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县徐应聘家族,“其先常熟人,八世祖徐良迁昆山。”遂为昆山人。徐氏定居昆山后,从第五代徐应聘开始,在甲科竞技场上旗开得胜,蟾宫折桂,当传到八代时,徐乾学三兄弟出了一位状元,两名探花,兄弟 “三鼎甲”,创造了徐氏家族的科举奇迹,徐乾学之弟徐元文官拜内阁大学士,徐乾学本人也官至刑部尚书,至此,徐氏家族成为当地的豪门贵族。当传至第九代“树”字辈时,徐氏家族的甲科成绩达到顶峰,仅这一代就有7人进士及第,同时,也使徐氏家族成为昆山及苏州著名的名门望族和文化世家,徐乾学三兄弟是这一家族的主要代表人物。
徐申,徐良子,字周翰,嘉靖初年由乡举授湖广蕲水县知县,有政声,改任江西上饶县知县,迁刑部主事,因昭圣太后弟张延龄入狱事而受到牵连,左迁为浙江湖州府推官,不赴归里,优游林下。久之,乃卒。子徐一元,字伯阳,以诸生入太学,屡试不售,就铨选任交河主薄,有政声。
徐应聘,徐良玄孙,徐申曾孙,徐一元孙,徐汝龙子,字伯衡,号端铭,十二岁应童子试,万历十一年(1583)癸未科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万历二十一年(1593)京察中蜚语,遂拂袖归。座师沈一贯当国,欲招致之,不出。家居十余年,至万历三十四年(1606),才起补行人司副,进尚宝司丞,升光禄寺少卿。万历四十四年(1616),擢太仆寺少卿,以劳疾卒,年六十三。徐应聘“孝友性成,七岁时见父以岁祲为忧,辄流泣废食,与弟幼同寝,弟病常以身掖之。后在京闻弟讣,哭之至呕血,其内行纯美如此。”子徐永芳、徐永美。孙徐开禧、徐开法、徐开弘、徐开远等。徐开法后裔以贵显,而徐开弘一家则以忠烈而著称。
徐应时,徐应聘从弟,字叔行,诸生,性好游,工词翰善画,又善抚琴,以病早卒。
徐开法,徐良晜孙,徐申来孙,徐一元玄孙,徐汝龙曾孙,徐应聘孙,徐永美子,字兹念,号垣庵,妻顾氏,系硕儒顾炎武之妹。徐开法为人豪爽,乐于助人,据野史记载:“相传徐之父坦庵、母顾夫人当明末兵乱,有武将俘妇女数十人,扃徐别室,顾设计纵火出之。及三子登第,人谓阴德之报。婿申才(即申穟)亦举顺天庚子江南解元,联捷成进士,逮后科第绵长。曾记其厅事一联云:‘祖孙、父子、兄弟、叔侄,加以外甥宅相,女婿门楣,人人得第;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兼于丁巳乡闱,己亥会试,岁岁登科。’诚足传也。”
徐开法夫人顾氏是著名学者顾炎武之妹,为让儿子们学有所成,夫妻二人对孩子们要求极严,相传:“昆山三徐之太夫人,亭林先生女弟也。世称其教子极严,课诵恒至夜午不辍。三徐既贵,每奉命握文柄,太夫人必以‘矢慎矢公、甄擢寒畯 ’为勖。太夫人未六十,立斋已登九列,持节秦中,所识拔多知名士。健庵以编修总裁北闱,果亭以编修典试吾浙,亦无愧金篦玉尺,皆母教也。太夫人三子,皆登鼎甲。一女归长洲申菽旆,中江南省元。锦韬象服,牙笏盈床,国初至今将三百年,闺闱中尚无与比肩者。” 子四: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徐宏基。
徐开弘,字孟博,中崇祯十二年(1639)己卯科副榜,顺治二年(1645)七月初五日,清兵破昆山,徐开弘及其三子徐履恂、徐履恪和徐履慥一起殉难。
徐开远,字仲舒,崇祯十二年举人,顺治二年,清兵陷昆山,其三个儿子徐履慎、徐履恒、徐履恺被*,徐开远虽身中三刀三箭,但侥幸活命。顺治十六年(1659)任宝庆府推官,迁福建汀州府宁化知县,以劳疾卒。季子徐王成,字允成,诸生;五子昭夏,字纯公,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科副贡,皆以学行有名于时。
徐开禧,徐应时孙,字锡余,崇祯元年(1628)进士及第,初授湖广临武知县,擢翰林院编修,升右中允,丁内艰归。国变后家居,著有《涉园琐记》、《疆域志》及《昆山志》。顺治十一年(1654)卒,年七十六。
徐与乔,徐应时曾孙,徐开袆子,字扬贡,号退山,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科进士及第, 以奏销诖误而未授官,绝意仕进,专事著述,著有《初学辩体》,艺林传诵,从游者日众,卒,年七十二。
徐乾学,徐良仍孙,徐申晜孙,徐一元来孙,徐汝龙玄孙,徐应聘曾孙,徐永美孙,徐开法长子,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徐乾学,字原一,号健庵,别号碧山,学者称“玉峰先生”, 幼慧,“生而颖异,八岁而能文,为顾尚书锡畴所知,十三而通五经,尝赋苏台怀古籍宝剑篇,丙魏优劣论,伯父中允公开禧亟尚之,置几案,以勉从子弟。既为诸生,即慨然有当世之志。于书无不窥,原原本本,以求措诸实用。一旦出可挈而付若左契也。试辄冠侪,吴中文社故盛,公为之领袖。寻贡入太学,声益起,海内贤士大夫皆倾心焉。” 顺治十七年(1660)中举,康熙九年(1670)庚戌科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编修。康熙十一年(1672),作为副主考官,与蔡启僔一起主持顺天乡试,拔韩菼于遗卷之中。翌年,韩菼魁天下,文体为之一变。历官左春坊左赞善、日讲起居注官、充明史总裁官,累迁侍讲学士。康熙二十三年,乾学弟元文以左都御史降调,其子树声与乾学子树屏并举顺天乡试。康熙帝认为是科取中南皿卷皆江、浙人,而湖广、江西、福建无一与者,因此,下九卿科道磨勘。树屏等坐斥举人。历官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充大清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教习庶吉士、礼部侍郎,康熙二十六年(1687)进左都御史,明年,官刑部尚书。康熙二十八年,其弟徐元文拜文华殿大学士,入中枢,徐乾学子树谷考选御史。九月,副都御史许三礼疏劾徐乾学:“律身不严,为张汧所引。皇上宽仁,不加谴责,即宜引咎自退,乞命归里。又复优柔系恋,潜住长安。乘修史为名,出入禁廷,与高士奇相为表里。物议沸腾,招摇纳贿。其子树谷不遵成例,朦胧考选御史,明有所恃。独其弟秉义文行兼优,原任礼部尚书熊赐履理学醇儒,乞立即召用,以佐盛治。乾学当逐出史馆,树谷应调部属,以遵成例。” 疏下部议,坐许三礼所劾无实,徐乾学留任。斯时,徐乾学兄弟显贵,声名赫奕,与高士奇(字江村,谥文恪)为儿女亲家,情好最密,“都中有‘去了余秦桧(党附明珠的户部尚书余国柱)来了徐严嵩(指徐元文),乾学似庞涓,是他大长兄’之谣。又有‘五方宝物归东海,万国金珠贡澹人’之对。”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命其携书籍归家编辑。康熙二十九年(1690),两江总督傅腊塔疏劾徐乾学嘱托苏州府贡监等请建生祠,复纵其子侄交结巡抚洪之杰,倚势竞利,请敕部严议。上置弗问,而予其弟徐元文休致。
清代大臣、著名学者、藏书家,昆山三徐之一
康熙三十年(1691),“山东巡抚佛伦劾潍县知县朱敦厚加收火耗论死,并及乾学尝致书前任巡抚钱鎯庇敦厚。乾学与鎯俱坐是夺职。自是齮龁者不已。嘉定知县闻在上为县民讦告私派,逮狱,阅二年未定谳。按察使高承爵穷诘,在上自承尝馈乾学子树敏金,至事发后追还,因坐树敏罪论绞。会诏戒内外各官私怨报复,树敏得赎罪。三十三年,谕大学士举长于文章学问超卓者,王熙、张玉书等荐乾学与王鸿绪、高士奇,命来京修书。乾学已前卒,遗疏以所纂《一统志》进,诏下所司,复故官。” 康熙时,有朝臣评价徐乾学三兄弟:“公肃仁人君子,健庵大人君子,果亭正人君子。” 这种评价对徐乾学而言不能说没有微词。
徐乾学是康熙年间的著名学者,奉敕合撰有:《明史》、《大清会典》、《大清一统志》、《世祖章皇帝圣训》、《太宗文皇帝圣训》,奉敕辑有:《鉴古辑览》、《古文渊鉴》 64卷。主要著述有《澹园集》30余卷、《读礼通考》120卷、《文集》24卷、《外集》 4卷、《碧山集》(与《虞浦集》、《词馆集》合计共10卷)、《历代宗庙考》、《舆地备考》、《舆地纪要》、《舆地志》、《资治通鉴后编》184卷、《传是楼宋元板书目》1卷、《传是楼书目》 8卷、《教习堂条约》 1卷等行世。
徐乾学不仅是著名学者,还是当时颇负盛名的藏书家,其藏书楼名曰“传是楼”,据清人记载:“昆山徐健庵先生,宋元经解之刻,实足津逮来贤,肇起熙朝朴学。其私家藏书,曰“传是楼”,向不得其解。后阅汪钝翁《传是楼记》云:“先生召诸子登楼,而诏之曰:吾何以传女曹哉?尝慨为人父祖者,每欲传其土田货财,而子孙未必能世富也。欲传其金玉珍玩、鼎彝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宝也。欲传其园池台榭、歌舞舆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娱乐也。吾方鉴此,则吾何以传女曹哉?因指书而欣然笑曰:‘所传者惟是矣。’遂名其楼为传是。” 子五:徐树屏、徐树谷、徐树敏、徐炯、徐骏,五子登科,皆进士及第。
徐秉义,徐开法次子,字彦和,号果亭,幼凝重,十岁攻举子业,原名徐与仪,补太仓州诸生,因奏销案削籍,以例入太学,改名为徐秉义。康熙八年(1669)己酉科中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科,中第一甲第第三名进士。至此,徐氏三兄弟,一状元,两探花,时人评价说:““同胞兄弟,三登鼎甲,亦间世一见者耳。” 徐秉义释褐后,历官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主考官、左春坊左中允、詹事府詹事、《一统志》律例诸馆总裁、吏部右侍郎,官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卒,年七十九。徐秉义“通籍后,半家居。与人和易亮直,即忌其兄弟素修隙者,亦称其长厚云。” 徐秉义在学术研究上也颇有成就,著有《培林堂集》20卷、《代言集》、《诗集》、《经进集》、《别集》、《经学志余》6卷等。子徐树闳,字成修,官至知府。
清代学者,昆山三徐之一
徐元文,徐开法叔子,字公肃,号立斋,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科中第一甲第一名进士,冒名陆元文,通籍后,才恢复本姓,授翰林院修撰。康熙初年,因江南逋赋狱起,徐元文牵连其中,坐谪銮仪卫经历,事白,复原官。丁父忧,服除,起补国史院修撰,累迁国子监祭酒,充经筵讲官。康熙十三年(1674),迁内阁学士,改翰林院掌院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教习庶吉士。“时其兄秉义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尚未散馆,元文因疏辞教习。上特谕秉义勿与教习,弗允辞。” 康熙十五年冬,丁母忧归,十八年,召为《明史》监修总裁官。康熙十九年(1680),擢都察院左都御史。康熙二十七年(1688),迁刑部尚书,旋调任户部。翌年五月,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掌翰林院事。九月,副都御史许三礼疏劾徐元文长兄徐乾学与亲家高士奇招权纳贿,词连徐元文,说其接受江苏按察使李国亮礼银五千两,徐元文疏辩,事寝。康熙二十九年,两江总督傅拉塔劾徐乾学子侄交结巡抚洪之杰,“招权竞利,词连元文,上置不问,予元文休致回籍。舟过临清,关吏大索,仅图书数千卷,光禄馔金三百而已。” 家居一年卒,年五十有八。
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昆山三徐之一
徐元文书法作品
清人陈康祺曾评价徐元文说:“国初昆山三徐,名位相埒,文学称健庵尚书,而风节操持,不能不首数公肃相国。公官修撰,世祖常召见讨论经义,赐鞍马御膳,恩如家人。章皇帝晏驾,公哀痛哭泣,羸瘠不胜。康熙十九年,从谒孝陵,犹悲恸不止。捐例初开,但令得官后三年称职,上官保举,否则罢。既又令输银免保举,即听迁转。公初为祭酒,即请免纳粟入监之例,及是又言国家大体所关,惟贤不肖之辨而已,若捐银得免保举,是金多者与称职同科也(按:此论与陆清献疏廉耻可捐之说,不谋而合),因坚请停止捐例。后事例既罢,而府部寺院笔帖式近三千人,复求开例出知州县,其以京察大计被议者,亦谋复官。廷议时,公争之三日,卒从其言。二十二年大计,一切馈遗无敢及门,其所弹劾,亦不避权贵,详见长洲彭绍升《测海集》。康祺按:郭华野参疏不及公肃,而康熙已后,诸名人诗文笔乘,于徐氏子弟之豪横,声气之舄奕,颇有微词,即亭林(顾炎武)致诸甥书,亦屡以权势鼎盛为戒。然绍升,公乡人,其言殆可据也。”子二:徐树声、徐树本。长子徐树声,字实均,康熙二十三(1684)甲子科举人,官中书舍人。
徐元文在学术上的声望虽然不及乃兄徐乾学,但也学有所成,奉敕撰有:《太宗文皇帝实录》、《明史》、《平定三逆方略》、《政治典训》、《大清一统志》、《三朝国史》、《孝经衍义》(以上皆合撰),著有《含经堂集》30卷、《含经堂别集》 2卷、《含经堂集附录》2卷、《汉魏风致集》、《俄罗斯疆界碑记》1卷、《含经堂书目》4卷、 《随辇集》10卷、《随辇集续集》 1卷、《淇园编》 4卷等传世。
徐树谷,徐乾学伯子,字艺初,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进士及第,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
徐炯,徐乾学仲子,中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迁刑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为山东提学佥事,进山东布政使司参议,擢直隶口北道,官至直隶巡道,以诖误归里。徐炯“为善于乡甚勤,赈济、浚河、育婴、社仓,靡不捐资;以急难告者,率典贷以应。” 卒,年六十六。
徐树敏,徐乾学叔子,字师鲁,登康熙四十二年(1703)癸未科进士第,官至户部郎中。子徐德裕,字启佑,监生,官至湖南按察使,暴疾卒,年五十八。
徐树屏,徐乾学季子,字敬思,康熙四十八年(1709)己丑科会试中式,康熙五十一年(1712)壬辰科进士及第,历官刑部主事,三迁至刑部广西司郎中,出督广西学政,任满当进布政使司参议,以病归。卒,年七十,著有《左国纪事本末》。
徐骏,徐乾学第五子,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科进士。
徐树本,徐元文次子,字道积,自幼“英敏过人,时元文弟晜以古学为天下倡,宾礼耆宿如钱澄之、万斯同之属,皆折辈行与之交。” 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进士及第,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充《一统志》纂修官,乞养母归。徐树本家学渊源,学有根底,著有《诗赋》、《文钞》、《古诗》、《唐诗》若干卷。
徐树庸,徐应聘玄孙,徐开任孙,徐履愉子,字去矜,号勉斋,登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进士,授河南西华县知县,升广西永康知州,迁刑部员外郎,官终湖广道监察御史。孙徐灿,字康生,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中顺天副榜,徐州府学教授。
徐衡,徐树庸子,字咸一,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进士,仕至徐州府学教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