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丨敬一丹 讲解丨宋英杰 配乐丨巫娜 - 心印自然
10月8日3时55分迎来寒露节气,
霜染红叶,蝉噤荷残,夜凉如水。
《寒露节气:秋中之秋》
作者丨宋英杰
出自《故宫知时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二十四节气中,有两个节气是描述露水的,一个是白露,莹莹白露;一个是寒露,凄凄寒露。它们俩的差别在哪儿呢?
白露时,白天是夏热,早晚是秋凉。寒露时,白天是秋凉,早晚是冬寒。虽然只相差一个月,但感觉却相差了一个季节。
就全国平均而言,秋季节气之中,“变天”节奏最快的,其实是寒露。气温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寒露。降水减少幅度最大的,是寒露。所以,“转眼到寒露,翻箱找衣裤”。
寒露时节,不仅天气凉了,雨水少了,日照也少了。花鸟草虫,该飞的飞了,该睡的睡了;该谢的谢了,该歇的歇了。但农民们还没歇。我们经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实际上秋天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
秋天首先是忙着收,有的早一些,是“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有的晚一些,是“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人们忙着收,“寒露到,割晚稻”。收完了,还要翻地,“寒露霜降,耕地翻土”。还要打场,还要晾晒,“寒露割谷忙,霜降忙打场”。
收晒之后,又是新一轮的播种。二十四节气起源的黄河流域地区,寒露节气是冬小麦播种的标准时间节点。冬小麦每年重复着寒露种、芒种收这样的循环。所以寒露对于节气起源地区而言,是冬小麦的“落地”节气。
中原地区的谚语是:“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当然,随着气候变暖,冬小麦播种的时间有所推延。例如从前华北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但现在,往往是“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一斗”。
苏轼写道:“露寒烟冷蒹葭老,天外征鸿寥唳(lì,鸟鸣)。”露水变冷了,烟气变凉了,芦苇也不开花了。天边的鸿雁,声音凄清而高远。但鸿雁只是匆匆过客,过了寒露便了无踪影。人们锦书遥寄的心愿,再也难以通过鸿雁传书的方式实现了。而在鸿雁渐远的同时,是蝉噤荷残的景象。
鸣蝉沉默了,荷叶凋零了。深秋时节,因为渐渐萧疏残败的景物,人们称之为老秋、穷秋,“穷秋九月衰”,似乎时光正在走向衰老。
“寒露霜降水退沙,鱼落深潭客归家”,从秋分物候的“水始涸”,到立冬物候的“水始冰”,一切变成简约而清净。有人怀念曾经的繁盛,但也有人更享受深秋的这一份清净自在。
杜牧诗云:“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寒露一候“鸿雁来宾”,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寒露时最后一批鸿雁南飞。寒露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鸟类越发少见,到水边一看很多贝壳,颜色和纹理跟鸟特别相似。“飞物化为潜物也”,好像鸟类都变成了贝类。寒露三候“菊有黄华”,“寒露百花凋”,但菊花偏偏在寒露时盛开。“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便是寒露时节的菊花之盛。
宋英杰趣解寒露三候
寒露丨诗意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秋兴八首(其一)
〔唐〕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寒露丨习俗·饮食
登高
登高望远是重阳节重要习俗。寒露节气经常在重阳节前后,宜人气候也十分适合登山。因此,登高也渐渐成为寒露的习俗。我国北方气候渐冷,南方也秋意渐浓,秋季的萧瑟氛围往往给人带来伤感情绪。结伴外出游玩,登高远眺,是保持良好心情的不错选择。
秋钓边
寒露节气到来前后,天气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好时节。这段时期降温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使得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吃芝麻
寒露时节,气温由凉爽转为寒冷。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在北方地区,寒露节气前后,芝麻酥、芝麻绿豆糕、芝麻烧饼等成为寒露时令小食品。
饮菊花酒
寒露时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有些地区有用菊花酒除秋燥的习俗。菊花酒是用菊花加上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爱菊成痴的陶渊明一首《饮酒》诗中有这样几句:“秋菊有佳色,裛(yì,沾湿)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把沾着露水的菊花泡在酒里,那遗世独立的真情更为浓深。
文/央视新闻整编
图/视觉中国等
「写留言」
分享寒露感悟
监制丨徐冰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丨李明远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