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发现20万明朝遗民,隐居深山600年,只因朱元璋一道命令

贵州发现20万明朝遗民,隐居深山600年,只因朱元璋一道命令

首页角色扮演元帝破苍穹更新时间:2024-08-03

在贵州省的安顺市,有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天龙屯堡古镇。

在这里隐居着20多万自称明朝遗民的“屯堡人”,坚守明朝祖制,与外界隔绝了整整600年。

而这一切,都源于明太祖朱元璋的一道命令……


公元1381年,朱元璋已经收复了大半个中原,但云南仍被元廷遗老梁王所割据。

梁王的实力并不强大,但凭借地理优势极为难缠。为此,朱元璋斥巨资调拨三十万大军,从贵州出其不意地突袭云南。

这一出乎意料的兵势很快就让梁王大军节节败退,不久便在昆明附近彻底溃围。

朱元璋趁热打铁,立即在云南重镇布防,留下二十万大军镇守,以防余孽作乱。同时,他把沐英这个得力干将留在当地,全权负责西南局势。

但单纯的武力值守是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大军粮草无从支应。于是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的建议。

为此,朱元璋从江西、湖广等地大量调遣移民到贵州,与军队混居在一起。朱元璋精心布控,沿西南通衢每60至100里就安排一处驻防营寨。

为什么安顺会被朱元璋如此看重呢?


这就要从这里的地理位置说起了。安顺处于乌江和北盘江的分流口,乌江属长江水系,北盘江则归珠江流域。这两条大江在安顺这里仅一步之遥,构成了连接中原和岭南的桥梁。

从古至今,能够控制住安顺,就等于掌控了西南地区对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出入通道。所以,早在汉武帝时期,安顺就被中原王朝视为重地,在这里设置了军事据点。

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看清了安顺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只要将安顺这个咽喉要地牢牢掌控在手,就能防止西南地区的叛乱和来自外族的进攻威胁直扑中原腹地。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朱元璋在平定云南后决定从贵州出兵,而非传统的从四川进犯的路线。

战事结束后,朱元璋迅速布局安顺,想方设法把这里变成明朝在西南的坚实屏障和可靠根基。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他不仅下令将24万军民集中到这一带,而且明确规定士兵们必须携家带口。

这无疑是要让这些军民在安顺地区扎根,既是替朝廷把守,也成为将来改土归流、繁衍生息的主力。


这些来自中原和江南一带的移民,就这样在贵州大山深处落地生根了。

他们按照徽州民居的模式,修建了坚固防御的屯堡寨子,生活上则延续明朝时期的习俗。

日子久了,军民两旧的身份开始渐渐模糊。

他们更多地被称为"屯堡人",是混杂了军人和移民的一个独特群体。官员管不了他们,朝廷也束手无策,只好由着他们自成一体,自成一族。

屯堡人在贵州山地立足后,就开始垦荒种地,勤勤恳恳地为自己的家园披荆斩棘。

那些满目苍夷的荒地,很快就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良田。刀耕火种是他们最初的生存方式,后来也逐步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作为军户起家的屯堡人村寨里,竟然也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文明。

他们的一切习俗礼仪,无不沿袭自明代先民的生活方式,让人恍如穿越时空,置身于明代的江南水乡。

屯堡女性的穿着最具代表性,她们依然保持着明制的"凤阳汉装"。

宽袍窄袖、鲜艳刺绣,既雍容华贵,又不失大方得体。而且未婚女子会包红头绳,已婚者则一丝不苟地包白帕,风格别致。

更加有趣的是,屯堡女性的绣花鞋里竟暗藏牛耳尖小刀,是用来防身的。鞋面上则绣着吉祥的花卉和蝙蝠图案,寓意美好祈愿。

连同烟火气息浓厚的屯堡地戏,这些明代文化元素无不体现出屯堡人对明史的坚守与延续。

一种独特的生活理念和文化传统就这样在贵州大山中深深扎根,至今已延绵了600余年。


其实当年明朝灭亡后,这些汉人移民的后裔可选择被清朝吸纳,但他们却下定决心要对抗清王朝,无一叛变。

为避开清廷的追剿,他们遁入大山深处,在这一隐蔽僻静的净土上,把明朝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了下来,悄无声息地延续至今。

六百年的漫长岁月,对于当年那些被朱元璋调拨而来的移民后裔而言,仿佛还只是昨日。

他们的生活方式、服饰打扮、谚语习惯、节庆祭祀,全都保持着明代风雅,丝毫未被岁月冲刷。

看着他们日复一日劳作的场景,你几乎很难把时间拉回到二十一世纪。

劳作时依旧穿着朴素的"布衣短打",耕种时依旧使用明代传下的农具,庆典时依旧举行花灯狂欢和地戏表演。

独特的建筑风格也让人仿佛回到六百年前。黛瓦飞檐,绿树成荫,错落有致的徽派老宅,小桥流水沥青石板路,这里就像是一个被世界遗忘的明代山村。

屯堡人对于朱元璋的命令虔诚有加,视为人生的最高指引。虽然明清两代早已过去,但他们却依旧矢志不渝,固步自封地延续着明制文化。

一天,我问一位老者:"为什么要这么守旧呢?不怕与时代脱节吗?"

他反过来问我:"那你说我们应该放弃祖训,学习什么呢?"我被问住了,不知作何回答。


坚持六百年的屯堡文化能够流传至今,除了屯堡人的坚守信念,还得益于朱元璋当年的精心部署。

首先是人员的选择。当年朱元璋从中原和江南筛选了一批忠勇善战又通武学的军户,同时还吸纳了一批从商经脑的文人墨客,组成了"屯堡人"的雏形。

其次是区位的布局。朱元璇紧盯西南地区这一咽喉之地,将军户分布在战略要冲,一来防止入侵,二来确保交通运输的畅通。

最后则是赋予了军旅使命。朱元璋不仅下令将士们屯垦屯田,还要他们守卫西南,坚壁清野,永不叛变。这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被屯堡人一代代传承了下去。

正是有了先帝明智的部署和屯堡人的执着坚守,这一"活着的明朝"才得以真真切切地留存下来,不被时间的洪流所冲刷。

漫步在安顺的大街小巷,你随处可见朴实质朴的民风民俗。在这里,你不会看到流行文化的影子,也嗅不到商业发展的气息,一切都好像凝滞在了明代。

但这并非落后,而是另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

他们依山而居,傍水而生,只为一口饱足的温饱,追求的是生活的纯粹。所以在这里,你能看到最淳朴质朴的生活景象。

贵州大山深处的安顺,就像是一座被时光遗忘的明代山村,在茫茫苍穹之下静静沉淀着独特的"屯堡文化"。希望它能被人永远铭记,不被岁月所淹没。


总之,安顺屯堡人口中的朱元璋命令,实际代表着朱氏王朝当年"调北填南"的伟大战略眼光。

正是凭借着这一富有先见之明的决策,昔日寥落的西南才得以迅速变为统一疆域,成为明朝拓展版图的重要根据地。

可以说,安顺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源自于这段军屯戍边的历史渊源。

屯堡人之所以能在茫茫深山中世世代代地固守明朝风范,正是因为朱元璋当年为拓疆图强所作出的英明部署。

这批军民子弟就这样承载着一份特殊使命,将祖训明制代代相传,最终孕育出独树一帜的屯堡文化。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文献

【1】屯堡文化.西秀区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1-08-16]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938216/533aYdO6cr3_z3kATPeNyqrzOi7GZI6o67LTU-ZzzqIP0XOpX5nyFJA7-N4qsPBoAkXIvtd4as4N2fyoTRNa7PcRd-0yXfEgnXf5UzTAwNHj_NA2ntZDvdIHBfE

【2】明代军事—明攻云南之战.历史网 [引用日期2015-01-29]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7397401/533aYdO6cr3_z3kATPDemPj5MXyVZdn5vObbVbJzzqIP0XOpX5nyFIQ78982q6YpFwTG_5J3btocheCjFUlB7PUXb7VxH-k

【3】《明史》(卷一百二十四):“太祖知王终不可以谕降,乃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帅师征之。洪武十四年十二月下普定。王遣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驻曲靖。沐英引军疾趋,乘雾抵白石江。雾解,达里麻望见大惊。友德等率兵进击,达里麻兵溃被擒。先是,王以女妻大理酋段得功,尝倚其兵力,后以疑*之,遂失大理援。至是达里麻败,失精甲十余万。王知事不可为,走普宁州之忽纳砦,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遂与左丞达的、右丞驴儿夜入草舍,俱自经。”

【4】《明史》(卷一百二十四):“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元世祖第五子云南王忽哥赤之裔也。封梁王,仍镇云南。顺帝之世,天下多故,云南僻远,王抚治有威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僭号于蜀,遣兵三道来攻,王走营金马山。明年以大理兵迎战,玉珍兵败退。久之,顺帝北去,大都不守,中国无元尺寸地,而王守云南自若;岁遣使自塞外达元帝行在,执臣节如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