百辟宝剑。长四尺二寸,淬以清漳,厉以礛诸,饰以文玉,表以通犀,光似流星,名曰飞景。

其实,我国古代名剑多不胜数,光是在《孙卿子》中就说了这些把:

桓公之慈,太公之阙,文王之琢,庄君之忽,阖闾之干将莫耶,巨阙辟闾,皆古良剑也。

所以我们在这里不再反复举例,在说了起源和名剑后,就该说一下古代佩剑礼仪了。

三、古剑佩剑礼仪

在古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礼仪所约束,都得在礼仪的框架内进行,而佩剑更是如此,早在周朝时,什么人佩什么剑,怎么佩都有严格规定。《周礼·冬官考工记·筑氏/玉人》中是这样说的:

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而关于剑上中下制,咱们上面已经解释过,这里不再重复解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周朝时,剑还是被武士所佩带,但马上就会转为一种礼仪装饰佩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庄子》中有过这么一段记载:

臣闻大王喜剑,臣有三剑,惟王所用。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天子之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诸侯之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庶人之剑。蓬瞋目而语难。相击于前。此无异斗鸡。一旦命以绝矣。

我们能看出来,这里说的有三种剑,什么级别佩带是有区别的。到了秦汉之后,由于冶铁技术成熟,各种冷兵器层出不穷,剑慢慢的退还成为了一种礼器的象征。唐朝魏征编撰的《隋书·礼仪志》中记载:

一品,玉具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陪位则象剑。

而到了唐朝时,君子皆佩剑,不是用来*人,只是用来表明身份,剑的原本作用基本上已经失去。而同样是在这个时候,道教却把剑当成了他们的法器,古代志怪小说,现代修真小说里的飞剑一类,皆脱胎于这里。

到了现代,剑已经成为了一种装饰品被悬挂于墙上供人欣赏,而传世神兵自然也不会再出现。剑从我国远古开始发端,到商朝时多用短剑,周朝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名剑辈出的时代,古代名剑大多出于此时。秦汉之后开始变为礼器,唐朝以后彻底归于平凡。不管是短剑还是长剑,都是我国原产,并不存在什么长剑是外国传入,既然发明了短剑,长剑出现也是顺理成章。我们说的是剑在我国的发展和经历,其实又何尝不是在说我国古代无与伦比的发明和创造史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