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
新中国成立后,清王朝时代的标志性产物——清东陵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又成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
原本安静的清东陵,因此变得热闹起来,来此旅游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而在清东陵景区里,有着不少操着一口地道老北京腔调的人。
他们有的从小就生活在这里,长大后便依靠旅游景点生活;有的则是重返故乡,前来缅怀先人。
他们从事着各行各业的工作,彼此大多互不相识,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清皇陵的守陵人。
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依旧有一些“守陵人”坚守于此。
清朝已经灭亡了百余年,为何还有人甘愿做“守陵人”?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呢?
守陵人的由来在中国古代的各代王朝之中,皇家贵族们的生活极其奢靡,对于死后之事同样看重。
秉着死后永享华贵的念想,这些贵族们都会携带大量的金银珠宝安葬,与他们的遗体一同长眠地下。
为了避免遗体及财富被盗墓贼所惦记,一般都会设立专门的人员世代守护于此,这些人就是守陵人。
作为我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也不例外,设立了大批守陵人看护他们的皇陵。
清朝守陵人并不是随意设立的,而是有着一套十分严苛的选择标准。
守陵人分为三种来源:
为了保证这些守陵人可以死心塌地地守卫皇陵,满清为其专门制定了丰厚的待遇政策,使他们可以获得极为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及政治地位。
除此之外,清廷还为守陵人们设置了官职。
镶黄旗、正黄旗、正白蓝旗出身的守陵人,一出生就是七品官员,甚至可以晋升到亲王、辅国公的位置。
而其余两种守陵人虽然没有如此丰厚的待遇,但凭借着朝廷给予的俸禄和福利政策,生活的同样十分滋润。
为了保护祖先在此安眠,清政府在陵寝的东南西三面都建起了风水墙,墙外栽设红、白、青桩以隔绝百姓过往。
清西陵
这也使得皇陵内部逐渐发展为一个小型社会,成为了一个无人管辖的自由乐土。
虽然统称守陵人,但其内部也有着十分详细的分工。
这里衍生出许多职业:王公大臣,面匠、糖匠、剃头匠,养马、养鸟、养牛羊的工人......
以清西陵为例,其中的守陵人们每户都分有一处小院,以三分三为基准,这也就是俗语“一亩三分地”的由来。
抛开祭祀时间之外,守陵人几乎没有其他的工作,更不可能“屈尊”去种地劳作。因此他们闲来无事就弄花逗鸟,吃喝玩乐,日子过得十分悠闲舒适。
有钱有权,工作清闲,这样的一份美差事,守陵人们自然心甘情愿地在此守护。
可这些人所享受的待遇是清廷带来的,因此也与清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满清皇陵,由盛转衰清朝统治时期,一共建有五处皇陵:
关外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盛京福陵、清太宗皇太极的昭陵、赫图阿拉永陵以及关内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河北易县的清西陵。
清东陵
在这些皇陵之中,清东陵是规模最大、体系最为完整的帝王陵墓,由1661年开始修建。
清东陵在最鼎盛时期共占地2500平方公里,其中陵寝区只有48平方公里,而“风水禁地”则占了2452平方公里。
在这里共埋葬了清朝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和一位阿哥,有名的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孝庄文皇后、慈禧皇太后等人皆静眠于此。
在这样的帝王陵墓担任守陵人工作,其待遇可想而知。
在清朝鼎盛的乾隆年代,清政府给予守陵官员的月俸禄共达到了两万八千余两(乾银),月禄米共计四千余石,分到每个守陵人身上都是一笔很丰厚的财富。
除此之外,他们的子女上学的费用均由清政府的永济库所承担,并且每个月还会给予生活补助。
甚至家中有了吉事,朝廷会拨给十两银子祝贺;有了丧事,则是借给此人所处品级的四个月俸禄。
清政府对待“自家人”的宅心仁厚是建立在压榨普通百姓的基础之上的,最终迎来了覆灭。
到了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为列强所鱼肉。由于国库入不敷出,也就导致了守陵人的俸禄锐减,生活水平严重下降。
并且清政府逐渐失去人心后,围绕在守陵人身上的“高贵”光环也逐渐消失了。
这一系列变故使得一些八旗子弟及王公大臣不再以守陵人的身份为傲,而是想方设法地退出了这一队伍,只剩下信仰坚定或无力退出的守陵人默默守护于此。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忠诚,默默地捱过这一黑暗时期,以期恢复曾经的荣光。
却没有想到历史前进的车轮不可阻挡,清王朝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
自1911年清宣统皇帝宣布退位后,满清贵族便失去了大部分的金钱和地位,而守陵人也同样失去了他们昔日安稳舒适的生活。
宣统帝
大部分皇家贵族们平日里习惯了骄奢淫逸的生活,在失去背后的靠山后,很快便自顾不暇了起来。
为了拉拢满清遗老,民国政府与满清皇室签订了一份“清室优待条件”,这才让贵族们再次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
但新成立的民国此时同样面临着内忧外困的严峻形势,因此很快便不再向满清贵族们按期开支,拖欠了大量的皇室经费。
守陵人也就是在此时走向了衰落,没有了收入来源的他们,只得放下往日的骄傲。
他们开始砍伐树木,开垦耕田,并将空余的土地出租给汉人种地。
但这样能够坚守信仰的人毕竟是在少数,在皇陵失去管理后,许多人便对深埋地下的财富动了歪心思。
守陵人的衰落1928年,国家正处于大小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的荒乱年月。
国民革命军十二军军长孙殿英,正因被蒋介石克扣军饷,部队面临哗变风险而发愁。
孙殿英
当时孙殿英部就驻扎在河北遵化,不远处便是著名的清东陵。
民国停止对守陵人拨款几年后,清东陵的守卫已经陷入了半瘫痪的状态,这也使得清东陵的地表建筑遭到了破坏。
而当地的盗墓贼更是将惠妃陵洗劫一空,将惠妃尸身抛置棺外,陵中的殿宇木材更是被大量外运。
这使得孙殿英十分眼红,开始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清东陵。
1928年7月初,马兰峪的大街小巷突然贴满了十二军的告示,声称他们要在这里展开军事演习,并将“演习区域”内的居民统统强制驱逐。
将马兰峪内部的居民驱逐一空后,孙殿英的部队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进行了盗墓行动。首要目标便选择了陪葬规模、墓中财富十分惊人的慈禧陵。
为了能够顺利找到地宫入口,孙殿英严刑逼供了一群年老的守陵人,得知了当初有一位参与修筑慈禧陵的姜石匠侥幸活了下来。
在孙殿英的威逼利诱下,姜石匠只得带着孙殿英找到了墓道口。
可当初修建之时为了防止墓穴被盗,墓道口已经被多层花岗岩堵死,石头缝隙之间又浇筑了石灰浆粘固。
慈禧陵
孙殿英的部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个个累得汗流浃背,也没能打开墓穴口。
孙殿英一气之下,直接让士兵运来炸药,成功炸开了墓道口。官兵们带着恐惧,小心翼翼地穿过漆黑腐臭的墓道,成功到达了慈禧的地宫。
只见里边珠宝遍地,数不胜数,慈禧的棺材内更是灿灿莹莹。
这群士兵如饿狼般哄抢着珠宝,就连慈禧的尸身也未能幸免,在争夺中被扯出棺材外。
将慈禧墓穴洗劫一空后,孙殿英又将贪婪的目光瞄向了富饶的乾隆陵。
有了上次盗墓的经验后,孙殿英“轻车熟路”地炸开了乾隆的墓道口,将更加富丽堂皇的乾隆墓抢得一干二净。
经过七天七夜的疯狂盗墓,孙殿英终于满载宝物离去,只留给守陵人们一地狼藉。
在孙殿英军队明刀真枪的威慑之下,他们之中有些人反抗被*,剩下的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受辱。
8月4日,青岛警察厅逮捕了三名十二军的逃兵,并在其中一名叫张岐厚的逃兵身上发现了36颗宝珠。
经过严格审问,张岐厚交代到,自己原本有46颗宝珠,都是在慈禧陵中捡到的。
一名逃兵都能怀揣46颗宝珠,那孙殿英及手下大小军官们在墓中盗取的财富可想而知!
由于孙殿英部下急于销赃,全国各地随后接连截获了许多企图运往外国、黑市的珍宝,这些均是墓中的财宝。
此事一经传出,引起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满清遗老更是十分愤怒地要求国民政府严惩盗墓贼。
在全国人民的声讨声中,国民政府摆出了一副清正廉明的形象,声称要“维护公理,严惩凶手”。
根据墓穴中遗留的军用铁尖锄,以及大街小巷中孙殿英部张贴的“军事演习”通报,本案真凶昭然若揭。
然而国民政府此时却突然含糊其辞,始终不肯交代真凶究竟是谁。
这是因为逍遥法外的孙殿英用墓中最为珍贵的一批宝物,成功堵住了国民党高层的嘴:
九龙宝剑被送给了蒋介石;慈禧口中的夜明珠被送给了宋美龄;慈禧的翡翠西瓜枕头被送给了宋子文;乾隆脖子上最大的一颗朱红色宝珠被送给了军统头子戴笠......
由于此案的真凶始终无法“浮出水面”,这场轰动全国的盗墓案,最终竟然不了了之。
慈禧陵、乾隆陵尚且如此,其他的妃嫔、皇后陵墓又怎么可能得以幸存呢?
大批盗墓贼涌向了这片净土,或是联合心术不正的守陵人里应外合,或是以武力威逼守陵人强行盗掘,又或是想方设法地潜入墓穴偷盗,使得清东陵中无数珍宝自此再不见踪影。
甚至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逐渐产生了监守自盗的想法。
抱着“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自己”的想法,这些守陵人靠着对陵墓的了解,带着墓中的陪葬品逃了出去。
而信仰坚定者则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他们始终坚守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守护这些遗物。
没了“皇粮”,他们就靠着从事各种职业谋生来坚守皇陵,使得皇陵得到了最大可能的保护。
在那个山河动荡、百姓颠沛流离的时期,一个普通人都尚难以在乱世中自保,更何况身担重任的守陵人呢?
盗墓贼与一些守陵人的偷盗行为,使得许多陵墓中几乎被洗劫一空。
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后,守陵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这一乱象才得以消失。
文物保护和流失1952年,国家就成立了清东陵文物管理所,随后又成立了清西陵文物管理所,对两座陵园进行修缮封存。
有了国家的保护,守陵人们终于可以放下身上的重担,安心地享受着自己的“退休”生活。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守陵人已经在附近形成了许多的村镇,其中便有很是出名的马兰峪镇。
马兰峪镇中大多都是守陵人的后代,他们操着一口十分纯粹的北京话,满族文化氛围十分浓厚。
守陵人的职责虽然已经卸下,但这些拿不到半分工资的人,依然在这里一代又一代地坚守着。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只靠耕种作物已经无法维系日常生活,这些守陵人的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好在国家将清皇陵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妥善安置了这些守陵人。
其中一部分负责修缮陵墓的守陵人,凭借着对古建筑修缮的经验成为了皇陵文物修筑专家组成员,或者成为了皇陵的管理人员。
由于清皇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因此本地有着十分优越的旅游条件,国家充分发掘了其旅游价值,让这里成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旅游产业也让本地居民有了许多工作机会。
他们有的成为了小商贩,有的成为了导游向导,还有的干脆用自家房子开起了餐馆、旅馆等产业。
这些工作虽然不能让他们大富大贵,但可以在祖辈居住的地方过上幸福安稳的生活,对于这些守陵人来说是十分满足的。
原本封闭的村落,也逐渐开始接纳外来人口,融入了许多新鲜血液。
他们其中的一些人,也开始将目光投向日新月异的外界,想要去别处闯荡出一番天地来。
发展至今日,这些满族村落已经在经济形态上基本消弭了与外界的区别,“守陵人”这一概念已经逐渐变得名存实亡了起来。
可不管是外出闯荡的年轻人,还是固守本土的“老顽固”,他们始终对过去的传统和习俗有着一种骨子里的尊重和怀念。
许多村落至今仍保留着“祖宗板”这一供奉形式,所谓“祖宗板”,就是在卧室的侧墙上供奉上九个香碟。
这些香碟的摆放顺序,供奉方式都极为考究,每到过年时全家人都要郑重地进行祭拜仪式。
而这时村民们也会拿出一种名为“达子香”的祭祀用香,以当地山上的一种草本植杆制作而成,满怀敬意地向祖先们上香祈祷。
每当问起为什么要坚持这一行为时,守陵人们的回答总是出奇的一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一定要流传下去!”
正是这种无意识的传承,让这些村落处处保留着民俗特色,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
虽然清王朝被历史的浪潮淘汰,但也需要承认,期间诞生出了许多灿烂的历史文化。
正是有了这些守陵人的存在,才最大可能地保护了这一充满时代特色的历史建筑,不使这段灿烂的文化就此泯灭于历史长河。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见证者,更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而现如今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仍面临着许多严峻问题,如古建筑、遗址、名胜古迹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大量珍贵文物流失海外;过度开发导致传统、民族特色加速消失等等。
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并不只是国家、专业人士的责任,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希望我们都能做好传统文化的“守陵人”,使传统文化立足于新时代,使其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