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据典,层层深入,揭开元大内的位置之谜

引经据典,层层深入,揭开元大内的位置之谜

首页角色扮演耀世皇城游戏更新时间:2024-06-05

所谓“元大内”,是指元大都中专供元朝皇帝居住、办公的宫城,是整个元朝最高的权利中枢。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攻占元大都。1402年朱棣南京称帝,随后意欲迁都北京,于是将“元大内”平毁,并在其基础上重新修建了“紫禁城”,这使“元大内”原有的四方边界很难考察界定,成了后世史学界、考古界的一个未解之谜,尤其元大内的“中轴线”位置话题,更是专家及广大爱好者探寻争论的焦点。

上期文章我们论述了北京目前申遗的“建筑群中轴线”不居中,居中的还有一条“城市中轴线”,那么“元大内”位于哪条轴线上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论述的话题。

1

两条“中轴线”的出现,引发了后世很多争论的话题,其中一个话题便是史学界、考古界争论不休的:“元大内”修在哪条轴线上?

首先,再看一下元大都各部分的平面布局。

你好北平绘制

由上图可见,元大都平面布局分为“三圈”

第一圈为最外侧的“大城”,即“外郭城”(图中“A”部分),环城筑门11座;

第二圈为“皇城”(图中“B”部分),环绕“萧墙”,也叫“红门阑马墙”;皇城中央为“太液池”(今天的北海和中海区域),太液池西岸是兴圣宫(图中“d”部分)、隆福宫(图中“e”部分),供皇室成员居住;

东岸为是“宫城”(图中“C”部分),即“元大内”,是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也是大元王朝统治的权利中心,即“第三圈”建筑群。

我们将“大内宫城”部分继续放大,制成下图示意:

你好北平绘制

由图可见,这组“大内宫城”建筑群是以一条轴线为基准营建而成,从北向南依次为厚载门、延春阁、大明殿、崇天门、周桥、棂星门、千步廊,直至元大都城的南门——丽正门。

目前争论的焦点就是元朝这组“大内宫城”建筑群的轴线究竟在哪?

两个结论:

1、与轴线gf重合,即位于整座元大都的几何中分线的位置,即今天的“旧鼓楼大街”一线;

2、与轴线ab重合,即与明朝紫禁城的中轴线相重合。

继续......

2

我们知道,获取一座或一群古代建筑的位置,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径是找到其遗留的“痕迹”,这个痕迹包括“地面残存物”或地下的“基坑遗址”。

公元1368年,明军攻陷大都,大元帝国就此终结。

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意欲迁都北京,并在元旧宫位置上营建新宫(即紫禁城),因此原有大都的皇城宫殿尽遭平毁(之前毁过一部分),一座瑰丽壮阔的元大都皇城就此永远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正如历史学家朱偰所说“遥想当年,金殿耀日,玉宇连云,穹宏深邃,后代之宫殿,无其庄丽也,惜乎六百年来,片瓦无存”......寥寥数语,朱先生对大都盛境的惋惜之情跃然纸上。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每逢朝代更替,大多会将“前朝痕迹”抹去,这也是一种必经的“程序”和“惯例”。历史上只有隋后之唐与明后之清是例外。

由于“元大内”旧址上覆盖了明清的紫禁城,这使得元大都皇城的考古发掘变得几无可能,毕竟不能象荒野中挖掘古墓那样无所顾忌,稍不注意便可能将地上同样极具历史价值的古物毁坏,这种案例被史学界称为“重叠型城市考古”,其难度系数是最高的。

直接证据的不可得,使后人对于“元大内”位置的判断,只能更多仰仗于古籍文献的记载,而古籍的准确性以及对古籍内容的主观理解的不同,也使后人的结论不尽相同,不可避免的一场争论由此引发。

3

以下,我们开始正式列举百余年来诸位专家对于“元大内位置”问题的阐述。

< 第一种观点 > “元大内”建在“旧鼓楼大街”的轴线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在“轴线gh”上。

换言之,即整座元代“宫城”建筑群与明清紫禁城不在一条轴线上。

支持此观点的文章及著作如下:

● 清乾隆时期的《日下旧闻考》

● 近代奉宽《燕京故城考》(《燕京学报》第五期,1929年)

● 朱偰《元大都宫殿图考》(商务印书馆1936年)

● 王璞子《元大都城平面规划述略》(《故宫博物院院刊》总2期,1960年)

........

代表人物1:朱偰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2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为经济学博士。代表著作有《金陵古迹图考》,《金陵古迹名胜影集》,《建康兰陵六朝陵墓图考》《元大都宫殿图考》、《江浙海塘建筑史》、《苏州的名胜古迹》、《南京的名胜古迹》等等。

非常凑巧,最近刚在中央十“记录频道”看到关于“南京古城”的纪录片,片中着重介绍了朱偰先生对于保护南京明城墙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朱偰先生在其1936年的著作《元大都宫殿图考》中曾言“元大内偏西,明始东展..”其论据来源于《春明梦余录》,该书卷六记载“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元故宫东,去旧宫可一里许...”意思是“明永乐十五年,在元朝旧宫殿东边一里的位置,建造了新的宫殿...”

据此,朱偰先生认为元明两代宫殿不在同一轴线上,并在《元大都宫殿图考》中,绘有元大都宫城与明代紫禁城的叠加平面图(如下)。

元明两代皇城叠加平面图

上图中,“黑色部分”为元大都时期皇城平面图,“红色部分”为明清时期皇城平面图。从中可见,在“太液池”东岸的“宫城”部分在元明两代有明显的“东西向”的位移。

代表人物2:侯仁之

侯先生在其著作《北平历史地理》中有如下阐述:

“......与元皇宫相比,紫禁城北面稍有内缩,但向东有少许扩展......”

接着侯先生还讲述了“东扩”的理由,但侯先生认为“东扩”的依据也是朱偰先生的著作以及《春明梦余录》的“......去旧宫可一里许......”

以上二位先生都是业内的泰山北斗,他们的论述对后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论断观点也多为后人引用,成了“元明二宫不在一条轴线”观点的依据与支撑。

但他们二位观点的根源却仅是一句“......去旧宫可一里许”,而再没有其它有力的论据了。

< 第二种观点 > “元大内”建在ab轴线上

换言之,即整座元代“宫城”建筑群与明清紫禁城在同一条轴线上。

代表人物1:赵正之

赵正之,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1957年作为北京市文化局文物调查研究组负责人,曾率队探查元大都遗迹。

赵正之先生的代表著作为《元大都平面规划复原的研究》,在这本书中的赵先生针对《春明梦余录》那句“永乐十五年,改建皇城于元故宫东,去旧宫可一里许...”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大概意思为:很多人都认为“旧宫”指的是元朝的“大内”,但在永乐十五年修建紫禁城时,元大内早已拆除,所以“旧宫”不是指大内,而是指“燕王邸”,即“隆福宫”,此处距离紫禁城大约一里。

然后,赵正之先生举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从另一个层面进行了推理。

具体论证为:假设元大都“宫城”中轴线在旧鼓楼大街沿线,那么由此向南延伸,正经过中山公园的五色土,而五色土南侧有一片古树林,其中很多古柏直径都在2米左右,应为金元时期种植。如果中轴线在此,那么这些古柏正在丽正门与灵星门之间的千步廊上,会将千步廊阻断。因此元大都“宫城”中轴线不在这个位置。

由以上这两段论述,赵正之先生最终断定“元大都中轴线即明代中轴线,二者相沿未变”。

代表人物2:徐苹芳

徐苹芳(1930-2011),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不久即开始参与对北京城布局的研究,50年代末即发表了关于传世文献中的北京史料的论文。一生主持过北京元大都、金中都,杭州南宋临安城和扬州唐宋城的考古勘察发掘工作。

1964年,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市文物管理处”联合组建了“元大都考古队”,徐苹芳担任队长。此后十年间,考古队勘查了元大都的城垣、街道、河湖水系等遗迹,发掘了十余处不同类型的居住遗址和建筑遗存。

考古队将所有勘察结果汇总整理,撰写了《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一文,并发表在1972年第1期的《考古》中,由于这是元代以后对元大都最全面的一次勘察与发掘,因此这份报告也成为最权威的一份学术文献,其中很多数据及结论均可成为供后世参考并引用的依据。

关于“元宫城”位置的问题,我们在《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中找到两处论述。

其一:“......南墙在今东西华门大街以南。南墙正中的灵星门,在今午门附近.......宫城偏在皇城的东部,宫城南门(崇天门)约在今太和殿的位置,北门(厚载门)在今景山公园少年宫前,它的夯土基础已经发现。东西两垣约在今故宫东西两垣附近。"

其二:“元大都全城的中轴线,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厚载门,经万宁桥直达万宁寺的中心阁(今鼓楼北),这也就是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经过钻探,在景山以北发现的一段南北向的道路遗迹,宽达28米,即是中轴线上大道的一部分”。

此外,徐苹芳先生针对在考古工作中的种种迹象,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律:“一个古代城市的街道布局形成以后,是很难作全局性的改变的”。这一规律对古今重叠型城市的考古工作意义极大。

徐苹芳先生的研究结果,以及对元大都的一系列挖掘勘察使探寻元大都宫城轴线的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其理论及勘察结果为后世专家多次引用,成为支持“同一条轴线”阵营的主要依据。

补充一句,徐苹芳先生是当代中国考古界的大师与权威,十年前(2010年)轰动全国的“曹操墓造假”事件发生,徐先生以八十高龄直面各方压力,以严谨的学术作风、秉持真理的勇气与担当,坚称“安阳西高穴墓主绝不可能是曹操”,在当今“学术良心”与“学术腐败”的斗争中立起了一面大旗,也为后世学人树立了榜样。

当然《元大都的勘查和发掘》文中也有一些被质疑的地方,如“厚载门”的位置、“元宫城”的位置等等,但是一切学术领域的问题就是这样,后人永远是在前人的引领下前进,并以前人的成果作为阶梯。当到达一定高度后又会反过来质疑前辈、甚至推翻前辈的成果,看似残酷,实则为“我们爱师、更爱真理”使然。

代表人物3:傅熹年

傅熹年(1933--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历史学家,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高级建筑师。

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说:“宫城也作南北长的矩形,其东西墙的南段为明清紫禁城沿用........”

“东西墙沿用”意思就是“位置没变”,那么中间的轴线的位置也是“沿用未变”。

代表人物4:单士元

之所以将单先生放在最后,是因为他对这个问题阐述的最为详尽。


摘录单先生著作《故宫史话》中一段:

“关于北京历史的一些记载,包括清代官修书《日下旧闻考》等书,很多地方辗转引用,多年来曾造成一些错觉,认为明紫禁城和元大内并不在同一地点。由于这个原因,引起一些人怀疑元代中轴线和明代中轴线不在同一线上……历史资料固然是重要依据,但更可靠的乃是地下的考古,1964年中科院考古所曾进行过钻探,在文华殿和武英店取出的土方证明,在文华、武英两殿的东西平行线上应是元代皇宫的金水河,又从景山和地安门桥等地所得资料证明,元大内的中轴线就是明紫禁城的中轴线……”

此外,他也断定“所谓旧宫,就是旧燕王府所改建的行在,后建的紫禁城往东移了一里多地,这样地点就吻合了”。

以上可见,单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是观点鲜明、斩钉截铁——元大内的中轴线就是明紫禁城的中轴线。

以上,是北京文史领域诸位殿堂级大师对于“元大内”位置的观点与看法,有的是详细举证、整篇论述,有的是只言片语、一带而过。

综合来看,支持“元大内建在旧鼓楼大街上”的学者和著作的时期较早,基本为明、清、民国时期,所依靠的证据仅是古籍文献上的“一言半语”。

而支持“元大内建在明紫禁城中轴线上”的这些著作和学者大多发生在“当代”,所仰仗的“证据”是经过科学地勘察、测量、计算得出的,因此基本可以作为最后的结论,即“元大内”与明清紫禁城建在同一条轴线上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元大内”没有居中而建呢?

之前我们讲过,元大都的总设计师是刘秉忠,作为汉学大儒的他,在设计之初已将各种传承千年的汉家传统文化精髓,诸如易经、周礼、“天地人”等理念融入其中,而“天子居中”则是众多礼法规制中最为基本首要的,势必成为这位“总设计师”最应首先遵循考虑的设计因素。

况且元大都最终的整体布局以及其它的各种细节都是严格遵从“周礼”古制进行设计,为何偏偏“元大内不居中”呢,原因何在?

4

关于“元大内”为何不“居中而建”,目前尚未看到较合理的解释,在此,我想以新的角度和思路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导致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元大都东侧城墙在施工时修改了方案,移动了位置,因此我觉得应该以此作为探寻的方向。而探寻的方法是今天工程惯用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的一些思路。

我们知道,元大都当时的营建规模巨大,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6.7公里,在如此绵延广阔的“大作业面”中,又分布着多处宫殿、御苑、皇城等“独立作业面”,因此当时一定会将数万工匠合理调配、有机整合,以多团队、多工种、多“作业面”进行施工。

另外,对于大规模筑造工程,一般会“分期施工”,即按照工程各部分的“轻重缓急”情况、或者工程必要程序、或者材料供应情况等,将整个工程分为两期或三期进行。而元大都的施工营建也是“分期”进行的。

对此推测,引用三条“证据”:

一、在侯仁之先生的《元大都与明清北京城》一文最后的注释部分,第10目:“元建大都城,先从筑宫殿开始,参看赵翼,《廿二史札记》卷27,元筑燕京条。”

二、《元史▪兵志》中发现这样一段话:"枢密院臣言,昔大朝会时,皇城外皆无墙垣,故用军环绕,以备围宿,今墙垣已成...."此句可看出当时宫城竣工时,外围的城墙尚未完工........

三、在《元史》其它章节发现零星纪录,汇集而成大都筑建全过程:

“......发中都,真定,顺天,河间,平滦,二万八千余人筑宫城...至元九年(1272年)二月,明令改中都为大都...五月宫城初建东西华门,左右掖门...至元十年(1273年)十月,初见正殿、寝殿、香阁周庑两翼室...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宫阙告成。帝于御政殿受百官朝贺...四月初建东宫,十一月月起阁南直大殿及东西殿...至元十三年(1276年)城成...至元十八年(1281年)开掘城濠...二十四年(1287年)筑城工程全部告成....."

由上可知,当时元大都的施工顺序为:先营建宫城,后筑造皇城及大城的城垣部分。

你好北平绘制

根据上图所示,我们重现还原一下当年的整个过程:

第一步,设计师对整个元大都进行了规划设计,确定了最初的中轴线(ab线)以及四方边界。

第二步,以最初的中轴线(ab线)为基准,率先进行“大内宫城”部分的施工(这样做也是为了让一直住在“北海公园”里的忽必烈早日“乔迁新居”)。

第三步,“宫城”部分施工即将结束,“大城”施工开始。此时发现“东侧城墙”地基松软、不宜施工,只好修改方案,进行“西移”。

此时“宫城”营建已接近尾声、无法跟随修改,否则之前一切都将推倒重来,这对于人力、物料、工期等方面都将是很大的损耗与浪费,况且整座宫城的西侧不远即是“太液池”,留给宫城“西移”的余地几乎没有。

第四步,“大城”全线施工完毕。此时大城的“东侧城墙”筑建在了原设计位置的西侧(约300米),致使整个大都的城市中轴线随之“西移”(约150米),形成了“新中轴线”(gf线)。

元大都复原图

因此综上所述,按照最初的规划“元大内”确是设计在整个大都的中轴线(ab线)上,但由于大都东墙的西移,最终导致“元大内”被阴差阳错的置于“非中心”的位置,这应是总设计师刘秉忠始料未及的。

而就在宫城竣工的这一年(1274年),刘秉忠无疾而终。我们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元大内”最终并未居中的状况,而元朝的统治者也默认这个既成事实,毕竟作为北方的游牧民族,对于中原的汉家礼法也不是太执着纠结。

这就是我们推测的“元大内不居中”的原因,一切都是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的事与愿违。无奈之下只能在“原中轴线”(ab线)的北端建立“中心阁”,权当对这“未居中”既成事实的“化解”之法。

5

“元大内”的不居中,也影响了后世的明清两朝,之后所营建的以“紫禁城”为主的一系列皇家建筑,皆在这条不居中的轴线之上。

我想,大概率是“永乐”年的总设计师并不知道之前“元大内”是不居中的,因此保持了“元大内”四方边界不变,直接改建成了“紫禁城”(存争议,但我是“四方边界不变”的坚定支持者)......

750年前一座雄浑壮丽、驰名宇内的元大都拔地而起、耀世而出,它开启了北京正式成为大一统帝国首都的序幕,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也第一次成为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统治者,从而正式加入了中国封建帝国王朝的传承序列。

而这座元大都本身,也成了悬浮在历史时空中的一座“谜城”,它留给后人诸多谜题均有待进一步解开——元大内的四方边界到底在哪?主要宫殿的确切位置在哪?延春阁真的在景山下面么?皇城之内是否真的存在“夹垣”?

篇幅有限

不再细说

后续详谈

END

影像 | 城市 | 历史 | 回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