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三楚宫戏楼(寿福寺万年台)

贵州黔西三楚宫戏楼(寿福寺万年台)

首页角色扮演西游神传2023更新时间:2024-04-21

黔西是古代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

黔西古城也残留着很多文化古建筑,其中三楚宫戏楼无论是从建筑布局还是优秀的雕刻艺术都深受好评,是贵州省内仅存的很大的木雕戏楼,是黔西县城储存得更为极致的古代建筑之一。

三楚宫戏楼,(俗称寿福寺万年台),三楚泛指湖南湖北一带古时湖南、湖北属楚地。

三楚宫戏楼

清康熙年间建,位于东后街(今城关五小处),分前后两院,前院大戏台的四柱台口及吊檐镂花精美,左右两厢阁楼上悬吊大钟大鼓;后院有花园,清雅幽静,两湖商会、同业公会设于左右两厅。宣统二年(1910),因参加贵州革命党“自治学社”的两湖人多,“贵州自治学社黔西分社”设于馆内。民国年间,该会馆曾集资创办过“醒群小学”及“宏济中学”。两湖入黔定居人士,历代以来不但对发展黔西商业有功,而且带头参加民主革命,为推翻贵州清政府立过大功,名响一时的贵州自治学社骨干方伯鸾、熊日皓、姜蟠溪等70多人,已载入贵州辛亥革命的光荣史册。该会馆今仅存戏台,被定为“黔西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楚宫

源远流长

楚泽天成

湘云世仰

明清时期的同乡会馆都建有戏台,借演戏剧宣扬家乡风土人情,也借此联络同乡、交流感情。“两湖会馆”戏台也叫万年台,是黔西所有同乡会馆戏台中最具特色的。戏台前的四根大木柱上分别刻有两副楹联。

其一曰:

  看来离合悲欢,假笑啼中真面目;

  演出忠孝节义,新声歌里旧衣冠。

  其二曰:

  霓羽弄新腔,看凤翥鸾翔,神传衡岭;

  地买遗妙枝,听江声水调,响彻黔云。

戏台全景

三楚宫戏楼高耸的青瓦顶翼角,像翅膀一样在空间中飞翔,照明壁中央的“三楚宫”这三个大字,镶嵌在精致的云龙图案之间,鲜艳壮观地装饰着整个照明壁。底部的三个门排列有序,中间的主门和两边的小门相互匹配,使赵碧的整体布局协调一致,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的对称布局。台沿三方有浮雕《荆柯刺秦王》、《完璧归赵》、《将相和》、《搜孤救孤》、《杨广逼宫》、《刘谌哭庙》以及花鸟景物等。顶上三面檐枋上均是镂空的龙凤雕花板,台前大圆柱上刻有对联“看来离合悲欢假笑啼中真面目;演出忠孝节义新声歌里旧衣冠。”雕刻均采用浮雕、深雕、半圆雕并举的手法,把寸厚的木板精雕细刻,以其构图饱满、造型准确、意态逼真,惹人喜爱的精辟蹊径,以高超的创造力把浮雕《荆柯刺秦王》、《完璧归赵》、《将相和》等雕刻得栩栩如生,使人看后感觉得端庄肃穆、形态逼真。

楹联局部

早在明清时期,从楚地过来的商人就在黔西经商贸易,甚是热闹。经济的繁荣也带动文化的发展,从湖南过来的商人自然而然的也把当地的文化带到了黔西,三楚宫戏楼就是湘楚文化与水西文化结合的产物,是湖南等楚地商人聚会、交流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戏曲爱好者展示才艺的平台,很多戏剧演出和些文化活动经常在这里开展,

当年这里的热闹情景可想而知。世事沧桑,“两湖会馆”的主体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留下万年台。2003年万年台得到修缮。如今,修缮一新后的戏楼以古朴新颖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重现了昔日的风采和辉煌。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