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 光明日报通讯员 韩绍金
在迎来嫦娥四号着陆月球3周年之际,1月6日,玉兔二号月球车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达到1003.9米。目前处于第38月昼工作期,工况正常。
玉兔二号行驶过程中拍摄的撞击坑和“神秘小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供图
前不久,玉兔二号发现了天际“神秘小屋”,一时间引起广泛关注,网友给出自己的猜测,“广寒宫”“外星基地”……众说纷纭。就在玉兔二号再次醒来之时,作为驾驶员的嫦娥四号巡视器遥操作团队也迫不及待开启了揭秘探险之路。
“昂首阔步”北上探险
为了尽快揭开“神秘小屋”的面纱,驾驶员们在玉兔二号唤醒前狠下功夫,他们想方设法研究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让玉兔二号最快速地移动到位。最后,在综合分析能源、热控、移动性能、测控条件等因素后,结合月背凹凸不平的地势,驾驶员们设计出了一套“昂首阔步”的高效移动策略。
首先,在感知成像的时候将俯仰角稍微上抬,“昂首”的姿态可以将感知成像的最远距离由十几米拓展到30多米,既避免了“抬头”导致的视场内过曝区域扩大,又能够在地形和感知图像允许的情况下,提升每一步的移动距离。不仅看得远,还要走得久,在平台热控允许的情况下,驾驶员们适当推迟进月午或者提前出月午,压缩午休时间,实现挤出一整天多走一步的目的。三管齐下,玉兔二号的移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虽然有完善的探险方案,但等待玉兔二号的第一个挑战便是三坑“品字形”包夹的不利局面。
在玉兔二号的东、西、北三个方向各有一个坑将其夹在中间,但好在坑与坑之间还有些许空隙,驾驶员们控制玉兔二号起步向东北绕行,走过坡度较高的区域,转而向西北继续顺着等高线进军,轻巧的两步便走了接近9米的距离,比以往不超过7米的移动距离有了长足进步,“昂首阔步”的策略初见成效。
此后玉兔二号与驾驶员们的配合渐入佳境,“昂首阔步”与“精准控制”双剑合璧,控制着玉兔二号在月背“大步”向前。9米、11米、12米,玉兔二号不断刷新着自己单步里程的纪录,加上月昼上午适当推迟进入月午,玉兔二号实现了4步移动,最终在月昼上午收获了行走39米的好成绩,步步紧逼“神秘小屋”!
月昼下午,驾驶员们操控玉兔二号从目标方向上的两个撞击坑穿过后,便及时寻找舒适安全的休眠区域。
据介绍,玉兔二号的可休眠点很多,但是达到严格范围标准的可休眠点却屈指可数。驾驶员们选择了一个范围很小的严格休眠区域,必经之路上还有一个几乎与车身等宽的小型坑,玉兔二号必须精准地从撞击坑上跨过,准确停驻在狭细的可休眠区域内。为了确保休眠期间的安全,驾驶员们再次开启一波操作,最终圆满完成了第37月昼北上探险的全部任务,6步移动了59.7米,休眠时距离“神秘小屋”的直线距离仅剩30多米,揭开神秘面纱指日可待。
揭秘“神秘小屋”
月夜期间,驾驶员们无比激动,按照当前移动速度,玉兔二号将在下个月昼迎来工作三周年纪念日,同时行驶里程也将突破1000米大关,还能够对“神秘小屋”一探究竟,这些悬念交织在一起,让驾驶员们摩拳擦掌,对即将到来的月昼充满期待。
12月27日,玉兔二号唤醒后迎来第38月昼的工作,目标仍是继续北上。先是大步流星的3次移动,7米、9米、10米,步子越跨越大,总里程来到了992.3米,此时距离“神秘小屋”只剩下10米左右的距离,终于可以揭开“神秘小屋”的神秘面纱了,驾驶员们立刻安排全景相机进行了彩色成像。
远在天际时仿佛凯旋门一样高大的“神秘小屋”,走近看竟然甚是矮小,驾驶员们不免有些失望,正当大家失落之际,一个驾驶员盯着放大的画面,捂住嘴巴惊呼:“天呐!这是……玉兔!”
听到他的声音,大家再次围了上来。只见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映入眼帘,“玉兔”前面零落的石块仿佛一根胡萝卜,“玉兔”后方滚圆的石珠仿佛“玉兔”餐后的产物。眼前的景象恰如一只正要进食的兔子,画面妙趣横生。
这只“兔子”是天外来客还是月背居民?
在期待与疑问中驾驶员们感慨着宇宙的奥妙,迅速调整了工作方案,在月昼下午继续往高处前进,朝着“玉兔”高歌前进。1月6日中午,驾驶员们便开启了本月昼下午的任务,一连十几个小时的工作大家却不知疲倦,接近午夜时刻,玉兔二号的累计行驶里程终于突破了1000米大关,达到了1003.9米!
3年以来,在飞控人员的精准控制下,嫦娥四号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在月背征途中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继续探寻月球背面的奥秘。据介绍,当下一次休眠唤醒,玉兔二号还将近距离探测“玉兔”,并对它身后的大型撞击坑进行感知。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0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