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行最想去的一站是雁门关,最想看的一个景点也是雁门关,之所以想去想看,就是"雁门关"这三个字在自己脑海里印象太深了,太令人神往了。身居古都开封之侧,杨家将在天波杨府演绎出来的故事从童年时期就记忆犹新,佘太君百岁挂帅、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等故事不仅看过连环画,看过戏剧,听过评书,就连童年时候,在牲口屋里听老人讲这些故事也是津津有味。成年以后研读经典文学,那些唐诗宋词中,那些与雁门关有关的词句更是烂熟于心,大诗人卢照邻曾写下: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bai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大诗人崔颢曾写下: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诗人刘长卿曾写下: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可以说,每当听到雁门关这三个字,就好像耳畔能听到战马嘶鸣,眼前又浮现刀光剑影。
在去雁门关之前,导游也是在大巴车上介绍说,在这次旅行之中,行程里本没有雁门关。但由于行程比较宽松,可以挤出半天的时间,大家再交一点小交通费就可以成行。对于这样的景点,可以说只要是出门旅游,谁都不会计较那十块二十块钱。
我们早上七点从大同出发,出了大同市才发现,由于当日天气下着蒙蒙细雨,上高速的路口封了,上不去高速,行程就会增加很多时间,司机师傅倒是路熟,不知道在大同市区又走了几个高速口,到了八点才上了高速。
在路上大巴车冒雨穿行,导游也讲了不少有关雁门关的知识,在讲解中了解到: 这里之所以被称之为雁门关,是因为这个关隘正处在雁门山中。之所以叫雁门山,是因为两侧都是连绵不断的群山,每年大雁南飞北返之时,都要从这山口经过,所以当地人就把这个山称为雁门山,雁门关就建在每年大雁从这个山经过的山口之上。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上的一部分,被称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他不仅是地势险要,而且还是中原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兵戎相见的战场,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例就发生在这里。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在雁门一带大破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赵。"秦代,蒙恬率兵二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匈奴,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汉武帝时,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经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与匈奴浴血鏖兵。北宋年间,杨家将在雁门关地区与辽兵多次会战。
在蒙蒙的小雨中,大约十点左右我们到达了雁门关景区,由于道路堵车,在距离雁门关还有几百米的地方,导游招呼游客步行前往。刚下车就看到前方的山头上雕塑着一名武士,有人说那是杨业,有人说那是杨延昭,无论是谁,都说明,这里似乎与杨家将有着不解之缘。景区大门前有一个大方形柱子,上面是*手书的:"雁门关"三个红色大字,气势恢宏,雄浑有力。
进入景区,还需要坐景区坐用于摆渡的电瓶车。雁门关景区的对面是一堵依山修建的"历代名人壁"。"历代名人壁"依山面南而立,上面以浮雕形式展现了许多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在自己脑海里留下印象的有:*、*、彭德怀、刘邦、慈禧太后等。
与名人壁相对的是两组汉白玉雕像,东侧一组为以佘太君为首的杨门巾帼女将,西侧一组则是杨继业率领的杨家须眉男儿。从两组雕像中间的石板路南行,跨过一座石拱桥,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明月楼前,也是进入景区的大门,该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现在的建筑为近年重建。
过去明月楼,有很长一段石板路,据说这就是当年便民生活的道路,当年北方的游牧民族南犯中原也是从这里开始的。据说这里是一个村庄,名叫雁门关村,路两边还依稀可见砖石结构的民居,新建的客栈、饭店倒是给这个凋敝的山村增添了生气,但也在无形中冲淡了山村的历史味道。笔者在和一位老者交谈中了解到,现在雁门关村真正具有常住民身份的只有6户人家,20多口人,村内的客栈、饭庄、特色商品店大多都是外来投资者。
在步行的游览中,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六角井亭,里面有一眼古井,一边立了一块牌子,名曰"豹突泉",看上去似乎与济南的"趵突泉"有一点相似,但是字不一样。据导游介绍,这个井泉是雁门关景区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古迹之一。关于此泉,明万历年间刊刻的《代州志》有记载:"平地突出,若猛兽然,故名"。泉水向北流出塞口,最终汇入桑干河。
由豹突泉继续南行,即是根据历史记载新建的边贸街。边贸街北口竖有一座十分古拙的四柱三门牌坊,北面坊额为"边贸街",南面坊额为"漠北达"。 古时候,这里是塞内外各民族进行易货贸易的场所,中原出产的丝绸、陶瓷、茶叶由此流出塞外,游牧民族则在这里把皮毛制品和珠宝、铜器销往内地。由于当天雨雾蒙蒙,边贸街上冷冷清清,店主似乎比游客还要多。
走过边贸街,在尽头的转弯处有一座四柱三门三楼卷棚顶木牌坊,北面坊额与之前那座牌坊的坊额相呼应为"江南通",意思是说,过此牌坊即是去往中原江南的道路。转过这个牌坊,就是雁门关的瓮城。
瓮城的城门称小北门,拱形门洞上方嵌有一方"雁门关"字样的青石,字迹不认真分辨,就很难认清。门两侧有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导游介绍说,这副砖雕对联在抗战中连同城墙一起被毁,现在的对联是今人依照碑帖仿刻。只有其中的"要"字是从民间偶然征集到的原刻。
踩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坡走进瓮城,左手边是地利门城门,右手边是一座关帝庙。关帝庙坐西向东, 殿门前立有多通古碑,其中一通立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的"分道碑",堪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交通规则碑。 史载,清乾隆年间,雁门关原有的道路已经无法满足南来北往车辆的通行需求,只好另辟车道,并立碑示众,要求"南来车辆于东路行走,北来车辆由西路径由,不得故违。"分道碑的竖立,合理地分流了上下行车辆和行人,使这一带的交通更为有序。这里也许是中国相对比较早的单行道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雁门关作为南北商贸的主要通道的繁忙程度。
雁门关的地利门门楣上镶嵌的石匾上刻有"埊利"两个字。对这两个字,如果事先不做功课,现场不经导游点拨,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认识第一个字。这个"埊"字,相传是武则天臆造的17个字之一,字意和读音同"地"字。 地利门上的三楹重檐卷棚顶关楼叫宁边楼,俗称燕月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楼毁于1937年,重建后辟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的博物馆。
地利门门洞内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似乎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熙熙攘攘和人车涌动。进入了地利门,也就是进入了关城。门内右手是砖砌的点将台,台前陈列着十八般兵器。 点将台对面是一个有多层阶梯的广场,是当年的演兵场。站在关城之上,看着那锈迹斑斑的古炮,七零八落的战车,再看看关外那闲庭信步的游人,使人感觉到今天的雁门关,已经没有了李贺笔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那种四伏危机,正如三国演义主题曲所唱的那样: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我们本来想进行浏览这美丽的景色,可惜时间限制,导游说,中午我们还要赶到太原,再加上此时天又下起了小雨,我们就此折返,就在折返的路上,导游倒是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他说:由地利门东行,道路北侧山坡上是当年关署的所在地。就是关城的东门, 那里叫"天险门"。天险门上也建有雁楼。也是在明代残址上重建,紧挨天险门,左边有一组建筑是镇边祠。也是原址上重建的,是历代守关将士的展览馆。镇边祠的南邻是一个由11孔窑洞和其它附属设施构成的独立院落,是雁门关接待过往宾客的驿站。虽然是一个驿站,但是由于这个驿站的位置特殊,作用也更是重要,据记载,在这个驿站中先后有22位帝王、22位将相、5位公主留宿过,据说,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王昭君就是从这里走出关外的。1948年4月,*由陕北赴河北西柏坡途中,也曾在这里有过短暂停留。
短暂的雁门关之行结束了,在回忆这段短暂的时光时,还是翻阅了一些与雁门关有关的演绎故事,从这些演绎故事中我们还是感觉到,作为一个战略要冲的雁门关,从大的说它是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的代表,从小的说它是一个民族与民族的代表,关隘的腥风血雨,它不仅是国家与国家的相争,也是民族与民族的不和谐,作为两个国家也好,作为两个民族也好,和平相处,和谐共生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假如没有个别朝代某个人的卖主求荣,膨胀个人的权欲,也不会有后来多少代人为之拼搏的血雨腥风,如果没有自我的权力扩充,疆域的膨胀,也不会有后来的一报还一报,造成自我的政权危及。
今日,站在雁门关前,面对往日腥风血雨的雁门关,看看今日雁门关的一派繁荣,歌舞升平,不由得心生感怀:千古险隘雁门关,古来征战人未还。腥风血雨寒风劲,关隘内外多苦衷。华夏神州今一统,大雁往来友谊风,和谐共处团结中,你来我往共进步,团结共筑中国梦。
(2021年1月13日于寓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