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开国皇帝曹丕是贤明君主吗?《三国志》作者陈寿:假如他善良

魏国开国皇帝曹丕是贤明君主吗?《三国志》作者陈寿:假如他善良

首页角色扮演燕歌行之宠妃进化法则更新时间:2024-05-08

魏文帝曹丕是一个贤明的皇帝吗?

因为阵营不同,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当时可能有天壤之别。而现如今,因为立场不同,这个问题也永远不可能有统一答案。

但《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作为三国历史的亲历者,且被誉为“良史之才”,肯定有一个更为公允的答案。

在《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末尾,陈寿如此评价魏文帝:

第一,前半句,陈寿首先肯定了曹丕是个一流的文学家

其实,论及文学素养,后世的李后主、宋徽宗,只能算是玩票,曹丕才是真正的文学家。

首先,曹丕是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领袖,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影响很深;

其次,曹丕的理论功力十分深厚,他写作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

再次,虽然曹丕的诗歌作品被认为不如曹操和曹植,但他的一些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多个“第一”。比如“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现存最早的一部志怪小说《列异传》”。

不过,如果曹丕是曹魏的“作协主席”,那么这些评语倒还没什么。

但曹丕是皇帝,而且还是曹魏的开国皇帝!这种评价,显然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第二,后半句,陈寿使用了“若”(假如)这个词,说曹丕如果达到这些条件,那么他距离“古之贤主”也就不远了。

这半句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假如(曹丕)大度,有宽广的胸怀,讲求公平公正和诚信,能志存高远,克服内心的不利因素,使自己内心善良,那么距离古代贤明的君主,就没有什么距离了。

由于写作《三国志》时,历史已进入西晋,陈寿也必须尊曹魏为正统。所以,他对曹丕的这句评语,完全可以理解为对他的批评:你小肚鸡肠,暴戾阴狠,孤僻多疑,距离“古之贤主”,真是差得远呐!

在史书中,也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将曹丕以上这些缺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曹丕的小肚鸡肠与暴戾阴狠

1、*害鲍勋

曹丕还是太子的时候,他的宠妃郭夫人的弟弟犯了罪,一个叫鲍勋的官员负责处理这件案子。

为了哄郭夫人高兴,曹丕亲自出面为自己的小舅子求情。但是,鲍勋却坚持秉公办案,没给曹丕面子。

其实,鲍勋的背景也不简单,他的父亲鲍信曾经救过曹操的命。

于是,有苦难言的曹丕怀恨在心。等到他做了曹魏皇帝,便开始找茬处理鲍勋。

有一次,曹丕南征东吴回来,驻军在陈留。鲍勋正好在此治书执法。

当地的太守孙邕由于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出行,军营的令史想要追究他的责任。但鲍勋觉得此时军营的堡垒还未完工,孙邕情有可原,于是没有解决这件事情。

曹丕听说这件事后,马上下令说:“鲍勋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马上捉拿交给廷尉审判。”

结果,廷尉们按照法令,判了他五年刑期,罚金两斤。曹丕大怒,认为鲍勋该*,而廷尉们是徇私枉法。于是,曹丕又把廷尉们都抓了起来,要求有关部门再审。

这时,钟繇、华歆等一帮老臣也联手向曹丕上书,恳求看在鲍勋之父鲍信有功于曹氏的面上,饶鲍勋一命。

但曹丕还是不依不饶,硬是绕过了审判环节,派自己的使者到廷尉大牢里将鲍勋*害,这才心满意足。

2、报复曹洪

曹洪是曹操的堂弟,他早年追随曹操起兵,从军几十年,为曹魏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与鲍信一样,曹洪也曾救过曹操的命。讨伐董卓时,曹操曾经被董卓部将徐荣打得大败亏输,逃跑的路上还把自己的坐骑给丢了。

眼看敌人的追兵将至,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了曹操,并且说:“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在曹洪的帮助下,曹操最后得以脱险。

但是,曹洪身上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虽然腰缠万贯却吝啬无比。曹丕当太子时,因为花销较大,便向曹洪开口借钱,结果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因此,曹丕便对曹洪怀恨在心。

当曹丕称帝后,便利用曹洪门客犯法的机会,对曹洪进行连坐,也要治他的死罪。

许多大臣都跑来为曹洪求情,可曹丕一概不同意,仍然坚持要取曹洪的性命。

最后,还是曹丕的老妈卞太后出面,找到郭皇后说:“如果今天曹洪死了,我明天就让皇帝废了你这个皇后。”

于是,郭皇后跑到曹丕那里又哭又闹,这才让曹丕免了曹洪的死罪,只将他削去官职和封地了事。

在常人的印象里,大文人多是感性、情感丰富的,为何曹丕作为一代文豪,却有着小肚鸡肠、阴狠暴戾的性格呢?其实,这与曹丕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二、家庭原因造成了曹丕的性格悲剧

曹丕的母亲卞氏,起初并不是曹操的正妻。所以,曹丕并没有成为太子的可能。

直到公元197年,曹操攻打张绣失败,这一仗也彻底改变了曹丕的命运。

首先,曹操的长子曹昂阵亡;其次,曹操原来的正妻丁夫人愤而与其离婚。

这样一来,卞氏就被扶正,而曹丕的地位也得以攀升。但是,曹丕虽成为事实上的嫡长子,可他在曹操心目中,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

公元208年,曹操的爱子曹冲夭折,曹丕过来宽慰父亲。可曹操却给了他当头一棒:“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言下之意,如果曹冲还活着,是很有可能取曹丕而代之的。

公元213年,曹操被封为魏公,立嗣问题被摆上了议事日程。而作为嫡长子的曹丕,却不能理所应当的得到这个位子。因为在曹操的心目中,曹植无疑是更加优秀的一个儿子。

曹植在文学上造诣很高,南朝大诗人谢灵运就曾评价说:

“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而且,曹植也并非淡泊名利之辈。在他的身边,围绕着杨修、丁仪、贾逵等一批能臣,为其鞍前马后,争夺储位。

如果曹植不是嗜酒任性、放浪形骸,如果曹丕的综合素质没有高出那么一点点,如果曹丕身边的司马懿、贾诩不是那么给力,那么世子之位,恐怕就要落在曹植头上了。

更让曹丕感到心寒的是,他另外一个弟弟曹彰,也不站在自己身边。

曹操死后,曹彰带兵前来奔丧,头一句话就是问曹操的玺印何在,而且他还对曹植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

这也难怪曹丕最后与自己的两个亲兄弟反目成仇。作为报复,他逼曹植七步成诗,还毒*了对其威胁更大的曹彰。

曹丕就是在父亲的轻视、兄弟们的排挤中,一路走来,最后逆袭成为一国之君的。

而受这种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养成这种小肚鸡肠、阴狠暴戾的个性,也就不足为奇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