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神同行》,人性的信任与盼望,一场穿插生死时空的深度游

《与神同行》,人性的信任与盼望,一场穿插生死时空的深度游

首页角色扮演与神同行黎明骑士团更新时间:2024-04-22

《与神同行》是一部同名漫画改编的电影,在2017年短时间内便创下韩国票房史上第三名,观影总人次达一千四百多万。看完这部电影,就像经歴了一场心灵的沐浴,对人性进行了一场多维度的深度思考,值得我们从中细味,并对自己一生所作进行反思 。

影片讲述由车太铉饰演的消防员金自鸿离世后49天内要接受阴间审判的过程。 沿途由遇到三位极力协助他的幽冥使者江林、解怨脉和德春,到先后经过七关地狱审判,最后排除万难,得以转世。

三位幽冥使者亦从协助男主在掉入地狱审判中,数次为他一生的是非对错辩护、最终获得救赎外,也助他弟弟金秀鸿找出枉死真相。 金自鸿同时也是第48位贵人,根据阴间规例,当三位幽冥使者能够在1000年内协助49位贵人转世,他们三人便可重投凡间。

从三位幽冥使者协助金自鸿两兄弟的转世中,同时揭开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

《与神同行》前后总共花了6年的时间筹备制作,总耗资约400亿韩元,折合人民币2.4个亿。 它曾获第39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电影最佳女配角、最佳技术奖、最受欢迎电影奖、第12届亚洲最佳电影大奖提名、第54届百想艺术大赏最佳导演等奖项。

这部电影很难用恐怖片、科幻片、或笑片来形容,更和爱情谈不上任何半点关系,但为何在上映后,却可令韩国以及中国各地影院高朋满座?接下来我们就讨论这部电影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

01、看似温情感人的镜头下,映射出韩国普通阶层贫穷的现实

导演金容华曾说过,电影最重要便是打动人心。

这部电影一开始最打动观众们人心的地方,便是男主作为一名消防员,因为奋不顾身救小女孩,导致自己失去性命的故事情节。男主作为消防员对现场被困者的无私牺牲,和他母亲对两名儿子的爱,都是电影中最有温度的两个地方。

然而在温情的背后,却反映了他们身不由己的现实。

在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父亲的身影。母亲对两名儿子的爱,是因为父亲在家庭中的长期缺位。在现实中,亦是无数单亲家庭的写照。

而男主作为一名消防员,却是不断奔波在路上。镜头中,他一会是消防员的身份,一会又出现在韩烧店打工,一会又在外送蔬菜、一会又成了代驾司机等。他只在生活所迫下不断忙碌。死亡反而是他忙碌而无望人生的解脱。

导演透过电影,告诉观众贫穷可使人毫无尊严和选择。之所以利他与利己不能两全,是因为贫穷。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

在韩国社会,无数贫穷的基层百姓,为了生活而身兼数职,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导演的镜头下,将一幕幕情节浮现于观众眼前,给人们带来思考。

韩国有个新名词,叫工作穷(working poor),即无论上班族如何勤力工作,都逃离不了贫穷的一生。韩国《愤怒的数字》一书也透露了韩国楼价高企、工资低微、大学后求职困难的现实。

在韩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极为严重,贫富的差距就像一堵墙,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生活在贫穷底层下的人正遭遇着社会的的种种不公平。电影是韩国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无数底层人民面对生活的困境而无可奈何的现实。

02、男主弟弟从复仇到宽恕的历程,展现出爱与救赎的主题

与男主的无私正好相反,弟弟因冤枉而打算复仇,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

当发现被好友出卖时,人总会怀着复仇的心态。

在影片中,因为元东延擦枪走火,误*了男主弟弟金秀鸿。军中的好友朴武信不但没有在他未断气前作出拯救,更只是因为私利和逃避责任而活埋了他。秀鸿受到冤屈而化为冤魂,破坏了阴间的秩序,间接使男主金自鸿的审判之路遭到阻挠,后来经江林的帮助下调查了真相。

人心最难克服的,便是从复仇到宽恕的心路历程。在真相被层层剖开下,金秀鸿与年迈母亲于梦中相遇。原来母亲知道秀鸿下落不明后,便万分紧张,到后来透过关怀兵东延的地图,更奋不顾身,为了儿子不惜犯险,闯进军营作出申诉。

金秀鸿知道母亲对他所做的一切,透过江林和解怨脉协助下,在梦中与母亲相遇告白得到母亲对他的原谅。在亲人间的互相宽恕下,金秀鸿最终决定原谅关怀兵东延。

其实在这情节的背后,也是导演将自身经历的植入。导演金容华在求学时期,母亲便曾长期卧病在床。他通过电影中金秀鸿与年迈母亲梦中的那一段,去向伟大的母亲致敬。

只有人与人之间做到互相宽恕,心灵才能得到释放和救赎。金秀鸿原谅了对方,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自我的宽恕。

03、以逼真而震撼的画面,探讨佛教背景下生与死的话题

导演对地狱世界细腻的刻划,不单单震撼了观众的视觉,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深度思考:如果自己今世坏事做尽,比如欺骗亲人、或出卖朋友等不公义的事,会否将来会有报应。

在影片中,通过逼真而震撼的地狱画面,展现了那些坏事做尽的人们永远在熔岩下受尽煎熬的痛苦。

韩国是个儒家教育浓厚的社会,国家更有约三分一人信奉基督教,也有不少人笃信儒佛。在韩国的儒教文化中,反映是现世中心主义生死观和价值观。韩国文化中首先是对死的否定,在他们传统文化中对祭祀的重要,其实也是通过儒家的否定死的方式来间接地获得永生。

《增一阿含经》里有四句偈:「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意思是说,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的,人一出生便注定会有死的一天。 佛家便说何必为生就可喜,死就难过呢。 当人生离开了生老病死,才会得到永恒的快乐。

导演围绕着生死这个话题,通过展现出的死者生前的愿望是否得到满足,和此后的人是否得到生者宽恕的命题,来展现出他对生与死的探讨。只要获得了宽恕,那么死就并不存在,而是永世现存于现世。

04、在人生善恶中,必须永远保持我们的初心不动摇

电影最后,人们都得到了相互间的宽恕。其实这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折射。唯有我们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动摇,才能获得美好与希望。

①我们必须怀着善心对待身边人,对所做的事负责。

德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提出,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

社会充满着功利主义、尔虞我诈,但依然存在着正能量和爱。善良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只有不忘初心对人保持真诚,才是当今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要怀着初心不动摇,为自己所做的任何事负责。唯有如此,才是一个真正怀有善意和美好的人。

②建立生活的仪式感,使人生能得到点缀与慰藉。

不论贫富,我们来到世间都要独自面对漫长的一生,也会遇到人生不如意之事。因此,生活中的仪式感便是生命中的心灵安慰剂。

在电影中,亲人相聚的时间是如此短暂,在忙碌中意外失去了生命,只留下母亲一个人孤独痛苦。但如果建立起生活的仪式感,那么她生活的路上不会如此孤独。

为生活创造仪式感就好像为人生幽暗的路上点灯。过生日、过结婚纪念日,还有各式各样的节日,其实都是我们忙碌生活中的慰藉。在这些仪式感之下,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创造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给心灵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时光。

③生命何其脆弱,多重视和关爱家人朋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然而却有何其脆弱,在短短的一瞬间就会一晃而过。因此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必须要多重视和关爱我们的家人以及朋友,不要等到后悔的时候追悔莫及。

电影中,两位男主都因为生前未尽孝道而带来遗憾。在我们每天奔波劳碌中,也有无数人像他们一样,忽略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

在疫情下,我们尤其感到生命的短暂和脆弱。因此,我们应当多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多关心身边的朋友。只有珍惜相处的每一刻,才不会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最后:

电影里最让人感动的场景,就是最后男主弟弟在托梦中出现在母亲面前的互相告白。男主亦因为得到母亲的原谅而成功转世,只有爱与宽恕才能让心灵得到释放。

我们随着每天奔波劳碌,许多儿时的回忆都在工作的挤压下隐匿于心中晦暗角落。透过这套电影,使我们为心灵进行一场深度游,重新再去思考人生的决择。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