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一晃父母离开我已经有些年了,但现在我的耳边仿佛经常听到,母亲一拿起电话就问的那句话“你什么时候回来?”
- 我的家离我的工作的城市有五百多公里,那时交通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回一次家要多次换车,整整走一天。如果是三天的小长假,回家就要在路上花费两天,在家只能住上一天。回来上班还很累。我是真不愿意折腾。等十一吧,等春节吧。
- 一年年的时间就在妈妈的希望,我的等……,等……。飞速地过去,当二老离开我远行了。我才焕然醒悟,体会到了古人说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然而一切都已于事无补。
前几天一位老同事和我谈起女儿,说她有半年多没回家了,说着说着他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水雾。我不知道如何劝解,劝他别想不可能,劝他不想有点残忍,我怎么能剥夺一个父亲想女儿的权利?我递给他一个纸条,“把这个公式发给闺女,算一下看看能不能回来。”
那天同事见到我,高兴地说“你的着还真灵,闺女她算完了就哭了,原来觉得陪伴爸妈的时间长着呢。一算吓一跳,还剩下几个星期,太可怕了,马上回来了。”我笑着说“我知道,是很灵的”我用这个公式算哭了几个同事,还有的一算完,就急急忙忙地出去打电话,与父母拉家常去了。
其实这个公式一点不神秘。73-(父母的实际年龄)×(你一年回家的天数)=(你还能陪伴父母多少天)
73-(父母的实际年龄)×(你一年与父母说话打电话的分钟)÷60=(你与父母还能说多少小时的话)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3岁)
可能有人会认为自己与父母生活的日子长着呢,算完你会大吃一惊,就剩那么几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我想一个有良知的游子,都不会无动于衷,就这么看着自己的父母慢慢地消失在人生小道的尽头。而不想多陪伴他们一程。
看完这篇文章我不需要你点赞,我只想你认真地按照公式算一算,还能陪伴父母多长时间了,告诉我你会怎么做?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