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AN Gallery举行开幕展 “江湖:中心的离散”

ZIAN Gallery举行开幕展 “江湖:中心的离散”

首页角色扮演一桶庙堂一盏江湖更新时间:2024-04-30

潮新闻客户端 骆阳

3月30日,ZIAN Gallery开幕展“江湖:中心的离散”在杭州市余杭区桉画廊(ZIAN Gallery)展出。

此次展览由李荣蔚策展,展出安德烈·奥赫( Andrej Auch )、 弗朗切斯科·迪·比亚西(Francesco di Biasi)、范楚婧 (Chujing Fan )、郭伟璇 (Weixuan Guo)、高雷(Lei Gao)、韩新宇( Xinyu Han)、金亚楠 (Yanan Jin )、格戈里·基特尔(Gergory Kitterle)、刘浪清(Langqing Liu)、刘国强(Guoqiang Liu)、恩里科·明古兹(Enrico Minguzzi)、彭涛 (Tao Peng)、尼古拉·萨莫里( Nicola Samorì)、王一一( Michelle Wang)、王行云 (Xingyun Wang)、杨世斌(Shibin Yang)、卓沐曦(Muxi Zhuo)等艺术家的作品,参展艺术家将通过图像、影像、绘画、空间、装置等多种媒介,分别探究作为艺术家个体与周遭情境之间的关系。

展览策展人 李荣蔚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发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画廊的B1空间还被改造成影像空间,呈现由特邀策展人陈柏麒策划的《顺水逐流》短片放映单元。展览将展至5月15日。

武侠小说中的“江湖”是侠客们勾心斗角的舞台,是远离庙堂的人情社会,更是人性的修罗场。“江湖”自塑造之始即寓意着个体生命与他者的疏离。“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又被武侠小说中的江湖儿女们演绎得那般悠扬婉转,荡气回肠。然而,这同样寓意着迫于物质现实压力、宗教礼数及家国情仇的无奈分离。个人力量的渺小与集体力量的博弈,同样需要其强大的心灵以及坚定的信仰。在我看来,这只是对于“离散”最婉转的解释。贴近与离开是一种各为所好的平行关系吗?是彼此和平共处的基础吗?

远离庙堂的“江湖”还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原始居民的聚集行为提高了他们在与自然环境及其他物种博弈之间的生存几率。从游牧生活到定居生活的演变,将离散的个体聚集。现代化的城市又将个体对于自由与独立,独处的天性流放。“离散”同样寓意着人与自然的分离。从二元对立、分离到当代社会的“重回自然”,似乎是冥冥之中的轮回。“自然之子”并不征服自然,却也无法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个体对于中心化的不认同或者主动选择的保持距离,进而平衡个人时间与集体时间的缝隙。是选择在城市生活中沉沦,还是去追寻穿梭于自然与城市之间的自由?将自我的放逐确定为人生旅程的起点、过程,抑或是终点?对于新自由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城市化运动的反思中,中心化的离散亦是其中一种态度——杭州(深圳)城市地理的多中心化亦是对城市空间生产的离散*。在离散中,我们同样能发现中心作为概念被解构与*之后新的发展和意义。之于回不去的“自然”而言,我们现在的生活,生产的方式是否足以脱离“自然”而存在?或许“想象的自然”同样寓意着“想象的未来”。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作为当下进程中的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回不去的“自然”之中。但这也足以让我们用批判性的思考和建构的方式去生活,并时刻在“想象的未来”中保持警惕。在这个展览里,我希望呈现的是这样的一种视角:中心与边缘并置,以个体的自主生产去探究中心与边缘如何并存及成为“中心/边缘”之后的情境。展览将呈现艺术家们对于江湖//庙堂、自然//非自然、中心//非中心,聚合//离散的思考,从各自的角度去讲述一个他们在中心之中并深入江湖里的故事。参展艺术家将通过图像、影像、绘画、空间、装置等多种媒介,分别探究作为艺术家个体与周遭情境之间的关系。

——李荣蔚

部分展览作品

安德烈·奥赫 Andrej Auch

《外咸、内甜、又咸》 125 × 90cm 2023年 布面油画

安德烈·奥赫生于1995年,是一位在德国达豪出生和长大的艺术家。师从卡琳·克内费尔(Karin Kneffel),奥赫于2023年在慕尼黑美术学院取得艺术硕士学位。奥赫的艺术作品展现了一个无形的世界,对人类的处境和生活环境的共生关系提出了质疑。他以具象为基础,将其转化为碎片化、聚合的现实,通过对人体、躯干、空间和自然的描绘,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奥赫表示:“在内容方面,我在视觉熟悉性和陌生性之间的张力领域内进行绘画创作。我的目标不是要让观众在看到画面时直接感到惊讶或震惊,而是希望微调他们的感知,让他们的体验更加柔和。”他的创作技巧基于油画的视觉特性,即光谱和光的反射关系。在奥赫的作品中,色彩频率的原则无处不在,作为对光的演绎而无休止地变化。这种技巧促成了空间和形式上的“自然主义稳定性”,它们像地衣一样在画布上蔓延,这种框架给了奥赫无尽的自由和勇气去面对看似混乱的过程。奥赫通常寻找能够使具有多样性的视觉信息形成有机统一体的绘画主题。这些结构似乎是一个无法预测的综合材料的产物。他处理它们的模式和不规则性,研究自然界的结构,并试图掌握它们背后的视觉逻辑,从而自由地应用它们。在这种背景下,他经常认为自己的画像是科幻小说,试图扩展人们对自然的视觉意识。

弗朗切斯科·迪·比亚西 Francesco di Biasi

《再现#5》 150 × 150cm 2022年 布面丙烯

弗朗西斯科·德·比亚西深入研究人类记忆中的复杂细节,发现了隐藏在其中塑造人类生活的重复模式。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像一面镜子,反映了生活中无常的变化,捕捉了时间不断流逝的景象。

艺术家以经过深思熟虑的层层叠加,将永恒变化的本质定格到每一件作品之中。这些新生的、有机结构的形态让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变化节奏,同时又唤起了人们对于熟悉事物的记忆。观者仿佛被带入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时间流逝如音乐般动人,记忆则如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艺术家鼓励观者思考稳定与变化、重复与演变之间微妙的平衡,从中领悟人类生存的美好和脆弱。他反思人类的处境,邀请观者一同探索永恒变化的奥秘,通过迷幻的幻觉、对现实的另类认知,以及对第三维度及以上深度的探索,引领观者舞动在记忆的旋律中。

弗朗西斯科·德·比亚西的艺术创作涉及迷幻体验、重复模式、记忆和光学幻象。他的作品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其中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图案展示了艺术的变革力量和充满创造性表达的无限可能性。他的愿景通过视觉艺术这一通用语言,不断激发人们的意识,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思考。

德·比亚西于2012年毕业于新剑桥学院,专注于科学研究,并于2018年开始在威尼斯美术学院展开他的职业生涯。他的作品曾在现代艺术博览会Art Verona和罗马Arte in Nuvola成功展出。

范楚婧 Chujing Fan

《方圆十里》 114 × 146cm 2021年 布面丙烯

范楚婧以绘画为媒介,巧妙地唤起和交织记忆,并将其注入当下的情感,创造出丰富的体验织锦。这一过程揭示了时间流逝中隐藏的意义。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她的作品深入到敏感和微妙之处,意在捕捉人类情感的本质。每件作品都是艺术家对过去的反思和重新诠释,并对人类的生存状态深刻的洞察力。尽管她的作品保持着沉稳的外表,但偶尔也会流露出原始的情感,彰显出生命和人性的变幻莫测。

刘浪清 Langqing Liu

《无题》 21 × 15 × 49 cm 2023年 瓷 铝板

刘浪清于 1979 年出生在中国福建,当代雕塑家和陶艺家,现工作并居住于杭州。他的抽象雕塑语言旨在剖析自然中花、草、山、石与生命所共有的 真实内在本质。艺术家透过纯粹的造型与材料 独有的特质,通过对于其材质的表现不断探索着个体的形态与张力。作品中线条的繁简、缓疾、长短、曲直 与抑扬顿挫,皆凝聚了作者对创作的思考 ; 其线条的交织涌动便是思绪的起伏。

刘国强 Guoqiang Liu

《有把手的工具》 30 × 30 × 20 cm 2023年 动力装置(3/5 1AP)

“我一直强调的是关于有效的表达,不牵扯任何情绪,事件地去做一件作品,以及提示自己可以左右作品理解的特殊指向。也就是说,材料以及作品的本身属性对于我的语言来说尤为重要,并且尽可能地让作品有完整客观的状态。对于所谓的艺术家表达,我更在乎的是这个物本身,和人为的逻辑与参与部分,对我来说更向往做一件客观到不属于个体的作品。”

—— 刘国强

刘国强在作品中将空间和时间中转瞬即逝的物质和精神抽离,解构,提纯,和再现,试图触及神经最敏感的末梢并予以刺激。生活中平凡的概念和思绪被捕捉并放大,试图通过视觉和听觉唤起观众对于所处时空不断变化的感知。

而作者对于作品本身的抽离,使其内容性被存封于形式和图像之中,剩下的便是纯粹的关于时间、空间和物理维度的运动和节奏。几何图形和抽象线条赋予了作品最原始、单纯的审美吸引力和美学意义。

韩新宇 Xinyu Han

《发生与消逝》90 × 240 cm 2023年 布面油画

韩新宇在2020年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毕业,正在伦敦斯莱德学院完成她的美术硕士学位。疏离感是她作品的主题,她的绘画展现了现代性和大众消费的话题。正如十九世纪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他的散文《现代生活的画家》(1863)中所指出的那样,韩新宇发现自己是一个观察现代都市生活的“流浪者 (flaneur)”。她认为孤独不再是孤独,而是个体的一种状态。

“异化”是韩新宇的主要创作主题,在她看来,这是现代都市生活对人类心理的冲击。她在城市中游荡,与她所观察的人群保持距离,以避免生活中压倒性的感官轰炸所带来的冲击性麻醉。在她的作品中,丰富的视线和流动的目光在不断地捕捉展示文化,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休闲、娱乐、探索的窗口,同时也让人们与人群隔绝。

高雷 Lei Gao

《尘埃5,2022》 90 × 240 cm 2022年 铝板 石膏 手工喷漆

高雷的创作穿行于现实与神话相交、存在感与疏离感相互交织的朦胧边界地带。他运用木材、金属、石膏、绘画和喷漆等多种媒介,以敏感而多面的质感呈现其作品。高雷对当代景观和个体的错综复杂进行了好奇而内省的探索,努力在深沉的忧郁和抽象的宏观思考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

在高雷的艺术表达中,神话和幻想的元素融入了他的生活经历之中,与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这些元素为他独特的创作方法提供了支撑,其特点是幻觉氛围和细微的情感变化。通过他的作品,高雷打造了一种超越传统界限的叙事方式,邀请观众踏上一段穿越潜意识迷宫般走廊的旅程。

恩里科·明古兹 Enrico Minguzzi

《绒毛》 60 × 80 cm 2024年 布面 油画 树脂 金箔

恩里科·明古兹的艺术作品展示了一系列迷人的标本,它们来源神秘,并不属于任何对于自然物种的传统分类。它们是来自不同的领域—植物、动物、海洋、陆地和自由空间—的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 “物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艺术论述中的一个历久弥新的主题,而明古兹则采用了一种批判和反思的方法来处理它们的交叉关系。他摒弃了在西方传统美术史中自古希腊以来就沿用的美学理念中 — 模仿自然(mimesis),而更深入地研究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明古兹的作品探索非自然现象的存在,这些偏离自然世界的现象有时类似于不受控制的生长或分形的扩散,这些表达方式象征着自然界中存在的自我生存模式。但在混乱和无序之外,自然界自持的平衡又得以将其中存在的壮丽、错综复杂的美最终得以展现。

明古兹偏爱的绘画媒介是油画,但与传统技法有所不同。他并不按照惯例在白底布上作画,而是在画布上涂上大胆而独特的单色颜料,如荧光黄、粉红或金色。这种非传统的方法在对比强烈的表面之间产生了一种动态的互动,在这种互动中,作为工业涂料处理的背景最初被一层油画颜料完全覆盖。随后,通过使用溶剂或机械操作有选择性地去除这层油漆,让背景颜色重新显现出来,并在构图中突显出来。这样,表面的油画表面和底层的单色背景之间就产生了微妙的对话。这种互动是一种 “对立面之间的结合”,在画面上形成鲜明对比。

尼古拉·萨莫利 Nicola Samorì

《罗曼娜》 115 × 45 × 35 cm 2022年 玛瑙 photo: Galerie EIGEN ART

尼古拉·萨莫利于1977年出生于弗里,意大利。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毕业后,工作和生活于巴尼亚卡瓦洛。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展览和收藏,并于第54和56届威尼斯双年展在意大利馆展出。

尼古拉·萨莫利的艺术创作始于雕塑,后来逐渐发展到各种媒介。他的作品有着丰富的古典大师的风采,尤其是17世纪巴洛克风格盛行的“明暗对比手法(chiaroscuro)”。不过,与古典圣像画相反,他在处理图像时采用了一种独特而略带暴力的方法,使用刀子、手、厚重的浮雕颜料和稀释剂等工具来构建表面。通过这种改造过程,他创作出的当代艺术作品大大偏离了其原始形式,但却具有强烈的折衷主义美感。

作为一个当代圣像破坏者,萨莫利的作品围绕文化遗迹、暴力、恐惧和本质展开了深刻的讨论。人性是他艺术创作的主旨之一。在雕塑中,它重新塑造“人”的定义,通过神话隐喻和被扭曲的躯壳,将各种文化符号进行解构,赋予材料精神和意识,从而使被“凝视”的观者进行身为人的自我反思。而在绘画中,他隐喻性地为自己的画作 "剥皮",剥去、破坏和叠加画作表面的层次。这种有意识的剥离暴露了颜料的内部层次,显示出与外部色调强烈的对比。通过强调作品的物质性和否定经典的表现形式,萨莫利邀请观众参与到他的作品的内涵和触觉特质中来,引发人们对艺术和图像本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王行云 Xingyun Wang

《爱是一层薄面团》 130 × 178 cm 2023年 墨水 水彩 纸张

王行云的创作过程细微入至,她将颜料和胶水混合,在厚厚的水彩纸上层层叠叠地铺上轻薄的纸张,从而形成富有质感和肌理的表面,以唤起人们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情绪和想象。她利用视觉营造触觉,破裂、融合、坚硬、流淌,种种物质的特性如思绪一般交织在作品表面,邀请观众在巨型尺幅构建出的虚构景观中思考动荡、脆弱和力量等主题。

在她质感丰富的作品中,行云将暗示灾难事件后果的叙事交织在一起,用低沉的色调暗示着危险和韧性。她的作品点缀着滴落的颜料、穿孔的动、破损的纸屑、仿佛会扎入眼中的玻璃片等元素,凄美婉转地暗暗提醒人们存在的脆弱性,而猩红的痕迹和身体印记则是人们在面对这一切时奋力抵抗的象征。

——李荣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